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叮咛:细节成就人生

 yagi1 2014-01-17
孔子的叮咛:细节成就人生
作者: 张德中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四位建筑师之一,有人曾要求他用一句最概括的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他只说了六个字:“魔鬼在细节中。”其意思是,如果不注重细节,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密斯·凡·德罗告诉我们的道理其实和《论语》教给我们的一样:细节成就完美、细节成就人生。

    《论语》一共只有二十篇,一万五千多字,可谓字字珠玑,但它却不惜用一整篇——《论语·乡党》篇,一千六百多字,讲述孔子的人生细节。

    我们先看看孔子在办公场合的表现: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论语·乡党》十·四)
 
    转化成今天的话就是:进办公室的门时,他一定先向大家点头打招呼,绝不会直冲冲的闯进去。他从不站在门的中间,以免挡了后面的人。行走时绝不踩门坎,以免站立不稳而失态。经过别人座位时,表情庄重有礼,脚步轻快,说话也是轻言细语,生怕打搅别人。

    上堂之时,一定会提起衣服的下摆,恭敬谨慎,屏住气息而不气喘吁吁。从堂上出来,下一级台阶后,才舒气解颜,怡然自如。等走完台阶,便快快地向前紧走,如同鸟儿舒展翅膀一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则是恭敬若有所思的样子。

    反观现在的某些人,领导刚把任务布置完,宣布散会,他马上就伸个懒腰,好像领导把他折磨得不行似的;还没出会议室的门,他就开始向别人抱怨会议的决定;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不是急于落实领导交办的任务,而是在下属面前发一通牢骚。这么个样子,能取得领导的信任吗?

    在办公场合,与不同级别的人打交道,孔子是这样做的: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论语·乡党》十·二)
 
    转化成今天的话就是:在办公场合,面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孔子总是表现出温和快乐的样子,说话时从容不迫,侃侃而谈。而面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他一定和颜悦色,同他们说话时,正直而恭敬,不卑不亢。君王在场时,孔子非常的谦恭,言语谨慎,小心翼翼。因为他知道君王并不代表自己,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因此,对君王,就不能不谨慎有加。
一个人,言行举止得体,处处都会受人欢迎;乱说乱动,举手投足都会招人厌烦。

    我们再来看一看孔子是如何搞外交的。先看一看孔子怎样接待外宾: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论语·乡党》十·三)
 
    转化成今天的话就是:孔子一接到君王招待外宾的指令,神色立即就会庄重起来,并马上着手进行安排,连走路也比平时快了许多。

    外宾到了,他向客人作揖行礼,对客人的左右随从,也以礼相待,一一拱手示意。他行礼时,衣服前后摆动,非常整齐。拜见客人时,他快步向前,主动问候。他像一只展翅的小鸟,在宾客之间翩翩地飞来飞去,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到舒服。

    外宾走时,他一定要送行,直到客人不再回头。外宾离开后,他怕国君惦念,赶快向国君报告。

    一个人,考虑得如此细致周全,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怎能不让人对他心悦诚服?

    相比之下,大家可以想象,如果用下列方法接待贵宾,会是怎样一种效果:接受任务时,犹犹豫豫,吞吞吐吐;对贵宾的同行者不理不睬,熟视无睹;拜见贵宾时,倒要对方主动前来寒暄;宴请时,只忙着和贵宾攀谈,对其他人都视而不见;招待结束后,撇下贵宾扬长而去……

    再看一看孔子出使外国的情景: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论语·乡党》十·五)
 
    转化成今天的话就是:拜见外国领导人时,他手中执圭(圭,一种礼器,供出使外国的使节使用),鞠躬似地弯着腰,好像举不起来似的。向上举好像在作揖,向下拿好像在交给别人。表情庄重,脚步紧凑细碎,看起来像是沿着一条线在走。到献礼物的时候,他满脸和气,情真意切溢于言表。和外国君臣私下往来,他轻松愉快,真诚坦率自在其中。

    外交无小事,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该轻松的时候轻松,这样收放自如,才能不辱使命。

    孔子回乡时的言行举止,也值得我们深思。

    孔子回乡时的情景是这样的: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论语·乡党》十·一)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十·十三)
 
    转化成今天的话就是:在家乡,面对父老乡亲,孔子和颜恭顺,真诚的倾听着,很少打断乡亲们的谈话,也极少言语,就像不会说话一样。他知道,不能因身份、地位的改变而变得傲慢无礼,应该用平和的心态一如既往的对待自己的乡亲,切不可得意于自己的地位与成就,炫耀自己的见多识广。

    与乡亲们一起饮酒吃饭,席散之际,孔子总是要等拄手杖的老人出门后,自己才走。绝不与老人抢行。

    反观现在的某些人,回到家乡时,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在外面有多吃得开、混得有多好,那副不可一世的样子,让人感到要有多恶心就有多恶心。

    我就认识这样一个人,回到家乡,居然不回父母家住,硬要在四星级宾馆开房;寻亲访友时,人家倒茶水给他喝,他也不沾一口,好像别人在水中放了毒似的。实际上,人家倒了茶给你喝,不管渴不渴,都要抿一口的,这是最基本的礼节。我真不知道这家伙哪根神经出了毛病?摆的哪门子的谱?

    孔子在其它方面的细节,如着装、饮食、斋戒、处事、事君、交友、容貌等,《论语》中都有记载,在这里就不一一讲述。


    大家可能觉得,这样一些小事情,谁都明白,还有必要记载在经典上吗?实际上,《论语》之所以用大量笔墨记录孔子的这些细节,就是要告诉我们:任何伟业的铸造,任何伟大的人生,都离不开细节的支撑。

    “海不择细流,才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细节之中见精神,细节之中见功力。

    细节中蕴藏着机会。法国银行大王恰科、日本历史上的名将石田三成,就是靠细节赢得了机会。

    恰科年轻时,自告奋勇到一家银行找董事长谋职,被拒绝了52次。当他最后一次被拒绝后,丧魂落魄地从银行走出时,看见银行大门前的地上有一根大头针,便弯腰捡了起来,以免它伤人。第二天,恰科接到了银行的录用通知。原来,就在他弯腰捡起大头针的时候,被董事长看见了。董事长认为,如此精细小心有修养的人,一定适合当银行职员,于是改变注意决定录用他。就这样,恰科进入了法国银行界。后来,他成了法国的银行大王。

    日本历史上的名将石田三成未成名之前在观音寺谋生。有一天,幕府将军丰臣秀吉口渴到寺中求茶,石田热情地接待了他。在倒茶时,石田奉上的第一杯茶是大碗的温茶;第二杯是中碗稍热的茶;当丰臣秀吉要第三杯时,他奉上了一小碗热茶。

    丰臣秀吉不解其意,石田解释说:第一杯大碗温茶是为解渴的,所以温度要适当,量也要大;第二杯用中碗稍热的茶,是因为已经喝了一大碗不会太渴了,稍带有品茗之意,所以温度要稍热,量也要小些;第三杯,则不为解渴,纯粹是为了品茗,所以要奉上小碗的热茶。

    丰臣秀吉很是感慨,出家之人,对人对事研究得如此细微透彻,此人一定可以造就,日后可堪大用,于是决定将石田纳入自己麾下。

    因为三杯茶的缘故,石田得以进入军界,后来成为了一代名将。

    当然,做好细节,未必就能够遇到平步青云的机会。但如果你不做,你就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成功离不开细节的积淀。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乔·吉拉德,就是从细节入手,成就了一番事业。

    乔·吉拉德认为,卖汽车,人品重于商品。一个成功的汽车销售商,肯定有一颗尊重普通人的爱心。他的爱心体现在他的每一个细小的行为中。

    有一天,一位中午妇女从对面的福特汽车销售商行,走进了吉拉德的汽车展销室。她说自己很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就像她表姐开的那辆,但是福特车行的经销商让她过一个小时之后再去,所以先过这儿来瞧一瞧。

    “夫人,欢迎您来看我的车。”吉拉德微笑着说。妇女兴奋地告诉他:“今天是我55岁的生日,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送给自己作为生日的礼物。”

    “夫人,祝您生日快乐!”吉拉德热情地祝贺道。随后,他轻声地向身边的助手交待了几句。

    吉拉德领着夫人从一辆辆新车面前慢慢走过,边看边介绍。在来到一辆雪佛莱车前时,他说:“夫人,您对白色情有独钟,瞧这辆双门式轿车,也是白色的。”

    就在这时,助手走了进来,把一束玫瑰花交给了吉拉德。他把这束漂亮的花送给夫人,再次对她的生日表示祝贺。

    那位夫人感动得热泪盈眶,非常激动地说:“先生,太感谢您了,已经很久没有人给我送过礼物。刚才那位福特车的推销商看到我开着一辆旧车,一定以为我买不起新车,所以在我提出要看一看车时,他就推辞说需要出去收一笔钱,我只好上您这儿来等他。现在想一想,也不一定非要买福特车不可。”

    后来,这位妇女就在吉拉德那儿买了一辆白色的雪佛莱轿车。

    正是这种许许多多细小行为,为吉拉德创造了空前的效益,也成就了他的伟大传奇:被吉斯尼世界记录誉为“世界最伟大的销售员”,创造了多项吉尼斯世界汽车零售纪录——平均每天销售6辆车,一年最多销售1425辆车,在12年的汽车销售生涯中总共销售了13000辆车。

    这些成功的人生故事,是《论语》最好的注脚。说明细节对人生的重要性,是古今共识。

    孔子说: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七·三十)仁爱距离我们远吗?我想要仁爱,这仁爱就来了。孔子在这里是想告诉我们,仁爱——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

    仁爱是这样,成功人生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心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把每个细节都做到位,持之以恒,成功人生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