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为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临床征候群,共同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四大特点。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静脉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等。 肾病综合征病因多与免疫有关,部分为遗传因子、机械因子等非免疫因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见于类脂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病、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先夭性肾病综合征、肾移植排异反应等。继发性者包括各种感染和中毒、过敏反应、肿瘤、糖尿病、浆细胞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静脉血栓形成,先兆子痫等。 本病诊断依据为大量蛋白尿(超过3.5g/24小时),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g/dC)、明显水肿和高脂血症。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取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对不同组织类型的肾病综合征疗效有明显差别,并且副作用较多。 本病在中医学中多属“水肿”、“虚痨”、“腰痛”等范畴。认为水肿、蛋白清等症为水精输布失调之故,而肺、脾、肾是水精输布过程中的主要脏器,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故有通调水道,散布精微的功能,如外邪侵袭,风水相搏;肺气壅滞,失去宣肃功能,则可导致水肿;脾为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转输精微,上归于肺。利水生合;若脾不健运,水谷不归正化,水湿内停,泛滥肌肤;肾为水脏,司开合主二便,如肾气不足,则开合不利,水液代谢障碍,便可出现小便异常和水肿。若脾气下陷,肾气不固,升运封藏失职,则水谷精微随尿外泄。水肿消退后,尚可见脾肾阳虚,阴阳两虚,阴虚阳亢等证。若水病及血,久病入络,则又可见疾血阻滞之证 1.[处方名称]益气活血化湿方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活血化湿。主治肾病综合征。 [处方组成]黄芪12克、党参9克、丹参09克、益母草12克、当归9克、米仁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血浆蛋白低,水肿不退者加黑料豆丸(黑料豆、黄芪、山药、苍术);兼湿热者加石苇、红藤、车前草、金钱草、玉米须等;伴有肾阳虚弱者加仙灵脾、苁蓉、巴戟天、锁阳等。 [疗程疗效]治疗60例,完全缓解21例,基本缓解10例,好转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疗程越长疗效越好。 [处方来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陈以乎等 [处方备注]本病以脾虚表现最明显,由于病变常处于高凝状态,故血瘀也不少见,湿热常出现在发病初期或配合激素治疗时,肾虚常出现在病程后期,故健脾补肾益气、活血及清热化湿法配合运用。单纯用本方治疗见效较慢,疗程较长,而一旦取得缓解,疗效却很巩固,很少复发 2.[处方名称]温肾利水方 [功能主治](1)方功能温肾利水;(2)方功能温肾健脾利水;(3)方功能温肾填督利水;(4)方功能温阳填督,益肾利水。主治肾病型水肿。 [处方组成](l)熟附块9克、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葫芦巴15克、巴戟天15克、茯苓15克、车前子15克、木通3克、泽泻30克、陈葫芦30克,水煎服。(2)党参9克、白术9克、干姜3克、肉桂1.2克、黄芪12克,加(l)方诸药,水煎服。(3)鹿角胶12克、紫诃车15克,加(2)方诸药,水煎服。(4)牡蛎30克、龟版胶12克、淮山12克、穴生地15克,加(3)方诸药,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60例,根据辨证分型,(l)方奏效者19例,(2)方奏效者16例,(3)方奏效者8例,(4)方奏效者4例。 [处方来源]上海市后方古田医院陈曙霞等 [处方备注]临床及动物实验证实,温肾药能增加有效肾血流量,尤以熟附块之作用最为强烈(首先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利水药有抑制肾小管回吸收的作用,故温肾利水合用,相辅相成,利尿作用显著。单独应用,则利尿作用不明显。 3.[处方名称]麦地莲子饮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健脾,滋阴清热。主治肾病综合征无水肿期。 [处方组成]黄芩20克、麦冬15克、地骨皮20克、车前子15克、柴胡15克、甘草5克、莲子15克、茯苓15克、黄芪50克、党参5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咽干咽痛减黄芪至15~20克、减党参,加金银花50克、连翘20克、白花蛇舌草50克;浮肿减甘草,加益母草3O克、白茅根50克、冬瓜皮50克;腰膝酸软加杜仲20克、山萸肉15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50克;尿红细胞多加蒲黄炭20克、坤草50克、仙鹤草30克,阿胶15克;尿白细胞多加篇蓄30克、瞿麦30克、蒲公英50克、紫花地丁30克。 [疗程疗效]治疗86例,全部缓解30例,基本缓解22例,部分缓解15例,无变化19例。治疗后血浆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明显上升,血胆固醇、尿素氮下降,免疫功能得到提高。 [处方来源]黑龙江省中医研究肾病研究室王铁良等。 [处方备注]方名由编者所拟 4.[处方名称]黄芪益肾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补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主治肾病综合征。 [处方组成]黄芪45克、鱼腥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地龙15克、丹参15克、益母草15克、蝉衣15克、银花20克、猪肾1个,水煎服。 [辨证加减]肺气虚者重用黄芪60一90克、加党参30克;脾气虚者加制附片6克、干姜5克;肾阳虚者加制附片10克、鹿角胶(另烊化冲服)10克、肉桂3克;肝肾阴虚者加知柏地黄丸30克;严重浮肿者加赤小豆30克、鹿茸3克;腰酸冷痛者加杜仲15克、补骨脂15克、续断10克。 [疗程疗效]治疗41例,痊愈15例,显效21例,好转3例,无效2例。 [处方来源]施文峰 [处方备注]本方对肾病综合征中兼有湿热及瘀滞者尤宜。本方在消除水肿方面,辨证除应用温阳利水的附子、肉桂外,尚加用小剂量鹿茸及大剂量赤小豆,前者有壮元阳补精髓、改善微循环之功,后者能增加植物蛋白,有利水消肿之功,为本方之特点所在 5.[处方名称]退肿汤 [功能主治]功能宣肺键脾,温肾化气,燥湿利水。主治急性肾炎水肿,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处方组成]麻黄6克、桂枝9克、白术9克、黄芪12克、苡仁15克、通草3克、茯苓皮9克、赤小豆15克、冬瓜皮12克、木香9克、陈皮9克、独活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临床应用多例,疗效显著。 [处方来源]许寿仁 [处方备注]方用麻黄、桂枝宣肺利水;黄芪、白术健脾利水消肿;通草、冬瓜皮、赤小豆淡渗利湿;木香、陈皮行气通水;茯苓皮入肺、脾、肾诸经,上渗肺脾之湿,下伐肝肾之邪,善治水肿腹胀,行水而不耗气;尤妙在独活为伍,其入肾与膀胱,祛风胜湿,升中有降,能通达全身,导水归肾而下行于膀胱。全方攻补兼施,内外分消,实为消水良方。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 6.[处方名称]黄芪鲤鱼汤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活血,利水,和胃。主治肾病综合征。 [处方组成]鲤鱼250克(1尾)、黄芪30克、赤小豆30克、砂仁10克、生姜10克。以适量水煎诸药30分钟,之后,将已去内脏并洗净的鲤鱼入药同煎,不得入盐,沸后以文火炖40分钟。吃鱼喝汤,每日或隔日1剂。慢性肾衰终末期(尿毒症)的水肿勿用。 [辨证加减]肿甚应同时服用利水中药,一旦肿消或留有微肿时,则可单用本方以调理,方中黄芪在水肿明显期以生者为宜,转入恢复期则用炙黄芪。 [疗程疗效]临床观察,服用本方后消肿可分为3个阶段:用本方5一10日左右,虽尿量增加不明显,但肿渐消;用本方10一20日左右,尿量骤增而水肿基本消退;用本方20日后,尿量正常,实验室验查有所改善。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聂莉芳等。 [处方备注]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极为重视机体对水液代谢的自调能力,所以退肿虽缓但、一旦肿退则不易反复,且无副作用。方选血肉有情之品鲤鱼刊水健脾;黄芪补肺脾之气,既能启上源,又能助脾运,故能补气运阳以利水,即“气能化水’之义;赤小豆括血利水,李时珍谓:“赤小豆和鲤鱼、鲫鱼、黄雌鸡煮食,并能利水消肿”;生姜温阳散水,和胃降逆;砂仁醒胃化浊。本方气味俱全,配有血肉有情之品,扶助正气,机体水液代谢的自调能力复常,则水肿不易复友。本方宜于脾肾气阴两虚以气虚为主,水湿内停者 7.[处方名称]健脾补肾方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健脾,补肾活血。主治肾病综合征无水肿期。 [处方组成]黄精24一30克、山药24~30克、芡实30克、山萸肉12克、桑寄生24克、茯苓12一15克、泽泻9~12克、石苇15克、当归15克、丹参12一20克、益母草15~20克、陈皮9-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脾肾阳虚者去石苇、益母草,加附子、仙灵脾、白术;脾肾气虚加黄芪、白术;阴虚阳亢加夏枯草、菊花、珍珠母;兼湿热者去黄精、五味子,加篇蓄。蒲公英:血瘀明显加桃仁、红花。在服上方同时可配合单方;(1)黄芪45一8O克,赤小豆60克,水煎服。(2)玉米须50一60克,水煎服。 [疗程疗效]治疗60例,总有效率达94% 。 [处方来源]河北省保定地区医院吕奎杰等 [处方备注]本方抓住肾病综合征脾肾俱虚的基本病机,重视应用活血化瘀药物,适用于肾病综合征水肿消退或基本消退后蛋白尿久不消除者,对消除蛋白尿,提高血浆蛋白可收到较好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肝肾综合征指发生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无特殊病因的肾衰。临床表现有严重的肝脏病存在,有明显肝病症状,体征和功能异常,大部分病人肝大量腹水、肝昏迷、上消化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黄疸,以往没有肾脏病史而迅速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如尿少、氮质血症和尿毒症,常发生在使用强力利尿剂引起大量利尿,大量放腹水或上消化道出血之后。多数患者有血压中度下降,并有低血钠和低血钾症,严重少尿时亦可是高血钾症。实验室检查无蛋白尿或轻度蛋白尿,少量颗粒管型和镜下血尿,尿比重>1。020。尿/血渗透压>l.5。血肌肝轻度升高,尿肝酐/血肌酐≥20:1.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明显下降,尤以前者明显为甚。肝肾综合征指发生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无特殊病因的肾衰。临床表现有严重的肝脏病存在,有明显肝病症状,体征和功能异常,大部分病人肝大量腹水、肝昏迷、上消化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黄疸,以往没有肾脏病史而迅速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如尿少、氮质血症和尿毒症,常发生在使用强力利尿剂引起大量利尿,大量放腹水或上消化道出血之后。多数患者有血压中度下降,并有低血钠和低血钾症,严重少尿时亦可是高血钾症。实验室检查无蛋白尿或轻度蛋白尿,少量颗粒管型和镜下血尿,尿比重>1。020。尿/血渗透压>l.5。血肌肝轻度升高,尿肝酐/血肌酐≥20:1.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明显下降,尤以前者明显为甚。 肝肾综合征指发生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无特殊病因的肾衰。临床表现有严重的肝脏病存在,有明显肝病症状,体征和功能异常,大部分病人肝大量腹水、肝昏迷、上消化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黄疸,以往没有肾脏病史而迅速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如尿少、氮质血症和尿毒症,常发生在使用强力利尿剂引起大量利尿,大量放腹水或上消化道出血之后。多数患者有血压中度下降,并有低血钠和低血钾症,严重少尿时亦可是高血钾症。实验室检查无蛋白尿或轻度蛋白尿,少量颗粒管型和镜下血尿,尿比重>1。020。尿/血渗透压>l.5。血肌肝轻度升高,尿肝酐/血肌酐≥20:1.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明显下降,尤以前者明显为甚。 本病的治疗应首先治疗肝病,防治肾衰诱因,其他包括扩容治疗及应用改善肾血流量的血管活性药物等。 本证属中医“膨胀”“黄疸”“血证”“癃闭”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病因主要由于酒食不节,情志所伤,劳欲过度,疫毒侵犯,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障碍,气血瘀阻,水湿停聚而成,临床变化多端,征候交错,往往是实中挟虚,虚中挟实,虚实互见,若治疗得法,本摄有方,病情可以得到较长缓解,反之病情进一步发展,预后不良。 1.[处方名称]麻连赤茵汤 [功能主治]功能宣通表里,清利湿热。主治肝肾综合征。 [处方组成]麻黄9克、大枣9克、连翅15克、杏仁12克、桑皮12克、茯苓皮30克、赤小豆30克、茵陈30克、生姜6克、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同时伴发肾炎。有黄疸、肝功能损害,同时又有浮肿、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用药后复查肝功能、尿常规、非蛋白氮均正常,黄疸、水肿均消退。 [处方来源]湖北省病阳县第二人民医院邓以林。 [处方备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治肾病综合征妙方 1乌韭茅根大黄汤 【来源】洪广祥《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林鹤和方) 【歌诀】乌韭茅根大黄汤,连翘甘草蒲公英, 枳壳木通赤小豆,车前草兼益母草。 【组成】鲜乌韭60克,鲜茅根30克,蒲公英30克,大黄10克,枳壳9克,木通9克,赤小豆15克,车前草15克,连翘15克,益母草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利通腑,化浊解毒。 【方解】方用乌韭、白茅根、益母草活血凉血;赤小豆,车前草、大黄清利通腑;配以蒲公英、连翘、甘草、木通合车前草化浊解毒;枳壳理气宽中,气行则水行。诸药合用,共奏清利通腑,化浊解毒之功。 【主治】肾病综合征。 【加减】临床应用,应辨证论治,随证加减。 2黄芪活血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樊友焜方) 【歌诀】黄芪活血汤丹参,石韦再配益母草, 药仅四味力专宏,主治肾病综合征。 【组成】丹参30克,石韦15克,益母草15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补脾益气,活血祛瘀,清热通淋。 【方解】方用黄芪补脾益气,改善机体新陈代谢机能,提高机体对激素的反应性;丹参、益母草活血祛瘀,改善肾脏的微循环,提高肾小球对免疫制剂的药理效应,与免疫抑制剂起配合作用;石韦清热利水通淋,对肾小管发挥有益作用。合而用之,共奏补脾益气,活血祛瘀,清热通淋之功。故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主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加减】蛋白尿长期不转阴者,重用石韦、黄芪,同时持续使用消炎痛1mg/kg/次,1天3次;肾功能不全者,重用丹参、益母草,加当归、桃仁;反复发作者,则本方延长疗程。必要时,可配合西药治疗。 此病是以全身水肿,蛋白质、血浆蛋白降低,胆固醇等脂类血浓度增高为特征的症候群。病因多种,包括慢性 肾小球肾炎、肾变性型肾病、类脂质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肾病、淀粉样变、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中肾小球 硬化症、过敏性紫癜、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小儿以类脂质肾病为主,成人以肾病型慢性肾炎为最常见原因,其 共同病理基础为肾小球基膜滤孔增大,血浆中小分子蛋白质大量 滤过后随尿排出,以致引起血浆蛋白降低和蛋 白质等代谢紊乱。 肾功能良好者应给高蛋白饮食,适当限制纳盐,给利尿剂,并治疗 各种病因(糖尿病、多发性 骨髓瘤等)。对于类脂质肾病,肾病型慢 性肾炎,过敏性紫癜等还可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中 草药 等治疗,并辅以促进蛋白质合成的雄性激素。 1.丹参治肾病综合症 [配 方] 丹参、黄芪、石苇、益母草各30克。 [制用法] 水煎服,1日1剂。 [功 效] 治肾病综合症。 2.芡实治肾病综合症 [配 方] 芡实30克,菟丝子、黄芪各20克,白术、茯苓、山 药、金樱子、黄精、百合各15克,党参、枇杷叶各 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1日1剂。 [功 效] 治肾病综合症。 3.熟附子治肾病综合症 [配 方] 熟附子、黄芪、茯苓、泽泻、益母草各30克,生姜大腹皮 各20克,白术、猪苓、白芍各15克,肉桂3 克。 [制用法] 水煎服,1日1剂。 [功 效] 治肾病综合症。 4.玉米须治肾病综合症 [配 方] 玉米须30克,白茅根15克,薏 苡仁12克,冬瓜皮—、夏枯草、菊花、车前草各9 克,茯苓皮、大腹 皮、苍术各6克。 [制用法] 水煎服,1日1剂。 [功 效] 治肾病综合症。 5.癞蛤蟆治肾病综合症 [配 方] 癞蛤蟆1个、砂仁15克。 [制用法] 将砂仁捣碎为末,装入蛤蟆肚内(由口腔装人),后置青瓦上,文火将其焙干,共为细末,每服3克,每 日3次。 [功 效] 治肾病综合症。 6.熟地治肾病综合症 [配 方] 熟地50克,山药50克,山茱萸50克,牡丹皮15 克,茯苓50克,泽泻45克,附子40克,肉桂20克,车 前子45克,牛膝30克。 [制用法] 研末,蒸饼,蜜丸,梧桐子大,每次6—9克,日服3 次,开水吞服。 [功 效] 治肾病综合症,偏于肾阳虚,无持续性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者。 7.茯苓治肾病综合症 [配 方] 茯苓15克,黄芪15克,车前子布包15克,白术10 克,桂枝10克,牛膝10克,山萸肉10克,泽泻10 克,党参10克,大腹皮10克,陈皮10克,附子6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肾病综合症迁延不愈,脾肾阳虚浮肿,面白少泽,舌胖质淡有齿痕,苔白滑,脉迟缓无力。 8.金钱草治肾病综合症 [配 方] 金钱草、鱼腥草、白花蛇舌草、黄芪、赤小豆、玉米须、薏苡仁各30克,鹿衔草、金樱子、白术、猪 苓、茯苓、泽泻生地黄、石苇、连翘、党参各15克,车前子、山茱萸肉、芡实苍术各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1日1剂。 [功 效] 治肾病综合症。 9.苏蝉六味地黄汤治肾病综合症 [配 方] 紫苏叶6克,蝉衣3克,熟地18克,山萸9克,黄芪 15克,泽泻10克,山药1.8克,丹皮9克,桃仁5 粒,玉米须12克,益母草10克。 [制用法] 清水文火煎,空腹服,每日1剂。 [功 效] 宣肺益肾,活血利水。用治肾病综合症。 10.温肾通利汤治肾病综合症 [配 方] 附片9克,党参12克,茯苓9克,猪苓9克,炒白术9 克,仙灵脾9克,荠菜花30克,生大黄5克,泽泻 20克,肉桂2 克,生地9克,丹皮9克。 [制用法] 先将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20分钟,附片需先煎40 分钟,纳诸药再煎20分钟,每剂煎2次,每日1剂, 早、晚分别服第 —二煎。 [功 效] 温肾通利,利水消肿。用治肾病综合症。 11.益肾健脾汤治肾病综合症 [配 方] 黄芪12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炒山约9克,甘 草4克,茯苓9克,泽泻9克,石苇9克,野山楂9克, 丹参9克, 制萸肉9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 效] 益肾健脾,利湿消肿。用治慢性肾炎日久不愈及肾 病综合症。 12.首乌胎盘治肾病综合症 [配 方] 首乌、山药、黄芪、太子参、甘草、胎盘各等份。 [制用法] 净选后共研细末。每服3克,1日2—3次,温水送服。
[功 效] 用治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 13.脾肾双补汤治肾病综合症 [配 方] 党参18克,黄芪24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生 地18克,熟地18克,山药15克,菟丝子15克,金樱 子24克,芡实 24克,泽泻12克,车前12克,地龙10克,陈皮10克。 [制用法] 温水泡1小时,文火煮沸后,再煎30分钟,连煎3 次,取汁400毫升,早、晚各服200毫升,每日1 剂。 [功 效] 脾肾双补,清化湿热。用治肾病综合症无水肿期,尿 蛋白久不消失。 14.附子茯苓治肾病综合症 [配 方] 附子30克,淫羊藿15克,茯苓30克,苡仁30克,干姜10克。 [制用法] 先将附子水煎3小时,冉人其它中药煎30分钟后服用,本方每日1剂,分3次煎服,水肿消退后即可停 用。 [功 效] 温肾健脾利水,主治肾病综合症脾肾阳虚所致水肿。 15.知母治肾病综合症 [配 方] 知母12克,黄柏12克,元参12克,生地15克,紫花地丁20克,鱼腥草2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 克,板蓝根15 克,黄芩15克。 [制用法] 水煎内服,每天1剂,每天3次。 [功 效] 本方主要用于肾病综合症无水肿期大剂量运用激素阶段,患者表现为咽干口燥,虚热烦躁,心烦失眠, 舌质红苔黄等阴虚湿热为主的特征。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07.肝病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