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让头脑清晰,你的世界自然安宁!!

 addccde 2014-01-17
    (一)头脑不清晰,你的世界自然混乱
    问:请帮助我了解,为什么我不能意识到我内在的灵性?为什么我会将灵性排斥在我的意识之外?
    答:你目前的自我意识是基於你自己的一个假设:你与创造你的灵性是分离的,你不是他的一部分,你和他不一样。你拒绝接受你是灵性的一部分,你自然无法体验到他。你需要接受灵性是你看到的一切事物的本质,你才能接受你也是上帝灵性的一部分。让我再次向你保证,不管你是否承认上帝驻守於你心中,他一直都在那里,也将永远在那里,谁也无法改变这一真相。你与你的源头不可分离。
    问:是因为我过去的思维模式又回来了吗?还是......
    答:让我帮你理清一下头绪。目前困扰你的有两件事: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是你的头脑缺乏清晰的认知;第二,是你认为生活中总有些事情是你无法控制的。
    先谈谈清晰的认知。你心中有一个困惑,那就是如何协调你的灵性成长与平日的寝食坐卧,因为你觉得生活的琐碎不时将你从那平静、安宁的灵修中拉出来。
    让我们触及问题的核心。有个说法你听过很多次,它也以不同方式被表达过,那就是:万法唯心造。我说过,你会体验到你选择去看的东西。简单的说,不管你头脑中有什么,你会认为你正在体验它。我说“认为”,因为在这梦幻世界里,它真的就是一场梦。但因为这些体验对你来说是如此的真实,我们就暂且称呼它为梦里的真实情节。
    你头脑中有什么,你都会在物质界、在这个幻梦中看到它们显现出来。当你头脑中缺乏清晰的认知,那么你头脑外的世界除了同等的混乱,不会有其它的状况。你目前为自己头脑设定了限制,所以只能看到自己正在做的梦。除了你预先在头脑中编排的剧本,你还可能梦到别的什么呢?因此,你梦中的体验就是你头脑中的东西。
    如果你能完全清楚的明了我此刻告诉你的真理,你会发现它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明白了这一真理,当你做每天的日常大小事情时,你会时时刻刻、清清楚楚的观察到你的头脑是清晰的还是混乱的。当你看到外面的事情一团糟,你会立刻明白这种混乱的情况,正是你目前头脑状态的真实反映。
 
    (二)做每件事,只是为了获得安宁
    你现在正在想,“我该怎样清晰我的头脑呢?”。如果混乱先是在头脑中发生的,除了改变你的头脑,你还需要改变什么呢?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开始建立新的思维模式。
目前要你认清你头脑中混乱的思维模式,会有些困难,因为它们赖在那里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它们的存在,已经让你觉得舒服,你已习以为常了。这种混乱的思维模式,已被你定义为自然、正常的状态了。
    因此,当我建议你只需简单的改变你的头脑,你听起来认为是很困难的事。确实,只要你还认为你所体验的混乱世界是正常的生活,你一直都会觉得改变头脑是很难的。
    你真正想要达成的,是获得一种安宁的感觉。我的建议是:当你走过任何的经验与历程,都看成是为了获得那安宁的感觉。你做每件事时,无论钜细,都要明确一点:你做,是为了达成安宁。即使是面对最索然无味的任务,也要记住这一点。
    每一次,都在头脑中有意识的重复这句话,“我做这件事,是为了获得安宁;我做它,因为它带给我安宁的感觉。”
    逐渐的熟悉、喜欢这一想法。在开始的阶段,选择轻松的时刻有意识的记住这句话,而不要挑在看似易受外界干扰、较难体验宁静的困难时刻。
    刷牙时,为了安宁而刷;看花时,为了安宁而欣赏;有人在打搅你时,淡淡一笑,泰然自若,为了安宁。
    显而易见,我们是为了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新的思维模式,让它深植内心,以至於下一次,你再次身处混乱无绪的困境中时,还能记住对自己说,“我做它,因为它带给我安宁”。如此,你还有机会有意识的重新选择安宁。
    记住,不要再次被误导,不要让老习惯卷土重来。
    不要认为你毫无选择:“我不得不这样做,我没有选择,我只好这样做”,然后,无可奈何的继续做那些不会带给你内心安宁的事情。任何不会带给你内心安宁的事,你都该坚决不做。
 
    (三)明知内心会不安,还想去做,那就做吧     
    当然,可能有某些情况,你不愿停止你正在做的事,或者改变你做事的态度,来获得安宁。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你,不要因为明知内心会不安宁还继续去做,而批判自己为有罪或懈怠。这种过分的自责最终会摧毁整个选择安宁的过程。因为不久,你会发现,你再也不愿为不选择安宁而感到内疚。那时,你就会放弃选择安宁的过程,而不再继续念这句警醒语,“我做它,是为了获得安宁”。
    我建议你在这种情况下,把警醒词改一改,“我知道我在做这件事。我知道做这件事,会让我内心不安,但不管是为了什么理由,我先做吧。没事的。”。然后,再看看会发生什么事。因为当你允许自己继续做那些不会带来安宁的事,而且心中不再去批评时,你会发现安宁从未离开过。
    你苦苦追求开悟,可又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达成这一目标,因此你像是在惩罚自己。但我告诉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你重新记起你是谁。目前似乎唯一延迟你觉醒的,就是你对自己还没有觉醒的批评与自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你还没有选择完全的放下。你还没有选择走出你梦境中的舒适区,回到你自然而清醒的状态。觉醒的过程就是这样。
    追寻觉醒的过程,看起来很真实,也很精彩刺激,好像让你充满活力,但与体验真我相比,不过是个阴影罢了。这也是为什么你对“觉醒”这件事这么有兴趣。这个过程可以让你在你的舒适区中左推右撑,每次只是一小点、一小点的,让你踏出去的每一步,都会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当然,这样做也可以。
    目前你心中痛苦,是因为你在自责为什么不能勇敢的跃出,离开那个舒适区。我希望你能明白的是,你心中有那种困扰的感觉,是因为在你心底的最深处,你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是谁。这一真相悄悄的渗入你在梦境中的意识里,虽然只有一点点。因此,在你苦苦追寻实相世界时,你的真我会悄悄的说,“这是不需要的。”
在你做每一件事时,选择安宁。如果知道做了内心会不安宁,可还是想做,那就做吧。
 
    (四)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沟通
    问:如前所说,做事时随时选择安宁,以此心态,一个人该如何去处理与他人之间令人心烦的争执呢?
    答:在此,我希望你注意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
    当你与任何一个人谈话时,确切的来说,正在发生两件事:你在说的,是你当时的感受;而另一个人听到的,是他自己想听的。其实,你是在表达你当时的想法。
所以,当我建议你注意沟通的方式时,指的是要注意你当时说话的心态与想法。如果说话时,你带有愤怒或任何形式的恐惧,那听你说话的人,接受到的一定是你的愤怒或恐惧,具体说什么话已不重要了。
    如果你内心安宁、充满信任,虽然看起来并没有任何让你信任的理由,但对方也能收到这份信任,这才是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沟通。当我说“从你心中向外扩展信任”时,我说的就是前面提到的真正沟通。
    你应该明白,此时你表达的信任,是与对方自然的本性交流。让这份信任在他内心引起共鸣,从他的意识流入你认为有限的头脑中。
    观想以下这个图像:
    有两个卡通人物正在交谈。从他们的嘴里冒出很多气球,气球里是他们说的话。在两个人的顶上,是他们的灵,也在交换著说话的气球,而那里才是真正交流发生的地方。
    当下面的两个人在说话时,交换的不过是一组组的词句而已。而你真正想表达的安宁与信任,装在如心形状的气球中,从上面你的灵体传送到对方的灵体那里,被他接受,然后过滤,再向下传到头脑里,然后被理解。      
    这种沟通需要点练习,不是吗?要改变你花很长时间形成的、而且自认为正确的沟通习惯,确实有些困难。我的建议是,回过头去看看旧有沟通方式的成功率,如果还有用,接著做,如果不行了,也许现在该试一试新的方法。
 
    (五)选择真正最有价值的
    问:那么,运用这种新的沟通方式,我该如何解决目前我卷入的金钱纠纷呢?
    答:给你另一个图像:
    有一艘小帆船,你站在左边,对方站在右边。你们两个都拼命把船朝自己的方向拉,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这船是自己的。拖到最后,船被撕裂成两半,连船骨也断成两截。
    你的问题还牵涉另一件事,那就是你的价值观。你必需非常清楚你重视的到底是什么。正是因为在你头脑中,缺乏清晰的价值观,导致你对财产的分配结果产生恐惧。人际关系牵涉其中,还有那个“老魔鬼”~钱,也在里面搅和。我希望你明白,事实上,这中间只牵涉到一件事,那就是你是否将内心的安宁视为最有价值的事。
上面那只被撕裂的小帆船形象的说明了,当你的头脑处於分裂的状态时,最终不会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任何以牺牲你内心安宁而争夺到的东西,不会带给你任何持久、真实的价值。事后,你会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我建议你,花点时间,好好的静下来,把你希望发生的情景以及你害怕会发生的情况,在你头脑中一个一个的预演一遍。要特别留意那种安宁的感觉。我指的是,在你头脑预演各种情况时,看哪一个带给你一种完全的满足感。然后就记住这个情景,放在心中,轻柔的握住它,没有一丝担心,让它发生,完全的相信它会发生。
    请记住,在你放心等待它发生到它最终实现的这段时间里,不要让担心搅入其中,因为如果你头脑中因担心而改变主意,你期望发生的事情就会改变。
    你必须给它完全的自由去发展,毫无负担的进行,之后不要担心,“我不知道这是否正确,它真的会发生吗?”
    没有任何对未来的恐惧,无一丝牵挂,让它自然发展。
    如果这一情景在你头脑中是绝对的清晰,而且一直不变,那它必然会发生。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这个心想事成的过程,看成是人生大梦里的一个夜间小梦。你很清楚,在你做梦时,你只需改变梦中的想法,就可以让你希望的任何事情发生。这个过程,也是我一直向你解释的,和人生大梦一般。
    你是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恶梦:你梦到正被一只老虎追赶,走投无路,怕得要死,突然之间,头脑中闪过一个念头:“等等...我一定是在做梦吧!”你再一回头,那只老虎已经不见了。是你,让老虎消失了。
    选择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你选择安宁,你一定会拥有安宁,不管是在何种情况下。请不要把这当成是一种神秘的解释来接受。当你还在做梦时,这是我所能给你最真实的提醒了。最终它会帮助你明白自己正在做梦,从而产生更大的觉醒意愿。
当然,你可以不断找一些证据来证明你的梦是真实的,或者你也可以发现,梦就是梦,然后决定醒过来。你愿意怎么做,这也是你的一个选择。
 
    (六)冲突源於矛盾的想法
    问:如果两个人在同一件事情上,期望不同的结果,那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
    答:任何事情的最终结果,完全是由让事情发生的想法之背后动机所决定的。
    如果你一开始选择给自己和你的兄弟们带来安宁和喜悦,那么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终的结局也必然是安宁与喜悦。你们可以选择满足对方内心的真实渴望,因为你与你的兄弟们从来都是一体的。
    目前的事情看来好像不是那么回事,那是因为你们两个人都认为各自的愿望与利益是相互冲突的,这一自以为有冲突的想法必然会导致事情产生冲突和矛盾的结局。所以,想要改变这一结局,你得期望对方获得你也想要的结果。
    让我再次提醒你,你在世间的体验只是为了让你明白“万法唯心造”这个真理。引起争夺的事物,可以是任何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然而,如果仅仅把争夺的东西视为矛盾、冲突的起因,那就南辕北辙、走错了方向。对事情结果相互矛盾的期望,是源于你们对匮乏的信念。
    扪心自问一下,如果你确信的知道,你有能力选择任何进入你生活的体验,那些看似会与别人有利益冲突的事还会发生吗?
    问:我可以这样理解你的话吗?当对同一件事情有完全相反的看法时,如果我先选择拥有安宁,那事情将会获得圆满解决,而且利益双方。
    答:如果你先选择安宁,事情完结后,你的奖励就是你获得了安宁。你会逐渐明白,内心安宁才是唯一有价值、唯一值得选择的。让你的兄弟们如愿以偿吧!
    问:我需要修行多久,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答:这完全取决於你自己。
    请记住,你全心全意选择安宁的那 一刻,真实的平安瞬间充满心房。
    你练习在每一个环境下持续、清楚的选择安宁,这一修行过程什么时候完成,是由你决定的。
    选择安宁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安宁不是幻觉,它是实相世界的真实反映。
    你做出的那些让你内心不安的选择,只会加深你对幻相的认同,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七)从做事中获得安宁
    问:最近我有一个体验,我处於一种状态或者感觉中,持续了整整一天。没有丝毫的困惑和恐惧。我怎样才能有意识的回到这种无惧的状态中呢?
    答:事实上,那一天,你进入了无念(non-thinking)的状态。思维停顿,只剩下完全的感受。
    胡思乱想,才会产生困惑与恐惧。当你处在完全的感受的状态下时,这一刻,你与你的本性最接近。然而,要让自己进入这种状态,对你来说,常常是最困难的,毕竟,你一直以为,“我思,故我在”。
    思维已被错误的等同於获得智慧的过程。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这种看法是错误、颠倒的。真实的智慧只会在完全感受的状态下流入。
对你来说,要达到这一状态,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喜爱你正在做的事。在你做带给你内心安宁之事的过程中,你会逐渐放掉很多习惯性思维。这种“做事”的过程,不是你以前那种边做边想、边做边计划的做法。以你的例子来说,因为做著自己喜爱的事情,所以不需要去胡思乱想,正是如此,你才能够清楚的去感受。做事过程中产生的快乐,让你感受到了安宁。
    “做事”(Doing) 已经变成一个不好的词了,因为它常使人联想到任性与固执。而我在这里描述的“做事”,更像是一种意愿......愿意让自己臣服於完全的感受中。要能完全的感受,你得融入所做的事情中。
 
    (八)感觉的重要性
    日复一日,每时每刻,你都不停的在说话、做事,与你的言谈举止相伴的各种感受,常常被你忽略。这些感觉通常是不安、恐惧和焦虑。即便如此,我仍然希望你试著去留意它们,因为当你习惯去接纳、去感受这些感觉的时候,一扇门就会打开,更真实的感觉,那些安宁和喜悦,那些最后带你了悟自性,明白自己真是上帝爱的延伸的狂喜,才会通过这扇门流向你。
    当你留意那些带来恐惧的感觉时,与品尝过的安宁相比,放下你的焦虑自然会容易些。
    我可以不厌其烦的告诉你,如何放下恐惧,为何放下恐惧,以及去认清恐惧的虚幻性,可这些话又有多少真正打动过你的心。拥有了那份安宁的感觉,获得了融入上帝后的完全满足,昔日忘记自己本来面目而升起的各种恐惧,才会被你弃之如草芥。
    我的建议很简单:
    不管是什么样的感受,无条件的接纳它们。接受它们吧,藉由它们,你才能与自性有最亲密的接触。
    问:谁先出现,感觉还是想法?
    答:你会以为是想法产生感觉。如果更准确的描述整个过程,一种感觉要预先存在,这种感觉~非常可能是你没有意识到的~会产生一个念头,而这个念头又会带来相应的感受。但事实上,感觉先出现。
    让我这样解释,你会更清楚些:
    当你的头脑处於平静中,当你拥有某种喜悦、爱与和谐的感受时,你是否注意到,那时你升起的各种念头,好像也是从喜悦中延伸出来的,也包含那份快乐呢?
    你以为是因为有了那些安宁、爱与和谐的想法,才产生了快乐的感受,其实,这份感觉,是形成那些想法的最初喜悦的持续延伸。
    当你到达那一点~你的头脑更能持续的只与安宁产生共鸣时,你会发现,念头与感觉是很难分离的。那个时候,谁先谁后,对你来说,已没有意义。
    此刻,我之所以向你指出念头与感觉的先后秩序,是因为你目前最习以为常的各种念头,常常都是你的我执因为恐惧而产生的。从这一点来说,让你明白你的感觉是最初的原动力,将是非常有帮助的。
    之前我们说到去练习完全接受,接触你的各种感受,这样做以后,你会发现,一旦你把那些恐惧的感受与安宁的感觉做比较后,你会更轻易的放下恐惧。但如果你只用安宁的想法去消除恐惧的感觉,你会发现这是比较困难的。
    问:在谈到见解(Perception)时,想法总是先到,然后才从想法中获得见解。
    答:感觉产生想法,然后我执基於过去的见解,赋予这些想法以意义。当你还在见解的层次,你要明白,你是以我执的角度在处理问题,而压制你的大部分感觉,是你的我执最渴望做的事情之一。当然,它会鼓励你活在恐惧中,而不会希望你常驻安宁中。当你还处於见解的层次,你会以为想法是在感觉前出现的。
    我现在教你去觉察你的感觉,以及从这些感觉延伸出的各种想法,正是为了避免我执可能的错误。
 
    (九)对自己宽容些
    问:当我处於我执的状态时,我只看到兄弟们的过错,而不愿意去关注他们的完美本性,这个时候,最能帮助我改变看法的事是什么?
    答:先要绝对的清楚,你此时的不情愿,并不能改变你的本来面目。基於过去的思维习性,你相信你如果做得不够完美,那你一定会受到某种惩罚,你必须要受某种苦才能偿还自己的罪过。不过,现在你已逐渐明白,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保持这份信心。
    就算你想改变真我也是绝不可能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要么认同自己是真我,要么把自己看成是那个局限的自我,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我执。你目前自责自己没有如期望的那么有灵性,这样做,只会让你的我执满意。当你寻求灵性成长时,你的我执会看起来也在帮助你实现这一目标。
    现在有件事你可以做,会对你有帮助,那就是不要去批评你的我执。不要以任何方式,将你的注意力放在你认为我执对你的负面影响或冲击上。这样做,只会加强你的我执。然后,你会把我执当成自我中邪恶的一面,事实上并非如此。你的我执,不过是你对自己的错误看法,而这个错误不至於使它变成恶魔。
    当你发现自己处於这种自责挣扎的状态中,最温和有用的方法就是:告诉你自己,这种自责不过是此刻你的不成熟看法引起的,然后放下它。不要抗拒它,不要责备自己拥有这种感觉。要心存感激,因为,此刻你能够退一步,清楚的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认出我执的表现,也认出本性的存在。认出你的本性,才能让你收回注意力,重新找回那安宁的感觉。
如果你因为觉得自己没能达到你所期望的那种安宁的状态而责备自己,那只会加重这种焦虑状态对你的价值。这样的话,它会一直纠缠著你,影响你的程度会远远超出你的预期。当你不断的注意它、批评它,内心的挣扎只会越来越强。
    你正在学习爱没有对立面。如果你只是爱此刻的你,不管头脑处於怎样的状态,即使头脑正在批评自己,觉得自己被我执所左右,这爱会让你有怎样的体会呢?你仍旧能爱自己吗?
    如果「爱无对立」是真的,那么帮助你化解看似与爱对立的东西究竟有什么好处?去爱你的我执,听起来不是很合逻辑,那么去爱正在自我怨恨的自己,是不是听起来更能接受呢?爱此刻的自己,这正是我想说的。
    我的建议是,要改变喜欢批评的习性,不必费尽心思去思考如何改变它,而是更清楚明白自己真实的状态是爱。当你越来越能意识到这一点,你会开始培养出在任何环境与情况下都能表达爱的习惯。这样,老习惯会渐渐被放弃。你不需要做点什么去改变老习惯。你只需将那些少点爱意的想法换成更有爱心的。
    任何时候,我都不会告诉你,减少批评心最有用的方法是去练习与这种习性相反的做法,因为如果我这样说,只会让你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比较和批评上。你越注意它,你会发现放下它越困难。
    练习不批评是不可能的。
    安宁会带给你喜悦。喜悦会让你明白自己爱的本性。同样的道理,我无法教你去成为安宁。我能教你的,是放下那些不安宁的想法。就这么简单,让它们离去。不批评它们,你才能放下它们。
    不抗拒它们,你才能让它们离去。放下它们, 因为你深深的了解它们对你没有任何价值。它们无法改变你。当你真的做了这个选择,安宁就会不请自来。
 
    (十)改人生大戏,得先变内在剧本
    问:如果我们请求圣灵帮助我们放下那些陈旧的思维习性,这个放下的过程会不会快一些呢?
    答:答案很肯定,是的。然而,我会建议你不要太在意放下会有多快,或会不会发生。这只会鼓励你将注意力错误的投放在某种期望上,去猜想这个过程会怎样进行,以及它会不会以你认为的方式有效的进行。相反,你要做的是信任。信任这个过程正完美的进行著,随它花多长时间;信任这一刻也是整个过程中完美的一刻。原则还是:一旦你将注意力错误的放在我们常说的“时间”上,你会再一次加深时间对你的重要性。你认为时间永远都不够,因为如果放下的过程不够快,你就会赶紧去试试别的方法,你相信时间很有限。
    你看,放下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你头脑中对局限的认可。让我告诉你,你对时间的概念,是你所创造的最大自我局限。如果你认为自己困在世界这个牢狱中,那你永远会是一个犯人。如果你想让圣灵和你一起,帮助突破所有这些束缚,那你必须去信任放下的过程会以对你最好的方式进行。它也许不会是你以为的最好方式,也不是由你来决定怎样做最好。只有信任,完全的信任。我告诉过你,你本来就没有地方可去,急什么?
    你早就听说过,把你的注意力只放在当下这一刻,是对你最有用的。可这已成为口头禅,没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将注意力持续的放在当下一刻,将会提升你的意识,让你明白只有当下这一刻,才是真实存在的。不过要理解这一点是很难的,因为当你试著在你所理解的这个世界中去实践时,你会很快的说,你的世界不是这样运作的。因此,你的信任还包括放下你对世界是怎样运作的看法,并请求圣灵给你展现不同的视野。
    当你环顾四周,你将不会找到证据来证明我所说的话。你只可能在你的内在找到证据,在那深处的某一点,你会明白其实从来不需要外面的世界来证明。但是如果你总是担心时间不够,心急火燎的想找到内在那完美信任的一刻,你是不可能找到的。看到了吗?在觉醒的过程中,这种看似矛盾的事总是会有的。我执总是会设下障碍,限制我们的灵性视野。
    你已经选择去体验你的真我,如果你确信这是你想要的,那你必须明白,不管是你或者你身边有什么事发生,不管是不是因为你而发生,都是为了帮助你去了解真我,而且这一切都进行得那么完美。如果没有这份理解,觉醒的过程将会变得任重而道远,哪会有丝毫的乐趣。如果你一定要责备自己还没有觉醒,那灵修怎会有快乐?
    让我再提醒你一次,你一直都是醒著的。事实上,没有哪一刻,你不是觉醒的;你与生俱来的完美性,也从未减少过一分。只不过因为你拒绝接受这一事实,你才没有体验到你的醒悟。试图去改变而不是接受自我,只会给你的我执多一条歧路去追寻,寻求开悟的过程就不会有结束的一天。失望与痛苦也会一直缠著你。
    时时让自己处於喜悦中,明了喜悦的一刻,就是与上帝一体的一刻。那余下的就会自然发生。当你处於喜悦中,失望自然离去。其实你并没有做什么让失望离去。不过此时你的头脑中会有一个声音在说,“现在我怎么快乐得起来?我正负债累累,周围没有什么事能让我高兴的。我丈夫不理解我,我婆婆认为我根本不是一个完美的儿媳,我的朋友也误解我,我连电费账单都付不起,我怎么快乐得起来?”当我建议你,要解决周围缠绕你的这些烦恼的唯一方法,就是让自己处於喜悦的状态中,对你来说,这听起来很难合逻辑。并不是这些烦心之事消失了,你才能快乐起来。而是你选择安宁与喜悦后,才会有新的思维习性产生,这些习性才会带来安宁、喜悦的生活。
    当你内在处於完美的持续安宁中,你是不可能体验到任何不是反映安宁、喜悦和爱的经历。
    改变了内在的剧本,外面人生的大戏才会跟著改变。
 
    (十一)你做什么,与觉醒无关
    问:过去一年里,我一直在挣扎是不是该继续做我的义工,同时,我心中又有一个声音在说,我不应该如此轻易的放弃,应该有始有终。如果我辞去义工,那会不会有一个真空,那么宇宙会填补这个真空吗?
    答:让我告诉你两件事。首先,我要消除环绕著以下这个老问题的许多谜团。这问题就是,“我现在该做什么?我现在可以做点什么事,好让我能更快的认识到、体验到我内在的安宁,并最终发现、记起真我呢?”。我要告诉你,你具体做什么事,对你的觉醒并不重要。真的,它毫无关系。请记住我说的,好好想一想。
    你做什么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什么要做它?
    让我们再次回到之前提到很多次的原则:在你的世界里,任何一刻的经历,只会是反射、展现你那一刻的思维过程。如果你选择参与任何义工性质的理事会,那就做吧。做的时候,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我在这里?你希望在这个工作中发现些什么?你想从中学到些什么?
    不管是怎样的选择,都让它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功课。具体的任务不重要,你为什么要做它,才是关键。当你越来越能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意,你会发现,你其实可以选任何事情去做,或者什么都不做,结果都是一样的。
    不过再一次,我建议你不要去批评自己,或者去比较这个灵修方法是不是比另一个更高。活在当下的每一刻,敬重、荣耀当下的每一刻。不要去批评,或者排斥任何进入你头脑的念头、迎面而来的挑战、正面或负面的体验。冷静的看著它,请求圣灵帮助你明白为什么它会出现在你面前。你可以选择任何情况来帮助你了解、学习你所选择的任何课程;你也可以选择任何情况,只因为你想体验它。
    我可以告诉你,此时你做的选择,是基於你自己的一种观念,即通过改变你周围的环境,你会为自己,为别人带来更好的世界。单纯从动机上看,这是值得称赞的。如果把它当成一种学习的途径,它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你是在期望外在的事件给你答案,而不是向内找到答案后,通过外在的事件来证明答案。你看,这中间有非常细微的差别。前者呢,你将注意力放在外面的事情上,以为它们就是答案,而后者呢,你将注意力朝内看,明白你自己就是答案。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外面的事情还是一样。
    有多少次,我们说到世界并没有改变;要改的是你对世界的看法。那你的看法如何改变呢?先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那你对世界的看法自然就会变,你看出去的世界也就变了。你看到的世界,没有哪件事不是在反射你思维的结果。
    心态的转变,将直接影响你的体验。让我直截了当地回答你的问题,你必须与你所寻求的东西更加和谐一致。要主动去问,多问。只有在问的过程中,你才会有意识的将注意力转向你要追求的答案上。我之前提过很多次,许多问题早已回答了,但你们没有听到。你不会听到答案,除非你打开头脑去接受它。你要先确定清楚,你究竟希望知道些什么,这样头脑才会去准备接受到答案。
    这个时候,你的我执会很快画地为牢,先给答案设定范围。它是根据你过去对这些经历的看法,来设定接受的范围;当然,这些限制,正是你想突破的。我对你的唯一建议就是,打开心胸,接受来到你面前的任何答案,不管它与你之前所知道的有多么的不同。
    我给你一点提示。许多次,你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接收到了正确的答案,你问完一个问题,就会不确定的说,“这是我听到的答案吗?”你会怀疑这会不会又是我执的一个诡计,还是你确实听到了真我的回答。要想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问一问自己,“在这个答案中,我是不是变得更有爱心?我的心是不是更加安宁?在这里面,我感受到喜悦了吗?”事实上,这三个问题,都是相通的,只是一个问题。基於以上这些标准,你就可以判断答案是来自於你那完整的真我,还是你局限的小我。
 
    (十二)安宁之门的守卫
    问:作为一个母亲,问后面这个问题,我心里很是愧疚不安。我还没有准备好要孩子,但现在有了个儿子,而且我与孩子的父亲,有著天壤之别的世界观。如果我离开这个家,去创造自己喜欢的生活,你觉得我做得对吗?或者,我只能留下来,承担家庭的责任?如果我真的走了,儿子的一生就会毁在我的手上吗?
    答:让我先告诉你:你只有一个责任要承担,那就是展现你的真我,及你与生俱来的爱、安宁和喜悦。在你的周围,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有任何人,愿意在这一点上妥协,不管他们目前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也不管他们现在表现出来的欲望是什么。
    既然小孩的未来让你最牵挂,那让我这样告诉你吧。小孩渴望你的爱,但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感受到自己的爱,那你怎么可能体验到你给孩子的爱呢?在你追寻真爱,寻求表达真我本性时,你也同时在帮助你的儿子对爱的追求。只有在你认出真我,真正体验到它时,你才能以最适宜的方式,将爱传递给他人。
    我告诉你,罪咎和批评心是安宁之门的守卫。只要你还心存罪咎和批评,你就不可能穿过大门,获得安宁。我也希望你理解,只要你还徘徊在大门的外面,心无宁静,你就不可能带给任何人幸福和喜悦,或者其它他们真心渴望的情感表达。因此当我说,“要寻求你的安宁,先寻求表达你的安宁”时,我不是要让你有一个机会去批评自己,让自己心怀愧疚,因为你觉得你把自己的幸福放在孩子的前面。
    你看,情况是完全相反的。如果你不先把自己放在安宁的位置上,那你便剥夺了孩子的立足之地。
一旦你开始将你的思维与这一认识相协调,你会逐渐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你的孩子也开始转变。我告诉你,小孩心里意识到许多他们无法表达的事情。你现在看不到这一点,是因为你自己都不清楚该如何表达爱。
    我不会替你做决定,告诉你是该留下,还是离开。我只是建议你,将注意力放在你自己真正的幸福上。如果你开始这样做,家庭关系自会改善。事情也会朝著最有利於你和孩子自我提升的方向发展。
 
    --------《耶稣的禅意-觉醒的对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