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3慢性腰痛

 学中医书馆 2014-01-13

慢性腰痛

没有明显外伤史的腰部慢性软组织损伤,统称为腰部劳损,又称慢性腰痛。其病程较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为伤骨科临床之常见病和多发病。
慢性腰痛病的类型很多,大致有韧带劳损、筋膜劳损、腰肌劳损、第三横突综合征及梨状肌综合征等等。其病因,外因有:(1)外邪。常见者为风寒湿邪侵袭,留滞肌肉筋脉,引起筋脉拘挛,经络阻闭,气血运行障碍而致病。(2)过劳。肌肉长时间收缩,可受其代谢产物乳酸堆积的刺激,而发生肌痉挛。如局部组织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则组织易变性,而形成劳损,以长期弯腰劳动者常见。(3)受损。轻微损伤,容易恢复。如反复多次,组织变性、水肿,使病灶反复增多,久后肌力下降,组织粘连,亦是导致劳损的常见原因。
内因有:(1)畸形。先天畸形,因筋位不合,正常功能受影响,常诱发劳损,多为代偿引起。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及腰椎滑脱等引起的腰痛。(2)解剖特点。腰部肌肉韧带多起于横突上,而第三腰椎横突长,又位于腰椎中心,是运动范围最大的部位,故甚易造成损伤。(3)体虚。包括体弱和退行性变。腰部肌肉韧带退行性变后,及体弱素少锻炼,腰部肌肉韧带比较薄弱者,必不任劳,即非过劳、久劳,亦易引起损伤,造成慢性腰痛。
祖国医学对慢性腰痛早有认识。《内经》说“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诸病源侯论》曰:“肾主于脚,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故慢性腰痛一症与肾虚及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瘀阻经络之关系最为密切。
慢性腰痛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腰部疼痛,或软弱无力,或牵制酸胀不适,时轻时重,一般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病情往往与天气有关,常在阴雨寒冷季节加重。患者腰部活动可无明显限制,或影响不大,病变部位常触及多处有压痛点,并可见肌肉痉挛拘急等

1.五圣止痛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益肾壮腰,养血祛风通经。主治慢性腰病。

[处方组成]白术12克、杜仲(炒断丝)12克、防风12克、当归12克、穿山甲(炒、捣碎)12克、黄酒60克,煎服400毫升,分2次服完。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各种慢性腰痛患者50例,男42例,女8例;以青壮年居多,多数患者服药2剂。结果痊愈4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处方来源]曹志刚。

[处方备注]腰痛一症,有感受外邪而得,有气滞血瘀而致,有肾气亏损而成。本方以防风配白术,祛风燥湿;当归合穿山甲活血通络;杜仲补肿肾,强腰膝。虽用药不多,然全方有简而不繁,画龙点睛之妙。故五药合参,痹去痛止矣。(

2.]复方补骨脂方

[功能主治]功能补肾壮阳,舒筋活络。主治慢性腰痛。

[处方组成]补骨脂、锁阳、狗脊、川断、黄精、赤芍等分,制成冲剂,每次服1包,日服2次。服药14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各种慢性腰痛,包括肾阳虚腰痛,慢性腰部劳损,腰椎退行性变所致的腰痛(肾阴虚内热较重者,不宜应用本方)共185例,其中男109例,女76例;年龄在45-55岁者居大多数;病程在1-5年之间;服药l-2个疗程,结果显效者68例(占37%),有效者85例(占46%),无效者32例(占17%)。总有效率为83%。

[处方来源]上海中医学院王菊美等。

[处方备注]补骨脂苦、辛,大温,归肾、脾经,有补肾壮阳之功,为方中主药;锁阳、狗脊、川断三药合用,能补肝肾,强腰膝,和筋脉;黄精补肾益精,则阳得阴助,其源不竭;赤芍祛瘀血,止痹痛。《证治汇补·腰痛篇》曰:“治腰痛惟补骨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脉,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本方立法严谨,用药精当,不失为治疗本虚标实之慢性腰痛的良方。(朱钢)

3.身痛逐瘀汤

[功能主治]功能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主治慢性腰痛。

[处方组成]秦艽3克、川芎9克、桃仁9克、红花9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灵脂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甘草6克,水煎服。可少量饮酒,以助药力。

[辨证加减]病程迁延者重用红花、赤芍;偏热者可加丹皮、黄柏,久病体虚者加黄芪以补气,鸡血藤养血通络;侧寒者去地龙,加桂枝温经散寒止痛;偏肾阳虚者去桃仁、红花加附片、肉桂;偏肾阴虚者去桃仁、红花,加杜仲、枸杞、桑寄生、熟地等。

[疗程疗效]治疗67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72岁;绝大部分病程超过1年。结果治愈53例,占79.1%;好转9例,占13.4%;无效5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

[处方来源]湖南省汉寿县中医院刘修清等。

[处方备注]方中秦艽、羌活祛风除湿;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祛瘀;没药、灵脂、香附行气血止疼痛;牛膝、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朱钢)

4.腰痛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补肾强腰,舒筋和络,祛风健脾。主治慢性腰痛。

[处方组成]白对叶肾10克、红对叶肾10克、菜头肾10克、棉花肾10克、花麦肾10克、龙芽肾10克、鸡矢藤10克、陈皮5克、大枣7枚,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腰背部软组织劳损而致的腰痛患者90例,其中男57例,女33例;用本方治疗2个疗程(服药5剂为1疗程)。结果腰痛基本消失11例,症状明显减轻14例,有一定程度改善的58例,无效7例。

[处方来源]狄任农。

[处方备注]方中各药药性平和,无副作用,补而不腻。走而不守。所用诸药多为地方草药。(朱钢)

治腰痛秘方

91.1 补肾强腰方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金狗脊12克,川断9克,桑寄生15克,杜仲、牛膝、木瓜各9克,薏苡仁30克,鲜猪腰子1个(切开去肾盂白色部分洗净先煎,取汤煎药)(回民可以羊肾代)。

【用法】用猪腰汤煎药,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肾强腰。

【方解】凡肾虚腰痛,治以补肾为主,故方用川断,桑寄生、杜仲、补肾强腰;狗脊、木瓜、薏苡仁,舒筋利湿壮腰脊;牛膝活血,引药下行;猪肾以脏补脏,补肾治腰痛。合而用之,共奏补肾强腰之功。

【主治】肾虚腰痛。腰痛不举,但无压痛及敲击痛,气短、尿无力、脉虚细、苔少。

【加减】寒象明显,加补骨脂、胡桃肉(连衣)各9克。

【疗效】屡验屡效,疗效甚佳。

 

91.2 腰痛方

【来源】周炳文,《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黄芪15~30克,当归12克,川芎8克,赤芍10克,熟地15克,升麻5~8克,台乌药8~12克,地龙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气壮腰,活血通络,调气止痛。

【方解】腰痛多以肾虚为本,风寒湿热为标辨治,但关键在于气滞血瘀,尤其年久不愈,非调理气血不愈。因而方中重用黄芪益气补虚合四物汤补血活血,调理气血;台乌药温肾散寒,善行诸气而止痛,妙在选升麻助黄芪之升直达病所;地龙咸寒通络利腰,导湿热下行,制升麻之升浮,使共入于腰际。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壮腰,活血通络,理气定痛之效。故用之临床,颇效验。

【主治】多种腰痛。不论外感,内伤,凡非新感时邪而又偏于气滞血瘀,筋骨劳损者均可用之。

【加减】兼有寒湿为患,腰冷苔腻,口淡泛味者加威灵仙,细辛;瘀阻腰痛如刺者加桃仁;肾阳虚损,腰膝冷痛者,加山萸肉,补骨脂、杜仲、续断、菟丝子等。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佳。

 

91.3 峻补肝肾丸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制首乌120克,菟丝子、炒杜仲、关蒺藜、桑椹子、补骨脂、益智仁、巴戟天、全当归、白茯苓各60克,川牛膝90克,续断、白术、狗脊、鹿角霜各60克。

【用法】上药共炒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每服40粒,一日2次,早晚饭前用盐开水送服。

【功用】峻补肝肾。

【方解】腰痛原因很多。若因肝肾两虚所致者,则重在峻补肝肾。方用添精益髓、滋补肝肾之何首乌为主药;肝气充则筋健,肾气充则骨强,故佐以杜仲、补骨脂,巴戟天,益智仁、狗脊、牛膝、当归、续断、桑椹、蒺藜、鹿角霜、菟丝子等都有补肝肾、壮筋骨、强腰膝、利机关之功能;更加茯苓、白术利湿健脾。蜜丸缓图,因肝肾位远,且病为慢性,故应坚持常服,始获良效。

【主治】腰痛(肝肾两虚型)。证见腰骶经常作痛,俯仰转侧不利,劳则更甚,肢体疲乏。膝膑酸软,自觉腰部空虚,坐立无力支持,脉多沉缓无力。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显著。坚持服药,每获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