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证监会两百人组队抽查 机构连夜对口供补漏洞

 四洋一家 2014-01-17

证监会两百人组队抽查 机构连夜对口供补漏洞

证券新闻腾讯财经[微博] 2014-01-17 08:13
2

一场核查风暴在毫无征兆下陡然来袭,1月15日晚间,证监会公布新股发行定价过程抽查第一批名单,涉及44家机构询价对象及13家主承销商。

而据媒体报道,昨日证监会各部门已抽调近两百人组成稽查小分队,开始奔赴各地分批次抽查。目前,已经在调查深圳基金公司的定价过程,1月17日预计接近调查尾声。

在证监会稽查的短短数天内,券商投行及参与询价的机构均感到了空前的“紧张”。而这种情绪则是源于1月12日证监会发出的发行监管政策中的一条规定,“如果主承销商允许不符合其事先公布的网下投资者参与询价和配售,证监会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天赐材料推介报告规定,询价机构账户必须有2亿元资产,个人账户要达到1亿元,但部分询价机构或个人账户资金并没有达到公开披露的要求。为此,其主承销商国信证券要求询价机构须在1月15日上午10点前将资金转入参与询价的账户,并提供相关资产证明,否则将取消询价资格。

类似事件还发生在中信建投证券内部。据消息称,1月15日,中信建投也开始催资料不齐的询价机构火速补材料。

中信建投所保荐的正是即将上市的纽威股份。而据该公司询价公告显示,首次参与询价的投资者必须向上交所申请获得电子平台CA证书,个人投资者应具备至少5年证券投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是资产证明,2013年12月30日证券账户中的总资产不少于5000万元。而为了应对核查,中信建投已直接要求询价机构提供12月30日这个时点,资产有5000万元的账户证明。

提前收到风声的券商正在拼命催促询价机构补充材料,而另一边的公募基金就显然没有那么幸运。

看好行业前景、公司成长性显然不能使参与报价的基金经理们“蒙混过关”。而其应对核查的方法则只能是补充研究报告,并对新股定价做出详细的解释。

据悉,自2014年以来,新股新股扎堆发行,这使得研究员只能简单的根据新股和中证行业的估值情况简单的给出一个报价。不过,根据新股询价的要求,公墓基金每参与一只新股,研究员必须做定价模型,并出一份定价报告,然后由基金经理判断是否参与申购及如何报价。

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稽查则使得基金公司有些措手不及。目前为了能够过关,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们不仅要“对口供”,有些研究员则还需要重新补报告、走内部的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