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金丸

 学中医书馆 2014-01-14
左金丸 方剂来源 元。{丹溪心法》。又名回令丸、萸连丸(宋。《洪氏集验方》有方无名)。 组成与用法 黄连180克 吴茱萸30克 上药研细末,水泛或蒸饼为丸。每服2—3克,日服2--,3次,用温开水送服。也可改作汤剂水煎服,用量须酌减至汤剂常规剂量。 功效与主治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主治肝经火旺,胁肋疼痛,呕吐吞酸,暖气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幽门梗阻;又用于治疗胃肠道神经官能症,不寐,睾丸肿痛等病症。例如: (1)胃皖痛 本方合金铃子散,治疗浅表性胃炎、胃脘痛证属胃热内蕴者8例。其中轻型3例,重型5例。结果;痊愈2例,显效2例,有 效4例(《中医杂志}1984年第1期)。本方合金铃子散,治疗肝胃郁热型,合温胆汤,治疗胃脘积热型,共3例。结果均获良效(《河南中医》 1984年第3期)。本方加蒲公英、羊乳参、黄芩、白芍治疗。患者胃脘胀痛、有灼热感,心烦易怒,乳房作胀。结果:服药5剂后,痛势大减;续服3剂,痛除胀消(《浙江中医杂志》1984年第2期)。 (2)梅核气 本方加橘络、旋覆花、郁金治疗。结果:服药10剂后,喉间梗物若失,随访1年未复发(《湖南中医杂志》1990年第3期)。本方治疗。患者21岁,女性,精神萎顿,喉间有物。结果;7剂奏效(《中成药研究》1987年第7期)。 (3)呕吐 本方合胃苓汤,治疗幽门梗阻之呕吐。患者每日呕吐 1一2次,大便干燥。结果;服药8剂,大便已通,饮食见增,呕吐明显减轻;续服2周,呕吐完全消失(《辽宁中医杂志》1982年第9期)。本方加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钩藤治疗。患者素有高血压史,今因情志郁怒后呕吐,伴耳鸣头晕。结果。 3剂而安(《中成药研究》1987年第7 期)。用本方成药治疗因服锑剂而致呕吐者。每服3克,日服3次。结果:药后工天,泛恶呕吐缓解;配合锑剂治疗,续服成药,未再发生呕吐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3期)。 (4)不寐 本方加钩藤、夏枯草、合欢皮,治疗重症不寐。患者因过度悲伤而致精神抑郁,彻夜不眠。结果;服药5剂,能入睡3-4小时;续服5剂,寐安神爽(《湖南中医杂志》1990年第3期)。 (5)睾丸肿痛 本方加金银花、川楝子、车前子、香附治疗。患者阴囊灼热,肿大如拳,坠痛连及少腹。结果:服药5剂,局部红肿消退,少腹坠胀减轻,热退痛止(《湖南中医杂志》1990年第3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化火之证。方用黄连,清泄肝胃;少佐吴茱萸,既能疏肝解郁,又能降逆止呕,并能制约黄连寒凉之药性;辛开苦降,一寒一热,相反相成,共奏泻火降逆止呕之功,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吞酸呕吐、胁肋胀痛、口苦口干、舌红苔黄,为其辨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胁肋刺痛,加川楝子、郁金理气解郁止痛;肝胃 不和呕吐,加柴胡、芍药、枳壳;湿热泄泻或湿热痢疾、腹痛较剧,加黄芩、芍药;胃痛泛酸,加乌贼骨、煅瓦楞。 凡属胃脘虚寒、吐酸呕恶者,忌用本方。 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本方加白芍组成,功能清化湿热,缓急止痛;主治胃痛吐酸,腹痛泄泻,湿热泻痢,腹中挛急等。佐金丸 (《证治准绳》),即本方去黄连,加黄芩组成;功效、主治同本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