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1分泌性中耳炎

 学中医书馆 2014-01-12

51分泌性中耳炎

本病系上呼吸道炎症或物理因素造成咽鼓管粘膜的肿胀、管腔狭窄或堵塞,使中耳腔形成负压,导致血浆渗出而引起中耳

积液。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占耳鼻咽喉科疾病的3-4%。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患者以儿童居多。

大部分患者在感冒后,诉说耳内闷胀或堵塞感,按压耳屏可有短暂的松解感;听力减退,体位垂直时明显,平卧时改善;

耳鸣,属低频,呈持续性;自声增强,耳痛等。

本病多由上呼吸道炎症波及咽鼓管或其他物理因素造成咽鼓管粘膜肿胀,致管腔狭窄或阻塞。此外与变态反应和植物神经

功能失调有关。

局部检查:早期鼓膜呈淡红,失去正常光泽,内陷;中耳积液时鼓膜膨出,暗红油亮,活动受阻,通过鼓膜可见液平或气

泡;病程长者,鼓膜菲薄如纸,与鼓山甲粘连,纯音测听呈传导性聋,声阻抗测定,鼓室压曲线呈平坦型(B型)。

根据上呼吸道感染史,耳内闷堵感,伴听力减退,鼓膜内侧见到液平或气泡即可确诊,但应仔细反复检查鼻咽部,以排除

鼻咽癌。

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和排除中耳积液,恢复咽鼓管功能。在使用抗生素控制上呼吸道炎症的同时,滴用1%麻黄素粘膜收

缩剂和咽鼓管吹张;中耳积液,应用鼓膜穿刺、切开、鼓室置管等方法排除之;去除肥大的增殖体和扁桃体,积极治疗鼻

及鼻窦的炎症。

分秘性中耳炎属中医“风聋”的范畴。本病大多因伤于风邪,见于伤风感冒之后,风热或寒外邪随经脉入耳窍,经气为之

壅滞,清窍为之闭塞,以致耳鸣失聪;风邪侵入少阳,则风火亢盛,三焦气机受到壅滞,下焦则决渎不利,水湿停留,耳

窍闭郁积水


1.[处方名称]风聋方


[功能主治](1)方功能疏风清热,利湿通窍;(2)方功能疏风散寒,通窍利湿。主治分泌性中耳炎。


[处方组成](1)银花12克、连翘12克、黄芩12克、菊花9克、牛蒡12克、辛夷12克、泽泻15克、车前子9克、石菖蒲15克、

柴胡12克,水煎服。(2)荆芥12克、防风12克、羌活6克、细辛6克、茯苓12克、车前子9克、苍耳子12克、藿香9克、桂枝9

克、石菖蒲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43耳,痊愈(耳闷堵感消失,纯音听力曲线正常,鼓室压曲线呈高峰型)37耳,有效(耳闷感明显减轻,纯

音听力曲线呈传导性耳聋,气导损失较治疗前减少10-15dB,鼓室压曲线呈非平坦型,但鼓室负压超过26.6Kpa以下)3耳,

无效3耳。总有效率为93%。服药最少5剂,最多25剂。


[处方来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张青


[处方备注]方中以银花、连翘、荆芥、防风为主,在于疏散在表之邪,祛除病因,疏通经气;行气通窍以石菖蒲、辛夷、

细辛等为主,石菖蒲、辛夷通利九窍,相互配伍,可使耳窍气行血流;利水化湿以车前子、泽泻、茯苓、木通等为主,此

类药物如适当加大剂量。疗效更显著,尤其是泽泻


2.[处方名称]疏风通窍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渗湿,宣肺通窍。主治分泌性中耳炎。


[处方组成]炙麻黄3克、石菖蒲6克、防己6克、杏仁10克、葶苈子3克、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症状严重者加蝉衣、路路通;体虚者去葶苈子,如黄芪。


[疗程疗效]治疗81例,治愈(耳闭耳鸣消失,听力正常,鼓膜正常)36例,显效(耳闭耳鸣基本消失,鼓膜轻陷)22例,有效

(耳闭耳鸣较疗前减轻,鼓膜内陷)17例,无效6例。


[处方来源]江苏省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医院潘嘉珑。


[处方备注]方中麻黄疏风散邪;石菖蒲辛散通窍;防己、葶苈子利水渗湿。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鼻及鼻窦的炎症关系密切

,故以杏仁、葶苈子宣肺,肺气行,则鼻窍通,耳有所闻。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泽苓汤


[功能主治]功能利湿祛痰,开通耳窍。主治中耳积液。


[处方组成]泽泻15-30克、茯苓15-30克、石菖蒲10-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气虚加党参15克、炙黄芪15克;痰热加黄芩10克、龙胆草5克;外感风寒加辛夷10克、防风10克、苍耳子10克

;外感风热加桑叶10克、菊花10克。


[疗程疗效]治疗87耳,痊愈(耳闷胀消失,听力恢复正常,中耳积液阴性,治疗3个月以上未复发)60耳,显效(耳闷胀、听

力减退明显好转,中耳积液阴性,治疗1个月以上无复发)6耳,有效(耳闷胀、听力减退好转,中耳积液明显减少)7耳,无

效8耳。总有效率90.1%。平均服药14剂。


[处方来源]沪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孙怫全。


[处方备注]方中泽泻有利水渗湿之功,使清气上升而除头目诸痰;茯苓健脾利水。助泽泻去痰湿;石菖蒲味辛性温,辛者

串通九窍,温则可化饮祛痰湿。能助茯苓、泽泻化痰祛浊;石菖蒲的开窍作用可能对咽鼓管起到扩张作用。气道得通,水

湿祛除,则耳能闻五音矣

4.[处方名称]消水方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散邪,行气化湿。主治中耳积液。


[处方组成]麻黄6克、杏仁10克、苡仁10克、桔梗10克、远志10克、本通10克、防风7克、防已7克、蝉衣5克、制南星4克

、木香4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积液清稀黄色去麻黄,加荆芥、连翘、生山栀、黄芩、鱼腥草;积液胶粘加制半夏、川芎、青礞石、沉香。


[疗程疗效]治疗126耳,治愈(听力正常,鼓膜穿刺阴性)91耳,有效(听力改善,鼓膜穿刺阴性)32耳,无效3耳。总有效率

97.6%。


[处方来源]江苏省兴化县中医院五官科程康明等。


[处方备注]本病多由外感风邪,循经上乘,壅滞耳窍;或风邪挟湿循经上扰,阻滞经脉,水湿停聚耳窍所致。方中麻黄、

防风、蝉衣疏风散邪;木香行气开郁;苡仁、防已、木通、制南星利水渗湿。诸药合用使邪去耳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