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铜炉孤品、精美绝伦、举世无双

 闯王兄弟 2014-01-13

铜炉孤品、精美绝伦、举世无双

 

 

象足兽身耳盏式炉

 

38

厘米,,两耳间距

37

厘米,炉口直径

27

厘米,重约

10

公斤

 

 

明清铜炉辨真伪

 

据记载,

宣德三年,

皇帝为满足皇宫各大庙坛的祭祀用香炉、

书房卧室用香

炉以及大殿用熏炉,下旨用进贡的风磨铜铸造香炉数千件,以后就封炉不铸了。

宣德年间所制造的宣德炉用料考究,做工精美,款式古朴典雅,十分的珍贵。宣

德铜炉名冠天下,

所以后世多有仿制,

但仿品的颜色、

铜质与宣德年制炉相差甚

远。

 

  

   

现在的铜炉可以说没有一件能确定是宣德本朝的,由于经过铸钱、战争、大

跃进等历史的洗礼,

最终落得几无真炉可寻的下场也就不足为怪了,

且连明清仿

制的优质好炉也寥寥无几。

所以铜炉能鉴别出它是明代或清代,

再鉴定质量如何

就可以了。

 

  

   

一、看重量。鉴定明清铜炉重量是首要的,真正的宣德铜炉是由进贡的风磨

铜(极为优质的红铜矿)冶炼而成,往往要经过三炼、四炼、五炼,据记载,宣

德本朝时最多达到十二炼,

其铜质之精可想而知。

同时为了制成后不生锈、

皮壳

红润光亮,宣德炉添加少量的黄金、白银等,用以保证铜质艳美的色泽。明清以

来,

文人、

商家也纷纷仿效宣德炉的冶炼制作方法,

不惜重金聘请名匠铸造铜炉,

所以优质上乘的宣德款和私家款铜炉虽然体态不大,但往往手感极重。

 

  

   

二、看包浆。上好的铜炉因为铜质精纯,又经过长年炭火的烘焙和软布的擦

拭,

铜内的水银逐渐蒸发,

黄金和白银的分子从铜内游走到表面,

配方的不同使

得铜炉呈现不同的色泽。

文人赋予了它们美丽的名字:

枣红、

栗壳、

腊茶、

蟹青,

不同的名字恰如其分地将铜炉的色泽描绘得精准无误。

 

  

   

三、看造型。铜炉的体积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用于庙堂的大型铜炉往往铸

造粗糙,而专门定造的铜炉,往往不惜工本,体积未必大,又不会大量生产,所

以大多品位高、

铜质纯、

造型秀。

而这类私家款铜炉和优质宣德款铜炉大部分属

于官宦或富贵人家的文房用具、府内祭祀用具,甚至现已成为孤品。

 

现代仿品在造型上虽然有的也下一定功夫,但由于制炉者没有那种真挚的情结,

自然也就造不出宣德炉的神韵。下图仿宣德炉,乍一看

皮壳

还不错,但其表面

皮壳是人为做上的,铜质单一,形制臃肿,与传统造型相去甚远,缺乏宣德炉的

自然和清秀。

 

  

   

四、看款识。明清铜炉因崇尚宣德所制,大多属款都书

大明宣德年制

,其

字心上往往少一横,还有

宣德

宣德年制

等形式。但文人、达

官显贵定制之炉多以自家堂名斋号刻于炉上,

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繁多的铜炉中

凸显其新颖别致,其中

玉堂珍玩

琴书侣

树德堂

品竹宅

 

宝鼎

松月侣

飞云阁

永存珍玩

水云居

水月居

长物清玩

神仙居

允锡家藏

梨曲江制

等私家堂名,都是上等优质的明清时期仿效宣德制炉的

佼佼者。某种程度上说,其收藏价值、文物价值、经济价值和存量稀少程度都优

 

 

于宣德款铜炉。

值得一提的是有记载的带有皇家年款的铜炉,

由于数量本来就不

多,

就愈显稀有珍贵。

天津文物

”2010

春季竞买会有一件

康熙六十年制

款铜

炉就赢得了藏家青睐,以近

70

万元成交。

 

现在市场上仿制铜炉款识几乎难以做到位,其做工粗糙,字迹含糊不清,

字写法不对,边框很不规范,地子不很规整,铜质已经趋近白铜;宣德炉款大多

为楷书,当然也有其他字体,但目前还未见

宣德年

这样的三字款。所以这样的

东西应属仿品无疑。

 

  

   

五、看附属物。古代优质铜炉在当时即为稀罕之物,故包装保存尤为重要,

有些上好香炉原配紫檀雕花座、

盖,

盖上再配以元代白玉炉顶、

南红玛瑙炉顶等

珍贵配件,可以说,每个配件都是昂贵、奢侈的代名词。

 

铜炉,

特别是宣德炉,

像在华夏数千年冶炼铸铜的历史上闪烁的艺术明珠;

又像

在神州大地施展风华的靓女,

它带给我们的历史信息足以传神;

它使许多喜欢收

藏铜炉的朋友梦寐以求,

魂牵梦萦,

而一旦得到其中佳作则足以令我们为之动情。

 

 

希望铜炉收藏家和喜爱铜炉的朋友们广泛交流。

 

E-Mail

houdejian_sz@sina.com

 

QQ: 

 

 

1274116082

 

 

希望铜炉收藏家和喜爱铜炉的朋友们广泛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