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匡山和李白读书堂

 云端磐石 2014-01-11
济南匡山和李白读书堂

作者:任宝祯

 

    匡山在山东济南城区西北隅。如按地理位置,它是“齐烟九点”中最西边的一“点”。因“山石方隅,皆如筐形”,故名。后古人觉得“筐”字不雅,遂改“筐”为“匡”。

    昔日的匡山,山势平缓,顽石横卧,曲径蜿蜒,满山可见常青松柏。清代文人郝植恭在登临匡山后,曾专门撰写有《匡山记》一文,记述了那时的匡山景况:“道出匡山下,望之蔚然深秀。行三数里,入山麓。自麓至山顶,攢簇皆松柏,高高下下,苍翠可爱。浓阴覆地,上乱石纵横,堆砌道左。停车小憩,呼二仆从登。自东南入盘路,缘坡直上。不数武即登石蹬蹬,尽复坡。坡蹬相间,凡数十级。已至山腰,地稍夷。折而北,山渐峻,蹬亦渐密。山巅有寺,远远望见寺门,门前蹬仄而陡。二仆扶掖以上。入门为前殿,祀水官。后为正殿,祠碧霞元君。东院北堂三间,时方兴作,有监修者在焉,瀹茗留客。少坐,延予登殿瞻佛像,次第至西禅堂,方修竣,而未施髹漆。西南有窗临绝壁。开轩远眺,西则平畴,蔓延如棋罫。东南千佛诸峰如拱如立,重峦叠嶂,缥缈如在云霄间,为之流连顾盼者。久之,西北转,又一院落,有石矗然而起,若蹲若伏,拗项回顾。询之,为白虎石。天旱土人燔石祷雨有奇验。再北为李太白读书堂,云是太白旧读书处……时已薄暮,因辞去。循墙而东,出左门。监修者送之门外,指示去径。径曲而弥狭。该寺人樵汲之路,比山门石蹬稍平坦。稍西仍归旧路,迤逦而下。夕阳挂松梢,暮烟横野。远村近树迷茫不可辨。”如今寺院早已毁灭,仅存近人朱庆澜在1924年中秋题写的“李白读书处”大字石刻矗立于山之西麓。

李白果真在匡山筑室读过书吗?

    据说远在唐代,人们便在匡山筑起了“李白读书堂”。而此事见于文献的却是在金代。金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写道:“匡山,齐河路出其下,世传李白读书于此。”但早在宋元时期,便有人指出这是一种讹传,而这个讹传是由杜甫的《不见》诗引发的。杜诗曰: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诗后自注云:“近无李白消息。”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即李白去世的前一年,当时杜甫正流寓四川,他与李白分手已有两年了,故急切地希望李白能够早日回到故乡四川与自己相见,其向往之意与想念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诗中的“匡山”究竟是指何地的匡山?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权威的说法有二:一说是指四川的大匡山,李白幼时曾读书于该山的大明寺(见《彰明遗事》),后因从永王李璘,被唐肃宗李亨流放夜郎,杜甫写了此诗怀念他;一说是指江西境内的庐山。庐山又称“匡庐”,史载李白从永王李璘前曾一度隐居庐山,有《赠王判官时余隐庐山屏风叠》一诗为证。至于把济南的匡山误认为是李白的读书处,远在宋代,计敏夫在《唐诗纪事》中就曾明确地指出:“太白隐居戴天大匡山,故杜诗云‘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学者多疑太白为山东人,又以匡山为‘匡庐’,皆非也。”据清人王琦《李太白年谱》和今人黄锡圭《李白编年史目录》考证,李白自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离开长安后,便寓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市),长达十余年,其间曾两次来济南。《古风第二十》“昔我游齐都”即为第一次来济南时登临华不注山游历的回忆。天宝七年(748年)春李白重游济南,泛舟鹊山湖,写下了《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这些便是李白游历济南壮丽山川后写下的几首诗。

    尽管匡山“李白读书堂”为后人所附会,但却反映了济南人民对这位伟大诗人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来源:济南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