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电化教学的方法

 建章 2014-01-16

论文专辑                                                                                                   

 
 

                                                                                     

 试论电化教学的方法
 
 

 

文/编辑  建   章
 
 
 
 
一、关于电化教学方法的概述

    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由多种要素组成,主要的有语言要素,实物要素和实践要素。
电化教学方法,是师生利用现代教学媒体 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它除了具有教学方法的多个特点外,还具有下述的特质性特点:继承性——电化教学方法是在新的物质条件下,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 、补充和发展。在电化教学的方法中,包含着传统教学方法的成分,例如:讲授法、直观法等。形象直观性——电化教学的方法可以冲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形象的直观的感知对象。广泛的适用性——电化教学的方法以它的多样性适合教学的多种需要,距离上的、规模上的、层次上的、目的上的,并在教学质量、效率和规模上显示出它的特殊优势。

1.     电化教学方法的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电化教学方法的作用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
(1)规划作用
    教学方法既然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和手段,则必然要预先根据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估计规划教学的整体轮廓,为教学的实施顺畅和调控提供必要的预想条件。
(2)激发作用
   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及素质能力的培养,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段更能凸显激发作用。
(3)中介作用
    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在师生间的知识感知和情感交流中起着中介的桥梁作用。没有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中介桥梁作用,教学过程中的矛盾转化和解决就难以实现。
(4)发展作用
    教学方法综合地体现着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普遍要求,是作用于学生的最积极因素。因此,对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方法是一个特别复杂的,多层次的,多要素的教育现象。因此,在它的分类上,也形成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观:图表略
               
                  
二、常用的电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班级授课的形态中,以语言和文字为主要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活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教学方法。电化教学的方法,是在班级和个别化教学的形态中,以电子媒介为主,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活动,进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教学方法。教学形态与媒体应用的相同之处,决定着电化教学方法与一般教学方法具有一脉相通的内在联系。教学形态与媒体应用的不同之处,决定着电化教学方法具有不同于一般教学方法的自身特点。
     下面介绍的是能够反映电化教学方法特点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1.播放教学法
   这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根据传授知识的不同需要,又可分为以下各种方法:
(1)演播传授法
    演播传授法是在课堂教学或远距离教学中,教师利用电教媒体完整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能够完整地表达教学课题、内容的电教教材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在一系列视听活动中完成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的基本过程,运用的就是演播传授法。在远距离教学中,把表达整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系列电教教材按教学计划播放给学生,使学生通过一系列视听活动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运用的也是演播传授法。演播传授法对其所使用的教材有较高的要求。它必须全面地体现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 性的原则,特别是在结构上,应当是与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相一致的。演播传授法所使用的电教教材,基本上是电视录象教材和录音广播教材。
(2)演播引导法
    在课堂电化教学的开始阶段,常常用这种方法导出教学主题。演播的内容并不直接涉及教学问题,而是以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现象和事物开始,旁征博引、旁敲侧击、或创设一种情境、或引起学习动机、或提供一种线索。用这种方法,可以妙趣横生地引出主题,符合学生“志从趣生"的心理特点.例如,在一节让学生感知各种颜色的美妙自然常识课的教学中,一开始教师先播放了一段表现大森林的电视录象,然后才进入教学主题,借助于各种颜色的树叶让学生认识各种颜色。这里教师运用的就是演播引导法。电视、电影、幻灯、录音等手段都可以应用于这种方法中。
(3)演播昭示法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感知的事物、由于速度过快或过慢感知效果不好的事物、由于结构和变化内隐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等等,可以借助于电教媒体把这些事物展示给学生,实现对这些事物的充分感知,这就是演播昭示法.这种方法对突出教学的重点,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具有重要作用。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应当根据昭示内容的特点恰当地选用电教媒体。
2.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也是一种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标的电化教学方法。
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问题,呈现每一个问题的单元叫做框面。框面的序列就叫做程序。它可以是一个教学课题的,也可以是一门课程的,学生借助于程序书或教学机器来回答一个个问题,最终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就叫做程序教学。随着教学机器和计算机的大量出现,借助程序书进行的程序教学已不多见。
   (1)教学程序的类型
   ①直线式程序。  ②衍支式程序。   (2)教学程序的编制
   ①选择编制程序的课题。   ②良好的教学程序应具备的条件。
   ③编制教学程序应遵循的原则。
3.微型教学法
   ①微型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②微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a.确定训练目标。        b.观摩。  c.训练实践。   d.行为检讨。
       e.反馈。
4.综合教学法。
5.发现教学法
     电化教学的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补充和发展,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和冲突。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具有它的优势和不足,只有恰当地选择和综合地运用,才能在互为补充中满足教学的多方面需求,要特别注意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继承,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充实和完善电化教学的方法。
 
 
    文章发表于国家论文集《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一书
 

建章欢迎好朋友光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