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惯性流产--名医屡效5方

 程宇宏 2015-12-10

胎漏——养血荫胎方(方)

    (组成)生地黄9g(砂仁3g拌炒),当归身炭9g,白芍9g,炒白术6g,陈阿胶9g(烊冲),条芩炭4.5g,白茯苓12g,陈皮4.5g,潞党参9g,川续断12g。

    (功效主治)养血健脾,摄血固胎。用于妊娠小腹隐痛,漏红断续不净,头目眩晕,心悸少寐,腰酸形寒,神疲乏力等。

    第15章妇科病证(4)

    (方解)《妇科玉尺》谓:“胎之所以不安者,除一切外因,总因气血虚不能荣养胎元所致。”《济阴纲目》谓:“因母病气衰血少,不能护养其胎,以致不安者,宜十圣散主之。”本方以十圣散去黄芪、川芎、甘草,加阿胶、条黄芩、陈皮、茯苓化裁而成。党参、白术补中益气,摄血固胎,使气旺则血有依而无可漏之窍;当归、生地黄、白芍养血荫胎,使气血俱旺,胎有所养;条黄芩以泄阴火,使火泄则血不热而无欲动之机;砂仁、陈皮、茯苓健脾安胃,理气化湿,以助中州化生气血;阿胶、川续断补益肝肾,养血止血,傅青主谓:养胎半系于肾水……故保胎必滋肾水。本方益气而不助火消阴,养血而不碍胃恋湿,阳生则阴长,血旺胎自安。

    (加减)小腹疼甚,去党参,加紫苏梗6g,香附炭9g,广木香3g。漏红不止,加升麻炭4.5g,地榆炭12g。眩晕心悸,加枸杞子9g,制黄精12g。面目虚浮,加黄芪9g,怀山药9g,大枣5枚。腰脊酸甚,加炒杜仲9g,桑寄生9g,炒川续断9g。

    (方源)《蔡氏妇科经验选集》

    胎漏——安胎方(胡溱魁方)

    (组成)杜仲、川续断、桑寄生各12g,菟丝子15g,党参、炒白术各12g,升麻6g,蒲黄炒阿胶10g,炒黄芩、血余炭各10g,地榆炭12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补肾安胎。主治胎漏和胎动不安。

    (方解)《诸病源候论》指出:“漏胎者,冲任气虚,则胞内泄漏。”凡胎漏下血,腰酸少腹坠痛,或跌仆闪挫伤胎者均可应用上方。方中川续断、杜仲、桑寄生、菟丝子补肾安胎,党参健脾益气,白术健脾安胎。配升麻升举阳气,蒲黄炒阿胶养血止血安胎,黄芩、地榆炭、血余炭清热止血。全方合奏补肾安胎之功。

    (加减)小便频数甚或失禁者可加益智仁、覆盆子;气血虚弱者可加黄芪、白芍;血热者加苎麻根。

    (验案)徐某,37岁,10年前曾行子宫肌瘤剜除术,以后每2~3年妊娠一次,但均在50~90天堕胎,前后已3次。求诊时孕57天,胎漏下血3天,量不多,色暗红,腰酸少腹坠胀,不能坐立,泛恶呕吐,不思饮食,舌红苔薄腻,脉细滑。气虚肾亏,胎元不固。于上方加炙黄芪15g,紫苏梗10g,姜竹茹10g。3剂后血止,遂减去地榆炭、血余炭,加砂仁3g,续服,嘱卧床休息。以后未再出血,但因站立时总觉少腹坠胀,故前后服药2月余。足月剖腹产一男婴,重3750g。

    (按语)胡氏在临床上应用本方治愈了很多习惯性流产者。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胎动不安——黑白安胎饮(储乃昌方)

    (组成)黑山栀子12g,炒白术、淡黄芩各9g,大熟地黄18g,杜仲、川续断各12g,香砂仁2.4g,佛手6g,蒲黄炒阿胶9g,甘草1.8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清火顺气,止漏安胎。主治妊娠胎动不安、腰疲、少腹坠滞或腹痛、漏红等证。

    (方解)本方由安胎饮、保胎丸、黄芩汤等方组合增删而成,对血虚肾亏兼有虚热之胎动漏血尤为适宜。储氏认为,妇人怀妊,血以荫胎而不足,血虚生热,故胎动,肾气不固则漏下,所以安胎之法,务宜清热养血而益肾。方以黑山栀子、黄芩清热泄火以安胎动;白术补脾以助后天气血之源;熟地黄养血以填肾中之精;杜仲、川续断益肾固胎;砂仁、佛手顺气和中;蒲黄炒阿胶止血息漏。综观全方之有清热养血、健脾益肾、顺气安胎的作用,故临床用于安胎疗效比较满意。若有外感内伤所致胎动漏红,亦当审因论治,兼顾胎气,为医者不可不慎。

    (验案)王右,2月13日,怀孕6月,咳嗽频频,腰疲胎漏,脉滑舌红,防娩慎之,故拟清肺泄热,止漏安胎。处方:黑山栀子12g,淡黄芩、光杏仁、象贝母各9g,大熟地黄18g,川续断、厚杜仲各12g,炒白术、地榆炭、当归炭、大小蓟、蒲黄炒阿胶各9g,粉甘草1.8g。水煎,3剂漏红即止。惟咳嗽未痊,治再清理而安。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胎动不安——益肾固胎丸(阎伯伍方)

    (组成)桑寄生15g,菟丝子12g,鹿角胶12g,大熟地黄30g,杜仲炭15g,枸杞子12g,土于术9g,艾叶炭6g,阿胶9g,野党参15g,生黄芪15g。

    (功效主治)主治胎动不安、胎漏。

    (按语)阎氏云:“此虽为肾阳虚衰,妊娠胎动不安、胎漏,但附子应慎用。附子大辛大热有毒之品,最易伤胎,故为妊娠禁忌。填精助阳,阴中求阳之药为妥。再以健脾益气,补后天之本,脾胃健运,气血充沛,以固冲任,胎自可安。如若肾阳虚衰,下不能温养冲任,带脉失约,可致带下诸病;上不能温煦脾阳化气行水,可致经气泄泻,皆可用脾肾双补,助阳利湿之法。

    (方源)《津门医粹(第一辑)——天津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

    胎动不安——菟鹿寿胎方(方)

    (组成)菟丝子9g,炒杜仲9g,桑寄生9g,炒川续断9g,鹿角胶9g(烊冲)或鹿角霜,山茱萸9g,制黄精12g,生地黄9g,炒白术4.5g,炒当归身9g,紫苏梗6g,白茯苓9g。

    (功效主治)补肾益精,滋血寿胎。用于多次殒胎,孕后腰脊酸楚,小腹隐痛,夜尿频多,心悸少寐等。

    (方解)傅青主认为:“安胎重脾肾,补其气不足,泄其火有余。”近代张锡纯亦认为:“男女生育皆赖肾气作强,肾旺自能荫胎。”蔡氏先辈认为:“胞脉系于肾,胎元成于精,肾健精充则能寿胎无忧。”方以菟丝子为君,补肾益精固胎,鹿角胶甘平微温,补元阳,生精血,不刚不燥,温而柔润,《本经》谓治“妇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两药均平补阴阳气血,安脏固胎;配杜仲、川续断、桑寄生、山茱萸功专补肾固冲,涩精培元;白术、黄精健脾益气,生精化血;生地黄、当归身滋阴养血,生地黄又能清泄胎热,与鹿角胶相配,寒热互制,相得益彰;当归又能柔肝治血,使血运流畅,胎元得养,而无留瘀之弊,所谓“血不燥则气得和,胎得安”;茯苓健脾补肾,化湿泄浊;紫苏梗顺气和中安胎。全方功专补肾益精,培元固胎,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阴阳平补,气血和畅,而能寿胎保产。

    (加减)胎漏下红,生地黄、当归身炒炭,加陈阿胶9g(烊冲),地榆炭12g,苎麻根9g。小腹疼痛,生地黄炒炭,加煨木香3g,香附炭9g。腰骶酸甚,加狗脊9g,熟地黄9g。夜尿次多,加海螵蛸9g,怀山药9g。紧张不安,加炒子芩4.5g,五味子3g,白芍9g。夜寐失宁,加柏子仁9g,合欢花9g。带多黄白,去鹿角胶、山茱萸、黄精,加椿根皮12g,炒知母6g,黄柏6g,泽泻9g。腹坠阴胀,加升麻4.5g,人参蒂5只。大便欠实,去生地黄、黄精,加煨肉果6g,补骨脂9g。大便艰难,去鹿角霜、山茱萸,加火麻仁12g,瓜蒌皮9g。

    (方源)《蔡氏妇科经验选集》

    胎动不安——保胎固本方(胡秉超方)

    (组成)黄芪10~20g,党参9g,白术9g,山药12g,黄芩9g,熟地黄12g,砂仁3g,阿胶9g,川续断9g,桑寄生15~30g,菟丝子16g,杜仲12g,墨旱莲30g,苎麻根15g,南瓜蒂5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健脾补气养血,清热固肾安胎。主治妊娠胎动不安、胎漏、滑胎属肾虚型者。症见腰部酸胀、小腹下坠,头晕耳鸣,两腿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白或带黄,舌质偏红,脉滑或欠脉沉弱。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加强补气之力,全党参、山药、阿胶、熟地黄、川续断、桑寄生、菟丝子、杜仲等共奏健脾固肾、补气养血之效;黄芩、白术为常用安胎对药,素有“安胎圣药”之美名。若火盛则当倍黄芩以消火(无热象者不用),痰盛则当倍白术以消痰;但如用之不当,非但不能保胎,反有碍胎之过。墨旱莲补肾益阴、凉血止血,具补中见清之效;苎麻根止血安胎,具滋阴之用;南瓜蒂取其瓜大蒂小能系重而牢固不坠之意。如小腹下坠甚可加升麻;阴道出血量多时可选用陈棕榈炭、侧柏炭、贯众炭、地榆炭、仙鹤草;阴虚血热加地骨皮,以生地黄易熟地黄;血热加椿根皮以增凉血止血之效。

    (验案)王某,女,29岁,金桥养鸡场职工。1989年5月26日因先兆流产来院门诊。末次月经4月6~12日,经闭50天,其间已见红3次。5月17日洋泾人民医院诊断为“先兆流产”,予黄体酮、维生素E及安胎药3剂未效,并动员作诊刮。病家不愿,要求保胎治疗,现阴道出血已3天,伴腰酸、小腹作胀。苔薄白,脉细数弱,尿妊娠反应(+)。证属肾虚胎动不安,当予补中益气,固肾止血安胎。炙黄芪15g,炒党参9g,土白术9g,炒山药12g,黑荆芥5g,川续断10g,桑寄生30g,炒白芍12g,补骨脂12g,山茱萸9g,海螵蛸12g,煅龙骨、牡蛎各12g,陈艾炭3g,十灰丸(包煎)12g,炙甘草3g。3剂。嘱卧床休息。原用黄体酮因不能骤停,故仍予使用,自6月5日起递减至停用。5月29日家属来代述:“药后出血即止,腹部亦舒”。尿妊娠反应(+)。再予前方随症加减用至6月21日停药。后足月生产。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先兆流产——清热安胎饮(刘奉五方)

    (组成)山药15g,石莲9g,黄芩9g,川黄连3g(或马尾连9g),椿根白皮9g,侧柏炭9g,阿胶块15g(烊化)。

    (功效主治)健脾补肾,清热安胎,止血定痛。用于妊娠初期胎漏下血,腰酸,腹痛属于胎热者。

    (方解)胎漏相当于西医的先兆流产。本病有虚实之分,虚证宜补,方如泰山磐石饮等;而本方所治胎漏属于热证者。妊娠初期,由于血聚养胎,故病人多见阴虚而阳气偏胜,阳盛则热,下扰血海,迫血妄行,以致胎漏下血,腰酸、腹痛等证。《本草备要》中曾说过白术、黄芩为安胎圣药。因为白术能健脾,脾健则能统血,黄芩苦寒能清胎热。在实践中刘老医生体会白术偏于温燥,而妊娠又多阴虚血热,所以用山药代替白术,取其味甘性平、健脾补肾,补而不热;石莲,性味微苦寒,能健脾补肾,滋养阴液;黄芩、黄连清热安胎,椿根白皮味苦涩寒,收涩止血;侧柏叶苦涩微寒凉血止血,炒炭后又能收敛止血;阿胶本属甘平,刘老医生体会该药甘而微寒,有清热凉血、益阴安胎之功,又由于阿胶性黏腻,能凝固血络善于止血,对妊娠患者既可安胎又可定痛。古人曾用胶艾汤治疗妊娠下血,因为艾叶偏温弃而不用,代之以芩、连清胎热而安胎。总之本方健脾补肾,补而不热,清热而不伤正,收涩止血而安胎。

    (方源)《刘奉五妇科经验》

    习惯性流产——补肾固胎散(刘奉五方)

    (组成)桑寄生45g,川续断45g,阿胶块45g,菟丝子45g,椿根白皮15g。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9g,每月逢1、2、3日;11、12、13日;21、22、23日各服1次。

    (功效主治)补肾安胎。用于习惯性流产属于肾虚者。

    (方解)刘老医生认为习惯性流产多属于肾虚。肾虚则冲任不固。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肾虚则胎失所养,不能系胎而致流产。主要表现为妊娠期间腰部酸胀,小腹下坠,甚或有阴道下血,头晕耳鸣,两腿酸软,或有数次滑胎史,舌淡,苔白滑,尺脉沉弱。刘老医生鉴于这种流产,尤其是阴道下血后发展较快者,使用寿胎丸治疗虽然效果不错,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从剂型上,将丸剂改为散剂,使之药量、药力增加(每服9g,实际剂量较丸剂为大),疗效也会相应提高。从药物组成上,在原方基础上加椿根白皮、阿胶加强凉血止血的作用。最主要的是改变了服用的方法:上述服法,实际上是每10天中服药3天,这是因为妊娠多胎热,而习惯性流产又是因为肾虚不能系胎所致。在治则上,胎热宜清,肾虚宜补。

    但是,过于清热则伤胎气,过于补虚则助胎热,实属矛盾。如果处理不当,顾此失彼,反而弄巧成拙。同时,习惯性流产的主要矛盾是肾虚而不是胎热。所以方中桑寄生、川续断滋补肝肾,益肾安胎;阿胶块凉血固涩而止血,又能养血而安胎;菟丝子辛甘平微温,既补肾阳又能益肾阴,温而不燥,补而不滞,上述4药均为补益之剂。另加椿根白皮是取其性寒能凉血固涩止血之效,出血时可以止血,未出血时可以预防出血。从药量上分析,补益剂每味药均为45g共计180g,而清热固涩剂仅有15g。突出了补肾的主要作用以治其本,稍佐清热固涩之剂以治其标,治本为主,治标为辅。改变服用的方法,为的是吃吃停停,不会因为过于补益而增加胎热。这样,既突出了补肾的特点,稍佐以清热固涩之品,又在药量上加以限制,完全解决了补治之间的矛盾,不但提高了疗效,而且节约药源。

    (方源)《刘奉五妇科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