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数人来到阳澄湖畔时,暮色刚刚垂降,天际一抹余辉,芦丛影影绰绰地摇曳起云翳月光。几片荷叶点缀水色,使四周显得分外宁静。两艘快艇载起我们,顷刻间驶往烟波浩渺的湖心。
今夜的客人来自台北,他们曾是军政人员,现在都从事工商业。一路驱车谈笑,说当初去台湾,蕞尔海岛涌进比本土还要多的外省人,连一片遮雨的草棚都找不到。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艰辛,充满摩擦的生存环境使人疏离了自然美景。快艇犁开波浪,箭一般地向前。扑面而来的风夹带水珠,撩动人的襟怀。 今夜我们去的地方在湖心。蟹簖围住宽阔的湖面,只留出一个狭窄的出入口,一艘木船停泊其间,船窗中射出诱人的灯光。踏进船舱,就闻到一股螃蟹的鲜腥香气。敏感的客人顿时流露出兴奋之色。舱里有圆桌,主人夫妇热情地招呼大家入座。转眼间,一道道菜肴就端了上来。鳜鱼、塘鳢鱼、青虾、黄蟮,还有肥嫩的草鸡和新鲜蔬菜,实在让人馋涎欲滴。待到背壳鲜红的螃蟹端上桌来,客人们更是一阵雀跃,仿佛每人都像贪馋的孩子一般,纷纷举起数码相机,拍摄这迷人的景象。 一弯皎洁的明月洒下万片碎银。从湖面吹来的风,含着水草的鲜腥气息和丝丝凉意,驱走了初秋的暑热,令人气清神爽。记得几年前,我根据李渔的诗句改写了一副对联:“未识阳澄辜负目,不食螃蟹愧对腹”,放在大闸蟹养殖基地的牌楼前,竟成为湖畔许多经营者的广告。此刻端坐湖心,看岸边招幡飘动,心想,这片历史悠远的鱼米之乡,不只花木扶疏,水波潋滟,更有足够丰富的内蕴诱人探寻。这里不仅盛产农副产品,也盛产计算机、新型电子元器件以及各种各样的集成电路板,台湾最大的IT产品制造企业纷纷前来投资。湖畔的高尔夫球场、度假村、高档别墅,与湿地苇丛、短笛牧歌相得益彰。阳澄湖的生机盎然,全在于它跟国际接轨,为两岸牵手。客商们这里认同家园,岂有不品尝大闸蟹的道理?不等秋风响起,便纷至沓来。 主人说,今夜只是渔乡的家常便饭,谈不上什么烹饪技巧,要是觉得好吃,欢迎你们经常过来。年长的客人嘴里含着蟹黄,连连点头称是,说两岸解决了直航,从台北到阳澄湖真是非常方便,中午飞过来买一篓正宗的大闸蟹,晚上就可以请家人品尝。可惜……我的老父亲,没等到这一天。 说话间,眼角竟有些湿润。 □陈 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