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舞蹈病 35.1 羌菊白麻汤 【来源】朱鸿鸣,《幼科条辨》 【组成】羌活6克,菊花、钩藤各9克,白附子、白芷、升麻各6克,白芍12克,蝉衣、南星各4.5克,防风5克,生石决、珍珠母各15克(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方解】外受风邪,引动内风。方用羌活、防风、白芷、菊花、蝉衣疏散风邪;白芍,钩藤、升麻、生石决、珍珠母平肝熄风;白附子、南星化瘀祛风,故用之多效。 【主治】小儿舞蹈病(轻症),证见情绪不稳、喜怒无常,手舞足蹈,似不规则、不自主的舞蹈动作,或身躯绕脊柱扭转。体温不热或低,二便自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多浮弦。 【疗效】验之临床,屡收良效。
35.2 五虫熄风汤 【来源】朱鸿鸣,《幼科条辨》 【组成】白芍、牛膝各10克,钩藤12克,石决明15克,升麻、全虫、僵蚕、地龙、制南星、炮山甲各9克,蜈蚣2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平肝熄风、豁痰通络。 【方解】经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邪化热,肝风内动,痰瘀阻络,病情急重,“急则治其标”,故方用白芍柔肝熄风;钩藤、天麻、石决明平肝熄风;全虫、蜈蚣、地龙,山甲搜风镇痉;僵蚕,制南星化痰止痉。共奏平肝熄风、豁痰通络之功。 【主治】小儿舞蹈病(重症),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见呼吸不规则,四肢动作障碍,言语、咀嚼和吞咽困难,失眠、苔白厚、脉弦滑。 【疗效】验之临床,效果甚佳。
35.3 滋肾养肝汤 【来源】朱鸿鸣,《幼科条辨》 【组成】熟地15克,白芍、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生地、玄参、怀牛膝各12克,枸杞子、黄芩各9各、金银花15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滋养肝肾、固本清热。 【方解】急性发作期过后,肝风虽止,肝肾阴亏未复,故方用熟地、女贞子、旱莲草、枸杞滋肾阴;白芍、首乌养肝肾;怀牛膝补益肝肾;生地、玄参滋阴降火;肝肾真阴得复,筋脉濡润,动风因之可止。佐以黄连、黄芩、金银花清热解毒,本方标本兼施,以治本为主,兼治其标,正复邪祛,其病自愈。 【主治】小儿舞蹈病(稳定期或病后恢复期),不自主运动消失,情绪稳定,或苔薄黄。 【疗效】以上3方是朱氏治疗小儿舞蹈病之经验方。经多年临床实践观察,随证选方用药,对证施治,屡收佳效。笔者临床验证15例,均用本方和上二方,随证选用调治,并随证加减,均获痊愈。疗效显著可靠。
小儿多动症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小儿多动症方剂一。 【组成】当归身15克柏子仁10克茯苓10克浮小麦20克生龙骨10克黄连3克甘草1.5克。 【用法】间断服药。先取3剂,煎汤分服。停5~10天,继服3剂。2~3个月为1疗程。?【治 法】养心安神,益脾缓中。 【主治】心脾不足型儿童多动症。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心神不定,多动不安,注意力 分散,情绪不稳,语言冒失,兴趣多变,做事有头无尾,脉缓而涩。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小儿多动症方剂二。 【组成】女贞子15克枸杞子12克白芍10克生牡蛎(先煎)12克珍珠母(先煎)10克夜交藤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服。?【治法】滋补肝肾之阴,平肝潜阳。 【主治】小儿多动症。?【加减】阴血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者熟地10克,阿胶(烊化)12克; 脾虚气弱,纳少,便溏,乏力者加茯苓15克,白术6克;夜寐不安加炒枣仁15克。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