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1 治肩周炎的经验方
蒸首乌30克 枸杞20克 当归20克 党参20克 柏子仁15克枣仁15克 茯苓10克桑枝30克 鸡血藤20克 路路通30克 白蒺黎10克 甘草6克 水煎服 每天一剂
本方适用于:肩关节活动受限,夜间疼痛加重或跌打损伤或每遇天气变化而加重等肩周疼痛均可用本方.
本人在治疗上述症状引起的肩周痛.具不完全统计56例其中女性40年龄在40-60岁之间其中获显效者45例有效者11例.曾在开此处方给一肩周疼痛患者服3剂效佳,该患者便珍藏此方每遇此类病人便给予此方,治好了好几个病人.
方解:肩周炎常见为气血虚弱,外受风寒,内经云: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方中蒸首乌当归 枸杞 养血以柔肝, 党参 柏子仁 枣仁 茯苓 益气安神, 桑枝 鸡血藤 路路通 白蒺黎 活络以除风,所谓:''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
2 顽固性肩周炎的特效方法
组成:白芍250克、大条蜈蚣10条、全虫20克、姜黄15克、黄芪40克、土元10克、共研细末,每日二次,每次15克,加水100毫升煮沸后温服,二付药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愈!
伸筋丹的组成有:地龙(炒)500克,马钱子(制),红花各350克,汉防已,乳香(醋炒),没药(醋炒),骨碎补(制),五加皮各150克。
具体制法为:马钱子用砂烫至外表呈棕黄色并鼓起祛毛屑,骨碎补用砂烫祛毛。将上述药物粉碎成末混匀,装入胶囊,每丸含0.15克,用时,每日3次,每次5丸,15日为1个疗程,停药5日,再服15日。
药效:该药有较好的解痉镇痛作用。药理分析结果表明其镇痛作用不属于中枢性镇痛,而是通过局部的消炎,消肿以达到消除疼痛症状的目的。此外,该方对其它骨伤科疾病的疼痛也有较好疗效。
黄芪桂枝五物汤有专家研制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肩周炎。
药方组成为: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枣4枚,细辛3克,制川乌,制草乌各5克,止痉散粉1.5克。用时,除止痉散粉随饮片煎汤送服外,其余诸药加水煎,分2次服。
3 补心通络法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为中老年多发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我用补心通络法治疗,效果很好,同行可仿用。
方药组成:炙黄芪25克,酒当归15克,炒白芍18克,桑寄生15克,海风藤10克,海桐皮10克,生晒参10克,桂枝10克,酸枣仁10克,柏子仁10克,远志10克,熟地黄15克。随证加减。水煎服。十天为一疗程。一至两周,一般服药三至五天可取效。
4 肩周炎名方-----吴薏盐散
方药: 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各30克。
制作及用法: 先将30克食盐放在铁锅里炒黄,再加入上药拌炒,将药炒至微变色为度,然后倒在一块布上,包缠好后热熨患肩。一边熨,一边作肩关节上举、后伸、内收、外展、内旋等活动,直至熨药温度降低为止。3小时复炒以上药物,再熨烫1次,每天3次,同法连续治疗两天,第3天将以上药物水煎熏洗患肩2次。
功效: 散寒祛湿,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 :肩周炎属风寒湿、淤滞型,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沉重感,或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质暗或有淤斑。
4 推荐肩周炎秘方
组成:冬桑枝、海桐皮、芍药、炒米仁、潞党参各15克,地鳖虫、姜黄、当归、羌活各10克,桂枝5克, 细辛3克,生甘草6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加水淹没药物3厘米许浸泡15分钟,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取汁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若服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连服一个月。
功效:通络除痹祛风化湿。
5 药酒治疗肩周炎有妙方
看到许多人患了肩周炎很痛苦,我贴个治疗此病的好方子,请各位同仁试用以下,请不要擅自更改本方的分量,也不要加减,以前我用过加减方,反而药效更差,
药方如下: 川乌10 草乌10 乌梅10 木瓜10 红花10 紫草10 六味药加酒二斤,浸泡一周后服用,每日两次,分别是早晨空心服下,晚临睡觉服下,每次最多三盅,如果头晕可以少饮。 我每年用此方治愈不少患者,希望能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7 肩周炎泡酒方
乌梅20 克 天麻20克 牛夕20 克 桂枝20克 甘草20克 上药为一剂方,泡酒2斤。夏15天,冬20天后可饮用。视病情轻重,每次20—50mml,每日3次。 此方是本人十几年自创经验方,效果相当好用,大家不防试一试。可以不辨证治疗。
8 姜葱泥治疗肩周炎
用老生姜,葱头各250--400克,捣烂如泥,用文火炒热后加高度白酒再炒片刻。谁前趁热(以能忍受为度)敷在疼痛处,再用毛巾或布条包紧。第二天早上取下,到晚上再炒热继续敷。一剂药可用3--4个晚上。1--2个疗程即可见效。 注意:在外用此方的同时,应积极配合肩部的功能锻炼,适当加强肩部的按摩和活动。这样结合治疗,能加强温阳散寒。疏通经络,分解粘连。活血止痛的功效,最终达到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功能,治愈的目的。
9 治肩周炎的妙方
桂枝10克 白芍30克羌活12克 姜黄10克 洛石藤 25克 丝瓜络25克鹿衔草25克 甘草6克 桑枝30克 三剂见效 十剂根除
10 <<指迷>>茯苓丸:肩周炎之神方
读各家医案,治疗肩周炎多以寒凝血瘀论治.效果极为缓慢.
我也曾试过多种方法,皆不尽人意.偶翻<<医学心悟>><肩背臂膊痛>一章,云:肩臂痛,古方以茯苓丸,谓痰饮为患也,而亦有不尽然者.于是,重新翻开<<方剂学>>,找到茯苓丸一节.才恍然大悟,"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疲软,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玄滑."乃是 "痰停中脘证". 于是,拿来试用,为加强疗效,本人加用理中汤以温化痰湿,加姜黄引诸药达肩部.效如桴鼓.共治疗五例,皆不过五剂. 徐莫 女 70 左肩周炎 肩部明显萎缩 平举不超过30度 疼痛致夜不能寐 舌淡苔白浊 脉滑 病程半年有余,中西药,膏药都试过,没有明显效果. 处方: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 五剂 只服用四剂,肩关节就恢复了正常.(出现过腹泻)
11 中药外敷治疗肩周炎
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腰痛、膝关节痛、跟骨骨刺等慢性劳损性疼痛,属于寒症瘀证者。 外用:当归 12川芎15 赤芍12 桃仁 12红花12 土鳖12 莪术15 三菱15 乳香10 没药10 桂枝30 独活 15羌活 15生川乌30 生草乌30 大黄15 五加皮15 白芷15 细辛12 郁金12 延胡15 生半夏15樟脑12,共研粗粉,每包120克,加面粉30克(做黏合剂,以免药粉松散),装入10*16cm的布袋缝好,60度高粱酒浸透,再套入塑料袋中,微波1~1.5分钟,取出乘热先拍打患处,待热度能耐受时敷于患处40分钟。每日一次。每包可用7天。
12 肩周炎外用止痛药(用于风寒痹症)
适用范围:可用于风寒痹症引起的疼痛、寒凉、关节拘挛等症。 药物组成:伸筋草50g 透骨草50g 川乌(生)30g 草乌(生)30g 马前子(生)30g 细辛30g 桑寄生10g 用法:把马前子去皮,放入5升水煎,煎后用毛巾蘸药汁,外敷于患处。 一副药可用10天,用前加热 注意:此药为外用药,禁内服
13 神方-----神法 制川乌30 草乌30 肉桂30 干姜30 樟脑30 赤芍20 南星20 白芷20 甘松20 吴茱萸10 威灵仙50 细辛30 川芎15 玄参15 以上药打粉,高度醋调至糊状,用伤湿止痛膏固定。贴敷于肩峰部位,不超过24小时,有时皮肤敏感的人会有过敏现象,可嘱其在略痒时即行揭掉。一般一贴即见明显效果,每天一贴7天一疗程,肩周炎常在1---2个疗程中被治愈。 另外肌肉劳损、关节冷痛、扭伤24小时后此方均适用。建议在皮肤上先抹些猪油(或凡士林)再敷药,可减少过敏现象。或先在皮膚上抹上香油即可。 此方是我多年实践经验所得,效果堪称神奇 还是这个药方,打粉后把这350克的药粉全都和约3公斤的粗盐(质量要好的,时间长了不会融化的那种)均匀搅拌,用粗帆布一大块将盐和药包起来捆扎的不要太紧弄成一个大药包,松松垮垮的就行!然后放在微波炉里转20分钟,注意此时若扎的过紧容易着火或帆布被烫坏。 转完后就可拿出来用了,至于用它干什么我想不用我教大家了吧,哈哈可以推滚揉焐,随你啦!此热度约可保存一个多小时而不衰,我用它治疗某些疾病真是得心应手呀,好东西不敢独吞,拿来给大家用用!
14.散剂方 地龙50g 炙马钱子10g 红花、防己各35g 乳香、没药各30g 骨碎补20g 五加皮15g 桂枝15g 独活15g 共为细面,每服3g,日2次黄酒冲服。
15.周炎专用药酒 我这里有一个治疗上肢疼痛的药酒方子,方药很简单,但是很使用效果很好.比开一大堆汤药来的快而且除根. 药方:灵仙 40g 制川乌 30g 虎杖 30g 乳香 20g 没药 20g 土元 20g 姜黄 20g 木香 20g 骨碎补 20g 大川蜈蚣3条 白酒4斤 泡半月就可以服用了 每次20毫升 一天3次 主治:肩周炎.上肢疼痛
16.肩周炎治验: 前几天一个周六。我到棉一古玩市场,遇到一位朋友。见其说话歪身侧颈,很不舒服。一问知道正受肩周炎折磨。明言有受风史。查其舌苔--略厚腻,苔面微黄。无脉诊。 随即处方:葛根15、羌活6、片姜黄10、桂枝10、白芍15、红花6、甘草6、生姜三片。50度白酒一斤半泡7天。每天两次,每次一两。 后告知:一天减轻,三天不疼,五天活动自如。
17.肩周炎的治疗方法 此方药味简单易得而且疗效很好. 穿山甲200克研成粉,每次2克 黄酒冲服.每日两次、饭后30分钟服。服完就好了 。
18.肩周炎常在1---2个疗程中被治愈 川乌30 草乌30 肉桂30 干姜30 樟脑30 赤芍20 南星20 白芷20 甘松20- 吴茱萸10 威灵仙50 细辛30 川芎15 玄参15-以上药打粉,高度醋调至糊状,用伤湿止痛膏固定。贴敷于肩峰部位,不超过24小时,有时皮肤敏感的人会有过敏现象,可嘱其在略痒时即行揭掉。一般一贴即见明显效果,每天一贴7天一疗程,肩周炎常在1---2个疗程中被治愈。- 另外肌肉劳损、关节冷痛、扭伤24小时后此方均适用。-- 此方是我多年实践经验所得,效果堪称神奇- -还是这个药方,打粉后把这350克的药粉全都和约3公斤的粗盐(质量要好的,时间长了不会融化的那种)均匀搅拌,用粗帆布一大块将盐和药包起来捆扎的不要太紧弄成一个大药包,松松垮垮的就行!然后放在微波炉里转20分钟,注意此时若扎的过紧容易着火或帆布被烫坏。
19.顽固性肩周炎
白芍250克、大条蜈蚣10条、全虫20克、姜黄15克、黄芪40克、土元10克、共研细末,每日二次,每次15克,加水100毫升煮沸后温服,二付药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愈!
20.4条蜈蚣治好肩周炎 肩周炎,俗称凝肩(frozen shoulder)。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而以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其临床特点。 处方:蜈蚣4条(从中药房购取),浙贝母15克,炮山甲20克。研极细,制成散剂。每剂分为10包,每日2次,每次1包,用开水或黄酒冲服。一般1-3剂后,症状有明显好转。 本方祛风通络,散结止痛,尤其对实证臂肩麻木疗效较好。 肩周炎有其自然病程,一般在1年左右能自愈。但若不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即使自愈也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21.治疗`骨折及骨质疏 组方:金毛狗脊、龙骨、牡蛎、煅自然铜各60 克、骨碎补30克、鳖甲、龟板各20克。 用法: ①将诸药研为细末,装胶囊,每粒重约1.5克,每次服3粒,每天3次,10天为1疗程。 ② 如果无胶囊,可用米面熟食,内包细末1.5克或4.5 克,用法同上。 方中金毛狗脊具有补肝肾,强腰膝,坚筋骨,利关节之功效;龙骨、牡蛎滋阴、收敛,另有补钙作用;龟板、鳖甲滋阴益肾、强筋壮骨,补心养血,疏通血脉;骨碎补补肾强骨;自然铜辛平,入血行血,有散瘀止痛之功,诸药合用,能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散瘀止痛,临床运用疗效明显。
22.食疗方法
1.取追骨风30克,酒60克。追骨风入酒内浸泡5日。分数次内服。 2.用老生姜1000克,葱子500克,甜酒250克。将二味药捣烂后,炒热,敷痛处。
3.取生姜500克,大葱根50克,花椒250克,小茴香100克,白酒150克。先把生姜和葱根切碎,捣成泥浆,小茴香和花椒捣成面,然后将四味混在一起搅匀,置于铁锅中用文火炒热,加白酒搅和,再装入纱布袋中,敷于患处。温度以能耐受为度,上盖毛巾,再盖上棉被,使之发汗。第二天药袋用锅炒热继续用,不必换药,此药袋可加酒。每晚1次,坚持治疗,定有疗效。连服1个月见效,一般需服81天。
四、偏方治疗 1.生山楂甘草汤 生山楂50克,桑椹50克,桑枝25克,乌梅25克,白芍20克,伸筋草20克,醋制元胡20克,姜黄15克,桂枝 15克,威灵仙15克,醋制香附15克,甘草10克。水煎温服,3日2剂,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除配合练功外停用其他药物或疗法。舒筋通络,祛淤行痹止痛,滑利关节。主治肩周炎。 2.白芍汤 白芍、沙地龙各400克,制马钱子、红花、桃仁、威灵仙各350克,乳香、没药、骨碎补、五加皮、防己、葛根、生甘草各150克。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入胶囊,每粒含生药0.2克,成人每次口服3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半个月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行下1个疗程。主治肩周炎。 3.黄芪当归汤 黄芪60克,当归20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6克,大枣10克,威灵仙120克,穿山甲6克,防风12克,蜈蚣2条,生姜10克,羌活12克。每日1剂,水煎服。补胃气,通经络,散寒湿。主治肩关节周围炎。冷痛者,加制川草、乌草各10克;兼痰湿者,加法半夏12克,胆南星10克;病久三角肌萎缩者,加制马钱子0.3克。局部可以配合以针灸治疗。 肩周炎; 方一:鸡屎白、麦麸各250克。共入锅内慢火炒热,加入适量酒精,混匀后用布包好趁热敷患处,热散后取下。次日可再炒热后加入酒精使用,连用4——5次后弃之。每日一次,7——10天为一疗程。本方对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及关节炎均有效。 方二:伸筋草、生姜、川芎、威灵仙各15克,羌活12克。水煎后取汁,再将麦麸300——400克入锅内炒黄,趁热拌入药汁,加醋1汤匙,盛于纱布袋内,趁热敷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 方三:防风15克,鸡血藤30克,羌活、乳香、没药各10克,醋200毫升。上药与醋共煎20分钟,趁热熏洗、热敷肩关节周围,洗后活动肩关节,平举、上举,并从耳后枕部摸对侧耳朵,每天2——3次。 方四:生麻黄、白胡椒各10克,白附子20克,白芷1克。共研细末,找准肩部最疼点,先涂一层凡士林或垫一层醋浸纱布,再将药末撒在上面,外盖醋浸毛巾,喷洒白酒数口,即刻点燃,局部发热后即熄灭酒火,迅速按揉、伸展关节,或做爬墙动作。 方五:鲜桑枝90克,鲜槐枝、鲜柏叶各60克,鲜松枝、鲜柳枝、鲜艾叶各30克,桂枝15克,白酒15毫升(后下)。加水共煎,局部熏洗,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剂,热敷后进行动作锻炼。 方六:生半夏、生南星、生草乌、生川乌、细辛、白芷、红花、乳香、没药、生姜、生葱、白酒各适量,前9味研细末,再加生葱、生姜捣烂。兑入适量白酒,一齐入锅内炒热,敷于患处,隔日换药一次。 方七:黄芪、葛根各30克,桂枝、白芍、姜黄、羌活、桑枝、当归各10克,威灵仙12克,甘草6克,田七末(冲)1.5克。水煎,每日一剂,二次分服。 方八:羌活、防风、荆芥穗、牛膝、杜仲、独活、当归、青皮、川断、枳壳各10克五加皮12克,红花5克。加水煎煮2次,取药汁混合,每日一剂,2次分服。 方九:白凤先根、臭梧桐、生姜、大蒜、韭菜各30克,共捣汁,文火煎膏,摊贴于患处。 方十:威灵仙5克,汉防己6克,水煎服。 方十一:当归、丹参、透骨草、生地各30克,桂枝、香附各10克,羌活18克。水煎,每日一剂,二次分服。 方十二:独活、秦艽、桂枝、山茱萸各10克。水煎,每日一剂,二次分服,此方也可外洗。 方十三:黄芪20克,防风、桂枝、赤芍各15克,白术10克水煎,每日一剂,二次分服。 方十四:党参、独活、羌活各15克,当归、桑枝各10克,肉桂2克,水煎,每日一剂,二次分服
24.肩周炎自我锻炼 肩周炎病因病机: 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邪、外伤筋骨。肩周炎往往在肱二头肌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冈上 肌肌腱炎等软组织劳损性、炎性病变或外伤、受寒的基础上发病。上述诸因素所造成的韧 带、肌腱、关节囊的充血水肿、渗出、增厚等炎性改变,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久之则发生 粘连、钙化。同时患肩的保护性的活动限制或长期固定,促进了粘连的形成,最终导致肩关 节活动功能丧失。 肩周炎临床表现: 1.疼痛早期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 侧卧。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2.功能活动受限。 肩周炎重在自我锻炼,如果配合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锻炼方 法: 图1:弯腰晃肩法 弯腰伸臂,做肩关节环转运动,动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图2:爬墙运动 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 处,反复数次。 图3:体后拉手 双手向后,由健侧手拉住患侧腕部,渐渐向上拉动,反复进行。
图4:外旋锻炼 背靠墙而立,握拳屈肘,手臂外旋,尽量使拳背碰到墙壁,反复数次。 图5、6:双肩内收外展运动 双手在颈后部交叉,肩关节尽量内收及外展,反复数次。 图7、8甩手锻炼 患者站立位,做肩关节前屈、后伸及内收、外展运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反复进行。 图9:扶持牵拉: 用双手扶持身后的固定物体,作挺胸挺腹,牵拉患肢向后。 图10:扶持牵拉 患者双手扶持固定物体(如床沿、桌边)做下蹲,用体重牵拉患肢向上举直。
肩周炎 偏方 处方1:山萸肉适量,水煎温服。缓解后,每次10克左右洗净与大米同煮食。治肩周炎。 处方2:老生姜300克,细辛80克,60度高粱酒100毫升。姜、细辛共研末,微炒,倒入高粱酒,再微炒片刻。将药敷于患处。每晚1次。5-14天见效。治肩周炎。 处方3:朝天椒数个,蜡烛1支。选准最痛点,。把点着的朝天椒对准最痛点,热灸4-6次。以不烫坏皮肤为度。每日1剂。连用5至7天即效。 处方4:威灵仙15克,苍术15克,防风15克,晚蚕沙30克。共研末,锅中炒热,入黄酒120毫升拌匀,再炒数分钟。装布袋熨患处半小时。每日2次,5至7日1疗程。主治肩周炎。 处方5:生川乌、生草乌、建曲、苍术各9克,甘草3克,白酒500克。上药泡酒内7天即可服用。每晚睡前饮3至6毫升。禁止风寒。(本方生川草乌有毒,慎用为宜)。 处方6:炒地龙500克,制马钱子、红花各350克,汉防己、醋炒乳香、醋炒没药、制骨碎补、五加皮各150克。共研末。装胶囊。每丸0.15克。日3次,每次5丸。15天1疗程。停药5日,再服15日。治肩周炎。 处方7:云南白药2克,白酒调糊摊在风湿膏上贴患处,日换药1次。外用热水袋熨20分钟。治肩周炎。 处方8:新鲜柏树枝100克。洗净沥干,放进500毫升白酒中,7天后用药酒擦拭患处,肩周炎7日即愈。 处方9:生姜300克,大葱白50克,花椒250克,小茴香100克。共捣细末,微炒热加白酒150毫升,装布袋趁热敷于患处,盖被取微汗。药袋可连用数日。每晚1次。坚持使用,对肩周炎很效。 处方10:100克活螃蟹2只,水空排泥,捣烂后敷于患处,包扎固定。日换药1次,连用2周。对肩周炎极效。
11.治好肩周炎的药方 我妈得肩周炎3个多月,贴一些治肩周炎的膏药也不好使,便自己看药书等,开了一个药方,吃了3次疼痛就明显减轻了,吃了10次就不疼了,活动自如了。药很便宜,3元钱左右就抓一副。方如下:当归3钱,川芎3钱, 白芷3钱,伸筋草3钱, 双花4钱。一天一副,早晚两次喝下。
治肩周炎秘方
34.1 肩凝汤
【来源】类多峰,《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当归、丹参各30克,桂枝15克,透骨草30克,羌活18克,生地30克,香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通络、祛风解凝。
【方解】方中当归、丹参、生地养血活血、散瘀止痛;桂枝上行肩臂,可舒筋脉之挛急、利关节之壅滞;配羌活、透骨草以通络祛风寒湿邪;香附乃血中之气药,可行气活血,气行则血行,诸药配伍,肩凝可除。
【主治】肩周炎。
【加减】冷痛较剧者,加制川草乌各9克;热痛者加忍冬藤、桑枝各60克;刺痛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各6克;气虚者加黄芪18克;顽固难愈者加蜈蚣、地龙各9克。
【疗效】治疗100例,以服药30剂为标准,治愈(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自如,半年未复发者)56例;基本治愈(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35例;有效(肩痛减轻,活动有进步者)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9%。
34.2 温经通络汤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制川乌、丹参、生香附、透骨草、延胡索各15克,桂枝、干地龙、寻骨风、片姜黄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经散寒、祛风湿、活血通络止痛。
【方解】肩凝症,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睡时露肩,或着地而卧,外感风寒湿三气杂至所致。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故方用制川乌温经散寒、祛风湿,与痹证尤宜;配用桂枝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丹参、延胡索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且延胡索为血中气药,尤善治一身上下内外各种疼痛之证;干地龙驱风通络、活络止痛;辅以生香附行气通滞,又为气中血药,合延胡索其通滞止痛之力尤著;透骨草、寻骨风祛风湿、通络止痛;片姜黄破血行气,合桂枝横通肢节,引诸药直达病所。诸药相伍,共奏温经散寒祛风湿、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主治】肩凝症(肩周炎),症见关节疼痛或酸楚、活动受限、屈伸不利,日久不愈。得温稍舒,遇寒冷天气尤著。
【加减】临床运用,可随症加减。
【疗效】治疗150例,结果痊愈122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100%。
【附记】一般用本方即可,若兼症严重,宜随症加减,多能应手取效。如配用名医董漱六熏洗验方,治疗痛肩风(即肩周炎),效果尤佳。药用:鬼箭羽15克,桂枝9克,红花9克,木瓜9克,蚕砂15克,黄酒250克。上药水浸15分钟,再加水半面盆,黄酒250克煎汁,熏洗肩关节痛处,待药汁冷后,不要例掉,将原药汁再加水适量煎汁,再熏洗患处。每剂可连用3天,每天熏洗2次,共6次,再用第2剂,用法同前。功能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经和络,并治风湿痹痛(《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34.3 加味逍遥散
【来源】葛植厚,《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柴胡、当归、炒白芍、云苓、秦艽、黄芩、制附片、陈皮、法半夏各9克,甘草、白芥子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白酒为引。
【功用】驱风除痰、温经止痛、舒肝和脾。
【主治】肩周炎。
【加减】寒气盛去黄芩加干姜;痛连背臑酸困不止加羌活、威灵仙;气虚加黄芪;湿重加苡仁、防己、白术。
【疗效】治疗50例,服药20剂,治愈44例(占88%),好转5例(占10%),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治肩周炎秘方
34.1 肩凝汤
【来源】类多峰,《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当归、丹参各30克,桂枝15克,透骨草30克,羌活18克,生地30克,香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通络、祛风解凝。
【方解】方中当归、丹参、生地养血活血、散瘀止痛;桂枝上行肩臂,可舒筋脉之挛急、利关节之壅滞;配羌活、透骨草以通络祛风寒湿邪;香附乃血中之气药,可行气活血,气行则血行,诸药配伍,肩凝可除。
【主治】肩周炎。
【加减】冷痛较剧者,加制川草乌各9克;热痛者加忍冬藤、桑枝各60克;刺痛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各6克;气虚者加黄芪18克;顽固难愈者加蜈蚣、地龙各9克。
【疗效】治疗100例,以服药30剂为标准,治愈(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自如,半年未复发者)56例;基本治愈(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35例;有效(肩痛减轻,活动有进步者)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9%。
34.2 温经通络汤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制川乌、丹参、生香附、透骨草、延胡索各15克,桂枝、干地龙、寻骨风、片姜黄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经散寒、祛风湿、活血通络止痛。
【方解】肩凝症,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睡时露肩,或着地而卧,外感风寒湿三气杂至所致。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故方用制川乌温经散寒、祛风湿,与痹证尤宜;配用桂枝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丹参、延胡索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且延胡索为血中气药,尤善治一身上下内外各种疼痛之证;干地龙驱风通络、活络止痛;辅以生香附行气通滞,又为气中血药,合延胡索其通滞止痛之力尤著;透骨草、寻骨风祛风湿、通络止痛;片姜黄破血行气,合桂枝横通肢节,引诸药直达病所。诸药相伍,共奏温经散寒祛风湿、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主治】肩凝症(肩周炎),症见关节疼痛或酸楚、活动受限、屈伸不利,日久不愈。得温稍舒,遇寒冷天气尤著。
【加减】临床运用,可随症加减。
【疗效】治疗150例,结果痊愈122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100%。
【附记】一般用本方即可,若兼症严重,宜随症加减,多能应手取效。如配用名医董漱六熏洗验方,治疗痛肩风(即肩周炎),效果尤佳。药用:鬼箭羽15克,桂枝9克,红花9克,木瓜9克,蚕砂15克,黄酒250克。上药水浸15分钟,再加水半面盆,黄酒250克煎汁,熏洗肩关节痛处,待药汁冷后,不要例掉,将原药汁再加水适量煎汁,再熏洗患处。每剂可连用3天,每天熏洗2次,共6次,再用第2剂,用法同前。功能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经和络,并治风湿痹痛(《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34.3 加味逍遥散
【来源】葛植厚,《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柴胡、当归、炒白芍、云苓、秦艽、黄芩、制附片、陈皮、法半夏各9克,甘草、白芥子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白酒为引。
【功用】驱风除痰、温经止痛、舒肝和脾。
【主治】肩周炎。
【加减】寒气盛去黄芩加干姜;痛连背臑酸困不止加羌活、威灵仙;气虚加黄芪;湿重加苡仁、防己、白术。
【疗效】治疗50例,服药20剂,治愈44例(占88%),好转5例(占10%),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