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志斌书法篆刻展

 老樟xy67896789 2014-01-14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佛山市青年联合会常委
佛山印社副社长
佛山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展出:
“全国第七展书法篆刻展览”
“全国第九展书法篆刻展览”
“全国首届现代篆刻艺术展”
“广东省书法篆刻作品展 ”获银奖
“广东省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获银奖
“广东省首届篆刻刻字作品展 ”获铜奖
“广东省首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获铜奖
“广东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获铜奖

组织策划:
佛山柳州青年书法联展
珠三角五市青年书法联展
佛山青年书法家精品展
佛山青年文化行新绿奖书法大赛
主编《佛山书风探索系列》丛书

作品收藏:
洛阳白马寺
顺德宝林寺
广东省佛教协会
佛山市博物馆
天任美术馆
石景宜艺术馆等单位及个人收藏

出版:
《佛山书风探索系列——何志斌作品选》
《张槎书法家作品系列——何志斌书法选》
《何志斌书法篆刻集》


                                                     何志斌其人其书记略
                                                                                                
梁家焯

        
何志斌的书房名纳斋,刘正成的手书,用红木雕刻悬于斋中,一派旧读书人的气象。纳者,应许是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之意吧,这仅是我的臆想,一直没有问及他更深层的寓意,虽然我每以纳斋称之,彼此过从也密。
    纳斋少我十年,我们的交游始于十多年前,当然是因为书法,也因为别的。纳斋的业余爱好颇多,书法只是其中之一。我尝想,他用心研究或耽醉其间的学问或游戏,对他的书法艺术也有着颇大的影响:会计使其精邃;音乐使其跌宕;术算使其空灵;麻戏使其善变;文学使其润丽;禅学使其圆通;西学使其兼容。如此不一而足。古人说功夫在书外,是很有见地的。
        
纳斋学书为文是任性的。他不太泥于绳法,或许在他心中的绳法太多而难见规矩吧。他从没向我谈及为什么这样,只是强调为什么不可以那样,这想法本身就够禅的。同时,他崇敬历代传统法书,常心摹手追,颜筋柳骨、秦篆汉分地浸淫于古代典范之中,但近代的精英力构或许更令他倾倒,只是这个过程孳生出了更多他自己的本色,而不是成了被临摹对象的次等。这与铢锱精算,亦步亦趋的学习方法是大相径庭的。看纳斋近期的隶书作品总使我觉得是开了一个新境。在我的印象中,在好长一个时段里,广东人写的隶书总被囿于有限的空间里,形成积习,似乎雷池难越,有人尝试掺入了简帛的率真,大部分的结果是把简帛也写板滞了,仿佛是碑刻的简帛,有的仅是图得文字结体的异化。当然不能说纳斋现今的隶书的艺术水平都在他们之上。但其结体、神韵确是有其个人面目,且这种面目是建立在平常的横平竖直之间,而字里行间每使观者感到平实中有机锋处处,纵横披阖,令人有所感有所悟,这正是我认为其书法的动人之处。
        
我想通过披表他的性情,以便观赏他的书作;也反过来,通过解读他的书作,看到他的性情。纳斋是一个个性强烈的书者,有较多的我认为,这是我欣赏的。同时,也是我在很多时候企图令他接受我某种见解不果而一时不快的原因。但我们同时认为,这种和而不同正是中国文化兼容的雅量,只有这种不同才能铸造出他和其他的个体,而不是任何人的第二。
         
在书法领域里,要真正达到随心所欲而又不逾矩是极困难的。在此尤其害怕纳斋又会问我,为什么要不逾矩呢,我真无言以对。饶了我吧!


创造“我的”经典




——臆读志斌兄书法



罗方龙(柳州书法院院长)




        在我目前看到的书法集子当中,志斌兄的这一本最使我看得“不得要领”;惟其如此,方又让我沉思不绝。


       我猜想,许多善书者都会从各种渠道得到这么一种教诲,就是“书如佳酒不宜甜”。当展卷之际,一股浓烈的金石意味扑面而来的时候,感觉上就自然是如醉醇醑了!


当年阮元临池的时候,愁思百结,遂慨而倡导向众碑找出路——由汉代碑刻隶书上溯至各代篆法,在宋元以后复古晋唐的潮流中,这种独具慧眼的另辟蹊径,不仅在书法理论上是振聋发聩的,更有一层实际意义为康南海公所弘扬,这就是书法不得不步入碑学之路的历史选择了。我认为,志斌兄就是一位在碑学道路上艰苦跋涉的求道者。在他的前面,我们隐约可以看见战国的智者在竹简木牍上以笔代刀,也可以看见龙门的黎庶在洞窟土壁上以刀代笔;既可以看得见金凿之下玉屑石沫飞溅的奇观,又可以听得见无名大匠在汉碑之额纵毫嗖嗖……新时代以来,我们屡见无数的书坛巨子在隶书的推陈出新方面矻矻以求,斩棘披荆,终于杀出一条条血路。志斌兄,当之无愧是其中一员猛士!如果我们津津乐道于东汉碑刻隶书的富丽堂皇,则志斌兄的隶书,就是披着汉隶灵魂游走的侠士,潇洒,但不江湖。江湖虽然追崇义薄云天,同时也充斥着表面温文尔雅的陈规陋习,有时甚至酸不可耐。志斌兄出手,是意气纵横的,是戟与戟远交的铿锵,是剑与剑近格的凛冽,是秋风催狂的战马,是战马嘶裂的秋风。


    但其实在我的“不得要领”的意念下,我也感悟出了志斌兄笔下的种种超凡的要领。不过我又认为,志斌兄最出色的要领,并不是在于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展示他所掌握的十八般武艺。恰恰相反,他以他的大智若愚,向我们诠释了一种“清水出芙蓉”般的随心所欲。是的,随心所欲。佛说:“外门闭内门开”,寒山僧说:“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这些都是内心的自我体验结果,也可以说是浮图磨炼正果的途径。有途径,就伴随有技巧。世间没有不用技巧就可以做成的事情。为艺之道,技巧越高超,则所成越出众。而最高明的技巧,不只在于匠心独运,更在于妙造自然,于书,乃在于将千百年锤炼过的经典放在心湖深处沤泡,日久化成心血,流淌在血管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照实说,这是一个破坏经典的过程,但又何尝不是一个创造“我的”经典的收获!?志斌兄多才。志斌兄因此创造了自己的经典。志斌兄的经典,在我看来,是彻头彻尾的漫不经心,是在股掌间玩弄经典而悄无声息的“经典”,是“明月松间照”,是“孤云独去闲”。这是一种意境,是志斌兄用我们惯常的笔和惯常的墨写在我们眼前的禅和禅一样的诗,经典的诗。


    打住罢,真是愈说愈不得要领了;诚恐我的臆读曲解了志斌兄创造的经典——经典是不可以臆读的。




                                                  

                                                      丁亥冬至前三日,方龙臆于纵心室

屈铁枯藤写天真

                            ——青年书法家何志斌作品读后随想

                                          张 况(诗人、书法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永正先生博学儒雅,是一位轻易不臧否他人的学界翘楚,说起佛山书法界,我不止一次听到老先生击赏有加。佛山之所以能成为广东的书法重镇,老一辈书家的传帮带固然重要,同时与佛山年青书法家的探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时常为兄弟们所取得的成就而高兴,不仅仅心向往之,更为他们的开拓精神所感动。
    青年书法家何志斌就是佛山书法界的一位佼佼者。纳斋是志斌的号,中国古代骚人墨客都有起号之雅兴,有的甚至以号行世,名和字反倒少人记住,大抵号能寄寓他们心底的几分愿望罢。纳者,采纳、接纳、容纳、接受之谓也。海纳百川,有量乃能纳也!志斌颖质超伦,勤苦虚怀,二十寒暑,临池不辍,额上留下时间之辙碾过的道道印痕,磨的是人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恒心,炼的是人穆如清风的境界。悟而出者,乃能成为真正的书家。志斌作品的存在,足于证明他已是一位成功的书法家。志斌有“纳”之大志,何愁没有建树?
    风雨浊酒的执着,让志斌尽得隶书与行草的神韵。他用笔似屈铁枯藤,得天真趣味,信笔游走,却不乏几分孟浪的老辣,传统的矜持融通当代的豪迈,出世的自在入世的练达与铺满纸上的烟云,使他的作品时而激昂悲愤,时而深沉蕴藉;时而神采飞扬,时而肃穆收敛。线条粗中有细似断似连;笔意徐疾起落似行似飞,颇有放浪于山水之间,萧然于尘世之外的气象。观志斌泼墨,真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气浑韵厚的古君子书风是值得赞誉的,那里面有我们已日渐缺失的浩然之气和书法的灵魂。志斌作为佛山青年书法家协会的领头羊,周围团结着一大批年青有为的书法家,他们除了踏踏实实地磨练自己的书艺之外,更常组织与省内外的书法团体进行有益的交流和碰撞。他们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努力探索着佛山书风,为新时期书法的改革和发展不懈地努力,他们的精神实在可嘉。
    中国书法如今确是剩水残山了,虚浮的繁荣渗杂虚饰的假象,让人云里雾里。书坛造假制假之风日炽,欧阳中石无奈得要感谢制假者不署真名的辛劳,中石老这种反讽意味的潇洒实在是书法之殇的无奈表达。更有不学无术的字匠字奴蟹行书坛闹出种种令人哭笑不得的笑话,全然不顾中国书法的脸面何在,这着实是一种悲哀。幸运的是佛山书坛的生态还比较平衡。老中青三代书法家多能以学术和人格为重,少有相轻交恶的陋习,这当然得益于老中青书家们 “海纳” 的胸怀,唯其如此,乃有佛山书坛今日的蓬勃景象。

封面.jpg

题字.jpg

P2.jpg

P4.jpg

P4-1.jpg

P6.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