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兰· 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解读一味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去运用。

 勇敢的芯2 2020-03-17

桂枝

《空间医学》创始人郭志辰老师是这样一句话解读『桂枝』这味药的:胞内外的开门将军。在空间医学小方里,桂枝是六味药王之一。具有调节细胞内、外空间的能量。达到调和营卫之气的作用力。能打开细胞壁,使细胞内的物质与细胞外的能量自由转化。调节空间压力的平衡。

舌辩:舌尖淤滞、薄、尖、紧的舌用之。

用量:2-7克

《智能医学》创始人郭志辰老师是这样解读的:能打开人体各部细胞、开合细胞、调和人体能量均衡。能使细胞的门向内开。其走窜力强,与其它药物配伍,使能量向外运动;与气、味薄的药物配伍,使能量向外运动;配伍药味淡、甘、辛者,补其外,使能量向外一收一散运动。

舌辩:舌质淡软、白无力、无苔、颤动者用之。舌苔黄、舌质硬、红者慎用。大便干者慎用。便稀、次数多者用之。

用量:2-10克

     郭老师用现代语词语境解读这味药。

《大医至简——伤寒论》刘希彦老师是这样解读『桂枝』的:桂枝性温,其气是热郁的浓香;煎的水有微微的甜味。桂枝的作用主要是气,而味很薄。桂枝的气相比薄荷、白芷,没有那么轻扬;相比川芎、当归没有那么浓厚。所以薄荷、白芷是走表走癫;川芎、当归走血,桂枝则只能把能量送到肌肉里,称之为“解肌”。至于那一点儿微微的甜味呢,是入脾的,脾主肌肉。所以,桂枝是一味气化中焦脾胃而解肌的药。是“阳化气”的一味药。

       希彦老师从气味解读这味药。

O

运用研读空间医学小方整整四年,运用其舌诊理论和十几味药也算是小有心得。然,发现很多在教学传播小方的老师,并没有真正解读空间医学小方,而是回到了智能医学阶段。很多药物使用已经固定模式化,直接解读成用于治疗某些病了。

学习运用小方的多数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傻瓜式的背诵方药而用。时有效,时无效,看舌也不知道如何用药!知道上焦用药有哪些,中焦用药有哪些,下焦用药有哪些,可是具体到何种病症用哪一味药,为何要用这味药却不知道了!有种机关枪乱扫射的感觉。

这样形容吧!

小方,如今已经教传出这个模式了。只要死背几十味药的用途及组合,看舌甚至不看舌,就可以治病了!———这就有点像问病不切脉,切脉不问诊就开始处方了。

这样的方式像什么呢!感觉像手机相机似的。快捷方便好用,但这照片不能与专业相机比,比不得,经不起推敲。

这便成了学空间医学的普遍现象。越傻瓜越快捷越好。

而真正的空间医学小方是这样的吗?不是。

O

回头来比对『桂枝』这味药。

个人觉得大医至简刘希彦老师解读得更容易理解。他的解读还原药物本身的属性,即“体”,而非药物的“用”。运用此种解读方法,可以去解读更多的药物。而非死背那些专业术语。死背的知识没有生命力。

(建议中医爱好者好好细读大医至简这本书)

看完希彦老师对药物的解读之后,再回头看空间医学用药,会豁然开朗,为何要这么用,会更精准地使用。

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的理法和用药,在取不到脉证的情况下,用空间医学的舌诊,能量多少寒热虚实是完全可以佐证的。

如此,便可相辅相成而用。

感谢两位老师的杰出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