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体思维与关系思维

 立体哲学 2014-01-20

                                   实体思维与关系思维


                                       中华之本体


实体思维与关系思维是两种观察世界的方法,一个是以事物自身为依托的诠释存在的方式,一个是以事物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为依托的诠释存在的方式。此二者并非非此即彼,而是彼此依存的,正如量子力学说的“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


前此经典力学中,研究对象被明确区分为两类:粒子。前者的典型例子是,后者则组成了“物质”。据信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概念则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使得任何物质在一定的环境下都能够表现出波和粒子这两种特质。1905爱因斯坦提出光电效应光量子解释,人们开始意识到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1924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据此电子也会具有干涉衍射等波动现象,这被后来的电子衍射试验所证实。对于量子力学,自然界所有的粒子,如光子、电子或是原子,都能用一个微分方程如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这个方程的解即为波函数,它描述了粒子的状态。波函数具有叠加性,即它们能够像波一样互相干涉和衍射。同时,波函数也被解释为描述粒子出现在特定位置的几率幅。这样,粒子性和波动性就统一在同一个解释中。只是自然科学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哲学则要过问其所以然。


实体思维把存在预设为实体、把宇宙万物理解为实体的集合,并以此为前提来诠释世界。对于实体思维,无限复杂的宇宙可以还原为某些基本实体,即具有既定或固有质的绝对本体;绝对本体超感性超现实,却是现实和感性世界的基础。
    实体思维认定,事物的质和属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与该事物直接同一,其思维逻辑是:存在=实体=固有质。洛克称广延、形状是物质的“第一性质”,笛卡儿也把广延视为物质根本性质,就是基于这一思维。这种质是坚实的、不可消解的,或者说,它的消解就是物质本身的消解。既然每一物有自身固有的质,则它的根据就在自身之中。易言之,一物之为该物,只需以自身为根据,而毋须依赖他物。因此实体是自足的、封闭的、孤立的。莱布尼兹的单子没有可以出入的窗口,斯宾诺莎的实体是“自因的”,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既然实体与自身的固有质直接同一,那么,事物的质就是既定的、“本来的”、预成的。有某物即有某质,事物、质不存在生成的问题,不是在过程中“成为”它的。
    实体思维相信宇宙万物可以还原为某种原初状态,即维持固有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希腊人的Atom就有“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质”之意。这种原子式思维定势导致哲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寻找“宇宙之砖”、“最后载体”的努力——影响所及,直到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其实,物理学也深受影响,这可以从“原子”、“基本粒子”称谓看出)。
    实体思维也承认事物之间的关联,但这种关联是具有确定质的两个事物的外在关联,是与根本性质无涉的情况下的相互作用;事物也表现为过程,但这是具有不变质的实体的量变,或者是从一种固定质到另一种固定质。总之,实体思维以为,先有质,后有关系和过程。更确切地说,无论关系还是过程,都有实体载体(=既定质)为依托。
    实体思维从上述实体依托或本体论承诺出发诠释一切。例如无穷地向内挖掘事物的本质;以为自然本身内涵着叫“本质”和“规律”的东西;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摩写、再现;物自身就有价值(与主体无关,是物之属性);精神是某种无形的实体,本质上与人的活动区别,虽然它借助于人脑。
    实体思维重在对“什么”的分析,厘清或找出与能指对应的所指,而不是“是”本身,不是生成、“成为”。存在之为“在”、“是”的生成、流转变化过程被作为生成之结果的“东西”所取代。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谓“追求存在者而忘记存在本身”。
    实体思维曾经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哲学和智慧的发展,但随着人类交往的进一步扩大,随着现代科学特别是复杂性科学的出现,随着哲学问题的深入等原因,实体思维日益暴露出其缺陷。如:由于主体的缺位,它不能解释主体在显现存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表现主体、实践的能动性;随着人类认识向极端领域发展,它面临越来越大的确定性困难(例如在亚原子层次,刚性的机械式的质消解了;量子的态取决于观测);它把人=主体==思维、精神、意识=主观,客体=物质=客观(身是人自身的客观),因而不理解主客观的复杂性,不能很好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统一;它不能真正克服孤立、静止和抽象的思辨,无法把握活生生的流转变化的世界。


由于哲学自身的演进,即解决实体思维的困难所致,关系思维合乎逻辑地产生了。所谓关系思维,是指把存在预设为动态关系、存在者预设为潜在因素在关系中的显象,并以此为前提诠释一切的思维,或曰“以关系的眼光看待一切”的思维。马克思的辩证法、怀德海的过程哲学、现象学、结构主义等,采取的是典型的关系思维。关系思维有如下典型特点:


1)事物不是孤立的、由固有质构成的实体,而是多种潜在因素缘起、显现的结果。每一存有者都以他物为根据,是一系列潜在因素结合生成的。现象、实在和存有被限定在一组本质上不可分离的关系结构中。按照关系思维,存有者不能自足地“是”,它的“是”取决于他有,每一存有者的根据都在由无数他有构成的关系中、场中。存有者是无数潜在因素借助特定中介、在特定的“相空间”里结合、显现而成。无数错综复杂的因素随机地流转变化,相互碰撞,当一些因素结合为一个“系综”时,存有者便作为实有生成、出场。


2)生成论与过程思维。事物的质是在其“是”的过程中“成为”的,即所谓存在先于本质;事物存在于过程中,表现为过程——从这个意义上又可称为过程思维。过程思维以为万有都有一个澄明、显现、由潜在到现实的转化过程。每一存有者并非原本就是实有,而是可能的、潜在的,是孕育了无数可能之“有”的“无”。它有无数可能的“是”,却又不现实地“是”。万有要是,必须在诸多因素、条件和中介系统中,在关系和场中显现、澄明、出场。关系思维关注的重心是存在本身,而不是存有者;是“是”而不是“什么”。按照关系思维,存在者是存在的终结和显像,存在则体现为存在者的流转变化本性。一组潜在因素以特定的动态关系存在(“是”)了,它是“什么”也就自然澄明了。


3)存在不只是现实的,更是逻辑的、可能的(例如在维特根斯坦看来,现实世界背后有一个深远广大得多的“不可说”的神秘世界)。任何一个“有”都向无限的“无”敞开着,每一“是”都与无数“不是”相连,每一此时此地的此态都以无数未登场、未凸显、未“成为”的彼态的永远湮没为前提。世界是“无”向万有不断推进的系列,它不断地扬弃其所不是和不是其所是而“是”。万有的每一阶段、每一态都孕育了无数未来可能的态,都以无限多样的趋势向未来开放。逻辑的和可能的有态以多相互补关系共存。既然某物是生成的而不是固有质预先规定的,那么潜在要素和条件不同,事物有可能显现为不同的态,有多种相。某些条件使得它成为此物,另一些条件使得它成为彼物。这些显象不同时都是现实的,但作为完整的描述又需要考虑到。这是典型的互补关系。


笔者认为,实体思维与关系思维并非一定像在西方那样彼此割裂。三才之道既有实体的含义,也有关系的含义。就实体而言,天地人可以指精神、物质、中介三种存在,相当于传统易学所说的象;而就关系而言,又可以指对立、同一和对立统一三种关系,相当于传统易学所说的数;实体与关系的统一就是文化,相当于传统易学所说的理。
    (作者 佚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