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附丸 方剂来源 清。<良方集腋>。又名立应散。 组成与用法 高良姜 香附子 上药研末,水泛为丸。每服6克,日服1一2次,温开水送下。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主治寒凝气滞,胃脘疼痛,得温痛减,苔白,脉弦。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亦可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痛经等病症。例如; . (1)胃炎 本方研细末,每服3克,早晚各1次,治疗寒郁气结型胃炎及胃痉挛性疼痛30例。结果;有效率为80%({中草药方剂的应用}旅大市卫生局编). (2)胆汁返流性胃炎 本方加黄芪、白芍、党参、茯苓、郁金、柴胡、半夏、枳壳、莪术、玄胡等,治疗40例。其中合并十二指肠球炎15例,球部溃疡10例,食道炎5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单纯返流性胃炎7 例。溃疡,加海螵蛸、儿茶、大贝母,食道炎,加黄芩,出血,加白芨、三七粉等。结果。痊愈30例,好转8例,无效2例,平均治疗35天({辽宁中医杂志}1985年第7期). (3)痛经 本方对行经少腹胀痛,喜暖喜按,乳房胀痛.,舌有瘀斑等,均可用之(《中国基本中成药》人民卫生出版社)。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寒凝气滞导致的胃脘痛,或连及胸胁胀痛。方用高良姜散寒止痛,香附理气止痛,理气散寒并施,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胃痛得温则减、舌苔白,为其辨证要点。 本方的主药可根据寒凝气滞的偏重来决定。偏于寒凝者以高良姜为主药,偏于气滞者以香附为主药;若寒凝气滞并重,则两味药物用量相等,临床如见瘀滞,加延胡索、川栋子、九香虫等,气虚,加党参、白术等。 若肝胃有郁火或胃阴亏竭,舌质红绛者,不宜应用。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中国医学大辞典》良附丸,由本方加干姜、沉香、青皮、木香、当归组成,理气止痛之功较本方增强,主治相同。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高良姜煎剂口服后能刺激胃肠壁的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消化机能亢奋和畅盛胃肠血液循环。香附亦有健胃及驱除消化道积气的作用,其醇提取物可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二药并用,共奏行气健胃,温中止痛之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