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的深入分析 渴望成功,害怕失败 追求成功的动机与回避失败的动机

 青衣问道 2014-01-20

 

追求成功的动机与回避失败的动机

 

       阿特金森认为,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追求成功的动机,一类是回避失败的动机。他在研究中发现,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避免失败的成分多于追求成功的成分,这样的人被称为“避免失败者”,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困难的任务。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避免失败,而选择困难的任务,即便失败,也可以找到借口,保全面子,减少失败感。与此相反,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追求成功的成分多于避免失败的成分,这样的人被称为“追求成功者”,其重要特征是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选择具有挑战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成就需要,而对于完全不可能成功的任务或者稳操胜券的任务,其动机水平反而下降。阿特金森和利特文(G.H.Litwin)在一项实验研究中,让被试进行套圈游戏,结果发现,避免失败者选择的投掷距离要么离目标非常近,要么离目标非常远,而追求成功者则选择中等距离的目标进行投掷。





 

追求成功的动机与回避失败的动机

 

       成功者的成就动机有什么意义

    
    在心理学上,动机是指一种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如肚子饿了,需要吃东西,便产生了寻找食物行为的动力。而“成就动机”,则是指一个人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它是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去学习、努力的动机。如青少年想玩好一种游戏,中年人想维护身体的健康,老人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完成自认为重要而有价值的工作,等等。
    
    成就动机在人的动机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人类适应社会的动力源泉,是人类的抱负、雄心和获得成功的强烈冲动,甚至决定着人们在人生的攀登中最终达到的高度。成就动机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它好像一架强大的发动机,激励人们努力向上,在前进道路上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一个个成就。
    
    著名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曾设计过一个情境,来测验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大小。假设有人让你在一个无人屋子里,独自一个人玩套圈的游戏,你可以自由选择起点位置。那么你是选择距离目标很近的位置,百发百中;还是选择距离目标很远的位置,鲜有套中;还是选择距离目标适中的位置,约有一半次数套中目标呢?而这些选择又都意味着什么呢?
    
    麦克里兰告诉我们:如果你选择前两者,即距离目标很近或很远的位置,就说明你是成就动机较低的人。你做事情是为了避免失败。确切地说,是为了避免失败带来的负面情绪。因为距离很近,绝不会失败;距离很远,别人也成功不了,自己也不会因失败而被别人瞧不起。
    
    相反,如果你选择最后一种做法,就是距离目标适中的位置,则表明你是一个成就动机较高的人。你不断地在自己的潜能内挑战自己,追求可能的成功。你做事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追求自我超越、自我成长。
    
    麦克里兰发现,人具有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成为成就动机。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特点是:他们追求的是个人成就,而不是报酬本身,他们极想把事情做得比以前更好、更有效;他们能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承担责任,及时获得对自己成效的反馈,以便判断自己是否有改进;他们喜欢设置有中等挑战性的目标――因为中等难度的工作既有成功的可能,又有足够的挑战性,能够满足个人的成就动机;他们不是赌徒,所以不喜欢靠运气获得成功,也不喜欢成功概率过大,因为对能力没有挑战性,当一项任务成功的可能性为50%时,他们的表现最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两个人聪明才智大体相同时,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一般都要高。成就动机高的人在活动中要求高标准,并且尽力把工作做好。在学习上,成就动机高的学生可能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在事业上,成就动机高的工作人员可能取得优异的工作成绩。
    
    一个人的成就动机水平决定着目标的选择和实现目标所采取的策略,决定着他是追求极高的目标而不怕冒险,还是墨守成规、稳妥至上。高成就动机者往往喜爱捕捉大目标,放弃一些小目标,一旦面临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他们会无所畏惧、勇于冒险。在竞争的情况下,高成就动机者也会有出色表现,他们的毅力比低成就动机的人来得更长久。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针对成就动机与人生绩效的关系,做过一项调查。他们对一群普通人进行了25年的跟踪,结果发现:没有成就动机的人,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成就动机一般的人,成为蓝领;成就动机很强的人,成为白领,属于专业人士;而成就动机特别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更多地成为社会的精英、各行的领袖。
    
    当然,因为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不同,所以每个人对成绩的认同标准就会不同,与之相伴而生的成就感也就各不相同了。比如,从事同样工作、各方面待遇都基本相同的两个人,就有可能一个有成就感,而另一个却不以为然;同样,两个成就完全不同的人,也可能因为价值观、世界观的不同,而造成有成就的人丝毫感觉不到成就感,而没什么成就的倒蛮有成就感。但是无论如何,每个人所拥有的成就动机,都会成为他的事业的强大动力。
    
    成功者的成就动机,有一些是来自于对成功者的艳羡与模仿。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渴望达到更高的成就和境界,是成就动机产生的根源之一。另外,还有许多的成就动机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刺激,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而且往往不是正面鼓励型的。刺激的发出者经常让承受者感到屈辱、痛苦。这种刺激经常在被刺激者心中激起一种强烈的愤怒、愤恨与反抗精神,从而使他们做出一些“超常规”的行动,焕发起“超常规”的能力。成功者往往有必胜的决心,有强烈的成功欲望。成功的欲望源自于你对财富的渴望,对家庭的责任,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追求成功还是避免失败


2011年6月4日,法国的罗兰加洛斯,娜姐站在了人生的巅峰。在并不擅长的红土赛场,她击败法网卫冕冠军斯齐亚沃尼,捧起了象征网球最高荣誉的大满贯奖杯。她创造了一系列的历史:成为第一个捧起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世界排名升至第四,追平亚洲选手的最佳排名。媒体的褒奖和诱人的商业合同纷至沓来。娜姐成了全民英雄。就在人们期待她再创辉煌的时候,娜姐的状态却忽然跌落谷底。温网第二轮即输给了排名62位的利斯基,罗杰斯杯和辛辛那提站也只打进了16强,美网和中网更是0:2首轮出局,而她首轮的对手排名都在50开外。2011年的年终总决赛,这位新科法网冠军成了选手中获胜赔率最高的“软柿子”。在和阿扎伦卡的比赛中,娜姐的眼神从坚毅顽强变得犹疑不定,比赛早早就失去了悬念,甚至让很多观众都希望比赛快点结束,让娜姐少受折磨。连央视的主播都说,“现在,李娜最需要的,恐怕是一个心理医生。”



法网后近一年,娜姐颗粒无收。正当人们开始猜测娜姐的退休时间表时,娜姐却在12年8月迎来了自己的新教练,曾执教过前世界排名第一、七夺大满贯冠军的比利时传奇球星海宁长达15年的世界名帅卡洛斯.罗德里格斯。

效果立竿见影。一周后,娜姐捧起了超五赛事辛辛那提站的冠军,结束了自己长达14个月的冠军荒。随后的美网进入第三轮,中网进入四强,并连续两年闯入了年终总决赛。2013年,这位年过30的老将一反常态地提出了自己的新年目标。这是一个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排名进世界前三,争取再夺一个大满贯。于是我们看到了13年初澳网决赛中,几度受伤,又几度顽强站起来的李娜。娜姐度过了最好的一个赛季:澳网亚军、温网八强、美网四强、年终总决赛战胜各路好手杀入决赛,并在决赛中打得小威吓出一身冷汗。最后娜姐居然奇迹般地完成了年初定下的目标,闯进了世界前三。

卡洛斯是调整心态的专家。他给娜姐的心理带来了很多积极变化。2014年深圳赛卫冕后,在接受北京青年报的一次采访中,娜姐说,她一直接受的教育是不相信自己,是卡洛斯让她的心灵脱胎换骨。是卡洛斯说服她,要相信自己。

我知道她所说的教育是怎么样的。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这种教育。这种教育的典型理念是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种教育的典型句式是,“如果你做不到……,你就会……”。“别看你现在做到了,如果你不……,你也会很快……”

比如,“如果你考不上大学,你就只能去工地搬砖”;“虽然你考上了大学,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还是得去搬砖。”这种教育是恐吓式的,它激发了我们对失败的恐惧,让我们不停寻找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努力补齐。它让我们相信,成功只是暂时的,一不小心,失败就会在前方等着我们。



研究成就动机的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很久就提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成就动机: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很多人相信,相比于对成功的渴望,对失败的恐惧会是更大的动力。这也是那些老师和长辈拼命向我们灌输忧患意识的原因。但两者还有很多重要的差别。当我们前面那个宏伟的目标激发着前进的时候,我们是乐观的、充满希望、斗志和活力的。当我们被失败的恐惧所驱赶着的时候,我们是焦虑、战战兢兢、患得患失的。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另一个差异,在于我们的关注点不同。假如做一件事能增加成功的可能性,你会全力去做吗?追求成功的人会,因为“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就已经是最好的理由了。但避免失败的人可能不会。对他们来说,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是保护自己的自尊,让自己不受失败之苦。潜意识里,避免失败的人相信,如果一件事情不去做而没有成功,没有人会怀疑和嘲笑你。但是当你努力去做而没有成功时,别人都会认为你的能力有问题。怀疑和嘲笑就会纷至沓来。这对自尊是一种损坏。所以追求失败的人,有时候宁愿放弃努力,也不愿去面对失败。更多的人采取了折衷的策略:偷偷地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却绝不向别人提起。这样如果失败,也只有自己知道,不会被别人笑话。可是,我们一直是自己行为的观察者。我们也是通过对自己的观察,来判断自己对这件事是否自信。偷偷摸摸树立的目标,其实已经在暗示我们自己,我们对这个目标并不自信。这种信念发生在潜意识层面,平时也许未必会表现出来,但在某些不容思考的压力下,在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时刻,它就会从眼神、动作、跑动中清晰无疑地显露出来。



避免失败式的教育造就了大量在学校或公司里被不安全感驱动着学习或工作的人。通常他们也一样很努力,却很焦虑。他们没法享受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欣赏自己的成长。他们很难经受压力,因此也很难有持久的动力。避免失败的动机让生活看着像逃离,即使获得某些成功,他们也无力体验到幸福。


2014年,新的征程。在成功卫冕了WTA深圳赛后,娜姐在颁奖典礼上,当着所有观众的面宣布自己的新年目标:再夺一个大满贯冠军。卡洛斯鼓励她,有目标就要大声说出来。谈到为什么要树立一个这样的目标时,她说,如果我只想着保分的压力,我会奔溃,我必须要给自己一个目标,让自己有动力。我觉得,她说的就是不能避免失败,而要追求成功。娜姐还说,我现在还非常非常喜欢打网球。我在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还做得非常开心。如果有机会,我会过好每一天。

从法网卫冕后跌入谷底到带着希望重新出发,我猜娜姐经历了从避免失败到追求成功的心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她比赛的很多细节上,也体现在她树立的新目标方式上。目标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它后的喜悦或未实现后的懊恼,而在于,因为心怀希望,奔向目标的整个过程都充满活力和意义。又将踏上澳网征程的娜姐正用她这段经历告诉我们,成功和幸福可以兼得。而为了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幸福,我们也需要我们自己的卡洛斯,来帮助我们走完这段从避免失败到追求成功的道路。

http://zhuanlan.zhihu.com/happy/19611082









幸福心理学:学会接受痛苦和失败


 你会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痛苦和失败呢?大多数人,面对失败,是痛苦的;痛苦的时候,会更加痛苦。痛苦是我们的人生经验,我们从苦难当中可以学到很多。人生的成长和飞跃,就是经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人的一生中不如意的事很多,即便是一个幸福的人,也一定会在情绪上有起有落。沙哈尔老师提醒大家:一个积极的人应该学会改变看待“不如意事”的角度,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快乐心境。

巴辛是一名银行职员,他的心情总是很好,从来就没人见到他有烦恼的时候。当有人问他近况如何时,他总会回答: “我快乐无比。”

如果哪位同事心情不好,他就合告诉对方怎么去看事物好的一面。他说: “每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对自己说,巴辛,你今天有两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心情愉快,也可以选择心情不好,我选择心情愉快。每次有坏事情发生,我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也可以选择从中学些东西,我选择后者。人生就是选择,你要学会选择如何去面对各种处境。归根结底,你自己选择如何面对人生。”

有一天,银行遭遇了三个持枪歹徒的抢劫。歹徒朝他开了格。 巴辛被送进了急诊宣。经过18个小时的抢救和几个星期的精心治疗,巴辛出院了,只是小部分弹片留在他体内。

6个月后,他的一位朋友见到了他。朋友问他近况如何,他说: “我快乐无比。想不想看看我的伤疤?”朋友看了伤疤,然后问当时他想了些什么。巴辛答道: “当我躺在地上时,我对自己说有两个选择:一是死,一是活。我选择了活。医护人员都很好,他们告诉我,我会好的。但在他们把我推进急件宣后,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到了‘他是个死人’。我知道我需要采取一些行动。”

“你采取了什么行动?”朋友问。

巴辛说: “有个护士大声问我对什么东西过敏。我马上答‘有的’。这时,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停下来等我说下去。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吼道: ‘子弹!’在一片大笑声个,我又说道: ‘请把我当活人来医,而不是死人。”

一次,沙哈尔老师在哈佛学校的食堂里遇到了他的学生,那位学生问他说: “您就是那位教人如何快乐的老师吧。那您要小心唤,因为我的室友选择了您的课,如果哪天我发现您并不快乐,我就要告诉他,别再上您的课了,那些都是骗人的。”而沙哈尔老师却看看他说: “没有关系,我现在就告诉你吧,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候,因为我们都是人。”


经常会遇到有人间沙哈尔老师这样的问题:能不能帮助我消除掉痛苦?

沙哈尔老师则一定耐心地开导这个人:你为什么总是要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痛苦呢?痛苦是我们的人生经验,我们从苦难当中可以学到很多。人生的成长和飞跃,就是经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面临悲伤,但是很多人依然可以话得很幸福。事实上,如果一个人总是期盼着无穷无尽的欢乐,最后只会感受到不满,并且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在沙哈尔老师刚开始讲积极心理学的时候,他曾很希望把自己扮演成一个无所不知的幽默的人、一个完美的导师,但是无论如何刻意地模仿,他都无法达到那种他想要的效果。



最后,沙哈尔老师领悟到了,他这样的心态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学生。因为他在给学生表演错误的典型,告诉学生的是一条永远走不通的路。只有打开自己,袒露自己真实的人格,才会唤起学生真实的人性。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自然的人,反而会更受尊敬。基于此,沙哈尔老师希望他的学生学会接受自己,也要学会接受痛苦和失败。

成功很多时候,需要机遇,有些人,也许一辈子,怀才不遇,有些人,也看乘风破浪,扶摇而上。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每一天的心情。这一天,无论成功或者失败,你选择快乐还是痛苦,都是由你可以由你自己的决定的。幸福,在当下,坦然的接受自己的痛苦和失败,让你觉得这都没有什么。也是人生没有所谓的成功与失败,只是每个人选择不同。在分叉路口,你选择了这个方向,而我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向。  

    







抑郁的深入分析 渴望成功,害怕失败


    如果一个人的自信是建立在成功及超越他人的基础之上,那么他的自信就会变得很脆弱。只有当他做得好,表现出色的时候才能对自己满意,而当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或遭受挫折的时候他就会对自己失望,甚至会变得恐惧不安。这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信念,会让他无法面对失败及不如人之处,当有失败是他无法避免的时候,他就会陷入到绝望的深渊。记得一位患者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一直是常胜将军,所以无法接受失败!”

    但可悲的是,当一个人无法接受失败的时候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当压力过大的时候他就更加无法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最后就会陷入到“无法承受失败”-“压力变大”-“发挥失常”-“更加紧张”-“压力变得更大”-“最终导致失败”的恶性循环当中。而这一切的关键正是在于他无法接受失败,无法接受自己作为“常胜将军”的神话的破灭。

    成功和失败,其实也是来自于一个人的定义。定义不同,那么结果就不同。病态自卑者与病态自负者眼中的“失败”和“成功”其实和常人不同,正是因为理想化自我的存在,就会让一个人变得“贪婪”。对他而言有缺点,有做不到的事情,或某些方面比别人差,就是一种失败。当一个人只有完美才能接受自己,只有比别人强才能肯定自己的时候,生活就变成了战场,不仅是和自己的战争,也是和他人之间的战争。这时他无法容忍自己犯错,也无法容忍他人超过自己,同时,他也恐惧达不到自己期待的目标。

    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对成功就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求,当他的“追求”受阻的时候就更加自卑,有时他也知道自己的追求过于“远大”,但就是不愿放弃,因为他害怕再也找不回自信。当用成功来找回自信,用他人的肯定来找回到自我价值的时候,我们却很少会问问自己:我的自信是怎么丢的呢?是缺少成功,还是过于“贪婪”?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有着严重躯体缺陷的人可以积极地生活,而一些肢体健全的人却找不到快乐;一些并不富裕的普通人可以很好地享受人生,但一些经济条件很好的人却找不到幸福;一些胖女孩可以热情开朗,但一些苗条的女孩却为自己的身材发愁……所以,快乐来自于是否满足于拥有,而不是拥有的是否足够多。自信也同样如此:一些人因为自己不够开朗而自卑,但生活中却有很多不够开朗的人依然很自信;一些人因为自己没有事业,没有挣很多钱而自卑,但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平凡的人,可以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可以有追求,但如果一个人的追求成了他沉重的负担,成了他自卑的理由的时候,这种追求就是一种病态的追求,它没有让我们更好地享受人生,而整日活在“达不到”的恐惧之中。一位男性患者,他拼命地追求他人的肯定、尊重、认可。当问他为何如此在意他人看法的时候,他谈到是因为缺乏自我肯定,所以急需成功和他人的肯定以拯救自己。他自卑的原因是:自己不够开朗,没有事业,朋友不够多,家庭不温暖,事情做得不如别人好,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没有受到别人的欢迎……总之,他似乎没有对自己满意的时候,他眼中只有自己的“不够好”。当问他生活中是否存在达到他这些标准的人,他谈到全部达到的还没有。“别人没有达到为何你一定要达到?”我问道,“我达到了就意味着我比别人强!”他回答到。如果一个人的自信是建立在比别人强的基础上,想必这个世界也就没有几个人是自信的。真正的自信是来自于对真我的接纳,而不是在各个方面都胜过别人。所以他一直在寻找的“自信”,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自信,他如此渴望成功,渴望尊重,渴望比别人强,仅仅是为了维系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其实他寻找的是自负。正是因为一直被病态自负所驱使,所以他变得“贪婪”,当现实中的自己没有满足他的“胃口”的时候,他陷入到了自卑之中。所以他的自卑不在于他不够好,而在于他想要的太多,这也正说明了“可怜之人,自有可恨之处”。如果他不停下来反思自己的追求,而一味地去追求他幻想中的成功,他将永远也不会真正的成功,也永远无法找到真正的自信,因为在“原点”他就已经错了。

    病态自负者恐惧失败,他不仅会逃避失败的可能,还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各种看似合理的借口。一位男性患者,在考研期间出现了严重的焦虑与失眠,最终他放弃了最初的选择,而考了本校的研究生(本校研究生容易考一些)。但他依然认为自己有能力,只不过是状态不好才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当我质问他:“状态不好”是不是在为自己开脱,为自己的逃避找借口,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的时候。他整个人陷入了惊恐当中,他谈到这种感觉在生活中也会出现。后来我们发现,其实他没有报考理想大学的研究生就是一种逃避,因为他不敢面对失败,而“状态不好”仅仅是维系自负的一个借口而已。并且,病态自负者同样也不愿放弃幻想,他总是期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切记,他所谓的‘好’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好,而是满足其病态的追求)。毕竟,放弃幻想就意味着他“落入了凡间”。这位男性患者后来谈到,一直以来支撑着他的都是内心中那一点“可以变好”的信心和希望,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达到自己期待中的样子。当我告诉他,这仅仅是一种幻想,是病态自负在作祟的时候,他只感到心中有被挖空的感觉,并产生了强烈的焦虑,对治疗本身也产生了恐惧(毕竟,治疗不是维系其自负,而是帮助他放弃自负)。如果他的“上进心”是人类普遍意义上的上进心就好了,但可悲的是,他所期望的变好是一种全面的,无止境的“好”,甚至买一盆花他都要求自己买得比他人“专业”。

    所以病态自负者对“掌控感”的需求特别强烈,他需要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而且他也自认为可以控制一切。当一些事情超出他的控制的时候,他就会极为惊恐,当他无法控制又无法逃避的时候,就会形成“症状”。毕竟,他无法控制生死,无法避免不好的事情远离自己,也无法在所有的事情上取得成功,并让所有人都接纳自己……而这些他无法掌控的事情,恰恰都是对他自负的一种挑战,一种讽刺。

    对于病态自卑者而言,对成功的渴求也极为强烈,但可悲的是,越加渴望成功,成功就离你越遥远。正如,维克多-弗兰克尔在他的畅销书《追求生命的意义》中写道的:首先,我从不认为我的著作获得畅销书的地位是我本人的一种业绩或成就,相反,它表明了我们时代的一种灾难:如果成千上万的人争相抢购一本其标题许诺将解决生命意义问题的著作,那么这一问题必然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程度。……对我来说,令人惊奇而又非同寻常的是,在我撰写的几十本著作中,恰好是这一本我原打算匿名出版因而不能给做着带来任何名望的著作,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因此,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我的欧洲和美国的学生:“不要盯着成功——你越是盯着它并把它作为靶子,你就越容易脱靶。因为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它一定是自然而来的,而且,只有作为一个人对于一种比他自身更大的事业的奉献的无意识的负效用,或者作为对于他人而非自己的贡献的副产品,它才能够产生。幸福迟早将会来到,成功也是如此:你必须让它自己发生而不可过于关心。我希望你们能够听从你的良心的指挥,并尽你的知识去完成它。然后你终将会看到,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注意,我强调的是很长一段时间!——正是由于你忘记了成功,成功将伴你而来。

    其实,自卑深处正隐藏着巨大的自负:正是自认为自己可以做得完美,所以才对不完美之处耿耿于怀。只有放弃表面的输赢,才能关注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求,才能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而不是活在“会好起来”的幻想当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