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县![]() 五台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北与繁峙县、代县相邻;南与孟为界;东与河北省平定山、阜平两县毗连;西与定襄、原平接壤。五台西汉始置县,已历时2000多年。辖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驼梁景区、6镇、13乡、573行政村。总面积2865平方公里,居山西省第三,总人口32.7万,其中农业人员28万。 概述 五台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属土石山区,大陆性气候。北起峨岭,与繁峙、代县为邻;南至年牛道岭,,与盂县接壤;西与原平、定襄毗邻;东以太行山与河北省的阜平、平山搭界。境内山峦重叠,地形复杂。县境内有较大的山峰140座。这些大山,峰起峦连,重迭萦环,构成了五台地形的基本格局。清水河等河流纵贯全县,使五台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地形。 五台县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五台山雄峙县境东北,环周500余里,为祖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峰耸立,峰顶如台,其顶壑、顶崖之间及能怀修建有大小不同的寺庙,成寺刹者余处,至今保存完好的47座。五台山寺庙中,保存着石雕、玉雕、泥塑、铜铸、壁画、书法、碑刻等珍贵艺术品,琳琅满目,交相辉映,使中外游人叹为观止。 2 地理位置五台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东经112°57′41″ ─113 °50′56″,北纬38°28 ′─ 39°4′49″。县界北起峨岭,与繁峙、代县为邻;南至牛道岭,与盂县为界;东接长城岭,与河北省平山、阜平两县相连;西至济胜桥,与定襄、原平接壤。县城距忻州70公里,距太原135 公里,距北京530公里。 3 自然气候 五台县属土石山区,大陆性气候。地形呈东北高、西南低,最高处北台顶3058米,素有“华北屋脊”之称,最低处神西乡坪上村海拔仅624米。全县自然特点是:平川中有丘陵,丘陵中有山地,深山回环中有茹村、豆村、沟南、东冶四个小盆地。全县耕地51万亩(其中已退耕还林5.3万亩),宜林面积160万亩,宜牧面积190万亩。气温最高35℃,最低-32℃,年平均气温介于-5℃─10℃之间,年均降雨量540毫米左右,无霜期为90-170天。 3.2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五台县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平均每人每年拥有水量1270立方米;按耕地计算,每亩平均占有水量700立方米,清水河、泗阳河、滤泗河、小银河、滹沱河是全县较大的五条河流,总长度207公里,年径流总量10.4 亿立方米,全县水能的理论储藏量为16319千瓦,可筑梯级电站23处,五台地下水资源丰富,山山有泉、沟沟有水,而且水质优良,大部分为重碳酸盐型,矿化程度每升在1克以下,可供灌溉和饮用。 物产资源 |
|
来自: 茶香飘万里 > 《山西地理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