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气化痰丸

 学中医书馆 2014-01-15
清气化痰丸 方剂来源 明。{医方考}。 组成与用法 瓜蒌仁30克 陈皮30克 黄芩30克 杏仁30克枳实30克 茯苓30克 胆南星45克 半夏45克 上药共研细末,姜汁为丸。每服6—9克,温开水送服。也可用饮片作为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清热化痰,降气止咳。主治痰热内结,咳嗽痰黄,粘稠难咯,胸膈痞满,甚则气急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哮喘;又用于治疗偏头痛,胃溃疡,胁痛,神经官能症等病症。例如: (1)肺炎合并肺脓肿 本方去茯苓,加芦根、鱼腥草、败酱草、冬瓜仁,改汤剂治疗。结果:服药3剂后,咳吐多量脓腥臭痰,又服4剂后,体温降至37.5-37.8~G,胸片复查脓腔缩小,血象恢复正常({浙江中 医杂志》1987年第8期)。 (2)肺气肿伴发感染 本方加猪苓、泽泻、车前子,改汤剂,治疗左肺硬变,右肺代偿性肺气肿继发感染。患者浮肿,咳喘不能卧,小便不利,尿量减少。结果:服蓟3剂后,咳吐多量黄痰,气喘平息,小便量增多,浮肿渐消(《浙江中医杂志净1987年第8期)。 (3)心律失常 本方加远志、枣仁,改汤剂,治疗感冒后心悸。患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三联律。结果,服药6剂后,痰出较爽,咳喘减轻,心悸好转,心电图复查示室性早搏消失(<浙江中医杂志,1987年第8期)。 (4)嗅幻觉 本方治疗。患者自感各种饭菜均有鸡屎臭。结果.服药7剂后,嗅觉恢复正常(<山西中医》1990年第2期)。 . (6)舌感觉过敏 本方治疗舌尖发麻。结果:服药6剂后,患者自感舌尖麻木感消失(<山西中医》1990年第2期)。 , (6)偏头痛 本方加减治疗。结果。服药1剂后,头痛缓解,呕吐止,服药5剂后,头痛止,诸症悉除;继服清气化痰丸工个月善后。随访 2年,未见复发(《江苏中医杂志》1987年第工0期)。 (7)胃溃疡 本方为主,改为汤剂,治疗幽门部溃疡。结果:服药3 剂后,诸症缓解,仅有偶发胃脘痛,又服5剂后,胃脘痛止,用清气化痰丸合健脾丸调治半年,X线摄片复查示胃幽门部龛影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江苏中医杂志》1987年第10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嗽。方以黄芩、瓜蒌仁等清热化痰,配以陈皮、胆南星、茯苓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咳嗽痰黄、粘稠难咯、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其辨证要点。 化痰丸(《王节斋方)),即本方去杏仁、枳实、茯苓、胆南星、半夏,加海蛤粉、天冬、芒硝、香附、桔梗,连翘、青黛组成;功能清热化痰,主治热郁痰壅,胸膈郁闷,痰稠色黄,芣易咯出者。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 (1)《丹溪心法附余》清气化痰丸,由半夏、陈皮、茯苓、薄荷、荆芥 穗、黄芩、连翘、炒栀子、桔梗、炙甘草组成,功能清热燥湿化痰,主治胸膈痞满,头目昏眩。 (2){杂病源流犀烛}清气化痰丸,由半夏、天南星、白矾、皂角、干姜、莱菔子、橘红、青皮、杏仁、葛根、山楂、神曲、麦芽、香附组成,功能化痰理气,消食散结,主治郁气凝聚成块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