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方剂来源 汉.《金匮要略》。 组成与用法 桂枝9克 芍药9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大枣 7枚 牡蛎9克 龙骨9克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调和营卫,滋阴和阳,镇纳固摄。主治虚劳心悸,易惊,汗多,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或遗溺,舌质淡润,脉虚大或芤迟。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上肢颤抖,阵发性心动过速,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衰弱,自汗,盗汗,遗尿,带下,早泄,遗精,不射精,阳痿;也有用于治疗肺炎等病症。例如: (1)上肢颤抖 本方加白菊花、代赭石、磁石、紫贝齿、龙眼肉治疗。患者突觉周身不适,不能平卧,次日凌晨上肢抖颤,波及全身肌肉瞤动,言语蹇涩,头面部肌肉抽搐,汗出恶风,脉弦,唇舌紫绀。结果;服药1剂,上臂颤抖减,自觉心慌不安;续用上方去白菊花、紫贝齿,加朱茯神、天王补心丹,又服1剂,心慌见轻,夜寐酣,上肢抖动能自抑,言语流利,但痰涎多;方中大枣加至10枚,另加姜半夏,连服2剂,诸症消失(《浙江中医杂志》1965年第11期)。 (2)阵发性心动过速 本方合六君子汤治疗。病妇产后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并伴有胸闷不舒、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结果:服药3剂后,心率减慢至正常,纳增便调(噬汉方临床》1970年第4期)。 (3)甲状腺机能亢进 本方加枣仁、黄芩、夏枯草、蛤壳治疗。患者心悸汗出。结果:服药5剂后,心悸除,自汗减;服药9剂后,汗止;继用上方加减调服40余剂,诸症消失,T3、T4测查均告正常(《陕西中医》 1985年第1期)。 (4)神经衰弱 本方加夜交藤、合欢花、远志治疗。患者因神经衰弱而失眠。结果:服药5剂,心烦减轻,惊惕稍安,夜能入寐,但梦多;守前方再进6剂,诸症悉平,夜寐安宁(《陕西中医》1985年第工期)。 (5)自汗、盗汗 本方加当归、黄芪治疗。患者产后汗出不止,一日更换内衣3次。结果:服药5剂,汗止(《山东中医杂志》19f5年第5 期)。本方治疗。患者盗汗10年,每晨醒来汗湿衣衫。结果;服药工0剂,霍然而愈(《山东中医杂志》1985年第5期)。 (6)遗尿 本方加猪脬1只(另煮汤)治疗。患者遗尿14年。结果:服药1剂止,10剂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山东中医杂志》1985年第5期)。本方合缩泉丸治疗。患者病已工年,曾用补中益气汤及肾气丸无效。结果:服药3剂,睡眠好转,遗溺暂止,此后偶有几次复发;仍守原方获愈。经随访两年,未见复发(《浙江中医杂志》1965年第9期)。 (7)带下 本方加鹿角胶、菟丝子、芡实治疗。患者带下清稀、色白,病已2年。结果:服药lO剂而愈(《山东中医杂志净1985年第5期)。 (8)早泄 治疗病已2年者。结果:服7剂症见好转,举阳时间延长;效不更方,继服数十剂而收全功(<中医药学报}1985年第2期)。 (9)遗精 本方治疗。患者病已5年,症见神疲乏力、头发脱落、头晕目眩、脉虚芤迟。结果:进3剂即得控制,继服7剂而愈(《山东中医杂志)1985年第5期)。本方治疗。患者小溲后有精液漏出,量多质稠已工4年。结果:服药14剂,漏出精液减少;再服14剂,基本痊愈(《中医药学报>1985年第2期)。本方治疗。患者病已6年,每夜遗精1,--3 次,曾用补肾固精之汤药及药丸均无效。结果:服药2剂,病减;继服20 剂,病愈(《山西医药杂志》1974年第4期)。. (10)不射精 治疗伴有精液检查异常者。结果:服药16剂,诸症均改善;继服数剂,巩固疗效,再作精液检查均属正常(《中医药学报》 1985年第2期)。 (11)阳痿 治疗阳痿数年者。结果:服药10剂后,症状好转,原方桂枝增至10克。复诊数次,至今未复发(《中医药学报》1985年第2期)。 (12)肺炎 本方加味,治疗小儿肺炎工3例。其中,神倦汗出,加黄芪、浮小麦;咳嗽不爽,加贝母、橘红、杏仁;喘促,加五味子、麦冬,痰多食少,加陈皮、半夏、苏子。结果;一般3天左右发热渐平,诸症亦随之消失(《中医杂志》1964年第10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阴阳不调,营卫不和,精、气、神、津液失于摄纳之证。方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滋阴和阳,有安内攘外之功,加以龙骨、牡蛎既能固表敛汗,又能镇心安神,更能固肾摄精,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心悸汗多、遗尿、失精,舌质淡润,脉虚大或范迟,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汗多,加黄芪、浮小麦,遗尿,加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心悸易惊,神不安舍,加灵磁石、酸枣仁、朱茯神,失精,加芡实、莲肉,菟丝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