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3骨结核

 学中医书馆 2014-01-13
骨结核

骨与关节结核是继发病变,它是全身结构的一部分,95%原发病灶在肺和胸膜,5%左右在消化道和淋巴系。其发病特点:以脊柱结构为最多见,且在负重大,活动较多的腰椎结核最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发病缓慢,早期症状很少,有时出现潮热盗汗、午后低热、精神萎靡,但当单纯性结核突然破穿滑膜或骨质到关节腔内发生全节结核时,可出现和急性关节炎类似的临床症状。祖国医学称该病“骨痨”,它所形成的寒性脓肿,可到处流窜,破溃后久不敛口,经常流出稀薄如痰的脓液,生在腰椎两侧的叫肾俞虚痰;生在环跳部位的叫附骨痰;生在膝部的称鹤膝痰;生在踝部的为穿踝痰等。
   
1、骨结核丸
  制用法:熟地 当归 鹿角胶 人参 白术 山药 甘草 百部 肉桂 生龙骨 丹参 麦芽。组方:上药常规量蜜制为丸,每丸重12克。从晨6时起每6小时服1丸。服药期间停服抗痨类西药,有脓肿者结合抽脓。忌服生葱、生蒜、驴肉、韭菜。节制房事。
   
2、狼毒枣

  制用法:狼毒、大枣各等份。

  组方:先将狼毒清水浸1—2小时,放入锅内,上置蒸笼,放入大枣,水烧开后再蒸3小时,取出晾干即成。成人日服3次,每次10枚,连服2日后每次增加1枚,一般用10—16枚。极量为每次20枚,每日60枚。若有恶心呕吐、头昏等反应可减少1—2枚,反应消失后可仍按前法增加。服后胃中膛适可改 。

  
3、中药方:当归5克、黄芪20克、射干10克、丹参50克、地丁10克、连翘10克、白芥子10克、益母草50克、知母10克、皂角刺10克、白芍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剂无明显效果视为无效,有效再进十剂全煎。
   
4.中医中药疗法。要有充分的营养比如蛋白质、维生素,热量要够,充足的休息等。另外就是抗结核治疗,也就是化疗,给予各种抗结核的药物。

(1)验方:治骨关节结核、未溃而肿痛 生甘草、生川草乌、生白芨各8两,藤黄12两,冰片5钱。 用法:共研细末,用时以滚热开水调如糊状,外敷患处,用量按病灶大小而定,每周换药一次。

(2)验方:治骨结核皮肉溃烂、面积较大。 龙骨、广丹、寒水石各1两,梅片3钱。 用法:共研末撒疮上。如久不收口,再加黄连研末撒疮上。

(3)验方:治骨结核所致生成的窦道、肌肉萎缩无力 猪的脊排、肋排骨或猪桐骨4-5斤,含鹿角胶、穿山甲、蜈蚣的苗寨生骨方散剂180g 用法:取纱布将药粉裹住,与4-5斤猪骨同炖,一袋药分三天服用,每天服三次,每次服一碗(约200ml)


5.骨痨汤

  【来源】许履和,《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青蒿6克,鳖甲(先煎)15克,银柴胡、丹皮各6克,地骨皮、杜仲、怀牛膝、川断、桃仁各10克,红花、苏木各6克,金银花、紫花地丁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养阴清热,强筋壮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方解】古今医家认为:骨痨是阴寒之证,治宜温经通络,代表方为阳和汤。然本病之病机演变甚为复杂,总的趋势是其始也为寒,其继也为热,既有其肾亏骨空之虚,又有其气血凝滞之实;当骨质发生病变时,其本虚标实之局面固然同时存在,但其寒邪已化为热,阴证已转为阳,并且每见阴虚火旺之证。故用养阴清热、强筋壮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骨痨汤最为合拍。方中青蒿苦寒,专治阴分伏热。银柴胡,地骨皮甘寒,善理骨蒸痨热;丹皮辛苦,清热散瘀;鳖甲咸寒,滋阴潜阳;杜仲甘温微辛,川断苦辛微温,牛膝苦酸而平,3味合用,有补肝肾、强筋骨、通血脉、利关节;桃仁苦甘而平,红花味辛而温,苏木甘酸辛平,合用破血行瘀通壅滞;金银花甘寒,紫花地丁苦寒,清热解毒疗痈肿。合而用之,则阴虚可滋,痨热可退,筋骨可壮,瘀血可通,蕴毒可解。全方标本虚实同治,攻消补益兼施。长服无暇,疗效颇佳。

  【主治】骨痨(骨与关节结核)。

  【加减】面色少华、形体消瘦、气血两虚者,加黄芪、党参、当归、白芍以补气血;舌红少苔、口燥咽干、阴虚现象明显者,加生地、麦冬、龟板、女贞子、旱莲草等以滋养阴液;潮热经久不退者,加胡黄连、白薇等以退虚热;脓肿形成或溃后脓多者,加重清热解毒之品;盗汗不止者,加浮小麦、碧桃干、糯稻根须等以止虚汗;舌苔白腻,胸闷纳呆,夹有痰湿者,加制半夏、茯苓、陈皮以化痰湿;舌质紫暗,瘀滞较甚者,加重活血化瘀之品。

  【疗效】多年使用,颇有效验。笔者临床验证多例,辅以外治,均获痊愈。疗效可靠,是一首良方。

 

6.补益祛邪方

  【来源】林香山,《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党参、生地各20克,白术、连翘、枸杞子各12克,茯苓、当归、女贞子、骨碎补、菟丝子、芍药各15克,川芎、甘草各10克,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儿童用量酌减。

  【功用】解毒祛瘀,补气健脾,益肾填精。

  【方解】骨关节结核发病以气虚、阴精亏、骨骼空虚为病之本。邪毒瘀滞为病之标。本方系由入珍汤加味而成。故方用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黄芪鼓正气托毒排脓;当归、川芎补血活血化瘀;女贞子、枸杞子、骨碎补、芍药、菟丝子补益肝肾;又以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清热解毒祛邪。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主治】骨结核。

  【加减】伴有脓肿形成者,加白芷12克,皂刺15克,山甲10克,苡仁24克,败酱草30克;疼痛重者,加元胡2克,乳香、没药各10克;阴虚潮热,加地骨皮、鳖甲、黄柏各10克,龟板12克;脓肿平坦,色白或暗淡,关节浮肿者,加肉桂、炮姜各6克,白芥子10克;病程久而痿管不愈、消瘦、乏力、气血双亏者,重用熟地(易生地)黄芪各为30克,加首乌12克,桂圆肉15克。

  【疗效】治疗113例,结果治愈75例(占63%),好转31例(占27%),无效5例(占4.4%),复发6例(占5.5%)。总有效率为90%。11例脊椎结核合并截瘫患者,治愈6例,好转3例,无效1例,复发1例,有效率为88%。疗程最短3个月,最长1.5年,平均治愈时间9个月。

 

7. 虎挣散

  【来源】郑惠伯,《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制马钱子、制附片(炒炮)、甲珠各30克,蜈蚣15条,蕲蛇40克,虎骨20克(可用豹骨或狗骨倍量代)。

  【用法】①制马钱子方法:先将马钱子沙炒去毛,然后用健康男孩童便浸泡7天,每天换1次,晒干;另取麻黄、甘草各20克,煎汁去渣,再将马钱子100克,加入药汁内,文火煎至药汁完全吸入马钱子内为止,晒干备用。②按本方组成剂量,共研细末,蜜丸,分为60粒,备用。③用量:日服2丸,早、晚各服1丸。马钱子有毒,每日剂量1克为安全剂量,且可达到治疗效果。

  【功用】解毒散结,活络止痛。

  【方解】本方系由《外科证治全生集》的祛风除湿散(即虎挣散)加味而成。方中马钱子苦寒,散血热、消肿痛,可治重症肌无力等;附子温阳散寒、止痛,其性善走,无处不到;山甲活血化瘀、消肿排脓;蜈蚣熄风止痉、解毒散结;蕲蛇祛风通络、除湿攻毒;虎骨祛风止痛、强筋健骨。合而用之,共奏解毒散结,活络止痛之效。

  【主治】骨结核,寒湿痹、流痰、附骨疽,以及流痰、附骨疽引起的截瘫。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颇著。一般服药半月见效,月余可愈。

 

8. 新骨痨丸

  【来源】赵永昌,《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当归、熟地各15克,牛膝、威灵仙、木瓜、杜仲、茯苓、川芎、乳香、没药各9克,川续断12克,补骨脂、骨碎补、茜草根、羌活各15克,黑木耳25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次服1丸,日服4次,亦可煎汤,常以3月为一疗程。

  【功用】滋肾温阳强筋骨,补气养血通经络。

  【方解】本病中医谓之骨痨,因其易流窜他处,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古人又称“凉痰”,多以气血虚寒痰阴清阳凝结而成。但因其病在骨,而肾主骨,肾虚则骨骼失养,易痰易凝,故实属流痰为标,而肾虚为本之证,其病多发儿童、青年,或因年幼先天不足、肾气不足;或因劳倦伤损,皆可导致三阴亏损、气血失和而骨骼空虚,遂致寒痰流注,酿为骨痨,故治当补肾固本为主,化痰消肿为辅。方中熟地、牛膝、川断、补骨脂、骨碎补、杜仲为补肾益精之品,又能坚骨强筋;归芎行血以补血;茯苓健脾以祛湿;羌活、木瓜、威灵仙祛风湿而通上下经络;乳香、没药祛瘀止痛又能生新;更有茜草根一味,据临床和现代药理研究有抗结核之功,故为必用之品;而黑木耳又有益气活血之力,丸方每每用之。诸药合用,共奏滋肾温阳、强筋骨、补气养血通经络之功,故骨结核用之常能收效。

  【主治】骨结核。

  【加减】本证之前期,当发热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时,亦可短期合用抗结核药物,则收效更捷。

  当结核外溃及瘘管形成时,应进行病灶清除术,剔除死骨,并用红粉纱条换药,可祛腐生肌,有治瘘管及促进愈合之功,而现代药理研究——抑菌试验亦证明红粉纱条对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化脓性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故临床用之常获良效。

  附:红粉纱条制法:红粉3克,朱砂12克,共研为极细末,与生肌玉红膏(《医宗金鉴》)60克调和均匀,制成纱条,消毒后备用。

  【疗效】临床屡用,每获良效。诸症初愈,改汤剂为丸,继服3月以善后,巩固疗效。

9. 骨痨起瘫汤

  【来源】史济柱,《千家名老中医妙方秘典》

  【组成】大熟地30克,川续断、肉苁蓉各15克,菟丝子、黄柏、地龙各10克,怀牛膝、知母、木瓜、红枣各15克,葎草、泽漆、蚕砂各30克,全蝎3只。

  【用法】每日1剂,上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用】滋养肝肾,补益精血,强筋壮骨。

  【主治】脊柱结核合并截瘫者。

  【加减】如痉挛甚者,加蜈蚣1条(研吞),严重者加羚羊角粉2克(分吞);小便癃闭者,加肉桂3克;有冷脓疡者,加皂角刺30克;无痉挛者

,去地龙、全蝎。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10. 毒镖膏

  【来源】刘金安,《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乳香、没药、轻粉、血竭、甘草粉、芙蓉叶、汗三七、五倍子各18克,章丹180克,朱砂粉6克,台寸(即麝香)3克,红花9克,小燕3个,咸鸭蛋7枚,香油500克。

  【用法】方中小燕(即是夏天房内鸟类燕,以在卵皮出来不过10余日的最佳,整个放油内炸);咸鸭蛋(最好是臭的,无臭的,用咸的,要生的,不要熟的,整个连皮放油内炸之);甘草粉、朱砂粉、血竭、三七末、红花、芙蓉叶粉、五倍子等先将香油用文武火熬开,再将上列全部药味放油锅内炸黑黄色为度,去渣不要,用油汁;次将乳香、没药、轻粉,先共研细,再徐徐下锅内,搅拌,用文火熬之,见各药变成黄色起锅,再下章丹,搅匀,见黑色时用冷水一盆,热锅,至膏滴水成珠,再下麝香,搅匀。下章丹时,要徐徐下之,用铁勺搅之成膏药。即将膏药倒在水盆内,以出去火毒,火毒出净后,膏药即变成灰白色,取出,即可用之。用时将膏药放水中泡化(冬用热水,夏用凉水),待膏软和后,看症大小,取膏适量,贴于疮上。此药上有脓水时,再用凉水洗净,再贴用之,永久不乏,疮症痊愈为止。

  【功用】拔毒生肌。

  【主治】骨结核(骨痨)、骨疖、骨膜、漏疮、对口、坎头、搭背、腰疽(瘫)、硬伤、偏口、疔毒、恶疮、阴疮、鼠疮、臁疮、红疮、乳疮、筋膜、瘰疬、寒疮、痔疮、痔漏等。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显著。如治骨结核,贴药半月可愈。用治上述各症,均有良效。

  【附记】本方为刘氏家传秘方。笔者得此方四十余年,从未外传。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可靠,若配合内治,效果尤佳。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有效秘方。在炼制本膏药中,尚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备用凉水一盆,一是一旦油锅起锅快时,恐其溢锅,将锅急速拿下火来(离火),用凉水一口喷向膏药上,自落不致外溢;二是试膏药是否滴水成珠,将膏少许滴入水中,成珠不黏手时,此膏火头正好,即将膏药全部倒在水盆内,火毒被凉一激,黑烟即出腾空火毒无存。膏药泡凉水内即变灰白色,为质优。膏药火头老即不黏手,正合适,若发硬是火老了,老兑香油;黏手是嫩了,嫩兑丹(章丹),如此将药调和火头相当,用之无不奏效。②用文武火熬之,不要火急,恐其药发生火性;要耐心熬,在徐徐下章丹时,要多搅几百下,能使膏药又亮、又光、又黑、又滑,成膏时揉成长条,剪开四五寸一条。③膏药外用章丹挂皮,保存膏质和永久效能,日期越多,膏药效能更好,能使患者不知不觉的早日康复。
11.骨结核丸
    组方:上药常规量蜜制为丸,每丸重12克。从晨6时起每6小时服1丸。服药期间停服抗痨类西药,有脓肿者结合抽脓。忌服生葱、生蒜、驴肉、韭菜。节制房事。
    制用法:熟地 当归 鹿角胶 人参 白术 山药 甘草 百部 肉桂 生龙骨 丹参 麦芽 
 12、狼毒枣  
    组方:先将狼毒清水浸1—2小时,放入锅内,上置蒸笼,放入大枣,水烧开后再蒸3小时,取出晾干即成。成人日服3次,每次10枚,连服2日后每次增加1枚,一般用10—16枚。极量为每次20枚,每日60枚。若有恶心呕吐、头昏等反应可减少1—2枚,反应消失后可仍按前法增加。服后胃中膛适可改
    制用法:狼毒、大枣各等份
秘方一: 
  腺病体质虚弱的儿童,蚝肉对他们来说,是最佳的食品,如无鲜蚝肉,可用耗油做调味品也好。 蚝肉常吃可治好肺门淋巴结核和颈淋巴结核的患儿。
验方二: 
 蝗虫去翅及足部,焙燥研成粉末,以温开水送服,每服一钱,一日二至三次。治颈淋巴结核特别有效。 
验方三: 
小儿罹患骨结核、肺结核或淋巴结核时,取乌龟壳及龟板,烧存性研细末,以枣泥或炼蜜为丸,每服二钱,每天二次,连服一直二个月后,可见效果,如结核病患者查病灶,已可见钙化现象,对于小儿的骨结核,效果更佳。(荷花小女子摘于《中国秘方全书》)
此方是我中医临床工作中常用于治疗脊柱,髋,膝处骨结核的一个神奇秘方,临床疗效非常肯定,治愈率非常高。 
   
13. 中医秘方:
熟地150克,当归150克,白芍90克,川芎45克,川丹参250克,制乳香90克,制没药90克,驱核根250克,鹿胶150克,白术150克,人参75克,山药150克,肉桂75克,麦芽150克,百倍250克,甘草75克,僵蚕90克,大蜈蚣50条,全虫90克,穿山甲45克,雄黄60克,蟾蜍20克,制马钱子150克,
    临床功效:补肾健骨,散寒解毒,
    使用方法:共研面为丸如禄豆大小,一次服用十克,一天三次,从早上6点开始服药,每6个小时服用一次,严重患者加服神奇加味中九丸。
    临床疗效:共治疗1598例,痊愈1525例,治愈率达百分之96以上。

简效单方

1.龟炭散(丸、片):龟壳、龟版放密闭器中,烧存性,研细末,作散剂、丸剂或片剂均可,食后米饮汤送服。
适应症:骨结核的早、中、晚期,脓肿不拘已溃未溃均适用。肺结核及其他结核亦可用。持续服有滋养肝肾、强壮筋骨、促进病灶钙化之功。本品符合“便、廉、验”的原则,而且用途广泛,药物平和,无副作用。实践证明,本方效果可靠,因特介绍,并举典型病例如下:

(1)友人某某之子,男,15岁。胸椎骨结核,背脊曲突,两旁流脓,低热,盗汗,骨瘦如柴,呼吸迫促,咳嗽,多方医治无效,试用此药。一个月渐见效,半年后痊愈。虽成了驼背,但身体康复。

(2)患者某某,女,8岁。肩胛部胸锁骨结核,流脓涓涓不绝,三年余不能收口,经检查为骨质坏死碎骨脱落,建议手术取骨。服本品配蝮蛇、蟹炭合剂,并中药红升丹纸捻、扩大创口,碎骨自动排出,五个月后完全治愈。其他病例尚多,限于篇幅,不备举。
2.蛇炭散(丸、片):制法、用量同上。
3.蟹炭散(丸、片):同上。
4.鹿角霜(丸、片):即提炼鹿角胶后变酥的残角。或用鹿角片烧存性,研细末亦可。
以上三种,可单用,亦可合并用两种或三种,但合用时应减轻剂量,即合剂之总量,每次3克,一日二三次。

14.骨痨散治骨结核

处方:补骨脂、骨碎补、全虫、人参、当归、牡蛎、浙贝母、壁虎、蜈蚣各100克,

没药、全蝎、甘草各50克,白矾3克。上药共研为末,为100天量。

早晚各服5克,猪骨头汤送下,儿童剂量酌减。

治疗期间,忌食驴马免肉及黄花菜,韭菜

等发物。若有低热、血沉快配服仙方活命饮;溃后若见阴虚火旺之象,配服六味地黄丸;若

是气血两虚者配服人参养荣汤。苏福友,外科主治医师。山西省太原市中医学院附院 邮编:030024

15.胸椎骨结核
【辨证】肾气不足,精血亏损,致使气血失和,痰浊凝聚,留于骨骼。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散结。
【方名】骨痨散。
【组成】【组成】土鳖虫120克,蜈蚣50克,川山甲15克,全虫3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面,每次3克,日服2次,以温白开水送下。
【出处】丁世名方。


16.方名:骨痨散
 
【功能主治】
 功能温经活络,清热解毒,滋阴补肾,生津养血,强筋壮骨,消肿止痛。主治骨与关节结核及慢性骨髓炎。 

【处方组成】
    人参、黄芪、当归、金银花、公英、鹿角胶、穿山甲、补骨脂、木鳖子、地骨皮、制没药、川断、红花、蜈蚣、龟版、全虫、蜥虎等份
研末,制形胶囊。1日2次,一次2-5粒,温开水送服。小儿用量酌减。 

【临床疗效】
    治疗骨与关节结核50例,结果治愈17例,好转2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疗程:90-120天。若病情需要可继续服第2、3疗程。 
【处方来源】 曹殿明等。 
【按 语】
    本方根据“骨病之源在肾”的理论,按辨证施治的原则,集滋阴补肾、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法于一方,运用于临床疗效较好,而且对慢性骨髓炎同样有效,且久服不产生抗药性和毒副作用,唯疗程较长。(徐荣禧)    
 
17. 家传疮疡科验方-骨痨散

 方药:龟板、鳖甲、牡蛎、石决明各100克,制南星、穿山甲各20克,蜈蚣5条,僵蚕12克,肉桂8克,茯苓15克,贝母65克,

朱砂20克,鸡内金35克。

 方解:龟板、鳖甲、牡蛎、石决明滋阴潜阳,益肾健骨为主。贝母、僵蚕、穿山甲、鸡内金清热散结、化痰。制南星、蜈蚣袪风解痉,

解毒化痰。肉桂、茯苓温中散寒,渗湿健脾为辅。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潜阳、散寒化痰、解毒消肿之功。

 适应症:骨关节结核。

 用法用量:将上药共研细未,用密细罗筛过罗备用,一次服4-6克,一日三次,30天为一疗程。


18.皂角刺煨老母鸡汤治骨结核

消肿排脓,祛风杀虫。主治骨结

处方组;将老母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将皂角刺戳满鸡身,放锅中文火煨烂,去皂角刺,食肉喝汤。2~3天吃1只,连服5~7只为1疗程。一

般1个疗程即能治愈或改善症状

郭某,男,16岁。患者在5岁时从3米高的草堆上摔倒在地上,当即自感腰背疼痛,延至1l岁时在某院x线摄片为胸椎12,腰椎1结核,行手术排脓500毫升。13岁时又一次手术排脓300毫升及一小块死骨,并经抗痨等法治疗一直未愈。证见: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四肢不温,纳差便溏,步履艰难;腰、臀及左侧腹股沟部有四处瘘管,流豆腐渣样清稀脓液,色白腥秽;舌淡、脉沉细。治以扶正托毒,服用皂角刺煨老母鸡汤,当吃到4只鸡时,瘘管不断地流出多量脓液,后逐渐减少,于第6只鸡吃完后,痰管全部封闭。前后共吃了7只鸡,一年后随访已康复,并能徒步行走10余里无不适感觉,经X线摄片复查,病灶大有缩小


19.狼毒枣
[药物] 狼毒、大枣各等份。 [用法]  将狼毒用清水浸 1~2 小时,放入锅中,上置蒸笼,放入大 枣,水煮开后再蒸 3 小时,取出晾干即成。成人每天服 3 次,每连服 2 天后 每次增加 1 枚。 注意:是服大枣,不是服狼毒。 服大枣后若有恶心呕吐、头昏等反应,可减少 1~2 枚,反应消失后仍可 按前法增加。服后胃中有不适者,可改饭后或同食服。禁吃辛辣食物,孕妇 慎用。 [疗效] 此方治疗骨结核 16 例,取得良好效果。 [病例]韩×\u65292X男,  15 岁。经 X 线片确诊为左髋关节骨结核,2 处溃 破,经治年余不愈。后用上方治疗 5 个月后痊愈。 [来源] 徐廷良,浙江中医杂志
  

20.抗痨散   
[药物]人参、肉桂、牡蛎各 10 克,茯苓、白术、当归、淫羊藿、山 萸肉各 20 克,银花、熟地、黄芪、紫河车、鹿角胶各 30 克,麻黄、全蝎、 蜈蚣各 5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 5 克,8 小时服 1 次。有窦道者清创排 出腐骨,视局部情况外敷生肌散。 服药期间忌食生葱、生蒜、韭菜,忌房事。 [疗效] 此方治疗骨结核 11 例,痊愈 7 例,有效 3 例,无效 1 例。 [病例]杨×\u65292X女,  54 岁。左手腕关节肿胀、破溃、流脓 1 年多,某 医院诊为腕关节结核,经抗炎治疗未见好转。用上方治疗 8 个月后体重增加, 瘘道愈合良好,X 线片示骨质修复,继服抗痨散 2 个月痊愈,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尹德生,辽宁中医杂志

21..骨结核食疗方

  方1

  〖组成〗草乌50 克、赤芍20 克、肉桂25 克、白酒适量。

  〖用法〗前三药共研细未,酒调敷患处。

  〖主治〗骨结核初期。

  方2

  〖组成〗附子12 克、艾绒30 克、黄酒适量。

  〖用法〗研细捣烂,调拌黄酒,外敷患处,然后温灸。

  方3

  〖组成〗岩蛙1 只、红糖100 克、白酒100 毫升、百部15 克。

  〖用法〗煮熟后一次吃完,每日1 次。

  方4

  〖组成〗铳子藤60~120 克、羊肉120—240 克、酒适量。

  〖用法〗酒、水各半炖服。

  〖说明〗如骨流注严重,可加八卦拦路虎60 克,开水炖服。

  方5

  〖组成〗干燥乌梢蛇(去头、皮研细末)、黄酒适量。

  〖用法〗前一味每取3 克,黄酒冲服,每日3 次,连服5 周为1 疗程。

22.骨关节结核。

骨结核大多是由肺结核继发的。但也有患者没有肺结核病史,属于结核菌的隐匿性感染。结核菌核大多首先发生在肺部,在肺部感染后通过血液的传播可以到全身很多系统去,可以导致骨骼系统结核、泌尿系统结核、消化系统结核等。所以骨结核不是单纯的病变,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表现。
  偏方 1
  〔组成〕葫芦茶 30g,飞扬 15g。
  〔用法〕水煎服,连服 1 个月。
  偏方 2
  〔组成〕鲜钩吻根皮、鲜南五味子根皮、鲜苎麻根各适量。
  〔用法〕加酒糟、葱头各少许,同捣烂敷患处。
  偏方 3
  〔组成〕三叶委陵菜适量。
  〔用法〕加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 1 次。
  偏方 4
  〔组成〕山芝麻根 60g,小公鸡 1 只。
  〔用法〕鸡宰杀,去肠杂,酌加清水炖熟,分 2~3 次服。
  偏方 5
  〔组成〕老鸦柿根 15g,化香树根 15g,鱼藤 1.8g,黄酒 250g。
  〔用法〕隔水蒸服。
  偏方 6
  〔组成〕刚前胡 60g。
  〔用法〕水煎服,连服 2 个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