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编者按:人到老年,不仅需要补充一定的营养,有针对性地进行食补,也要加强锻炼。尤其是中医讲究养生,提倡穴位按摩,而按摩是我国传统的一种保健放松方法。通过中医穴位按摩不但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那么,穴位按摩巧养生,到底要如何做呢?记者将带你领略穴位养生的魅力。 本报讯 (记者 蔡卫杨)冷空气入侵,中老年人要注意身体的保暖,因此,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医生杨庆声建议大家这个时候可以对自己进行一些中医穴位的按摩,不仅可以起到保暖驱寒的作用,也可以养生防病。 “事实上,按摩养生可以贯穿全年,每天按摩穴位一次,养生保健少疾病。经络穴位,在常人看来相当复杂,如果你对穴位的定位不是非常清晰,那么可以采取大概的做法来进行穴位的按摩保健。”杨医生建议。 头部 手梳头、勤晒 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穴位众多。经常进行头皮按摩,能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防止头发过早变白、脱落。同时可以松弛神经、消除疲劳,甚至延缓衰老。多按摩头部,可以用手代替梳子梳头,按照从头顶到后脑勺,再从头顶到耳朵两侧的顺序,使头部产生热麻感。晒太阳也是头部保健的好方法,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午饭后,让阳光洒在头顶的百会穴十几分钟,能够通畅百脉、养脑补阳。 耳朵 捏、搓、弹 人体任何部位发生病变,都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廊的相应部位上来,其中与肾脏关系最为密切。肾是先天之本,搓弹双耳是最廉价的强肾方法。两手分别轻捏左右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做两三次,每次1分钟。长期坚持,能起到抗衰养颜的作用,对头痛、耳鸣等疾病也有帮助。 脚部 泡、晒、动 人的脚掌是一扇通向身体的“窗口”,五脏六腑都在这里有相应的穴位。坚持隔两三天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每次半小时,是非常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起到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如果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有助气血运行的中药,如当归、红花、三七等,效果会更好。 另外,平时有阳光的时候可以多晒晒脚底强身健体,平时坐着的时候也不要让脚闲下来,动动脚趾、晃晃脚都可以健胃解乏。 链 接 按摩有度防病变 人的穴位是需要经常按摩的。很多人认为穴位按摩是用来治病的,其实更大的好处在于及时纠正气血经络的不通,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通过刺激穴位,能起到调整体内气血运行的作用。《黄帝内经》里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按摩穴位调节阴阳,为身体做一个全年的基础保健。 杨医生提醒,穴位按摩,贵在坚持,平常按揉穴位可以缓解疾病,但并不意味着包治百病,也并不是人人适合,尤其是孕产妇和体弱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盲目按摩,以免引起受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