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件炎
附件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本病时应分清寒热虚实的不同,辨证论治。 1、 湿热下注型 治以清热利湿。方用止带方加减: 取猪苓、车前子(包)、赤芍各12克,黄柏、牛膝、丹皮、苍术各10克,泽泻、茵陈各6克。加减:若腹痛明显,加用元胡、川楝子各10克,以行气止痛;若纳差便溏可改苍术为炒白术10克,加生苡仁20克,云苓18克,以健脾祛湿。 2、瘀热互结型 治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用当归元胡汤加减: 用败酱草20克,当归、元胡、酒大黄、赤芍、桃仁各15克,香附12克。水煎服。 加减:若小腹刺痛明显,加用乳香、没药各10克以化瘀止血;小腹胀痛明显者,加用川楝子、枳壳各10克以行气止痛;若经量少,色暗有块,加用益母草20克活血化瘀。若白带量多、色黄,加用茵陈15克,泽泻12克以清利湿热。 3、寒湿凝滞型 治以温阳散寒,活血祛湿。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取云苓15克,当归、赤芍各12克,没药、艾叶、苍白术、泽兰、红藤各10克,小茴香、川芎、桂枝各9克,干姜6克。水煎服。 加减:若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加用肉豆蔻、白果各10克以温肾止带。若腰酸痛明显,加川断20克,杜仲10克,以益肾强腰。 以上方药口服后,剩余药渣可放入布袋敷于下腹部,每次热敷20--30分钟。 4、 肛门点滴法 用赤芍、红藤、败酱草、公英、丹参各20克,夏枯草15克。上方浓煎100毫升,肛门点滴,每日1--2 次,15次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湿热下注或瘀热互结型患者。 若有包块形成,可加三棱20克,莪术15克以化瘀消聚;有气虚之象时,加黄芪30克以益气健脾;若小腹冷痛,可去败酱草、公英,加用细辛10克,桂枝10克温经散寒。 5、外用散剂法 名称:附件炎散 组成:杜仲、蛇床子、五倍子、芡实、桑螵蛸、白芷 方解: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蛇床子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下焦有湿热,或肾阴不足,相火易动以及精关不固者忌服。而五倍子具有收敛止血,收湿敛疮,治疗肿毒之功效;芡实、桑螵蛸等益肾固精,止浊;白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之功效。 取本方适量,用醋调成糊敷于肚脐,胶布固定。每日一次,连用三天后,间隔一日再继续使用。 编辑本段验方 双花60g、生地20g、黄芩10g、木香6g、甘草10g、当归10g、川芎10 g、 白芍15g、川楝子10g、元胡10g、芡实20g、薏米30g、黄芪20g。月经不畅者甘草 易坤 草;合并包块者加路路通、穿山甲;合并积液者加苍术、茯苓。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10 日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 附件炎的两则食疗方 1、败酱紫草煎(《妇科饮食疗法》):败酱草45克、紫草根15克 将上2味放入水中煎煮,加入红糖服用。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 2、马齿苋公英粥(《粥谱》):马齿苋15克、公英15克、大米适量 先将前两味放入水中煎煮,去渣取汁放入大米煮粥,熟后放入冰糖服食。本方具有清热解毒作用。 3、薏苡仁红花粥:薏苡仁30克、红花10克、小米适量。 先将前两味放入水中煎煮,去渣取汁放入小米煮粥,熟后直接服食。本方具有清热利湿活血的作用,适用于附件炎湿热瘀滞者。
化瘀汤 [药物] 地鳖虫、蜈蚣、全蝎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胶囊分装,每粒 0.5 克。于月经净后每晚服 3~ 5 粒,连服 1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附件炎 100 例,痊愈 78 例,好转 20 例,无效 2 例。 [来源]金志春,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2; (2): 28 注:本方药力骠悍,服用不可过量;病久体弱者坚量宜轻。 子宫脱垂 苦参熏洗剂 [药物] 苦参 30 克。 [用法]1~2 天用药 1 剂。水煎去渣,熏洗患部,每天 3~6 次。 [疗效]此方治疗子宫脱垂确有良效。 [病例]阿××,女, 45 岁,子宫脱出 3 厘米左右,以此方治疗 6 剂后痊愈。后以补中益气汤巩固疗效。 [来源]波涛,四川中医
核桃皮煎剂 [药物] 生核桃皮 50 克。 [用法] 上药加水煎成 2000 毫升,早晚用药液温洗患部 1 次,每次 20 分钟,7 天为 1 疗程。若Ⅰ、Ⅱ度子宫脱垂者,可配服补中益气汤水煎内服, 并加土炒生核桃皮 6 克研细冲服,每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子宫脱垂 42 例,痊愈 27 例,好转 7 例,无效 8 例。 [病例] 顾×\u65292X女, 56 岁,患者孕 6 产 4,因产后过早参加重体 力劳动,引起子宫脱垂 16 年。妇科检查诊断为!度子宫脱垂,多方求治未见 寸功,以此方外洗内服治疗 3 周,症状消失,子宫恢复至正常位置。 [来源] 何天有,等,陕西中医
乌梅枳实散 [药物] 乌梅,枳实(火煨)各 100 克。 [用法] 上药研为细末,每天服 2 次,每次 5~8 克。 [疗效] 此方治疗子宫脱垂有效。 [来源] 邓朝钢。河南中医
升麻牡蛎散 [药物] 升麻 6 克,牡蝈 12 克。 [用法]上药研末为 1 天量,分 2~3 次空腹服下,Ⅰ°\u23376X宫脱垂服 1 个 月,Ⅱ°\u26381X 2 个月,Ⅲ°\u26381X 3 个月为 1 疗程。服药期间不能间断,且应避免 从事重体力劳动。少数病例眼药 1 周后,自觉下腹部有轻微痛感,不必停药 与减量。 [疗效]此方治疗子宫脱垂 723 例,其中Ⅰ°\u65299X13 例,痊愈 253 例,好 转 55 例,无效 5 例;:Ⅱ°\u65298X20 例,痊愈 152 例,好转 53 例,无效 15 例; Ⅲ°190 例,痊愈 124 例,好转 48 例,无效 18 例。总有效率为 94.7%。 [来源] 孙淑连。浙江中医杂志
升麻散 [药物]升麻 4 克,鸡蛋 1 个。 [用法]将升麻研未,再把鸡蛋顶端通一黄豆粒大小的圆孔,把药未放 入蛋内搅匀,取白纸一小块蘸水将蛋孔盖严,放蒸笼内蒸熟。每天吃药鸡蛋 6 个, 10 天为 1 疗程。休息 2 天,再服第 2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子宫脱垂 120 例,1 个疗程治愈 62 例,2 个疗程治愈 36 例,3 个疗程治愈 8 例,3 个疗程后显著进步 12 例,无效 2 例。 [来源]李治方,山东中医杂志
治慢性附件炎秘方
]28.1 加减斑龙汤
【来源】徐荣斋,《千家妙方·下》
【组成】鹿角霜、补骨脂、桑螵蛸、锁阳、龙骨各9克,砂仁末3克,熟地20克,茯神、山萸肉,菟丝子各9克,炒白芍6克,煅牡蛎30克。
【用法】先将龙骨、牡蛎加水煎煮30分钟后,再入余药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连服半个月后可隔日1剂。
【功用】温煦督带。
【方解】带下骨痛,是妇科疾患中的一种慢性消耗病,与督带二脉亏损有关。方用鹿角霜,锁阳、熟地、菟丝子、补骨脂补肾以宣补督带二脉;龙骨,牡蛎滋阴潜阳以静摄带脉、固涩止带;砂仁宽中理脾以复脾阳;茯神宁心安神;山萸肉、白芍养肝柔肝,缓急止痛;桑螵蛸收涩止带。诸药合用,温能通络,涩能止带,以温补为主,以涩为用,共奏温煦督带之功。
【主治】慢性附件炎(带下骨痛)。证见带下缠绵,质清而稀,经又来潮时周身筋骨疼痛,经净时继又白带量多,少腹坠胀疼痛等证。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佳,一般服药5剂左右获痊愈。
28.2 解毒化癥汤
【来源】孙继铭,《江苏中医》(12)1990年
【组成】土茯苓、败酱草各30克,蒲公英20~30克,制乳没各6~12克,丹参20克,当归12克,橘核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解毒利湿,化瘀散结。
【方解】病由湿热瘀阻而致,故方中重用土茯苓、败酱草、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丹参、当归、乳香、没药活血消癥消结;橘核行气调血,引药入经。共奏解毒利湿、化瘀散结之功。
【主治】慢性附件炎。
【加减】腹痛较甚者,去丹参,加三棱、莪术各6克;肾虚者,加川断15克,桑寄生20克,菟丝子12克;脾虚者,加白术12克,山药15克;白带量多者,加芡实12克,白果6克;阳虚者,加附子6~9克,肉桂3克;月经期,去乳香、没药、丹参,加枸杞子15克,杜仲12克。
【疗效】治疗24例,治愈(主症、体征消失)10例;好转(主症及体征减轻或部分消失)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3%。 加减斑龙汤
【来源】徐荣斋,《千家妙方·下》
【组成】鹿角霜、补骨脂、桑螵蛸、锁阳、龙骨各9克,砂仁末3克,熟地20克,茯神、山萸肉,菟丝子各9克,炒白芍6克,煅牡蛎30克。
【用法】先将龙骨、牡蛎加水煎煮30分钟后,再入余药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连服半个月后可隔日1剂。
【功用】温煦督带。
【方解】带下骨痛,是妇科疾患中的一种慢性消耗病,与督带二脉亏损有关。方用鹿角霜,锁阳、熟地、菟丝子、补骨脂补肾以宣补督带二脉;龙骨,牡蛎滋阴潜阳以静摄带脉、固涩止带;砂仁宽中理脾以复脾阳;茯神宁心安神;山萸肉、白芍养肝柔肝,缓急止痛;桑螵蛸收涩止带。诸药合用,温能通络,涩能止带,以温补为主,以涩为用,共奏温煦督带之功。
【主治】慢性附件炎(带下骨痛)。证见带下缠绵,质清而稀,经又来潮时周身筋骨疼痛,经净时继又白带量多,少腹坠胀疼痛等证。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佳,一般服药5剂左右获痊愈。
28.2 解毒化癥汤
【来源】孙继铭,《江苏中医》(12)1990年
【组成】土茯苓、败酱草各30克,蒲公英20~30克,制乳没各6~12克,丹参20克,当归12克,橘核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解毒利湿,化瘀散结。
【方解】病由湿热瘀阻而致,故方中重用土茯苓、败酱草、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丹参、当归、乳香、没药活血消癥消结;橘核行气调血,引药入经。共奏解毒利湿、化瘀散结之功。
【主治】慢性附件炎。
【加减】腹痛较甚者,去丹参,加三棱、莪术各6克;肾虚者,加川断15克,桑寄生20克,菟丝子12克;脾虚者,加白术12克,山药15克;白带量多者,加芡实12克,白果6克;阳虚者,加附子6~9克,肉桂3克;月经期,去乳香、没药、丹参,加枸杞子15克,杜仲12克。
【疗效】治疗24例,治愈(主症、体征消失)10例;好转(主症及体征减轻或部分消失)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3%。
慢性附件炎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 【方名】四逆散。 【组成】炙甘草,炒枳实,柴胡,芍药各等分。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3克,开水调下,每日3次。 【出处】《伤寒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