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味参苏饮

 学中医书馆 2014-01-13
十味参苏饮 《正体类要》. 【组成】 人参 紫苏 半夏 茯苓 陈皮桔梗前胡 葛根 枳壳各一钱(3 g) 甘草五分(1.5 g) - ~ 【用法】 上药加生姜3片,水煎服。 、 【功效】益气降逆,祛痰止咳。 【主治】 肺伤气逆,血蕴上焦。症见发热气促,咳血衄血,痰嗽不止,咯痰稀自,舌淡苔白腻,脉浮弦者。 ‘ , 【方解】 肺主气而肃降,今肺经损伤,血蕴于肺,气逆于上,则咳嗽气促,痰嗽不止,咯痰稀白;气逆络伤,则咳血衄血;血蕴于内,则发热;气虚外感,内有痰饮,则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多痰,胸膈满闷,苔白脉浮等。均为气虚血郁痰滞所致,治当益气降逆,行气祛痰之法。方中人参益气扶正以祛邪;紫苏合葛根既可疏表,又能调里;气逆血蕴,故以半夏、茯苓、陈皮、甘草降气祛痰,气降则血亦降;更加枳壳,前胡、桔梗以助宣肺降气,化痰止咳之功。 【应用】 (1)本方功、以益气降逆祛痰,适用于肺伤气逆,血蕴上焦,咳血衄血,或痰嗽不止 者o (2)加减应用 由于本方药性较为平和,故对外感内伤,气虚痍咳诸症均可加减应 用。若加花蕊石、菜菔子可增降气止血之功;若加黄芩。栀子可治肺热痰咳: (3)区别应用 本方与加昧益气丸均有益气扶正之功,可治损伤气虚诸症。但前者 配以半夏、前胡等降气祛痰之品,功偏理气化痰,以治肺伤气逆,血蕴上焦之气促咳血 症;后者配以升麻、柴胡等升阳之品,功偏补气生血,以治损伤后期,气虚血滞之肢肿 倦怠症。 , 【附方】 (1)二味参苏饮(《正体类要》)人参30g苏木6og用法:水煎服(现代用法:药 量适当,水煎服)。功效:活血补气。主治:出血过多,瘀血入肺,面黑喘促。 (2)益气摄血汤(经验方)黄芪生地三七用法:药量适中,水煎服。功效: 补气摄血止血。主治:气虚血脱(《中医骨伤科学》)。 。 (3)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黄苠15-30 g 当归3-6 g 用法:水煎服。功 效:补气生血。主治:跌打损伤,金疮,杖疮与久伤后气血损伤,肌热,渴饮,面赤目 红,昼夜不息,或劳倦内伤,以及大出血后,脉大而虚,重按全无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