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刀剑复修之装具的整理与修复

 远处的灯塔356 2014-01-14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除了作为刀剑灵魂的刃体外,同样刀剑的外装具也是刀剑整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的材质、工艺,纹饰都充分折射拥有者的身份、地位、喜好…… 而且装具的工艺性更强,中国的金属文明始于青铜,青铜的装饰文化逐渐发展出镶嵌工艺,最早见到的是铜镶嵌绿松石。随着工艺的发展和铁等新材料的运用,大约在战国或更早时期,开始使用错金银工艺装饰铁器物,以后为了降低成本铁错金银技术慢慢地发展为铁金银技术,这种技术实际上就是对错金银技术的一种简化,从质量的角度来说它没有错金银牢固,但是从成本与大量制造的角度说它无疑更适于推广。

 

在上手看到实物,经过研究断代后,再进行外形、工艺、材质,破损程度等多方面的研究考虑,需要焊接的焊接、整修的整修,需要添补的添补,装具一般分为7件,鞘尾、提梁(两件)、拉条、鞘口、档手、柄箍,柄尾,每一件仔细观测,慢慢琢磨。后配缺件的外观颜色十分重要,它必须与原件搭配协调,这样就必须采用化学技术处理,做到修旧如旧。在现今的古玩行中,流传下来的一老笔筒(口径20公分)或是紫檀木,或是黄花犁制成,如果存在有一裂纹,如能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工本费要按物体总价值评估的10%收取,而在古刀剑行业中,这种艰辛的付出以及经验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对色不是一句话事,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有变化,冶炼技术也不一样,千姿百态,都必须真对每件器物进行精心的研制,在这个时候,修理师不仅仅需要有丰富的修复经验,而且还得其备在金属方面的独到研究和化学认识方面的综合素质。

 

以铜装、素铜装为例,要达到外形一模一样的效果,必须先制作模板,然后再做铜皮。铜皮的制作首先看颜色,由于是复古修复,那么铜材原料最好也来自老的铜制品如所藏旧家具上的旧器械,或陈旧的古铜器,铜质成分和老铜接近,这样最后的成色包浆会更好些。下一步再进行冶炼,成铜水后冷却,制成铜料,把铜料做成铜块,反复几次压平后制1mm~5mm厚的铜皮,以备使用。这些工序看似简单工序,其实所消耗的时间、精力是很长很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