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变咸了》教案

 莱阳好人 2014-01-13

《水变咸了》教案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性,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3、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性;能定性地描述溶解变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实验,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性。

教学难点:对不同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比较

学生准备:食盐、白糖、小苏打、味精、粉笔末等;

教师准备:烧杯、纸杯、高锰酸钾、小药匙、玻璃棒、实验记录单、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课,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引出课题
  1、从前有个国王,他的王宫里有许多盐,但是他从来就不给大家吃。有的人就去偷运,但大多数都被逮到杀头。但有位从皇宫向外拉水的人,每天都能运到盐,分给大家吃,这个人是把到盐藏到哪里去了哪?

    师:准备纯净水,一些盐   学生演示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水变咸了(教师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进一步认识溶解现象,形成科学概念。

(一)高锰酸钾溶入水的实验,进一步认识溶解现象;总结形成溶解的定义。

1、根据食盐放在水里不见了,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学生自由回答)。

2、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进行归类。

教师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大致归结为两个方面:“食盐哪儿去了”和“水为什么变咸了”。

3、为方便学生的观察,教师出示有颜色的物质:高锰酸钾,(课件出示:高锰酸钾资料,重点强调其有腐蚀性,不能弄到身上,不能尝)

让学生认识高锰酸钾,观察高锰酸钾的特点。

4、小组合作完成高锰酸钾溶入水的实验:

将适量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在实验之前,课件出示

小组开始实验,分组填写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教师总结:高锰酸钾变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杯中的水变成了均匀的紫红色,在杯子底部没有下沉的高锰酸钾。

5、比较两个实验,寻找现象的相同点。

 

6、教师总结溶解的定义: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了一些极小的、肉眼看不到的颗粒,均匀地分散到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课件出示)(教师板书:溶解)。

7、解决上课开始时的问题。

(二)其他材料的溶解实验,加深对溶解的认识。

1、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还想探究哪些问题?(如“还有哪些物体能溶解到水中?是不是所有物体都能溶解到水中?)

2、猜想假设

教师出示材料:食用油,白糖、小苏打、粉笔末。让学生猜想这些材料放到水里都能溶解吗?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学生猜想后,分组填写我的猜想。)

3、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1)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呢?有异议的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实验。

2)学生交流想怎样进行研究。(学生进行交流:把材料放到水里,观察他们有什么变化,再搅拌一下,看看又会有什么变化。)

3)学生交流在实验中要注意什么?(注意认真观察,做好记录)让学生充分交流。

4)小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5、教师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白糖、小苏打、味精能够溶解到水中,粉笔末不能够溶解到水中。从中引出结论: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到水中。(课件出示)

三、深入探究,拓展认识

1、提出探究的新问题

虽然有些物质能够在水中溶解,如果把这些物质的量不断增加,它们还能溶解于水吗?(学生猜想)。教师让学生以食盐为例进行研究。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予以鼓励性的评价。

4、教师小结饱和现象:当我们继续向水中加盐,加到一定程度时,盐就不会再溶解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饱和”,这样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像盐、白糖等容易溶于水的物质都会出现饱和现象。(教师板书:饱和)那么请大家思考:怎样使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四、学生举例说明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交流)

五、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六、拓展探究,延伸课外.

师:其实在生活中,溶解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事情,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秘密。

好,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谢谢同学们!下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