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板和石笔

 灵魂出窍KKK 2014-01-13

石板和石笔

(2014-01-12 22:57:41)
标签:

杂谈

分类: 往事如烟

    石板和石笔

石板和石笔

石板和石笔

 

    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不知道石板和石笔为何物了。因为6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基本上都没见过这种古老的东西。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本子比较贵,一般只有在考试时才用纸张。课堂练习,全靠石笔和石板,几毛钱一块的石板可以一直用到小学毕业。对今天用电脑的学生来说,石板和石笔就像一个古老的传说。

    当年使用的石板长20厘米,宽12厘米左右,厚度在0.5厘米到0.8厘米之间。有的还用木框框住,防止边角摔坏和磨损。有的还钻出两个孔,拿绳子拴着,便于携带。石笔呢?则长短不一,粗细和筷子相似。好的石笔写出的字跟粉笔差不多。    

    在我儿时,呼市的小学生上学时基本上都是背着书包,提着小石板的。那时,生活比较贫困,除了有钱人家的孩子,一般孩子,除了学校统一发的作业本外,多余的本子很少,而石板是最好的学习用具了。几毛钱一块的石板甚至可以用到小学毕业。

    那时,老师讲课是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学生是用石笔在石板上写字。老师念几个生字或一段课文,学生在石板上默写。有时老师在黑板上出一道造句或数学题,学生在石板上作完后,摞在老师讲台桌上,老师批改后打上分数,再把一块块石板发给学生。
    在石板上写字,通常不用粉笔,粉笔太贵,学生们用不起,而且写完用布一擦,粉末太多。石笔是天然石料,是一种比篆刻用的石料还要软得多的白色滑石,用它在石板上写出的字很小很清晰,在只有16开大小的石板上能写不少字。

    我特别喜欢的是另一种石笔,小朋友们称之为“滑石猴”。它原本也是一块手章大小的长方块石笔,但石匠对它做了一点小小的雕琢,把小方块的石笔雕琢成一只双臂盘于胸前双腿蜷缩着的小猴儿。“滑石猴”又能写字又能把玩,掉在地上摔不碎,平时就装在衣服口袋里。

    石板上面写满字后,随时可以擦掉,可以用纸擦,也可以用布擦,最好的方法是用湿布擦,既干净又省力。大部分的孩子直接用手擦,也有一些孩子用袖口擦,时间一长,袖口结板裎亮乌黑,手也是“黑炭锤”。

我也曾经用袖子擦石板,时间一长,袖子都磨烂了。母亲看见后,便从旧羊毛毡上给我铰下来一块当板擦用,只要轻轻一擦,石板便干净了。

   那时,家庭条件好的,都花钱买石笔,但大部分孩子是自己做石笔。做石笔需要技巧,也需要耐心,原料是破损不能用了的石板,工具是废旧的锯条。先在废石板上刻了线,然后用锯条沿线锯下来,经过打磨抛光,就成了石笔。

    记得那时有人用砖头,有人用土块,有人用泥巴充当石笔,反正能画出道道就行。有一个同学,找了一块胶泥,回家用手搓成粉笔大小,在屋里晾干后,放到灶火中烧一会儿,泥棍就变成砖棍了,写出的字还是红色的呢!”

    依稀记得,一些同学一写不出字来,就拿石笔轻轻敲起了石板,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老师拿教鞭猛地敲了一下桌子:“别敲啦,跟谁学的臭毛病,要饭的才敲碗呢!

    石板还有一个用处,那就是可以当乒乓球拍来使用。五十年代的学校,乒乓球台大多是水泥做的,中间摆一流砖头做挡网。一下课,我们就跑出来抢球台。那时候,有一个木板球拍是很奢侈的事情,更不要说贴胶皮的拍子了,于是石板就成了最好的代用品。

    遗憾的是,因为打球过程中的争抢与碰撞,石板很容易断裂。断裂与破损,回家就无法交代,因为许多家庭就连三四毛钱的石板钱也是拿不出来的。等来的是家长的责骂或殴打。

    即便小心翼翼,时间一长,石板周边的木框也容易脱落。石板是易碎品,木框脱落了就更不容易保护。于是用纳鞋底用的椎子在四角木框上打了眼,再用麻绳缀结实,这样,石板即便是摔碎了,有木框周边束着,也能凑合着用。

    1957年,郎神庙的北面建起了呼市展览馆,里经常面举办各种展览,我每天下学都要从那里经过。在展览馆的后院,天天都有美工人员倾倒出来的垃圾,垃圾堆里有尚未用尽的广告色、笔头磨损画笔、三合板锯成的美术字、半截的中华铅笔、砂纸、钢锯条,我每天从那里经过时,总要兴奋地在里面拾翻。我用翻捡出来的“宝物”,都和同学们换了石笔,他们高兴,我也高兴。换来的石笔,我一直用到小学毕业。说来我很有市场经济的头脑吧?

    我和石板、石笔已经阔别50多年了,今生再也无缘与它相伴了,那是我们低碳生活的见证。近来才知道,生产石板的石山都是沉积岩,远古时都是海底。沧海桑田,在宇宙的时空里,一亿年也是弹指一挥间,人生真如梦境。我今天坐在电脑前打稿子,不由地想起了儿时用过的石板、石笔,感到既温馨又怅惘,天地玄黄,人生有少多事物稍纵即逝,值得我们叹息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