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坐月子,新妈妈要注意什么? 宝宝降临的日子可不是挑挑拣拣的,而是说来就来了,如果妈妈分娩的时间恰好在春节前后,那么月子就不可避免地“撞”上了过年。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坐月子”又是典型的中式习俗,那么这两个“特殊”碰在一起,“新妈妈”们在春节期间应该注意什么呢? 营养平衡 母婴健康 在幸福快乐的春节长假,饮食可谓是节日里的重头戏。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作为一种休息、放松和犒劳家人的重要方式,也作为庆祝全家团聚的形式载体,每家每户都会在春节饮食上下足功夫。新生产后的妈妈和娇嫩的小宝宝可受不了这“大补”。 坐月子期间产妇的饮食应避免冷、硬、辣的饮食,多食用较软、易吸收、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的食物。保持少饮多餐。因产妇生产后整个机体都发生改变,特别是胃肠道由于胎儿的娩出,使腹部处于减压状态,腹腔内环境的改变,致使胃肠功能下降,如食物过硬、过凉,都可能使胃肠道功能发生改变,易出现消化不良,影响营养的吸收。 月子里的前15天最好进粥类饮食,如小米粥、大米粥及面条,副食主要以蛋类及鱼类或各种肉类汤和易消化的蔬菜少许为主。过15天以后可进行较干的饮食,主要是大米、小米、饺子类,但必须煮熟煮烂,副食可增加些汤菜、炒菜,如菠菜、白菜、瓜类或西红柿等,必须炖烂,既有营养又有利于吸收。 环境幽雅 避免“太闹” 现在虽是冬季,但千万不可紧闭门窗,每日开窗通风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通风时应将新妈妈和宝宝换到另一个房间。通风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空气对流,这样可以保暖,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上下。 过节期间难免家人或者邻居会放鞭炮,鞭炮的声音会影响产妇的休息,但一般不会造成婴儿的听力损伤,虽然也许会影响小家伙睡觉。因此,家里正有产妇的家庭就不要燃放鞭炮了,确有风俗的问题,放几个烟花还是可以的。在邻居燃放鞭炮的时候,把门窗关闭,起到隔音的作用就可以了,大可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 心理调节 适当运动 初为人母是令人高兴的事,过年期间,走亲访友的难免会问问男孩女孩儿的问题,家里有些老人确实会有生男生女的情绪变动,产妇应把握自己,保持和谐、满足、喜悦的心情,这个时候丈夫最应该爱护自己的妻子,给予她心理上的支持。不良情绪不仅对康复产生消极影响,同样会对乳汁分泌产生消极影响。临床许多产妇产后缺乳,就是由生气引起的。 产妇虽需要注意休息,休息是恢复体力的重要方法,产妇经过分娩过程的劳累,疲惫之甚是情理之中的。但休息应注意科学安排,不宜连续休息时间过长,特别是分娩三天之后,应适当活动,做到以动康复、以动养身,这样有利于增加食欲,有利于乳汁分泌,有利于提高身体的整体素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