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俊勇:“大众麦克风”时代的危机管理(4)

 沩江学者 2014-01-19

  突发公共事件的媒体应对

  政务沟通的关键,是百姓关心、但暂时还不知道的重要信息,而不是“我认为应该告诉大家的”信息。注意到这一点,才能为一种互相信任、双向互动的趋势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沟通实践来看,24小时是“黄金律”。如果24小时之内不能有效沟通、引导舆论,就会失去沟通的主导权,不受掌控的舆论就会出现指数式社会扩散效应。这种现象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学里的 “社会濡染”或言“阀门效应”。就是说,一旦信息传递的节点超过了某个数值,其进一步扩散的速度就有一种爆炸性的特点,很可能一发而不可收。另一个是传播学中的“舆论绑架效应”。说的是突发公共事件后,往往会很快形成舆论热点。若不当言论和负面舆论“先入为主”,正面的声音就会淹没在负面的“口水”中。

  为此,我总结了突发公共事件下媒体应对要掌握的几条原则: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启动新闻发布应急机制,成立新闻发布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各级政府要在第一时间安排新闻发言人统一向媒体发布信息、接受采访、接待记者,争取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突发公共事件关注度高,相关舆情错综复杂、瞬息万变,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在新闻发布之外,也要建立健全舆情信息监测与交流机制。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上,既要讲究时效,更要讲究时机。要提出时间方案,考虑什么时候发最合适;要提出发布层次方案,考虑由哪个层次的新闻发言人来发布;要提出媒体方案,考虑对哪些媒体发布;要提出发布形式方案,考虑召开新闻发布会还是发新闻统发稿等。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防止因过多技术化处理而失去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因过于追求微观层面的精确而失去对宏观层面的把握,特别要注重介绍政府的积极作为、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

  举其要而言之,首先,突发公共事件的媒体应对要选好新闻发言人。好的新闻发言人要从事新闻工作出身,懂得新闻传播规律;要了解党和政府的日常运作规则;要语言表达能力强、有智慧;不仅要语言美,形象也要美。

  其次,一个事物是客观的,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主动、友善地给新闻媒体提供可靠信源和关注角度十分重要,不能让他们乱寻食。与此同时,新闻发布现场的协调工作也十分重要,要为新闻发布提供全方位、可靠的工作环境和后勤保障。

  再则,记者在采访中可能会了解到新闻背后的真相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当获知那些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问题后,有关人员或职能机构要及时地向主要负责同志报告,以便及时纠正,掌握信息发布、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此外,不同媒体的功能和传播方式各有特点和侧重,要依据其特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权威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上的作用。广播电视要经常播放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的典型案例,如相关的纪录片和公益广告;平面媒体要定期开辟专栏,刊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应对经验的新闻和专栏文章,以增强全社会的危机意识,培育公共安全文化,增强社会各界对公共安全的知情度,营造有利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社会氛围。对此,领导干部要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更要从长计议,克服只重眼前发展、轻视未来风险的倾向,扎扎实实地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性工作。

  在信息源品牌的塑造过程中,除了要尊重政务沟通、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公众形象的塑造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形象”,不仅包括新闻发言人的外貌、语态、专业能力、服务水平,也包括信息发布机构本身的形象、知名度在公众心目中形成的那个投射。政务沟通的关键,是百姓关心、但暂时还不知道的重要信息,而不是“我认为应该告诉大家的”信息。注意到这一点,才能为一种互相信任、双向互动的趋势奠定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蒋正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