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间医学理法方药续

 zjycy 2014-01-21

一.处方规则

(一)立法:

空间医学处方惟舌辩证,舌的灵魂所在,也是病因所在。临床门诊处方中,根据舌象病人的病情及大便情况即能明确处方的立法方向。究竟是要泻实还是补虚,还是泻南补北。终究疾病是水多还是水少,能量在运行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是肯定的,自古以来的都是"万涓成水,汇流成河"直到"奔腾不息奔向海"。所以能量的走向都是要顺应公转的大方向,最终要沿公转路线运行,以达到能量在公转畅通基础上的重新分配。舌的灵魂即是引起疾病的病因,舌中的积聚点,可做为动力点,只有能量积聚地,才有动力的源泉,才能有物质推动,如果是平地,谈不上推动。

舌的辩证,从观舌的五项即可得出结论,一看舌尖高低,二看舌中隆起,三看舌根厚腻,四看舌形宽窄,五看舌体润燥。得出的结论后,即要对处方立法,如果治理水库一样,哪里需要疏通,哪里需要推动,哪里需要开闸放水,哪里需要运水出渠。空间医学认为病因就是水,舌诊用药也是解决水多少的问题,病因水多,去水为宜,病因水少,则增水行舟。用药如用兵,战争中指挥官对每个军人强项都要有所了解,做为一名医生在处方用药时对每位药物的药理药性,及在人体所能起到的作用应该参透至详,方能神来一笔,用药如画龙点睛,空间医学用药虽少,药剂量小,则每位药在此处方中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用药少而精细,可以以一药治多病的作用,这需要临床中正确的辩证。

所以说空间医学用药看似方小,内涵丰富,囊括了动力,运转,方向,组合,可谓方寸之间要理通法通。处方中要深究病因之所在,能量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及细胞内外正确的联合用药。方能达到治理通道,开胞运行,能量转运,出路无阻,入海归源,混化异化,督任相接,周天畅通。处方立法,法无定法,大道至简,惟通为正。四焦畅通,循环往复,能量无阻,人体康健。

(二)速度

舌苔中每一个高突的能量积聚点都可为动力点,以此为动力,应用药物加强向前运行的速度和力度.开上口非常关键.给三焦能量找出路,开口不亦太大,口越小,走得路线越集中,现代疾病多是瘀滞不通造成的,关键在破瘀,撞击成形的积聚,使之松解,有了空间,便于能量瓦解和搬运。

同病异治法:同样的疾病,老年人病久则虚.所以以扶正气为主.正气足,才有能力与疾病抗争.年轻人病短多瘀,急需开口,使瘀滞疏散。疾病的治疗处方也是分阶段性。如同处理交通堵塞一样,先开口,处理事故地点,疏通了,后边堆积的车辆就慢慢通过了。如果从中间开始疏通到了前边事故地点未缓解,一样还是增加了堵塞,不解决实质问题,反而增加麻烦。所以说如果舌苔积聚过多,要先开上口,清除污染,疏通河道,水中有杂草,水质污染则不利于能量运行。所以必须先清除污染,上口开了,河道畅通无阻,才使能量有运行的空间。有利于能量的搬运,能量顺沿公转的路线形成重新均衡分配。

公转的飓风,扫除四焦瘀滞,聚则成形,积聚也是积少成多最后形成肿物,要想消除肿物必须有推动力,肿物运行的上方要有空间,下方要有推力,上方要创造一个负压,下方要创造一个推动力,这样有利肿物细胞之间紧密的疏散,便于瘀滞的解体,细胞之间的密度减少,有了空间,才能便于能量运行。团结就是力量,治病如打仗一样,只有敌人分散的情况下,才能逐一击败。

高能量积聚的同时必然在其他部位有能量不足之处,所以要找到高低能量的分界岭,才能取高补低。然而在处方时,要注意,处处皆动力,要找到积聚之处,积少成多,散多成块,成块转运,破瘀化滞。

阴雨缠绵天气,人体慵懒,细胞无活力,缺少动力,所以要人为的创造动力,目的是推动能量运行的速度,动力来自生理系统的四大动力:会阴,隔膜,膻中,命门动力。并重视任督及督任交接处的能量运行速度,本体动力中的血液循环动力,如心尖缺损能量不足者可增加心脏的动力,五行相生相克的动力,如增加心脏动力可生脾,补脾强肺,土生金的作用,运用在空间医学临床处方中,可以人为的推动细胞的开合,能量的搬运。促进细胞加快消化吸收,增强了动力,也就是间接地加快了治疗速度。

舌中积聚点之所以可成为动力点,是因为有物质可推动,运行中可有一个冲力,撞击积聚点前方部位。如果是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则无物可推,也就是没有可利用的物质积聚,更要加大任督及督任相交接的推动力,以促进阴阳转换,内外焦能量的交接。

尤为重要的还是观舌,不管动力与否,舌尖若有瘀滞,必须要开上口才行,年老或久病虚者例外,因为下焦动力不足要多扶正气,启动下焦的动力,气不足者再开上口,会加重乏力气虚。

处方中注意不要给前方加重负担,如上焦瘀滞者,若化中焦瘀滞,这部分能量宣起来还要上行,上焦瘀滞造成出口已狭窄不通,如果再接收了中焦运来的能量会加重瘀滞程度,得不偿失,此时可先不管中焦,要先疏通上焦,能量搬家的同时要注意不要给所要搬运处增加积聚,如果是空虚急需则搬运,如果是实满,则先泻实再搬运。

动力的应用必然如巧力推动了循环中力不足处的运转,也加快了能量运行的速度,公转畅通,四焦循环的周而复始运行,使得人体五脏六腑功能强健,细胞运转正常,则人体健康,这就是动力学推动了能量运行速度,能量运行速度加快,必然对机体的撞击力度加大,同时加快了细胞的吞吐运动,也就提升了病理转向生理的速度。

(三)用药一条线

舌诊用药分为两侧和正中一条线用药,两侧用药如桔梗,正中一条线用药:公英,独活,九节菖蒲,瓜蒌仁,香附,焦三仙,焦四仙,川朴,杜仲,白头翁等。公转走的是人体正中线的能量运动,也就是处方有上下之分,左右之分,上下之分是人体的公转之行,横向运动就是自转运动,强调以公转代动自转,自转推动顺从公转运动,不要以自转为主,因为自转有些药物往往是横向运动,会导致能量上下运动的障碍,所以强调公转是一条线的,一条线引起来的一个面的能量运动来带动人体两侧前后物质能量的运动,有些疾病是中间的物质积聚,以先疏通中间为主后疏通两侧,也可以增加两侧的药物配合中间的药物的能量运动,两侧就是左右要配合支持人体中间任脉督脉的能量运动,所以要用公转一条线上的药物为主。而象桔梗是以两侧为主,治疗时应治中间兼两边,不能治两边不顾中间,要分清楚主次,中间不通两侧通是不对的。所以空间医学用药以公转一条线为主,周而复始循环畅通公转,从而发挥药效的。

(四)三点推进

空间医学处方中讲三点推进,疾病部位是一个点,疾病的前方动力是一个点,疾病的后方疏出动力是一个点,即药物三点论。要想解决疾病部位,要掏空前方,这样前有出路,加强疾病后方的推动力,形成了前拉后推有利于能量搬家,畅通公转。

处方时要用心观察药物,用心观察对方身体变化,如开浙贝用心观察胸部,开九节菖蒲用心观察膻中,整体带动,有水不成,无水不成。三焦调控外焦为帅,胞内动,胞外动。空间动,上下动,动远不动近,至虚皆至实,用药窄,行之远,药物才能打得远,截援打堵,周而复始,上下皆通。

(五)禁忌

1.胞内与胞外用药禁忌:

空间医学用药更进一步精确,胞内和胞外不能同时应用于一种药,比如说益母草是解决胞内水又活血,胞内水来胞外走,如果胞外再加上浙贝,胞外又加水了,里外不能同时应用,如果把胞内的水泄到胞外,如果胞外也有水,两水混在一块,效果差。所以益母草跟海浮石配伍, 胞内水出来后海浮石解决胞外水,胞外又去水,解决水转运问题,清除污染,加快治疗速度。

2.水积与上升用药禁忌:

如果胞内缺水胞外边加上去水的药就麻烦了,所以在胞内外要注意调和作用,在看病过程中处方过程中, 就想一摊水,把水搬这或那,想怎么运动水,同时水大了怎么办。水大大便一天四五次,云苓,这是专门治水的药物,佩兰是调合水的分布。高低重新分布,空间医学治的都是水,病因就是水,体内水湿过大再让水向上运行是不可能的,有水用香附是矛盾的,往上提是提不上去的,这是水的运行问题,所以应该佩兰就地解决水。

3.水的温化与用药:

在一条河里怎么排泄河里的水,河水大了,河边河沿还是水,泄不了洪。可以应用温度治水,水需要化成汽才能达到升清降浊,水怎么化成汽,一个阳光照射。人体的阳光就是心脏,借助心脏的动力,水化汽可用炒枣仁,舌为淡白色,心脏无力缺血时用。

如果水腻,借心脏力量再化水,蒸腾的是污浊的水,雾气腾腾的水对人体不利,在舌诊上是舌根厚腻的,可用肉桂温阳化水。在水大的过程中,决提升不了。用香附或羌活提升,提升不了水气太大。

4.公英禁忌:

公英怕水,因为公英是运动空间的精微物质的。无处不到,假如有水把公英就困住了,所以公英怕水,有水公英不起太大作用,所以用益母草的过程中要少用公英,水出来公英用不上了。在配伍上益母草配海浮石或桔梗。

5.三点一线用药禁忌:

三点一线,一个处方中可应用三或五味药都行,但要求必须在同一条线上,但不能同一个点上。如果在同一个点上就有毛病,香附九节菖蒲不在一个点上,桔梗不在同一个点上,所以三点为一线。加强运动速度就是加强推动力撞击力,癌症前期效果比较好,到后期转移是因为疾病发展速度太快,所以要加快药物运行速度, 但也不能总是同样速度了,经常快速不行,经常慢速也不行,经常快速度最后就等于速度平衡,缺少撞击力。所以处方上要停停快快,快快停停,停留时候能量储备,再加快速度冲击过去了。所以要打破常规,临床处方要灵活。

6.增积用药禁忌:

处方中还要注意,不能给任何的有积聚的点增加兵力。如果这地方有能量积聚了,只要它的积聚运行不走,则决不要给积聚处再增加能量,所以一定要把前方积聚化开运走,如果舌尖瘀滞是水的聚结,先解决舌尖水的聚结,用药海浮石,益母草,瓜蒌仁。所以舌尖硬度厚度,是用药今后的突破点。舌尖瘀滞解决不了,影响公转畅通,影响四焦循环,空间医学讲治病找出口,一定要使舌尖畅通,才能解决三焦能量积聚。

第四节.空间医学用药

一.对本草作用的重新认识

(一)、药物的归经

传统中医认为归经是药物作用的终点,人体空间医学不但研究了药物作用的终点,而且研究了药物作用的起点,并且认为,从起点到终点都是药物发挥作用的场所,也就是说,药物对行经路线上的所有部位都产生影响。这就大大的拓展了药物的价值。掌握药物的起点和终点,才能在能量搬家的过程中正确应用药物。(二)、四气与五味

空间医学认为,药物的气与味作用于人体空间,能够引起一系列具有传递作用的细胞内外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改变空间能量的浓度和压力,使能量畅行无阻,中药的四气五味都是在细胞与细胞之间发挥作用,人体空间是四气五味发生作用的场所,每一种药物都具有不同的气和味,并非作用在某一腑脏上,而是作用在人体局部空间,中草药的作用改善了局部空间的浓度变化,从而改善了腑脏、经络等的功能。

(三)、提升药物的功用和价值

人体空间医学不再把药物功能和主治与疾病相互对应起来,用一句话概括药物的性能,称为一言本草,一言本草不是埋没了药物的功能和主治,而是找到了药物功能和主治的根源,灵活地运用一言本草,即能够加深对药物特性的了解和认知,更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所以空间医学提出,对药物的功能重新加以评价,提高药物的价值。

(四)、药物的升降沉浮

空间医学认为,药物的升降浮沉与人体能量的升降出入之间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能量之间要产生相互撞击,就要调整好人体能量升与浮,降与沉的关系,当上升、推动的能量与浮与上部的药物能量相互撞击时,会辐射出不同的能量,能量相互撞击和刺激,形成一股促进能量流动的推动力,相对的,降与沉的关系也是如此,为了实现升与浮、降与沉的相互撞击,就要应用不同比例的药物,升与浮要高于降与沉的比例,换言之,升与浮降与沉的比例,最少是2比1.

(五)、药物的用量差异

人体空间医学用药存在用量上的差异,同是一味药,用量不同,所发挥的作用就可能不同,中医临症用药,非常重视药味与剂量的关系及在治疗中产生的作用。人体空间医学用药的一大特色就是药味少,药量精,总体来说,药量在一克和七克之间,围绕着公转畅通的原则,犹如战场上的歼灭战,集中力量消灭敌人,药物的剂量不同,发挥作用的空间不同,而且在多数情况下,用量越小,效果越好。

.一言本草

1、白头翁:清除下焦肠胃部空间,外焦命门到尾闾空间的湿度和热度。(胞外)

2、黄芪:启动并加速会阴周围细胞运动,推动能量向上运动。(胞外)

3、白疾藜:疏通隔膜以上到头部的血管,小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的血流。(胞内)

4、白芍:促使胞外能量转化为胞内物质。(胞外→胞内)

5、赤芍:畅通细胞的物质运动。(胞内)

6、公英:通利外焦空间的能量化热,清热。(胞外)

7、香附:促使膈下中焦部位能量通过公转路线越膈而上至膻中。(胞外)

8、夜交滕:能降低右心房、右心室外侧空间的压力,增强右心房、右心室的血液回流。(胞外)

9、炒枣仁:增大左心房、左心室外侧空间的浓度和压力。(胞外)

10、九节菖蒲:降低右心房、右心室外侧空间的能量的浓度和压力,促进头部能量回流。(胞外)

11、五味子:增强外焦会阴区胞外能量向胞内物质转化。紧缩能量,向上运动。(胞外→胞内)

12、川芎:疏通全身血管,为细胞内的动力。(胞内)

13、白术:增加中、下焦空间的温度水分和压力,使空间能量转入胞内物质。(胞外)

14、薏米:吸收外焦中、下部空间能量物质的水分。

(胞外→胞内)

15、枸杞:增强腰部特别是腰肌空间的浓度和压力,加强公转的推动力。

16、浙贝:疏散上焦空间能量,降低上焦空间的压力、热度。

17、紫石英:启动下焦的能量,活动子宫部位或者前列腺部位的细胞。

18、羌活:使人体能量由下向上运动,从足尖直达头部。

19、当归:加速微循环,促进物质运动,增加细胞内的水分。

20、大芸:推动肠内侧的细胞运动。

21、槟榔:推动细胞内物质。

22、瓜萎仁:祛除肠部的推力。

23、云苓:促使肠道水分入膀胱。

24、黄芩:凉,胞内热。(胞内)

25、藕节:活血化瘀祛滞。

26、毛狗:加强公转推动力。

27、云苓皮:腹泻中水。

28、大腹皮:腹泻中水。

29、猪苓:动命门能量促膀胱排出。

30、车前子:泻肝火(外焦中湿热)。

31、泽泻:泻外焦下部湿热。

32、益母草:分化胞内的水与血而加强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33王不留行(子):通行三焦化湿,通过清升浊降排水。

34、水红花子:细胞运动产生动力而排水。

35、葶苈子:细胞吸收而排水。(胞外→胞内)

36、银花:使细胞内的湿热转化为能量物质。(胞内→胞外)

37、栀子:消除上焦空间的能量。(胞外)

38、红花:为细胞内的开创力。(胞内)

39、麦冬:增加细胞的水分。(胞内)

40、天冬:增加心区内细胞的水分。(胞内)

41、花粉:增加胃区细胞内的水分。(胞内)

42、知母:增加外焦区上部的水分而清热。(胞外)

43、板兰根:增加右心房(心室)区域的水分和压力。(胞外)

44、元参:增加外焦空间的水分。(胞外)

45、生地:增加四焦空间的水分。(胞内)

46、大活:引头部能量下行至足。(胞外)

47、葛根:引胞水分到微循环。(胞内→胞外)

48、桂枝:打开细胞壁,使细胞内外的物质与能量能自由转化,调节平衡。

49、桔梗:引动肺内外能量向上。(胞外) 

50、双丁:引动空间能量运动。(胞外)

51、浮石:吸收空间水分。(胞外)

52、生麦芽:从隔右向左能量运动。(胞外)

53、川朴:掏空中焦,减轻中焦的压力,增加清升浊降的动力。

三、空间医学与传统中医用药区别和联系

空间医学是以公转的力度,来改善细胞功能变化。不参考病名,只注重于症状。

注:不参考病名,只注重于症状,就是在治疗上与病名与症状没有很大的关系。

而注重于影响公转的病因。以舌诊为诊断基础。

注:就是影响公转通道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积聚或不足的因素,就是湿与燥的均于不均的因素。

空间医学讲公转运动正常

注:传统医学讲任脉与督脉,实际上是任督二脉的统一,统管人体的所有的能量运行(即阳经与阴经)

是以公转的力度,达到细胞功能、五藏六腑功能的恢复

注:公转是一个大市场,公转的作用 ,是调节人体各部位的能量赢缺,是化解人体各部位的淤积,是补充人体各部位的不足。公转正常,人体就健康,高级的修炼,必须是以修公转与自转为本。

空间医学的治疗方法,讲整体的治疗方法。是整体的调整,症状与病名仅供参考。

注:空间医学的治疗方法 ,是以调功能达到恢复功能的目的,是自身自我调整的方法。是以修炼为核心的保健方法。所以,强调了公转的重要性。

小方治病,是调整公转,以点代面的大运作,是统帅人体一切能量运行的总督。

注:小方是指两三位药,最多不超过四、五药的方子,从效果上去看,小方能四两拨千斤。越重的病,用药越要集中动力,才能攻之。传统医学是调整了细胞的开合,恢复功能。

注:传统医学讲;营卫气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讲气为血之帅,讲血为气之母,用今天的科学理论讲,营行于脉中即是胞内,卫行于脉外即是胞外,以细胞的内外,即是胞内为营,胞外为卫,调整了细胞的开合,即是调整了营卫气血,而功能恢复。

在药物的作用上要从下看上,在疾病的症状上要从上看下。在应用上,药物上是由下而上,

注:在药物的应用上是以动力为基础,以能量的运动,空间能量的运动,对细胞的撞击,而恢复细胞的本来的健康功能。是学习药物的原则与方法。

药物的作用是从起到归经,所起到的撞击作用,和在撞击作用下,所起到的后果,都是调节人体功能作用的方法。

在症状上是由上而下,就是上动而下必动,

注: 在疾病上的应用,是以能量的疏散,或者说能量的出路,为治疗的根本,是先出后进,是治疗疾病的原则。

能量的运行,就是下一段能量的补充。这就是自身的调节,这就是五行的相生原理。

传统医学为之,气为百病之长,肺气不通,则百病生焉,故在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先开上路,先给出路,其病自愈。

例如;肝病,见背沉,胸闷,而在检查上是肝病,在治疗上则先解决背部,而胸闷与肝则自动的解决,例如;独活则治疗肝病,因为独活能使外焦空间上部的能量,直下到腰部到足部,能撞击腰部的细胞运动,故能补肾,又治疗腰痛。在传统的本草上有记载独活从头至足的说法。羌活是从足至头的说法。故很多的医生在处方上是二活并用,羌活是以足为始,到头为终,独活是以头为始,到足为终,所以要看到药物的作用,而后再去应用。在本草上,二活是治疗关节疼痛,如果应用药物能量运动的作用,其二着则治疗的范围就很大了,也就是能量所过之处,都能够是细胞恢复本来的健康面貌。所以就扩充了药物治疗的作用。桔梗的起点是两肋,是从两肋的最下边向上的能量运动,所以是舒肝解淤的上品,是引两肋空间的能量向上的运动,从而对肺的撞击,故能宣肺。故在治疗对舌两边厚腻,而舌尖平坦能起很大的作用,是引肝,两肋的能量向上疏散,起到舒肝的作用。而并非是直接的宣肺所起的作用,而到宣肺的作用时,已经是桔梗的疗效的终点了。如果要疏散上焦的空间能量,就需要加上麻黄,或桂枝的外焦的药物。因为桔梗再引能量向上运动,就无能为力了。

薄荷起点是细胞内部,而疏散细胞内部的能量至腠理的空间,而终点是腠理。故能引热达表。所以能治疗风热的感冒。能舒肝解淤。

注:传统医学对药的应用,是药物归经,是应用的终点。而空间医学应用是药物的起点到终点。

柴胡起点是肝区的周围空间,所以能引肝区空间达到能量上升到上焦肺部。故能增加非部的热量,所以在应用柴胡汤的过程中容易引起肺部的炎症。

山药起于肾部,而终于肺部,所以能补中气和肺气。

生麦芽起于肝区周围的空间,能引肝区空间的能量沿膈下向左运动达到左边的心下,这样就增加了左心下的能量压力,故能治疗心房纤颤,处方可以;生麦芽与山药配伍。两味药而达到疗效的作用。

注:在用药上要应用药物的起点,与能量运行的中间的助力作用。例如

山药与生麦芽的配伍,就是起点有能量在运行的中间的助力作用。

传统医学的用药方式是;以气味调节营卫气血的功能变化,故有归经之说,是以局部的调节为主。

药物的药性,四气与五味来调节细胞的虚实,所以在辨证上是以六淫、七情为辨证基础。其特点是补泻分明,精不足者,补之于味,味浓则聚,味淡则散的用药特点。

药物的药性,是以气与味的浓度变化,来调节细胞内外的浓度与压力,来改善细胞运动的功能。

注:在用药上采取一阴一阳,一虚一实,也就是动散结合的方法。枸杞与菊花,实际是能量的实虚兼用的方法,进散运行的方法。

空间医学的用药方式是;以药物在人体空间中运动的速度,来撞击细胞,恢复细胞的功能。

注:应用空间运动的快速的用药是附子的运动,生姜,薄荷,都是应用了药物在空间的发散的作用。所以治病效果就快。

药物的药性,是以解开细胞内高浓度向外辐射的压力,向低浓度的空间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撞击所过之处的细胞恢复本来的功能,同时,又是疏散高浓度的能量物质向低浓度补充的一种好方法。

注:能量在空间的运动,是疏散局部,补充下游的一种好方法,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即是泻,又是补,作到了能量的充分的利用。空间医学讲没有病气。

传统中医用药,以补泻为主,其补泻的方法是以药物的性、气和味。来改变细胞周围的和细胞内外的环境。也就是调节细胞营卫气血的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