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婴幼儿较多见。女孩发病多于男孩。急性期发病急,婴幼儿症状可不典型;慢性或反复感染可导致肾脏损害。病程在6个月内者属于急性泌尿道感染,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年幼儿可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年长儿有时伴有肾区及下腹部疼痛,少数病儿仅有一过性血尿,全身症状并不突出。慢性泌尿道感染病程在6个月以上,小儿时期较少,可出现间歇性发热、腰酸、乏力、贫血等。病情逐渐加重可发展成肾功能不全。 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大多数是大肠杆菌,其次为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及副大肠杆菌等,少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及支原体等。泌尿道的先天性畸形、尿路梗阻、尿反流、结石是小儿易发生感染的原因。 根据尿路感染的症状、尿常规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应作尿培养及菌落计数,以确定病原。对反复尿路感染者应作超声波检测、X线造影、肾图及肾功能检查。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早期主要采用抗生素,如磺胺药、呋喃妥因、卡那霉素。吡哌酸、氟哌酸等。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根据不同抗生素调节尿的酸碱度,以增强抗菌药物的疗效。对慢性泌尿道感染宜联合用药或轮替用药,疗程较长。 泌尿道感染属于中医的“淋证”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淋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湿热之邪,蕴结于下焦,使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淋证又可由肝脾不调、脾土受损,或脾肾两虚,致脾虚不能运化精微、分清泌浊,致水道不清而来。 1.三草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通利湿热。主治小儿泌尿道感染证属湿热下注型者。 [处方组成]凤尾草15克、旱莲草15克、车前草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泌尿道感染60例,服药3-5剂症状消失,化验小便恢复正常,全部治愈。 [处方来源]安徽省合肥市郊区人民医院张孟林。 [处方备注]本方凤尾草消炎解毒;旱莲草清热养阴止血;车前草清利湿热。方剂组成简单,疗效明显。(时毓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