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式太极拳内功理法(二)

 经舍 2014-01-11

 第五节 鼓腕

 

理解了两肩、两肘的理法后,接着就要探求腕部的理法。其理法的要领是鼓腕。但鼓腕不是单从形体上做到将手腕背部隆起。鼓腕先要使腕部松开,松腕不可在骨肉之形上做左右俯仰的调整,否则左松则右紧,前舒而后张,总也不得要领。应意想腕与手之间犹如脱离开一样,使手松软、旋转灵活,不受腕的牵扯和控制,从而呈现犹如无手般的空灵之感,即所谓没有手,腕是秃肢。当真正体会到没有手的感觉之后,方能实现练拳时梢节柔软,继而才能进入鼓腕。从形体上看腕部有微鼓之势,但绝不能以形代意,应意识到形的微鼓是受内气催促所致。不可片面地模仿鼓腕之形,而忽略了鼓腕之意。当腕部松开时,腕与手之间如隔着一道鸿沟,内气之通出如腾越鸿沟而灌通两岸,此为鼓腕之真实用意所在(图8

杨式太极拳内功理法(二)

真能进入腕部松开阶段,手腕会有较长一段时期感到不吃力,甚至连提一暖瓶水亦觉难。待内气贯足后,腕内劲不仅能恢复,还会比以前有所增强。

 

第六节 劲源

 

劲源是内劲的发端地。劲源在人体有两处。一处位于背后两肩胛骨下角联机正中。另一处须待内功进入较高层次时出现手掌心偏上的中指根处,即所谓劲源上手。练拳时,背部之劲源是全身内劲集散之处,每一拳势所需的内劲都要由劲源发出,经两臂的上线或下线通向两手。劲源的运用很有节制,当拳势需要时就催发相应的内劲通向落点,内劲到达预定的落点后劲源便马上变空,即所谓劲源的奥秘是一通即空

杨式太极拳内功理法(二)

各种内劲相互之间的转换与变换也要由劲源变劲而达成,当四正内劲改变为四隅内劲时,只要背后劲源内意想的十字微一旋转,形体无须任何变动其正隅就能互变,此谓之正隅相化。功深后劲源上手,手上劲源之功用与背部劲源相同。

 

要注意,手上劲源与背部劲源不可同时应用。待功深后运用手上劲源时,其速度与威力远比背部劲源来得快,即所谓接手点中求

 

第七节 开胸、张肘、塞腰鼓腕与三道气圈

 

意领内气运行涉及开胸、张肘、塞腰、鼓腕与三道气圈的相继出现。

 

开胸是为了使胸部气道畅通,内气运行无阻。即所谓胸不开,气不通

 

张肘是为了使肩部松开,通过张肘、松肩而使内气在胸腔周围弥散开来,以消除上半身紧张与僵滞的通弊。即所谓肘不张,肩不松(图11

 

杨式太极拳内功理法(二)

 

塞腰、鼓腕是当内气下行至腹部后,内气向腰胯四周弥散催发而引起的腰部向后依偎、位于胯两侧的两腕向外圆展的态势(图1213,以上完全是以意领内气运行引致的身形变化,绝非单纯的形体动作。

 

如果单从形体上去表现开胸、张肘,势必会导致紧张不适的翘肘、耸肩之弊(图14

 

开胸、张肘、塞腰、鼓腕的意气运行过程是:

意想胸部犹如两扇门,门中间下端夹着一块小石子。当用意将门向身后两侧推开之际,会有一种心胸豁然开朗之感。与此同时,小石子直坠腹中,丹田内犹如静水投石,激起道道水圈向四外漫延鼓荡。

 

当内气荡至身后时,腰向后塞的动作便随之而生,继而当内气荡向两傍时,又会促使两腕外掤鼓起;而后内气继续下行至裆间分向两腿内侧前三分之一处向下涌流,经膝内侧、小腿内侧、踝内侧至涌泉穴,复由踝外侧、膝外侧向胯两侧上行涌流(图15。转经臀后向命门穴流注,再下行至尾闾(图16,继而翻转沿尾椎前侧向上运行至胯间,遂以意气的上行线为中心,以意引领内气向胯四周圆散出直径约一米的胯气圈;同时胯气圈的中心内气仍继续上行至腰间,圆散出直径约80厘米的腰气圈;腰气圈的中心内气继续上行至胸上方,再向四周圆散出直径约一米的肩气圈(图1718

 

杨式太极拳内功理法(二)

 

自意想开胸起至散出肩气圈止,内气运行得流利酣畅时约需两分钟。待内功进入较高层次后,内气的运行速度便需快则快、要慢则慢,惟以气遍全身不稍滞为要。

 

初学时,内气运行至转折处,心中必须要有一静,此时心不静则以下动作的内气运行走向不明。一静之际,内气的运行并非戛然而止,而是渐趋混沌、迷茫。继而从一片寂静中萌生出对气机动向的感知后,内气才随之变换运行方向。内气应毫无滞机地流走在开胸、张肘、塞腰、鼓腕、沿腿下行复上行并散发出三道气圈的全过程中。

 

第八节 身如钟

 

三道气圈、身如古钟

 

(五)三道气圈:内气随着身中垂直线向下延伸而逐渐向肩、腰、胯的周围均匀地散开,形成直径约一米左右的气圈,肩圈、胯圈的大小相同,腰圈略小(图—3

 

(六)身如古钟:将身体比喻为座古钟,则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部,钟顶以下五分之四处为腰,钟口为胯。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在中心垂直线的下端,钟锤可在钟口内向前、后、左、右直摆或弧形旋摆。(图—4

——此段文章引自“杨式太极拳述真”PDF文档

杨式太极拳内功理法(二)

 

身如钟的喻义在练拳中期体现得尤为真切。在这一阶段,一举手、一投足,周身上下恰似寺院中悬吊的大钟,浑厚、沉稳而又浑然一体。至行拳后期,随着功夫境界的不断提高,周身的虚实渐趋空灵,此时行功的意境恰似庙宇内殿檐下悬挂的风铃那样轻巧伶俐、动荡随风。风铃的外部与钟相仿,只是体积要小许多,风铃内下盘悬垂一多棱形的锤,风吹锤摇碰撞铃壁发出声响。

 

盘拳时意想身体如同一口大钟,则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部,钟顶以下五分之四处为腰部,钟口为胯部(图191。肩、腰、胯的动转要像被套在大钟上一样一动全动、一停全停。

 

身内即是钟内,躯干不能任意扭斜摇晃。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在中心垂直线的下端,钟锤可在钟口内向前、后、左、右直摆或弧形旋摆。初学时,钟锤只能在两大腿间直摆,待运用熟练后才能提至胯圈,功夫达到更高层次时,钟锤能上提至胸口处,还能在胸、胯之间任意地提落和旋转。由钟锤的摆动而催发出的内劲具有一往无前的威力且不囿于身形的局限。

 

以钟喻人,钟身即是人的外形;钟锤即是运用内劲的准绳。身形的前后运动,是钟锤前后摆动所致。如此才能做到意先动,继而形动,利用钟锤的动荡使两下肢自然相连系,下盘动作既轻灵而又稳固。(图192

 

(此段引自“杨式太极拳述真-内功劲法”)以悬挂的古钟为例。钟体中心有一条垂直线,线下端系一钟锤。内功练到较高境界时,钟锤可以旋转和上纵、下伸。

若以古钟比喻人体,钟口即是三道气圈中之胯气圈,钟蒂为肩气圈,中间为腰气圈。把古钟的垂直线均分成四段,即形成五个点(图191

(一)顶点:位于人的咽喉,乃点穴之门,故又称为绝命点。因它不易动转,是权衡身体变动的准星。

(二)上死点:因受顶点的牵连而活动范围很小,此处受力后不易化解,故称死点。

(三)灵活点:相当于人的心口处,是人身旋转最灵活、最难控制的一处。揉手时要由此点探出反应再击死点。

(四)下死点:受钟锤垂坠的影响而活动范围不大,内劲向此点击发易于奏效。

(五)下垂点:位于垂直线最下端,是钟锤所在处。此点在人的两胯之中,它一动便影响全身,所以通常把它作为稳固下盘之用。

 

杨式太极拳内功理法(二)

第九节 身中垂直线与二四点

 

身中垂直线

 

(四)身中垂直线:人体正中直线向下的一条意识线。运用时可随意伸缩,向上收缩可提至胸间,向下延伸可直达脚底,还可根据动作的需要向前后左右运行。(图20——2   此段摘自杨式太极拳述真:珍品书

 

杨式太极拳内功理法(二)

 

身中垂直线是衡量与实现立身中正、不偏不倚的一条垂直意识线。自颈下直垂直到两脚之间。太极拳的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全赖这条身中垂直线来衡量和实现。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要依靠身中垂直线的移动来确定身体重心的落点并达成上身与两腿动作的上下相随、平送腰胯和协调配合。

 

两脚之间共分五个点,即一至五点。五点具体位置是:第一点和第五点分别位于前后脚的踝下与足跟之间;第二点临近前足的踝内侧,第四点临近后足的踝内侧,第三点则在两脚正中央。盘拳时,身中垂直线自始至终都在第二至第四点之间运行,无论做什么动作,它都不应落到第一和第五点之上。(图20

 

平送腰胯、变换步伐都依靠这条垂直意识线,它上端位于颈项,下端直垂两足之间。身中垂直线在养生方面则能起到预防老年人的腰弯背驼、调治胸背不适等作用。

 

步法的进退转换如能依靠身中垂直线的移动来完成,两腿就没有荷重感。

 

杨式太极拳内功理法(二)

第二和第四点是身中垂直线的着落处。当身中垂直线由第二点经过第三点到达第四点时,两腿自然而然地形成虚步(图21;反之,身中垂直线由第四点经过第三点到达第二点时,两腿就自然转为弓步(图22

 

运用身中垂直线在第二至第四点之间运行时,由于运行路线短,不但弓虚步的变换能够迅速、灵活,还能顺遂地实现平送腰胯尾闾垂的行拳要领。

杨式太极拳内功理法(二)

假若成弓步时身中垂直线落在第一点上,必然使前腿的膝盖超过脚尖,导致身形过度前倾而使前腿负荷沉重(图23

 

成虚步时,若身中垂直线落在第五点上,必然使体重坐实在后腿与后足跟上,从而导致后腿负荷沉重而紧张僵滞、变换不灵(图24

 

两足间着意点

 

引自“杨健侯太极拳专有名词释义”

二点成弓步时,重心的着落处即二点。二点位于前腿踝内侧

 

三点是进退转换的过渡点,无论弓步转换为虚步或虚步转换为弓步,都要经过两足中央的三点处。当立身中正时,身中垂直线要落在三点正中的边缘上,否则会转换不灵活。

 

四点成虚步时,重心的着落处即四点。四点位于后退踝内侧

 

在盘拳时,运用第二、第四点不等于步子小,只会使下盘有活泼轻灵、毫不吃力的感受;相反,若身中垂直线落在第一、第五点上,并不意味着步子放大,只能做成下盘僵滞、运转不灵;导致变换过程无谓地延长,不能做到步随身换。

 

总的来说,步法的进退转换如能依靠身中垂直线的移动来完成,两腿就没有荷重感。如在做弓步时,意念落于第二点处,便可使前腿不僵;在做虚步时,意念落于第四点处,就能使后腿不滞。立身中正时,意念落于第三点处时,周身内外便会不偏不倚、松静自然。

 

第十节 身中垂直线与钟锤

 

身中垂直线与钟锤虽然在身内所处的位置相同,但所起的作用并不一致。身中垂直线与二四点相配合而使两腿有虚实之分。身中垂直线不能上提下落,只能向前后、左右直摆。当人体直立时,通过身中垂直线的运用,身形可以达到上下一条线的立身中正、不偏不倚;行拳运功时则能做到平送腰胯、手脚齐进。待功深时,身中垂直线会膨胀粗大成浩然正气,摆动更趋灵活。

 

而钟锤既可以向前后左右悠荡,又能旋摆,还可以在胸胯之间上提下落。盘拳时,身体短速、灵动的旋摆,悠荡动作都赖于钟锤从中主导。

 

身中垂直线与钟锤不会同时出现、同时应用。所谓一心不可以二用。当运用身中垂直线时,身中垂直线即出现,用过即消失。钟锤亦是如此。 

 

第十一节 胸前十字

 

习太极拳有“手不离口”之说。此处之口并非嘴,而是胸口的意思。若不明此义就会忽略行拳要领中的关键一环。

 

盘拳时若想胸前悬垂着一个十字(图25),则无论演练什么拳式,两肩都能平正,且身体不会倾斜,故有“势势存心揆(读音为kui用意,得来全不费工夫”和“运用在心”之说。无论手的开出与合回,其意向都要由衷而发。其间,开意、合意皆经胸前十字中心往返贯串,手上之意随之与胸中之意相呼应,此开则彼开,此合彼亦合。此即所谓手从口出、手从口收。而非指手的开合之形而言。譬如当手欲开时,手上的开出之意要与十字中心相呼应,继而以十字中心之意气催促手势的开出方能顺遂。合亦如是,惟方向相反而已。这样才能做到“发于中、形于外、达于四围”,使躯干与上肢在运行中感到舒适、平稳、开合自如。

杨式太极拳内功理法(二)

 

 

 

第十二节 三关的运用

 

三关指人体背后的尾闾关、夹脊关和玉枕关。尾闾关位于脊椎骨的最下段,上连骶骨,下端游离,在肛门的后上方。夹脊关位于背部,俯卧时正当两肘尖连线正中处。玉枕关恰在人俯卧时的头部着枕处。

 

三关的运用方式:

竖立三关、领起三关、后撤三关和前长三关四种。

 

三关的形式与运用皆有意念引导所致,不要把三关所在的局部位置(枕骨、胸椎和尾椎)当成运动的对象来做竖立、领起、后撤和前长的动作。这里所讲的任何运动方式都是以意领内气贯穿三关成一线来完成的。

 

一、竖立三关:

意念犹如一根旗杆由头后经玉枕、夹脊直插在尾闾处,促使身形自然正直、舒适、精神亦随之提起(图26)。

 

二、领起三关:

意想三关线贯串自头后向上起,周身随之舒展。三关领起后可使动作转换轻灵,周身上下毫无重滞之处(图27)。

杨式太极拳内功理法(二)

三、后撤三关:

三关之意从尾闾后撤。意想一条贯穿三关的细线从尾闾处向后牵拉而出,由此意带动身形轻松自如后移。步法依赖三关的前长、后撤所引领而进退,便能举步轻灵、变换自如(图28)。

 

四、前长三关:

拳势到达终点时必有“一静”,内气自然下沉,而三关之意由头后向前上方领起身形,背部气势呈浑圆升腾之态(图29)。

 

三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   摘自杨健侯太极拳专有名词释义

 

高级阶段全身已松散成圆球状的气势轮廓,故不再强调三关在体内的位置。三关的运走方式大致分为四种:

 

1、三关竖立:意想的三关上端竖起而后微下落,感觉周身意气蓬勃、精神提起。

 

2、三关前长:先要心中一,随即会呈现意想的三关上端向前上方微长的情景,此时周身会有一种在松弛中自然舒适之感,精神亦为之一振。

 

3、三关后撤:意想三关的下端系有一条细绳向后牵拉。其奥秘是要心中一沉着、再一静,三关之意方能顺遂地向后运行,牵引身形轻松自如的举步后移,身心皆呈现舒适美感。

 

4、领起三关:意想三关像一条丝带正在向前上方轻轻提起,引领着身形轻灵自如地举步前移,周身上下毫无滞碍,精神随之提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