分享

“口才”与“口德”

 tuzididie 2014-01-11

  祢衡是三国时期的名士,他的记忆力特别好,“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尤其是出色的口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孔融推荐,他被曹操召见。施了礼,曹操却不赐座。祢衡便不高兴了,故意仰天长叹:“天地虽大,却没什么能人!”曹操问:“我的手下都是当今的英雄,怎能说没人?”祢衡哈哈大笑,当众卖弄口才,将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将一个个贬得一文不值。曹操这时正在招揽人才,虽然心中不舒服,但还是封了他一个鼓吏的小官,打发他走了。祢衡并不满意,决意伺机报复。

  过了几天,曹操在厅堂大宴宾客,命令鼓吏击鼓助兴。祢衡穿着一身旧衣服进来,将士叫他更衣,祢衡竟当着所有客人的面,把衣服脱下来,全身赤裸,让来客十分尴尬。曹操斥他无耻,他又开始卖弄起来:“我暴露的是清白的身体,有何羞耻?”曹操问他:“你标榜清白,那谁是污浊的?”祢衡随即击鼓骂道:“你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

  这一番羞辱,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会受不了,更何况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此时的曹操已经动了杀机。但因为顾忌祢衡的名气,不愿意背上“容不得人才”的坏名声,便使了一个计谋将他送给刘表。

  后来,祢衡被辗转送给江夏小军阀黄祖。刚开始,祢衡的文采和才华深得黄祖赏识,可是,祢衡仍然改不了“嘴臭”的毛病,越发恃宠而骄。有一次,黄祖在战船上设宴,喝到高兴处,他问祢衡:“我在你心目中如何?”祢衡嗤之以鼻:“你就像庙中的神,虽然受到祭祀,但是并不灵验!”黄祖勃然大怒,下令将祢衡斩首。祢衡死时才26岁,很多人都为他惋惜。

  中国人的哲学是做事、说话要留有余地,即使自己有理,还“得饶人处且饶人”呢!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有“口才”还要有“口德”,才能见容于人,走得更远。如果把特长作为卖弄甚至炫耀的资本,离倒霉也就不远了。


曾祥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