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向一如的境界时,人们常会犯下两种错误。 第一种是与观照接触时所犯下的,在试图与观照或我即自性接触时,往往以为将看到某种境界。 第二种是从观照进入一如时所犯下的,企图的本身就是第二个错误,它会使自我紧张的更加牢固。 现来引导你: 首先,安住在观照,感觉自己的自我紧缩。那观照并非自我紧缩─因它能觉察到自我紧缩。观照不受自我紧缩的影响─而你就是那纯然的观照,於是你就解脱那自我紧缩了。只是去感觉那份自我紧缩,而不要去理睬它,对於其它的觉受也要相同的态度对待。不要试图消除眼前的云朶丶树木或自我─只是任它们生灭。安住在解脱的空寂中,到了某时刻,你可能会发现那份自由的解脱,没有内外丶没有中心丶没有边缘的。思想在这自由自在中飘过,天空从这份自由中掠过,世界从这份自由中升起,而你就是它。 在朝向一如的境界发展时,人们通常会犯下两种错误。 第一种是与观照接触时所犯下的, 第二种则是从观照进入一如时所犯下的。 第一种错误: 在试图与「观照」(或我即自性)接触时, 人们往往以为他们将看到某种境界。 其实,你什麽也不会看到,你只是安在观照中─ 你就是那纯净空寂的觉性,而不是那些可以被看见的东西。 无论是一闪即逝的影像丶狂喜或特殊的光亮 ─ 这都不是那观照的本身, 那只是一些客体罢了。当你进入一如时,你很自然会成为你所看到的一切
─ 但是你不能企图看到「实相」 ─ 因为这份努力的本身就是障碍。 你必须从「我不是这个,我不是那个」的否定之道开始进行。 因此人们所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企图将观照变成一个可以抓取的目标。 观照只是对所有升起的事物的见证,感觉上它和这些事物都无关, 它只是一种自由和解脱的感受。 安住在那份自由与空寂中─ 完整地观照所有的事物升起 ─ 你会发现自我像其他的事物一样只是生灭的各种象之一。 你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到自我紧缩是一种内心的紧张, 通常集中在眼睛的後方,全身的肌肉也会有一种轻微的紧缩感。 这是我们在面对世界时所产生的挣扎, 你只须要观照这份紧张的感觉就对了。 你一旦开始放松而安住在空寂的观照, 或是你一旦发现那份紧张是来自於自我紧缩, 你就会企图消除这份紧张感,急着想进入一如,然而: 「企图的本身」就是第二个错误, 因为它会使自我紧张的倾向更加牢固。 我们以为自我紧缩会阻碍我们的神性,其实它只不过是神性的显化罢了, 那个想要消灭自我的东西不正是自我吗? 神爱万事万物,观照也爱从它之中升起的万事万物。 观照疼爱自我,因为观照乃是平等映照一切的明镜之心。 但是自我认为它还可以更巩固一些,於是开始玩起消灭的游戏 ─ 理由很简单,只要它还在玩这场游戏,它就可以继续存在。 (庄周早就指出,「想要去除自的那份欲望,不正是自的示现吗?」 自我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股微细的费力感, 所以不能以奋力去解决费力 ─ 自我的本身乃是神性的完美示现,最好的对治它的方法, 就是安住於自在,企图消灭它,只会让它更费力。 所以要怎麽修练才对?你只需要安住在观照丶「我即自性」或空寂, 然後去感觉或注意那份自我紧缩。当你「感觉」到自我紧缩, 你已经在「释放」它了 ─ 因为你不再认同它,而只是看着它。 你是从观照的地位来看着它,而观照早已从万事万物中解脱了。 因此安住在观照,去感觉那份自我紧缩感 ─ 就像你感觉大地或飘过的云朶一般。 你只是毫不费力地丶自发地丶平等而又完整地观照着它们。 处於那毫不费力的境界─ 只是单纯地感觉那份紧缩而不企图消灭它 ─ 一如的境界也可能更容易闪现。你没办法让一如出现在眼前 ─ 因为它早就在眼前了,你从未失去过它。 (不要将观照当作客体来对待,而只是安住於其中; 不要企图消灭自我,而只是单纯地感受它), 这麽做就能使你到达你「本来面目」的断崖边。) 你一旦到达那个临界点,所有的事就无需丶同时也不在你的掌握中了。 安住在观照,感受那份紧缩感;一如很容易便从这个空间中显现。不 要将这件事变成一种费力的战斗,你只需要自然而然而又随性地进行, 从早到晚什麽时刻都可以,你要随时站在你那惊人的认知的刀锋边缘。 现在让我来一歩歩地引导你: 首先,安住在观照,感觉自己的自我紧缩。 当你在这麽做的时候, 请注意那观照并非自我紧缩─因为它能觉察到自我紧缩。 观照不受自我紧缩的影响─而你就是那纯然的观照。 你既然是观照的本身,於是你就解脱那自我紧缩了。 安住在自由丶开放丶空寂与解脱。 只是去感觉那份自我紧缩,而不要去理睬它, 对於其它的觉受也要相同的态度对待。 不要试图消除眼前的云朶丶树木或自我─只是任它们生灭。 安住在解脱的空寂中, 到了某个不请自来的时刻,你可能会发现那份自由的解脱, 没有内外丶没有中心丶没有边缘的。 思想在这份自由自在中飘过,天空从这份自由中掠过, 世界从这份自由中升起,而你就是它。 天空是你的头部,大气是你的呼吸,土地是你的肌肤 ─ 一切都越来越融合。你就是这个世界, 只要你能安住在这圆满无限的自由中。 这就是一如的世界, 其中没有内外丶主客或彼此之分 ─ 它既无开始,也无结束, 既无方法,也无手段,既无途径,也无目的, 这就是拉玛那所说的「终极实相」。 不论你现在正在进行什麽样的修练 ─ 譬如回到觉知中心的祈祷丶内观法门丶坐禅丶 瑜珈等等─你都可以把这项练习添加进去。 其它的练习都是帮助你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然而一如并不是一种特殊的状态 ─它可以和所有的状态并存, 海浪也许有大小之分,湿性却是一样的。 因此像内观丶瑜珈或祈祷之类的修练方法,是无法令你进入一如境界的。 这些训练只是为了让你进入某一波殊的浪花而设计的 ─ 通常都是非常巨大的浪─ 不过也没什麽不好。即使是最小的浪花, 你都安住在浪潮中去感受那自我紧缩,并同时保持解脱与自由。 然而请继续维持你其它的练习, 因为它们能带你进入意识中某些重要的浪潮 (通灵境界丶精微光明境界及自性境界), 它们都是能促成你的神性充分示现的重要工具。 正因为一如简单得难以置信,而且毫不费力就能达到, 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无法发现当下的浪潮就是湿的。 他们永远无法发现当下的状态就是「如如」。 那些独特的训练方法,是要帮助你进入越来越微细的境界, 同时不知不觉地让你对所有的修练经验感到厌倦。 你一旦厌倦了冲浪游戏,你就自然会安住在当下的那波浪潮。 纯然观照的本身并不是一种经验,而是任由经验生灭的开放空间, 只要你还在追逐各种经验,包括灵修在内,你就无法安住在观照, 当然更不可能进入恒存於当下的一如之海。 一旦厌倦了各种的经验,你自然会安住在观照,只世安住在观照, 那时,风就是你的呼吸, 繁星就是你脑中的神经元, 太阳就是你清晨的滋味, 而大地就是你身体的感觉。 你的心将会开放给万事万物, 而法界将冲入你的灵魂, 你会变成在永恒中运转的无量银河系。 世界只剩下本自具足的圆满丶 空寂中充满着心知肚明的光辉 ─ 为永恒保存下来的唯一真理,如此刻在无垠之墙上; 存在的只是「这个」,没有其它的东西了。 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