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美散文欣赏—— 太极徐老师

 hkl306 2014-01-18
 
 

 

                                          太极徐老师

                                                                      作者:彭广军 
 
 

  徐老师,讳锡兴,年七十有一,人长得清瘦而精神,初初看去也就六十岁上下,皆因长年习武之功。徐师十五岁起习长拳,三十岁后专攻太极,拳剑刀枪均十分娴熟,现在是国家级武术教练、裁判。年轻时候他坚持凌晨4点起床,在公园练功至8点,然后换了正装去工厂上班,工友多不知他习武并为高手。退休后在贵阳、广州、桂林、洛阳等地教拳,结交了不少同道中人,偶有当地拳师上门切磋,均被化解。

  他是这么轻描淡写说的。

  35岁左右,徐师加入南京市鼓楼区武术协会,先是普通会员,然后理事,常务理事,副主席,后来做了主席。

  区级武协也就是个群众组织,隶属区体育局麾下。区武协在他任期内搞得是风生水起,在各级各地举办的拳术、器械比赛中获了一百多座奖杯,为此他十分得意,常常掰着指头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就像富翁沾着口水数自己口袋里的钞票。

  作为群众组织,推广发展群众武术才是本分,这一点他做得也很好,身边汇集了四支队伍:老汉武术队、木兰拳表演队、女子武术队以及夕阳红武术队,几十号或气定神闲或奔腾跳跃或翩翩起舞的中老年朋友,常常汇聚操场表演,声势浩大,甚是热闹。武术协会经常组织队伍到淮安、盐城以及本市兄弟区表演交流,颇受好评。而最为得意的还是在北京奥运会前夕,他牵头组织千人太极拳表演还上了电视,一千五百多人打起二十四式太极拳,恰似一泓碧波荡漾,也仿佛一片片云彩轻轻飘动……那架势,哼!我们仿佛看见了电视画面上蔚为壮观的景象。他说,现在进入老年社会了,大家伙不愁吃不愁穿,但得老有所乐,就得有各种载体……说这话的模样,好像他自己不是老人。令人莞尔。

  这些年,机关想练太极拳的人多了,机关工委开办太极拳培训班,徐老师又成了培训班的教练,从二十四式太极拳基本步法基本手法开始,预备并步、起式双手下按……到十字手收式,一招一式莫不要求十分严格,一定要等大部分人学得差不多了才往下教,他说要会打才会有往下学的信心,再说,要练就要练得像个样子,胡乱比划不像个猴子耳朵不来斯的,到时候人家问你跟谁学的拳啊?那就难为情了。为了把动作教得标准规范,练了几十年太极拳的他,教课前还要认真备课,在网上观摩高佳敏的表演……机关太极拳班至今已开办了五六期,徒弟众多,二十四式、四十二式、四十八式、老架七十五式都有练的。二十四式、太极剑、太极刀等表演成了区级运动会保留节目。先期学员已经在省级比赛中拿到了冠军等奖牌,而初学的还在亦步亦趋走基本步法。

  教完一套拳,他会跟大家合影留念,然后叮嘱学拳也有小学、中学、大学之分,初学者就像小学生,要不断学习不断练习才会有效果。

  过了七十周岁,照主管部门要求他不再担任武协主席了,而改做荣誉教练。为此他有些失落,总有点提不起劲儿。因为他看着武术协会从小到大的发展,每一步都有自己的心血,他真把武术协会当成了家。人家劝他,现在领导干部都要退休,何况群众组织……你不当主席了,“待遇”还在啊,继续教大家打拳不就是最好的待遇吗?

  他想想似乎有道理。于是每天早晨,在悠扬的音乐伴奏曲中,又回荡着他那洪亮的声音:转身搬、拦、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