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蒡解肌汤

 学中医书馆 2014-01-15
牛蒡解肌汤 方剂来源 清。《疡科心得集>。 组成与用法 牛蒡子9克 薄荷3克(后下) 荆芥9克 连翘9 克 山栀9克 牡丹皮9克 石斛9克 元参9克 夏枯草9克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祛风清热,消肿散结。主治头面颈项疮疡初起,局部红肿,兼见恶寒发热、头痛、口干、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浮数。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头面部疖肿,腮腺炎等病症。例如。 (1)腮腺炎 本方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慢性化脓性复发性腮腺炎证属风邪痰热型者7例。恶寒发热,加清水豆卷、桑叶;咽痛,加苦桔梗、赤芍;咳痰粘稠,加陈皮、象贝。结果;显效4例,有效3例。治疗前后经X线造影检查对照,发现治疗后导管及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清晰改变,说明炎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年第 4期)。 (2)痈 本方加减,配合外敷药膏治疗。患者天突穴处漫肿疼痛,皮色不变,伴畏寒发热(体温38。C),脉象浮数。结果;服药3剂后,消散(《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头面颈项疮疡。方用薄荷、荆芥祛除风热,牛蒡、连翘解毒消肿,元参、夏枯草清热散结,既能祛邪于上,又能解毒消肿,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疮疡发于头面颈项、局部红肿疼痛.兼有恶寒发热,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表证较著,可加防风、白芷;热毒较甚,加金银花、菊花,局部红肿.加赤芍、丹参;口干明显者,加天花粉,小便黄赤,加黄芩、山栀,属于痰热,加白僵蚕、贝母;发于两颐、耳鬓,加柴胡、蒲公英,发于项后,加羌活,根脚坚硬、发于口唇四周,加紫花地丁、野菊花。此外,服本方可同时配合外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