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3习惯性流产

 学中医书馆 2014-01-12

习惯性流产
自然流产连续3次以上,称为习惯性流产。每次流产往往都发生在接近于上次堕胎的月份。《明医杂著》曰:“若前次三个月而堕,则下次必如期复然,盖先于此时受伤。故后至期必应,乘期虚也。”其临床过程与先兆流产相同。病因有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子宫成宫颈发育异常,宫腔粘连及子宫肌瘤等。近年来发现习惯性流产及染色体异常有密切关系,常见的有非整倍体和染色体不平衡易位。习惯性流产中胚胎染色体异常者占2%一50%。早期流产中染色体畸变率更高,有报道可高达60%。习惯性流产更与免疫有关,即由于母体的组织抗原,典型抗原的致敏和母体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失衡所引起,用MLR法测定显示很高的反应,说明了双方组织不相容的问题,反复多次流产更能增加配偶对抗原的致敏程度。也有人认为,习惯性流产当母血为O型、父血为A型或B型时产生母-胎ABO血型不合则流产率增高。习惯性晚期流产常由宫颈内口松弛引起。对于习惯性流产的诊断除妇检及血或尿HCG含量测定,超声波检查也可显示有无孕囊及胎动胎心反射,从妊娠囊的形态大小可进一步了解胚胎情况。为了有助于治疗,还必须在孕前对男女双方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如男方精液检查,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女方内分泌功能测定,免疫测定,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等。

祖国医学称习惯性流产为“滑胎”。由于先天不足,复损于肾气,以致不能荫胎系胎;或脾虚中气亏损,化源匮乏以致不能摄养胎元;或素体阴虚,因妊益虚,内热伤胎以致屡孕屡堕。经检查,不属于气质性原因并排除男方因素的习惯性流产,则宜补肾健脾,养血固冲调治,同时,还应注意起居,房事情感的调节。


1.[处方名称]滋肾育胎丸


[功能主治]功能补肾益脾,养血固冲。主治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或不孕症。


[处方组成]菟丝子240克、川断90克、巴戟天90克、杜仲90克、熟地150克、鹿角霜90克、枸杞子90克、阿胶120克、党参120克、白术90克、无核大枣50克、砂仁15克。

除熟地、阿胶、杞子、大枣肉外,各药共研细末,另将熟地、杞子反复熬煎,去渣以液溶化阿胶使之成稀糊状,另将大枣肉捣烂,将药末与药液及枣肉调匀,并加适量煮炼过的蜜糖,制成小丸,每日服3次,每次6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33例,治愈126例,成功率达94.7%;无效7例,无效率达5.3%。


[处方来源]广东省广州中医学院罗元恺。


[处方备注]本方为罗元恺教授验方,由广州中医学院张玉珍医师整理发表。方中以滋补肾阴肾阳为主,佐以补气健脾养血。其中菟丝子为主药,性味辛甘平,入肝肾二经,《名医别录》谓“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能补肾益精固胎。”党参健脾补气;鹿角霜补元阳,生精髓;配以巴戟天、杜仲、川断补肾固冲;枸杞、热地、阿胶养肝滋血;白术、大枣补气健脾;砂仁理气调中。全方肾、肝、脾、气血同治,以益冲任之本。本方曾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能改善卵巢子宫的血流,从而促进卵巢子宫的生长发育,促使卵巢黄体的发育,并使子宫内膜腺体分泌过多。又经贵阳中医学院证实菟丝子、川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而有利于孕卵的发育


2.[处方名称]培育汤


[功能主治]功能补气养营,固肾安胎。主治习惯性流产。


[处方组成]桑寄生12克、菟丝子12克、川断10克、炒杜仲10克、太子参10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石莲肉10克、芡实12克、升麻9克、大熟地10克、荣麻根10克、椿根皮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肾阳虚加补骨脂、鹿角胶;肾明虚加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桑椹子、生地;血虚加当归、首乌、阿胶;阴虚血热减熟地,加地骨皮、黄芩、生地;气虚加生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


[疗程疗效]治疗76例,痊愈60例,占79%。


[处方来源]北京市妇产科医院赵松泉。


[处方备注]历代医家对保胎看法各异,朱丹溪主张“大补气血”,叶夭土亦认为“屡孕屡堕者由于气血不充”,傅青主有“安胎重脾肾,补其气不足,泄其火之有余”之说,张锡纯则认为“男女生育皆赖肾气作强,肾旺目能荫胎也”。本方抓住肾虚、气血亏损的病理特征,重用固肾健脾,补气养血药物治其本。因为妊娠多胎热,加椿根皮、荣麻根加强凉血止血之效治其标,使之补虚而不助胎热,清热而不损胎气。另据资料反映,中医滋肾健脾法保胎,不但能使阴道出血停止,改善腹痛、腰酸等症状,并且尚有维持妊娠黄体,改善滋养居功能,促使孕卵发育等作用


3.[处方名称]逐瘀汤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温胞安胎。主治习惯性流产。


[处方组成]小茴香10克、炮姜7.5克、玄胡15克、赤芍15克、没药7.5克、当归25克、川芎10克、官桂10克、蒲黄10克、灵脂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经色紫黑有块加川楝子、茜草炭、香附、艾叶;经色暗红无块加艾叶、蒲黄炭;寒湿胜加苍术、黄芩。


[疗程疗效]治疗212例,治愈178例,均足月分娩,有效率84.1%;无效34例,占15.9%。


[处方来源]吉林省乾安县中医院赵选卿。


[处方备注]本方由乾安县中医院赵廷楼整理发表。原方基于清代王清任少腹逐瘀汤,治疗对象一般应体壮气盛,必有瘀血可查,如舌质瘀黯或有瘀斑,面色晦暗,脉细滑或弦滑,有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子宫肌瘤等病史。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有瘀血而致滑胎之说,“不知子宫内先有瘀血占其地,胎至三月再长,其内无容身之地,胎病靠挤,血不能入胎胞,从旁流而下,故先见红,血既不入胎胞,胎无血养故小产。”

赵氏认为,因血瘀而致滑胎者多因寒邪客人胞宫,致使冲任气血失调。瘀阻胞络,血溢脉外,则胎动不安,瘀滞不行则新血难生,胎失所养所致。本方化瘀温胞,安胎止痛,“此方去疾,种子,安胎,尽善尽美。”(


4.[处方名称]鹿巴仙汤


[功能主治]功能补肾益气,助阳安胎。主治习惯性流产。


[处方组成]鹿角片、巴戟天、仙灵脾、萸肉、杜仲各10克,党参、熟地各12克,炙黄芪、淮山药各15克,水煎服。流产后未见成孕或孕后未见阴道出血者均服此方。每月服15剂,服至前几次流产的月份尔后递减。


[辨证加减]阴道出血,佐以止血药侧柏叶10克、仙鹤单30克、阿胶10克。


[疗程疗效]治疗54例,治愈48例,无效6例,治愈率88.9%。其中流产次数10次者共2例,治愈1例;流产5次以上者共16例,治愈15例;流产3~4次共36例,治愈32例。按中医辨证阳虚明显者34例均治愈;阴阳两虚者16例,治愈14例;阴虚明显4例,无效。


[处方来源]浙江省永康县中医院胡章如。


[处方备注]肾,如素体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易致滑胎;或孕后房事不节,损伤肾气,胎失所系。故补肾固胎为本病治疗大法。方中鹿角片为血肉有情之品,入肝肾二经,入肝以养血,入肾以补精,配巴戟天、仙灵脾、杜仲温肾益精,更辅以萸肉、熟地滋肾育阴。补肾阳能振兴肾气,补肾阴能填精益元。肾气充肾精足,则胎元得复,胞有所系,再配党参、黄芪,淮山药健脾益气,既增添补血之效,又加强补肾功能。从孕前开始服药,这是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确保疗效的一大关键


5.[处方名称]固胎饮


[功能主治]功能补肾益气,清热安胎。主治习惯性流产。


[处方组成]熟地12克、炒当归9克、甘草  4.5克、炒白芍9克、桑寄生9克、川断12克、党参9克、菟丝子g克、五味子3克、淮山药12克、黄芩9克、白术9克、南瓜蒂4只,水煎服。



[辨证加减]如有阴道出血加陈棕炭9克、侧柏叶9克。


[疗程疗效]治疗48例,44例痊愈,4例无效。


[处方来源]上海市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沈修。


[处方备注]习惯性流产的原因,可由肾亏气血虚而易堕,也可因肝旺气血热而易动。治疗上应以补肾而益气养血、清肝而泄热和荣为主。本方以地黄、白芍、当归养血和荣,以党参益气补虚,盖使胎孕以赖母体之气以熙之,母体之血以濡之。胎之举摄安固,胥赖肾之作强,故方中用熟地佐以淮山药、菟丝子、川断、桑寄生以补摄肾脏而固其根本,更配五味子之酸,敛下焦肝肾。然胎煎属热,肝旺之质,胎火易盛,改用苦寒之黄芩清泄肝火胎热,又可监补药性温之偏。白术补益脾胃,合黄芩为安胎圣药;甘草和诸药又能缓胎毒;南瓜蒂则为引者而设。沈氏认为服药同时,只要孕妇注意将息,保胎是可以成功的

治习惯性流产妙方

1保胎丸

【来源】杜怀棠《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张灿岬方)

【歌诀】保胎丸中用杜仲,续断山药合为功,

补肾健脾滋化源,药物虽简疗效宏。

【组成】杜仲 (糯米煎汤浸透炒去丝) 240克,续断 (酒浸焙干) 60克,山药180克。

【用法】方中杜仲、续断共研细末,另以山药末作糊,调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亦可将3味药共为散剂。每日空腹服6克,米汤送服。

【功效】补肾保胎。

【方解】本方在《本草纲目》杜仲下收载,云出《杨氏简便方》,无方名。《达生篇》名保胎丸,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名保孕丸,云出《千金》,但查今《千金方·妇人方》中无。诸书药味虽同,但剂量不一,今所列以《本草纲目》为准。本方主要用于肾气不足、胎元不固之频惯堕胎证。方中杜仲、续断有壮肾固胎作用;山药补脾以资化源,共达补肾保胎之【功效】。

【主治】频惯堕胎。可用于习惯性流产。

【加减】若染淋毒,湿热内蕴,可加金银花、土茯苓等清热解毒药。

 

2新定所以载丸

【来源】清·《妇科要旨》

【歌诀】所以载丸滑胎用,人参白术桑寄生,

大枣杜仲白茯苓,胎气不安服之宁。

【组成】白术500克,人参250克,桑寄生180克,茯苓180克,川杜仲24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以大枣500克,擘开用水熬汁为丸,每丸9克重。每服1丸,米汤冲服,日服2~3次。流产前一个月服药,连服三月。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固胎。

【方解】本方适应证是指脾虚肾弱,化源不足,而致胎失所养者。故方中用白术健脾,脾健而能载胎;茯苓、人参益气补中,气足脾运,则余脏受荫;桑寄生、杜仲滋补肝肾,益精安胎。本方补脾胃,强肝肾,以增强载胎之功能,自无滑胎之患矣。

【主治】胎气不安不长, 妇人半产, 或三月、 或五月按期而堕者。可用于习惯性流产。

 

3补肾固胎散

【来源】《刘奉五妇科经验》(刘奉五方)

【歌诀】补肾固胎桑寄生,川断阿胶菟丝子,

椿根白皮共同研,习惯流产属肾虚。

【组成】桑寄生45克,川续断45克,阿胶块45克,菟丝子45克,椿根白皮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服9克,每月逢1、2、3日,11、12、13日,21、22、23日各服1次。

【功效】补肾安胎。

【方解】习惯性流产多属肾虚, 肾虚则冲任不固, 冲为血海, 任主胞胎, 肾虚则失所养, 不能系胎而致流产。主要表现为妊娠期间腰部酸胀、小腹下坠、甚或有阴道下血、头晕耳鸣、两腿酸软、或有数次滑胎史、舌淡、苔白滑、尺脉沉弱。鉴于这种流产, 尤其是阴道下血后发展较快者, 使用寿胎丸治疗虽然效果不错, 但仍有进一步提高药效, 增强保胎作用的必要。从剂型上, 将丸剂改为散剂, 使药量、药力增加(每服9克, 实际剂量较丸剂为大), 疗效也会相应提高;从药物【组成】上, 在原方基础上加椿根白皮、阿胶, 加强凉血止血作用;最主要的是改变了服用的方法, 上述服法, 实际上是每10天中服药3天, 这是因为妊娠多胎热, 而习惯性流产又是因为肾虚不能系胎所致。在治则上, 胎热宜清, 肾虚宜补。但是, 过于清热则伤正气, 过于补虚则助胎热, 实属矛盾。如果处理不当, 顾此失彼, 反而弄巧成拙。同时, 习惯性流产的主要矛盾是肾虚而不是胎热, 所以方中桑寄生、川续断滋补肝肾,益肾安胎;阿胶块凉血固涩而止血,又能养血而安胎;菟丝子辛甘平微温,既补肾阳又能益肾阴,温而不燥,补而不滞,上述四药均为补益之剂;另加椿根白皮是取其性寒能凉血固涩止血之效,出血时可以止血,未出血时可以预防出血。从药量上分析,补益剂每味药均为一两半共计六两,而清热固涩剂仅有五钱,突出了补肾的主要作用以治其本,稍佐清热固涩之剂以治其标,治本为主,治标为辅。改变服用的方法,为的是吃吃停停,不会因为过于补益而增加胎热。这样,既突出了补肾的特点,稍佐以清热固涩之品,又在药量上加以限制,完全解决了补清之间的矛盾,不但提高了疗效,而且节约药源。

【主治】习惯性流产(证属肾虚者)。

 

4安胎汤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歌诀】安胎汤中生黄芪,芩术续断芍归身,

菟丝阿胶明玉竹,芎甘杜仲桑寄生。

【组成】生黄芪10克,炒黄芩10克,炒续断10克,当归身10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桑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阿胶珠15克,明玉竹15克,杜仲15克,川芎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功效】养血安胎。

【方解】《类证治裁·胎前诸疾·胎坠》中载:“胎动不安,势必下坠,多由妊母衰病,或触损颠仆所致。……须早服养气血,护胎元之剂。”本方由寿胎丸合安胎饮【加减】而成。方中黄芪、白术、玉竹、炙甘草健脾益气载胎;续断、菟丝子、桑寄生、杜仲补肾填精固胎;当归身、阿胶、白芍、黄芩养血止血,清热安胎;佐川芎少许,使补中有行,散瘀血而止痛。合而用之,共奏益气,养血,安胎之效。

【主治】妊娠胎动见红、腰骶酸胀、腹中作痛。

【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验之临床,效果甚佳。

治习惯性流产(滑胎)秘方

15.1 固胎汤

【来源】刘云鹏,《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党参、炒白术各30克,炒扁豆9克,淮山药15克,熟地30克,山茱萸、炒杜仲、川续断各9克,桑寄生15克,炒白芍18克,炙甘草3克,枸杞子9克。

【用法】每日1剂,用水浓煎2次,分2~3次温服,连续服用,须超过以往流产天数半月。

【功用】脾肾双补,止痛安胎。

【方解】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源,胎元系于脾肾、肾精足则胎元得固,脾气旺则胎有所载,脾肾功能正常,胎孕自然无恙。若禀赋不足,或房事太过,劳倦内伤,或情志失调等,则往往导致肾气亏损,不能固胎。脾气虚弱,不能承载而滑胎。因此,凡滑胎患者,大都因脾肾双亏而致病。本方以党参、白术、扁豆、山药、甘草健脾益气、补后天;熟地、山茱萸、杜仲、枸杞子养血益精补先天;川续断、桑寄生补肾安胎,治腹痛;白芍敛阴养血,缓挛急,止腹痛。本方主药量重是其特点,如重用白术、熟地,乃求其力专也。

【主治】滑胎(习惯性流产、腰痛、小腹累坠痛,脉沉弱无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

【加减】若小腹下坠加升麻、柴胡各9克以升阳举陷;小腹掣痛或阵发性加剧者,白芍用至30克,甘草15克以缓急止痛;小腹胀痛,加枳实9克以理气止痛;胎动下血,加阿胶12克,旱莲草15克,棕榈炭9克以固冲止血;口干咽燥,舌红苔黄,去党参加太子参15克;或选用黄芩9克,麦冬、石斛、玄参各12克以养阴清热安胎;胸闷纳差,加砂仁、陈皮各9克以芳香和胃;呕恶,选加竹茹、陈皮、生姜各9克以和胃止呕;畏寒肢冷,少腹发凉,加肉桂6克,制附子9克以温阳暖胞。

【疗效】刘氏数十年来以此方治滑胎,疗效显著。临床除胚胎停止发育外,一般都能见效。甚至滑胎6~8次者,犹能获得正常分娩,且婴儿体格、智力发育良好。

 

15.2 安胎防漏汤

【来源】班秀文,《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菟丝子20克,覆盆子、川杜仲各10克,杭白芍6克,熟地黄、潞党参各15克,炒白术、棉花根各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未孕之前,预先水煎服此方3~6个月;已孕之后,可以此方随证加减。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养气血,补肾固胎。

【方解】习惯性流产,属于祖国医学的胎动不安、胎漏、滑胎的范畴。其起病原因,既有男女双方先天的因素,又有妇女本身虚、实不同,但以本病而言由于多次流产之后,冲任及肾气多属亏损,故临床所见,以虚证为多。故方用菟丝子辛甘平,覆盆子甘酸微温,二药同用,有补肾生精、强腰固胎之功;杜仲甘温,补而不腻、温而不燥,为补肾之要药,能补肾安胎;当归、白芍、熟地俱是补血养肝之品,肝阴血足,则能促进胎元的发生;党参、白术、棉花根甘温微苦,能健脾益气,升阳化湿;既有利于气血的化生,更能升健安胎;甘草甘平,不仅能调和诸药,而且能益气和中、缓急止痛。全方有温养气血、补肾生精、固胎防漏之功。

【主治】习惯性流产。

【加减】若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屡孕屡堕者,谓“滑胎”,亦即西医所称“习惯性流产。”《妇人良方大全》将其病机责之于“血气损,不能养胎”。腰者,为肾之外府,说明数堕胎之因,肾虚是其根本,故治疗此证当以补肾为主,但还需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消灭其习惯性于萌芽状态,因而用药要随症加减,服药时间要提前。如腰脊及少小腹胀坠疼痛,加桑寄生12克,川续断10克,砂仁壳3克,紫苏梗5克;阴道出血,量少色红,脉细数者,加荷叶蒂12克;苎麻根15克,黄芩、阿胶各10克;如出血量多色红,宜减去当归之辛温,再加鸡血藤、旱莲草各20克,大叶紫珠10克;出血日久,淋漓暗淡、腹部不痛者,加桑螵蛸10克,鹿角霜20克,花生衣30克,党参加至30克;在未孕之前,要预服此方3~6个月,以培养其根蒂;已孕之后,以此方随证加减。只要符合补养气血、固肾壮腰之要旨,自能足月产矣。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满意。

 

15.3 补肾固本汤

【来源】刘熙政,《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菟丝子15克,覆盆子、枸杞子、川续断、紫河车、党参、茯苓、白术、黄芪、陈皮各10克,车前子、甘草、木香、砂仁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健脾益肾、滋肾益精。

【方解】连续流产,相当于中医堕胎、滑胎之证,除外器质性病变,多因禀赋不足,素体脾肾气虚,月事失调,胞脉失养,以致胎不成实而自堕。故方中用菟丝子甘辛,入脾、肝、肾,强阴益精;覆盆子甘酸微温,补肾固精;枸杞子甘平,滋肾益气;车前子甘寒,强阴益精;川续断苦温,补肾暖宫;紫河车大补气血,用以补肾益精,温而不燥,暖宫固冲;党参甘温,扶脾养胃;白术苦温,健脾燥湿,扶助运化;茯苓甘淡,合白术健脾渗湿;炙甘草甘温,补中和胃;黄芪甘温,健脾益气;木香、砂仁、陈皮和胃利气。诸药合用,共奏甘温益气、健脾养胃、滋肾益精之功。本方肾、肝、脾同治,健脾益胃以利生化之源,滋肾益精以固冲任之本。

【主治】脾肾两虚,腰酸腿软,足膝水肿,呕恶便溏,经血不调,胎动不安,小产滑胎。还可用治堕胎后无器质性病变或脾肾两亏而致胎萎不长者。

【加减】临证运用,可随证略作加减。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卓著。

【附记】验之临床,每获佳效。

 

15.4 调补冲任方

【来源】王云路,《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白术、黄芩、桑寄生、续断、人参各9克,茯苓、莲子各15克,砂仁2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后,则隔日服1剂。于怀孕之月份起,每月服5剂,连服至妊娠7个月。

【功用】调补冲任,安奠胎元。

【方解】习惯性流产(滑胎)多以冲任损伤不能摄血养胎所致。胞宫主月经及怀孕,“肾以系胞”。王冰注《素问》说:“冲为血海,任主胞宫,二者相资,故能有子。”可见冲任二脉与胎孕之关系极为密切,冲任二脉通盛,胎孕自可正常。冲脉任脉隶属于阳明,调阳明即可固冲任;肝肾是冲任之本,补肝肾就是固冲任,是故调补冲任就能起到安奠胎元的作用。“调补冲任方”,系根据先师纪翱臣的“偏方”(白术、黄芩、寄生、续断、陈皮、竹茹、砂仁、甘草)化裁而来。方中的参、术、苓、草补气益脾胃;寄生、续断补益肝肾,莲子开胃进食;砂仁理气安胎,白术燥湿,黄芩清热,湿热一去,其胎自安。诸药合用,以收调补冲任、安奠胎元之功。

【主治】习惯性流产。

【加减】胎漏下血者,加阿胶30克(另烊化,分2次兑服)。地榆炭30克,升麻、柴胡各9克以益气升提;血虚腹痛者、加炒当归6克,黄芪30克,白芍15~30克以补气生血、和营止痛;肾阳虚腰冷痛者,加巴戟天、鹿角胶(另烊化,分2次服)各9克以温补肾阳;肾阴虚腰酸痛者,加枸杞子30克,熟地15克以培补肾阴;白带过多者,加芡实30克,海螵蛸15克以健脾燥湿、涩精止带;恶阻者,加陈皮、竹茹各9克以理气止呕。

【疗效】多年使用,屡收卓效。

 

15.5 滋肾育胎丸

【来源】罗元恺,《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菟丝子240克,川续断、巴戟天、杜仲各90克,熟地150克,鹿角霜、枸杞子各90克,阿胶、党参各120克,白术90克,无核大枣肉50克,砂仁15克。

【用法】上药除熟地、阿胶、枸杞子、大枣肉外,各药共研细末,另将熟地、枸杞子反复熬煎、去渣以液溶化阿胶使之成稀糊状,另将大枣肉捣烂,将药末与药液及枣肉调匀,并加适量煮炼过的蜜糖,制成小丸,收贮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服6克。

【功用】补肾益脾,养血固冲。

【方解】方中以滋补肾阴肾阳为主,佐以补气健脾养血。其中菟丝子为主药,性味辛甘平,入肝肾二经,《名医别录》谓“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痛膝冷,能补肾益精固胎。”党参健脾补气;鹿角霜补元阳、生精髓;配以巴戟天,杜仲、川断补肾固冲;枸杞子、熟地、阿胶养肝滋血;白术、大枣补气健脾;砂仁理气调中。全方肾、肝、脾、气血同治,以益冲任之本。本方曾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能改善卵巢子宫的血流,从而促进卵巢子宫的生长发育,促进卵巢黄体的发育,并使子宫内膜腺体分泌过多。又经贵阳中医学院证实菟丝子、川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而有利于孕卵的发育。

【主治】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或不孕症。

【疗效】治疗133例,治愈126例,成功率达94.7%;无效7例,无效率达5.3%。

 

15.6 固胎饮

【来源】沈脩,《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熟地12克,炒当归9克,甘草4.5克,炒白芍、桑寄生各9克,川断12克,党参、菟丝子各9克,五味子3克,怀山药12克,黄芩、白术各9克,南瓜蒂4个。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肾益气、清热安胎。

【方解】本证可由肾亏气血虚而易堕,也可因肝旺气血热而易动。治疗上应以补肾而益气养血,清肝而泄热和荣为主。方中以地黄、白芍、当归养血和荣;以党参益气补虚,盖使胎孕以赖母体之气以煦之,母体之血以濡之。胎之举摄安固,胥赖肾之作强,故方中用熟地佐以怀山药、菟丝子、川断、桑寄生以补摄肾脏而固其根本,更配五味子之酸,敛下焦肝肾。然胎前属热,肝旺之质、胎火易盛,故用苦寒之黄芩清泄肝火胎热,又可监补药性温之偏。白术补益脾胃,合黄芩为安胎圣药;甘草和诸药又能缓胎毒;南瓜蒂则为引药而设。诸药合用,共奏补肾益气、清热安胎之功。所以,用本方治疗,只要孕妇注意休息,保胎是可以成功的。

【主治】习惯性流产。

【加减】如有阴道出血,加陈棕炭、侧柏叶各9克。

【疗效】治疗48例,44例痊愈,4例无效。

 

15.7 培育汤

【来源】赵松泉,《中医杂志》(1)1988年

【组成】桑寄生、菟丝子各12克,川断、炒杜仲、太子参各10克,山药15克,山萸肉、石莲肉各10克,芡实12克,升麻9克,大熟地、苎麻根、椿根白皮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气养荣,固肾安胎。

【方解】历代医家对保胎看法各异,朱丹溪主张“大补气血”,叶天士亦认为“屡孕屡堕者由于气血不充”,付青主有“安胎重脾肾,补其气不足,泄其火之有余”之说,张锡纯则认为“男女生育皆赖肾气作强,肾旺自能荫胎也”。抓住肾虚、气血亏损是治疗保胎之关键,故方用太子参、怀山药、芡实、升麻健脾以补气;以桑寄生、杜仲、菟丝子、川断、山萸肉、大熟地、石莲肉固肾以养血,本固则胎可安。因为妊娠多胎热,故加椿根皮、苎麻根凉血止血以治其标,使之补虚而不助胎热,清热而不损胎气。另据资料反映,用中医滋肾健脾法保胎,不但能使阴道出血停止,改善腹痛、腰酸等症状,并且尚有维持妊娠黄体、改善滋养层功能,促使孕卵发育等作用。故本方用之多效。

【主治】习惯性流产。

【加减】如肾阳虚,加补骨脂、鹿角胶;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桑椹子、生地;血虚,加当归、首乌、阿胶;阴虚血热,减熟地,加地骨皮、黄芪、生地;气虚,加生黄芩、党参、白术、炙甘草。

【疗效】治疗76例,痊愈60例,成功率为79%。

 

15.8 加味三青饮

【来源】裘笑梅,《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

【组成】冬桑叶30克,青竹茹12克,丝瓜络炭6克,熟地30克,山药、杜仲各15克,菟丝子9克,当归身6克,白芍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凉血、滋阴补肾。

【方解】习惯性流产,临床上以阴虚内热型较为多见。故方用桑叶滋阴降火,能清血海之热,合竹茹清热止血凉血;丝瓜络炭既能清热,又能滋阴生津、止血安胎,三味其色均青,入厥阴肝经,能清肝经之热,使相火静则胎安,为妇女崩中动胎之要药。熟地滋阴;山药、杜仲、菟丝子补肾;归身、白芍养血敛阴。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补肾安胎之效。

【主治】习惯性流产。

【加减】胸闷,加苏梗3克,白术9克。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良好。

 

15.9 活血化瘀汤

【来源】郑天松,《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益母草、当归各30克,赤芍、白芍、川芎各20克,炒桃仁15克,蒲黄(布包)、五灵脂(布包)各10克,炮姜,木香各6克,肉桂(后下)、生甘草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温经行气,养血活血,祛瘀生新。

【方解】堕胎下血,以有瘀血者为多。本方乃由四物汤、生化汤、失笑散化裁而来。方用益母草、当归、赤白芍、川芎、桃仁养血活血、祛瘀生新;蒲黄,五灵脂活血行瘀,散结止痛;炮姜温经化瘀,且可引药入营;木香行气;肉桂温经;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温经行气、养血活血、祛瘀生新之效。

【主治】堕胎下血(指自然堕胎或人工堕胎下血不止),时有血块,少腹作痛,及瘀滞蓄留等症。

【加减】下血块多、少腹痛甚者,若患者无宿疾,禀赋强壮,可酌加生大黄、牛膝、红花增强破瘀攻下、荡涤留滞的作用;脾胃虚弱、素禀不足者,加山药、白术、陈皮健脾益气、补气扶羸;出血日久,阴虚发热者可加生地、丹皮、地骨皮、黄芩育阴凉血,解肌清热;肾气素虚、腰腿作痛者,加桑寄生、熟地、杜仲、川续断,强筋骨、利关节、滋肝肾。

【疗效】经数十载的临床验证,疗效卓著。

【附记】验之临床,确有特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