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中,最能哭的孩子非Cindy莫属,在第一期节目中她甚至哭了三个小时!每次Cindy哭泣,田爸爸总是措手无策,不但哄不乖女儿,还让女儿哭得越来越响。
情景一:孩子们集中在“村长”跟前准备抽签决定要住的房子,Cindy躲在爸爸后面不出来。当其他孩子都涌上去抽签时,田爸爸雀跃地跳起来:“Cindy,快,抽签了!”Cindy却开始哭了起来,只能让别的孩子代抽。
情景二:领午饭的时候Cindy因不愿住破房子大哭,黏在爸爸身上大喊“我要回去!”田爸爸心中焦急无奈女儿不听话,说道“你看看你这是什么造型”“你说你最小,现在还有弟弟妹妹在这”“你都上中班了,人家还小班呢”,Cindy还是哭不停。
情景三:拿着食物回家的路上,Cindy还在哭,田爸爸边走边说:“在家不好好吃饭,现在我们只能吃这些东西了!” 情景四:Cindy午睡醒来不愿起床,在床上扭动不止,田爸爸先是石化了,后是作势要“教训”女儿;Cindy开始大哭,田爸爸心中回响起“慈祥的爸爸”这句咒语,无奈放下生气去哄女儿。 情景五:Cindy不愿意走路去集合地点,撒娇耍赖要爸爸抱着。田爸爸没辙,抱起孩子,面对大妈的疑问回应:“不会走路啊,没长腿!” 田亮女儿cindy最初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一个失控的“哭娃”,当cindy跟爸爸刚刚进入一个农村环境时,cindy害怕加恐惧,一直粘在爸爸怀里哭泣,而田亮对女儿的安抚,只有“别哭"、“弟弟妹妹都没哭”,“你是大班的,小班的都没哭”之类的话,却没有更好的办法。田亮的做法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很多父母都是这样处理孩子的哭闹的。殊不知,对孩子来说,这些话其实特别苍白。 其实在节目中,每个孩子都出现了各种“哭”,如不愿意上交玩具,不愿意进入农民房等。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去接纳孩子的想法和情绪,比如可以跟他说:“我知道你现在有点难过,因为你不喜欢。”先认同孩子的情绪和想法,不要讲大道理,孩子很快自己就能适应了。比如王诗龄,看到羊立马就有兴趣了,或者像林志颖那样做,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总而言之,当孩子哭闹时,父母需要意识到,孩子现在情绪不好,他在不舒服,难受,痛苦,他需要得到父母的理解。像孩子刚上学时会出现各种哭闹的情况,特别在刚开学的时候,孩子普遍都有分离焦虑,很多孩子会一直哭。而我们的正确做法应该是,跟孩子说,“那就哭一会吧,我知道你很难过。让老师看看,你能哭几分钟哦。”孩子的注意力往往就会被转移到手表等计时器上,会觉得这些东西“好玩”,一会就会忘记“分离”停止哭泣了。 五大高招让孩子转哭为笑: 孩子哭是在向你传递他的信息,爸妈一定要细心观察,对症安抚,在第一时间亮出你的高招,让孩子平静下来,让他倍感安全和温暖。 1.扮个有趣鬼脸 孩子都是喜欢做鬼脸的,在孩子哭的时候,模仿他平常喜欢的一些鬼脸动作,做几个鬼脸逗孩子发笑,就能让他停止哭泣。很多宝宝都会被爸妈的鬼脸所吸引而被逗乐,但要把握度,我们的目的是要孩子高兴,千万别吓到孩子了。 2.用其他东西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转移的,在他哭的时候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就可以,可以是他喜爱的食物,或者是另一个人、另一件事情、另一个小故事或者是跟他讨论他衣服上的小饰品啊等等,都可以使他破涕为笑。 3.用怪腔调说话 说话时故意拿腔拿调,动作夸张,表情丰富,会让孩子一直盯着你看,说不定就会露出一个小笑脸。妈妈弹舌头发声,爸爸吹口哨或打响指等声音都会让孩子很喜欢。 4.斗牛士 和孩子头对头,轻轻地顶来顶去,然后嘴里说:哞哞....。假装是两头牛在打架,孩子会觉得很有趣。 5、骑大马 坐在沙发上,让孩子坐在自己大腿上玩骑大马的游戏。上上下下的小颠簸会让孩子笑出声。 除了学会哄笑孩子,父母在平常还需要注意这些方面: 1、对孩子的敏感你也要敏感。他往往感受到的疼痛更厉害,你就不应该和他开玩笑,要承认他的疼痛的真实性。对他的痛疼要表示同情和理解。 2、不要助长他的哭。哭,既不需要奖励也不要惩罚。家长对待哭应该是中性的。分散注意力可以使眼泪变干,如果不行,则给以一张安慰的处方。如果一次紧的拥抱有用,就多用这种拥抱。 3、帮助他们把感受变成语言,让他们把事情说出来,这样可以减少哭的需要。 4、你自己一定要冷静,敏感的孩子会发现你的焦虑、愤怒、伤心等,藏也藏不住。如果你真是很烦燥,也可以和孩子说,这比让他猜你怎么回事要好。孩子不必要分担家长的烦恼。的敏感的孩子很可能会因家长的小小的焦虑而哭个不停。 5、不要只是批评,要表扬和批评都用。比如孩子拫高兴地赞许你他自己洗了手了,你一定要表扬他这一点,顺便提一下如果不把水洒到地上就更好了。不要看不见他自己洗了手,只看见洒了水。这样,他的哭会减少很多。 6、孩子有时哭,并没有多么具体的理由,有时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家长也就没有必要去研究他哭的原因。 7、不要给孩子贴上“爱哭儿”的标志,不要当别人的面谈孩子的爱哭,保护他的自尊心。 8、不要自己以为没有什么好哭的事,孩子的哭,毫无理由。比较敏感的孩子对于一点小事(如跌倒了,被椅子碰了一下,搭高楼搭不成,拼图拼不上等),都会看得很大,并且引发情绪反应:“哭”。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同情他的情绪反应,帮助他解决“小事”造成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