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后遗症
中医认为本病为脑络损伤,临床辨证者先应抓住一个“瘀”字。其中瘀阻脑络者头痛有定处,痛如锥刺,痛无休止,头昏头胀,时轻时重,重者昏迷目闭,不省人事;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点,脉涩不利。治以活血祛瘀,方用“通脑瘀汤”化裁。苏木15克,刘寄奴10克,菖蒲10克,郗莶草15克,鸡血藤30克,泽兰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
髓海空虚者头痛且晕,健忘,目光呆滞,反应迟钝,久则骨骼痿弱,偏废失用。治以填精荣脑,方用大补元煎加减。其中紫河车10克,龙眼肉15克,桑椹30克,熟地黄18克,太子参 15克,丹参15克,赤白芍各9克,郁金12克,菖蒲9克,远志9克,茯苓9克,生蒲黄12克。
痰浊蒙窍者神志呆滞,失语,癫痫,呕不欲食;舌苔厚腻,脉象弦滑。治拟化痰开窍,温化寒痰用二陈汤;清化热痰用贝母、竹茹、竹沥、白矾;重镇祛瘀用礞石、铁落、朱砂、磁石;化痰开窍用石菖蒲、远志、白矾;熄风化痰用天麻、胆南星、天竺黄、羚羊角等。
阳亢风动者口眼歪斜、肢体震颤、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面红目赤。治以平肝潜阳,熄风通络,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其中天麻12克,钩藤30克,石决明15克,珍珠母30克,白僵蚕6克,怀牛膝20克,玄参12克,菊花30克。
气血亏虚者头晕肢麻,重者痿废不用,面色无华,失眠多梦,食少倦怠;舌淡苔白,脉沉细。治以补气养血,安神定志,方用归脾汤加减,其中党参15克,白术15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茯神15克,远志15克,龙眼肉10克,阿胶(烊化)12克,莲子15克,杏仁15克,炙甘草 6克。
针灸:穴取太阳、外关配风池、四渎,印堂、合谷配上星、列缺,哑门、后溪配昆仑、曲池,涌泉、哑门配足三里、合谷,呃逆不止,加中脘,失眠严重,加神门、三阴交。补泻兼施,每日1次。
推拿:患者取坐势,医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扶住前额,另一手用拿法自前发际至枕后往返3~5次。随后拿风池、脑空,按前用两手拇指罗纹交替抹颈部两侧胸锁乳突肌,自上而下7~10次。医者站于患者前,两手拇指分别抹印堂,按晴明,抹迎香、承浆;接着再用拇指偏峰推角孙穴,交替进行,自耳前向耳后直推15次左右;再用双手掌进行,自耳前向耳后直推15次左右;再用双手掌根对按枕后,用掌根拍击法,拍击囟门3次,随后可配合湿热敷头顶,结束治疗
活血洗足汤 [药物]防风 30 克,牛膝、丹参各 50 克,鲜水泽兰、鲜血见愁、鲜夜 交藤各 500 克。 [用法]先将前 3 味药按常规煎好,继之将后 3 味鲜药加入,加水 2500 毫升,煎开 20 分钟,改用文火以保持药液温度在 30℃左右,令患者双足浸 泡,并用纱布蘸药水频频淋洗,每次 40~60 分钟,早晚各 1 次, 10 天为 1 疗程,隔 2 天行下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脑震荡后遗症 28 例,均痊愈。 [来源] 龙锦烺,等,浙江中医杂志 注:水泽兰为虎耳草科植物扯根草的全 草。性温味甘,有活血行水之功,常用治经闭、水肿、血崩、带下、跌打损 伤。
治脑震荡后遗症秘方
9.1 四子定晕汤
【来源】刘懿,《福建中医药》(1)1984年
【组成】女贞子、枸杞子、桑椹子、菟丝子各12克,党参、枣仁、黄芪各15克,当归、蒺藜各10克,川芎、远志各6克,牡蛎1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养肝益髓,补气活血,营脑安神。
【方解】盖头为诸阳之会,位居至高,内涵脑髓,以统全身,为“元神之府”。脑部受伤,致气血逆乱,元神无主,脉络瘀阻,清窍不通,若迁延日久,必虚而不复,气血受损,穷病及肾,水不涵木,风阳上越,神志扰乱而作。本着“精血同源”之旨,治宜补肝肾,益精髓,气血双补。故方用四子补益肝肾,党参、黄芪补中益气;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枣仁、远志安神定志,牡蛎,蒺藜镇潜止晕,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成方,共奏养肝益髓,补气活血,营脑安神之功,因药中病机,故收效颇捷。
【主治】脑震荡后遗症。
【加减】一般宜守本方如一,方能奏效。若合并他症,则当加减使用。
【疗效】治疗多例,均获良效。
9.2 健脑散
【来源】朱良春,《中医杂志》(1)1989年
【组成】红人参15克,(参须30克可代),地鳖虫、当归、甘枸杞子各21克,制马钱子、川芎各15克,地龙、制乳香、制没药、炙全蝎各12克,紫河车、鸡内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用法】马钱子有剧毒,需经炮制,一般先用水浸一日,刮去毛,晒干,放麻油中炸,应掌握火候,如油炸时间太短,则内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毒反应;如油炸时间过长,则内心发黑而炭化,往往失效。所以在炮制中,可取1枚切开,以里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以上诸药晒干,共研极细末,胶囊装盛亦可。备用。每次服4.5克,每日早、晚各1次,开水送服。可连续服用2~3个月。
脑震荡后遗症,多因跌坠,撞击颅脑受伤3个月后仍.后遗头痛、头晕、失眠、健忘,或耳鸣、目眩等一群综合征。且无颅脑器质性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1 .乌龟头黄瓜子治脑震荡 [方 剂] 乌龟头1个,黄瓜子9克,黄酒适量。 [制用法] 将乌龟头用干燥箱干燥,黄瓜子晒干,同研为细末。分3次服,黄酒送下。5个乌龟头为1剂,轻症服2剂后,症状消失;重症服4剂后,病情减轻,连服五六剂可愈。 [功 效] 安神定志。用治脑震荡后遗症,症见头昏、头痛、健忘、失眠、注意力涣散等。 [验 证] 据《家庭医生》杂志介绍,效果奇佳。 2 .猪脑天麻枸杞治脑震荡后遗症 [方 剂] 猪脑1具,天麻15克 (切片),枸杞子25克。 [制用法] 猪脑去筋膜,洗净,同天麻、枸杞子共放人碗内,加水少许蒸熟。吃脑饮汤。 [功 效] 养血,祛风,安神。用治脑震荡后遗症。 [验 证] 牛x ,女,43岁,用上方脑震荡后遗症消失。 3 .丹参、当归等治脑震荡 [方 剂] 丹参、当归、赤芍、淮牛膝各25克,川芎、石菖蒲、钩藤、白芷各1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20克,红花、桃仁、薄荷各8克,生甘草6克。 [加 减] 若头痛剧烈者,加田三七末5克(冲服);若烦燥易怒者,加栀子、珍珠母各10克;若夜不能寐者,加柏子、远志、酸枣仁各10克;若胸闷呕恶者,加法半夏、桔硬、苏叶各10克;若瘀血日久,疼痛仍甚者,加水蛭、蜈蚣、全虫各6克。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验 证] 用此方治疗脑震荡患者38例,其中,治愈者(症状消失,未留后遗症者)34例;好转者(症状显著减轻,仍偶感有头晕或头痛)3例;无效者(治疗前后无变化)1例。 4 .当归、防风等治脑震荡 [方 剂] 全当归、防风、羌活各20克,制南星、全蝎、桃仁、红花、川芎、蔓荆子、钩藤各15克,槟榔、琥珀、三七各6克。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5剂为1个疗程。 [验 证] 用本方治疗脑震荡患者79例,经用药1-3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76例;显效者2例,无效者1例。 5 .丹参、红花等治脑震荡 [方 剂] 丹参30-45克,红花6克,茯神、骨碎补、续断、白菊花各12 克,钩藤(后下)18克,甘草、三七(冲 )各3克。 [加 减] 若头痛甚者,加血竭、元胡,或加地龙、蜈蚣;若头晕甚者,加生石决明、蒺藜;若耳鸣者,加磁石;若失眠甚者,加珍珠母、酸枣仁、生龙齿等;若神志恍惚者,加琥珀、生钱落、朱砂(冲);若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麦芽等。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验 证] 用上药治疗脑震荡后遗症患者16例,其中,症状全部消失者11例;症状减轻者4例;无效者 例。 6 . 当归尾、钩藤等治脑震荡 [方 剂] 当归尾15克,钩藤、丹参、川续断、狗脊、威灵仙各20克,何首乌、天麻、桂枝各10克,蜈蚣、穿山甲各12克,白芍25克,生甘草9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3次口服,每日l剂。1周为l个疗程,直至痊愈为止。 [验 证] 用本方治疗脑震荡后遗症者145例,其中,治愈者138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2例;无效者1例。治愈的138例中,用药1个疗程治愈者45例,2 个疗程治愈者33例,3个疗程治愈者如例,4个疗程治愈者20例。脑震荡的偏方 花生叶汤剂治疗脑震荡后遗症
药物:鲜花生叶50克。
用法:水煎服。日三次。 治疗脑震荡中药方剂:
〖 辨 证 〗 气血逆乱,瘀血止阻。
〖 治 法 〗 活血化瘀,升清降浊,以调肝养心。
〖 方 名 〗 琥珀镇静汤加味。
〖 组 成 〗 琥珀3克(冲服),龙齿30克(先煎),天麻9克,辰砂0.3克(冲服),豆豉9克,丁香9克,藿香9克,石菖蒲9克,丹参9克,荆芥9克,姜川连3克,参三七2克(冲服)。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 处 〗 谈勇茂方。 选用外科中药方剂治病,不可作治病的唯一参考,治疗脑震荡秘方务必经由名医师指导后才可煎服,希望大家都能早日康复。
治脑震荡后遗症秘方
1 四子定晕汤
【来源】刘懿,《福建中医药》(1)1984年
【组成】女贞子、枸杞子、桑椹子、菟丝子各12克,党参、枣仁、黄芪各15克,当归、蒺藜各10克,川芎、远志各6克,牡蛎1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养肝益髓,补气活血,营脑安神。
【方解】盖头为诸阳之会,位居至高,内涵脑髓,以统全身,为“元神之府”。脑部受伤,致气血逆乱,元神无主,脉络瘀阻,清窍不通,若迁延日久,必虚而不复,气血受损,穷病及肾,水不涵木,风阳上越,神志扰乱而作。本着“精血同源”之旨,治宜补肝肾,益精髓,气血双补。故方用四子补益肝肾,党参、黄芪补中益气;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枣仁、远志安神定志,牡蛎,蒺藜镇潜止晕,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成方,共奏养肝益髓,补气活血,营脑安神之功,因药中病机,故收效颇捷。
【主治】脑震荡后遗症。
【加减】一般宜守本方如一,方能奏效。若合并他症,则当加减使用。
【疗效】治疗多例,均获良效。
2 健脑散
【来源】朱良春,《中医杂志》(1)1989年
【组成】红人参15克,(参须30克可代),地鳖虫、当归、甘枸杞子各21克,制马钱子、川芎各15克,地龙、制乳香、制没药、炙全蝎各12克,紫河车、鸡内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用法】马钱子有剧毒,需经炮制,一般先用水浸一日,刮去毛,晒干,放麻油中炸,应掌握火候,如油炸时间太短,则内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毒反应;如油炸时间过长,则内心发黑而炭化,往往失效。所以在炮制中,可取1枚切开,以里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以上诸药晒干,共研极细末,胶囊装盛亦可。备用。每次服4.5克,每日早、晚各1次,开水送服。可连续服用2~3个月。
【功用】攻补兼施,通络止痛。
【方解】本证多呈现虚中夹实之征,因其虚,必须大补气血,滋养肝肾,因其实,气血瘀滞,又须化瘀活血。方取红参、枸杞子、紫河车、当归养血益气,滋补肝肾,精血旺,则髓海充。选地鳖虫、地龙、乳香、没药、全蝎、鸡内金、血竭化瘀通络,疗伤定痛。马钱子制后毒即大减,善于通络止痛,消肿散结,尤有强壮神经之功,对此症之恢复,有促进之作用。川芎既能行气活血,又能载药直达病所。攻补兼施,标本结合,故奏效较佳。
【主治】脑震荡后遗症,症见头晕而痛,健忘神疲,视力减退,周身酸痛,天气变化时则更甚;有时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易于急躁冲动,面色黧黑,舌有瘀斑,脉多沉涩或细涩者,均可用之。严重神经官能症患者,亦可用之。
【加减】如有阴虚或阳虚或痰浊内阻者,应配合辨治之汤剂以助之。
【疗效】屡用屡验。一般用药1~2周始见效机,以后持续服用2~3个月,多能治愈。
3 活血温胆汤
【来源】郭国栋,《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丹参、桃仁、远志、菖蒲、枳实各12克,制香附、红花、竹茹、半夏、陈皮各9克,茯苓、木通、厚朴各15克,车前子30克,胆星、大黄(后下)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活血化瘀,祛痰利湿,清窍攻下。
【方解】颅脑损伤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脑组织不同程度的缺氧、水肿、出血及微循环障碍,导致脑压升高,以气滞血瘀,痰湿内阻为多见,故方用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和缺氧状态;竹茹、半夏、陈皮、茯苓、木通、车前子、胆星清热祛痰利湿,能消除脑组织水肿;厚朴、枳实、大黄通里攻下,可使病理产物——瘀血、痰湿等邪有出路,兼醒后天脾胃改善体质;远志、菖蒲清窍安神;佐以香附、陈皮等理气药加强活血祛瘀之功,互相配合,疗效较著。
【主治】脑震荡和轻、中度脑挫伤。症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或嗜睡,便干纳差,甚至肢体活动障碍等一系列症状。
【疗效】治疗脑外伤15例,(其中脑震荡6例,轻、中度脑挫伤9例),结果:各种主要症状明显缓解,体征消失者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有效者一般服药2~3剂症状即明显减轻。
【附记】本症单用广西田七粉,每服3克,温开水冲服,日服2~3次,用于轻型脑外伤,效果亦佳。
健脑散】 〔组成〕红人参15克(参须30克可代)、地鳖虫、当归、甘杞子各21号、制马钱子、川芎各15克、地龙、制乳没、炙全蝎各12克、紫河车、鸡内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主治〕凡脑震荡后遗症出现头晕而痛,健忘神疲,视力减退,周身酸痛,天气变化时则更甚;有时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易于急躁冲动;面色黧黑,舌有瘀斑,脉多沉涩或细涩者,均可用之。 〔用法〕马钱子有剧毒,需经炮制,一般先用水浸一日,刮去毛,晒干,放麻油中炸,应掌握火候,如油炸时间太短,则内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毒反应;如油炸时间过长,则内心发黑而炭化,往往失效,所以在炮制中可取一枚切开,以黑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 〔典型案例〕李某,男,42岁,军人。 在检查施工过程中,突然从上落下之铁棍击于头部而昏倒,当时颅骨凹陷,继则出现血肿,神智不清达20余小时,经抢救始苏,半年后曾在某地检查,脑组织萎缩1/4,整日头昏痛,健忘殊甚,记不得老战友姓名,有时急躁易怒,失眠神疲,面色晦滞,苔薄腻,舌边尖有瘀斑,脉细涩。予健脑散治之,服药一周后,头昏痛即见减轻,夜寐较安,精神亦略振,自觉爽适。坚持服用2月,症情平稳,续予调补肝肾,补益心气之品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