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手风琴界的巨大悲痛!

 昵称5224718 2014-01-21

    惊闻我国手风琴老一辈专家李遇秋、杨文涛离世,万分悲痛!现将我《济南市手风琴学会》名誉会长陈一鸣教授在《中国手风琴在线》发表的追思文章转载如下,以示缅怀:让我们继承和发扬手风琴老前辈德艺双馨的优秀品质,以无私的作为和实际行动为我们共同热爱的手风琴事业不遗余力地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告慰两位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济南市音乐家协会《济南市手风琴专业委员会》会长  王家乐

 

               怀念我国著名手风琴专家李遇秋先生

                           陈一鸣


    数天来,泉城下着濛濛细雨,天气阴沉沉的,似乎预示着不详的信息。

    在好友姜杰先生处得知我国又一位手风琴开国元勋李遇秋先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此时心情无以复加的难过阵阵袭来。仅仅是几天,还未从著名手风琴专家杨文涛仙逝的悲痛中走出,就又传来了这一噩耗。震惊和伤感叠加在一起,悲从中来。此时内心深处,如铅似冰,既沉且冷。

    李遇秋先生生前为战友歌舞团副团长,艺术指导,国家一级作曲。他1929年出生于河北深泽县,原籍北京。1940年参加军区抗中学习,1944 年在中共晋察冀分局担任卫生员职务,1945 年调入抗敌剧社(战友歌舞团前身)从事手风琴演奏,成为解放军中最早的专职手风琴手。1950年,组织上送他到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带职学习作曲专业的各门课程和钢琴演奏,曾师从于桑铜、钱仁康、丁善德等老一辈音乐大师。正规、扎实、专业的作曲理论学习,为他后来长期从事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1957 年完成学业归团之后,他便开始了专业作曲的生涯。1965年,他成为《长征组歌》的主要作者,并承担全部乐队总谱的写作,充分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音乐才华和深厚的功底。此后在创作上的非凡才能才逐渐得到社会肯定。多年来,他在从事各种音乐创作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厚的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此,李老师本人并没有将其视为张扬和炫耀的资本,而是更加潜心致力于音乐写作。80年代初,李老师受到我国著名“手风琴家庭”张自强、王碧云伉俪及儿子张国平的影响和劝说,调整了创作方向,重新走上了手风琴音乐的创作之路,在他辛勤耕耘之下,凭着对手风琴事业的满腔热情,《天女散花》、《促织幻想曲》、《协奏曲》、《奏鸣曲》等多部响誉国内外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恰似一场春雨滋润着中国手风琴艺术这片广阔的土地。李老师算得上是高产作曲家了。从他清新优美的曲调、浓郁民族风格的《长征组歌》到飘逸、妩媚、婉然雅致的《天女散花》,可以看出,他揣着作曲家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恪守“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之学术韧性、如琢如磨,曲不虚发,磨炼出一首首经典的手风琴作品。

    李遇秋先生是《长征组歌》的作曲之一,在音乐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在手风琴界众所周知,就我们这一代几乎每一位手风琴人都演奏过他的作品,几乎每一次比赛的选手的中国作品都选有他的力作。舞台上、赛场上、考级考场上,无不回荡着《天女散花》、《第一奏鸣曲》、《沉思与酣歌》等他那脍炙人口的旋律。

    初识李遇秋老师约在九十年代初。在手风琴界大鳄姜杰先生的介绍下我去采访了他。在宾馆房间的4小时谈话,李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个事业心极强、而且全身心投入创作的作曲家印象。他向我谈到他的成长过程和艺术经历以及艺术作品等,告诉我他的创作名言就是“创新,不断的超越自己”、“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为手风琴界有这样的一位老前辈而感到骄傲,为自己能与他交往受益而感到庆幸。

    90年代的手风琴界,理论文章还很缺乏,我于是东拼西凑的编辑出版了《全国手风琴教学论文集》,其中选用的李老师的几篇文章,是湖南怀化师专一位老师根据李老师录音记录整理的,内容中有一些字句由于录音不清出现了同音字造成了几处错误。李老师认真地看过后马上找我纠正,并说:“事先给我看看就好了,我个人无所谓,就是怕别人看了误导他们,修订时记着改过来吧”。我听到后非常感动。老先生既没有追问版权,也没有讨要稿费,只是专注于学问的严谨和文章的错误,看得出李老师博大的胸怀和关心鼓励年轻人的慈爱之心。李老师虽然走了,他对我们的关爱言犹在耳,历历在目,至今仍是我们谨记在心的金言玉语。

    有一年我到北京出差,去看望好友杜宁(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手风琴教授)。我们俩约着前辈张自强老师王小平老师一起到了李遇秋老师家,[注]李老师非常热情的给我们讲述他的新作品《第一奏鸣曲》。这是一首反应长征内容的手风琴作品,1997 年获了全军的一等奖,第二年荣获了文华奖,这是音乐创作的最高奖。说到这里李老师又以愉悦和欣慰的心情介绍了这部作品,拿出录音给我们听,兴致勃勃的讲创作过程和音乐内容,(当时各乐章还没有名字,名字是出版时加上的)。李老师细致地讲到第一乐章“英雄史诗”有朝气的快板,刻画了英雄的主题形象,表现红军英勇豪迈的革命气概和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第二乐章“草地风雨”是如泣如诉的行板,表现红军以无所畏惧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战胜艰苦的自然环境,阔步走向胜利的过程;第三乐章“喜迎红军”描绘了长征途中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受到热烈欢迎的喜庆场景;第四乐章“铁流勇进”则展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以锐不可挡之势奔向胜利的气魄。李老师天才的想像力和对长征的浓厚感情,是创作这一作品不可缺少的动力。他的作品有很强的个性,也有强烈的现实关怀,表现了一个作曲家的爱国、正直、独特个性和社会责任感。

    李老师是一位作曲家,更是一个学术型的作曲家。十几年来我们从姜杰老师主办的“第一届国际手风琴艺术节”开始,经常在一起参加活动,从北京、上海、天津、安徽等无数次的赛事评委、新琴审定、学术会议、聚会参宴,高谈阔论,李老师都是不烟不酒,不聊家常,几乎全部言谈内容都关乎手风琴。他谈创作,谈手风琴的专业和非专业化,谈选手演奏的风格把握,谈教师的手风琴教法等事情,而且方方面面,事无巨细。严谨的学风,深邃的洞见令我高山仰止。记得我们唯一一次聊家常是在天津比赛时我俩从宾馆步行到音乐学院途中。他说,在北戴河买了房子,房子不贵,现在涨价了。说这些话时,他是那么轻描淡写,似乎在说别人的事情。是的,这些个人的事情在他看来,远没有手风琴事业在他心里的分量。此时,北戴河的房子永远不能迎接他的主人了,但他用毕生的心血,完成了一个作曲家的伟大使命,使生命以另一种形式永远存在。

    我们最后的联系是在前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接到他的电话中传来的独特音色,慢速的京腔谈到他想出版的一本书,里面有他几十年的创作经验、体会和他发表的文章以及大家对他的评论、研究生研究他的成果等综合在一起,总结了他一生的艺术成果。他问我在山东文艺出版社能出版吗?我说可以啊,马上联系。但又顾虑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李老师的重量级成果有些委屈他了,而且在当下这物欲横流的环境,出版界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气息,花费是不少的。我当即建议他与上海师范大学的院长李聪老师联系,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因李聪老师与出版社的费文耀社长关系比我密切得多。电话中,能感觉到李老师有点不好意思,略有迟疑。我劝他一试,要不我来联系。半个小时后,李遇秋老师给我回电话说,李聪老师欣然同意,并且从价格上和出版速度上都好解决。一年后,这本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作者签名的《探索——李遇秋手风琴曲创作漫谈》一书放在我的案头上。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李老师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性格,他的骨子里也渗透着中国知识分子独有的精神气质,宁可自己费时、费事、费力也不愿给别人增添半点麻烦。但是,李遇秋老师对此书的出版非常感谢李聪老师对他的学术帮助,他也一定会记住手风琴界那些善良的曾给与过他照顾的所有人。而我们的手风琴事业就是靠着这些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不断努力才发展的,就是靠着大家的相互扶持才不断壮大的。相信逝去的李遇秋老师一定会欣喜地注视着我们,一定会期待着手风琴事业更加欣欣向荣。

    李遇秋,这个闪着光芒的名字,他的离去是中国当代手风琴界的巨大损失,也为所有手风琴人带来无限悲怆和长久的遗憾。他的作品,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凸现出永恒的价值。

    长歌当哭,悲文如泣。谨以寥寥数语表达对李遇秋老师的缅怀追思……

                  琴史长卷  抒彩人生
               ——怀念我国著名手风琴专家杨文涛先生

                                    陈一鸣


   “我国老一辈手风琴专家杨文涛先生因病昨日逝世!我抚琴哀悼!万分悲痛……愿杨老师在天国同样拉响‘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这是姜杰老师昨天给我的短信息。惊闻这一信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意外、悲痛、惋惜、思念交织在一起,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是我国手风琴界的巨大损失,是我们所有手风琴人的心中之痛。

最初同杨先生相识是在1977年底,我上大学前夕。在广播里听到了他与儿子杨屹共同演奏的手风琴二重奏作品《前进,我们的战舰》时,我被音乐深深感染。我以学生的身份,怀着忐忑的心情,冒昧地向杨老师致信请教问题,没有想到,杨老师很快就回信了。他细致地谈到这首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演奏技术等各方面问题,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手风琴的热爱和对年轻人的热情鼓励,令我深受感动。另外,杨先生的钢笔字潇洒飘逸,隽永清丽,就像字帖一样,显示了他认真的风格和文化底蕴。这封信我一直珍藏着,每每念及仍心存感激。后来,随着参加手风琴活动的频繁,我们不断熟悉起来。回想成长道路,杨先生对年轻人的巨大影响使我们许多人受益匪浅。

杨文涛先生在手风琴界是一面旗帜,他的功绩在同行中影响很大。杨先生1936年生于山东蓬莱,19496月入伍,后转入专业手风琴演奏队伍,为海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乐器考级专家评审委员,首任北京手风琴学校校长。他曾多次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录制手风琴教学节目,其中受国家教委电视师范学院邀请录制的20讲卫星电视系列教学节目《手风琴演奏基础》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杨先生天才的音乐感觉不仅在独奏方面崭露头角,在伴奏方面亦独树一帜,精彩绝伦。他曾为许多著名歌唱家伴奏合作过,出访过前苏联、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朝鲜等国家演出,在音乐界享有盛誉。如代表一个时代的《真是乐死人》、《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献给北京的歌》、《我和班长》、《师长有床绿军被》等歌曲脍炙人口,我们中年一代仍然记忆犹新。

杨文涛先生一生与手风琴相伴,是我国手风琴界前辈的功臣之一。他不断钻研手风琴技巧,探索手风琴演奏的真谛,手风琴艺术造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演奏风格独特、精到,尤其是手风琴风箱的运用出神入化,其风箱运用和触键结合等理论在全国同行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他的《手风琴技巧训练》等著作已经成为手风琴专业中的重要文献。这部著作凝聚了他演奏的体会和经验,毫无保留的详细实战经验和理论指导,对提高手风琴演奏技术有着极大的实际意义,为我国手风琴在大众中的普及和提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对我国手风琴事业的发展有多方位的引领,在演奏、伴奏、教学、创作、著书立说、组织手风琴活动等诸多方面均有独特见解和积极的贡献。

杨文涛先生为人和蔼可亲,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手风琴界的爱戴与尊重。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北京手风琴活动期间,我和我的学生田安(现为鲁东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去他家专程拜访,正巧有个男孩在他家上课,我们便领略了杨先生的一堂精彩手风琴课。学生演奏的是《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杨先生在解析这首难度较大的狂想曲时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以通俗易懂的话语耐心地启发学生。课上到激动之处他神采奕奕、激情豪放地指挥着学生,感情奔放如入无人之境。观摩了这样精彩的过程,我们也无异于接受了杨先生一堂生动的课。课后,我们和杨先生谈到当前手风琴发展的前景和弊端,杨先生的观点深刻严谨,鞭辟入里,没有丝毫的虚假和客气。在谈到演奏技术时,他简单地说了六个字的要领——“动作小,用力巧”,即触键动作要小,风箱用力要巧,这六字箴言我至今还经常在教学中使用,我的学生也在教学和演奏中遵循杨先生这一教导。谈话结束后,杨老师盛情的留我俩在家里吃饭,师母也热情地拿出啤酒放在一个老式的圆饭桌上邀我们品尝,但由于晚上有音乐会我们谢绝了。出门时杨先生坚持要送我们,从他家到海军大院大门口有千米之多的距离,他不但送我们到大门口而且一直送我们上了公交车。我们俩对前辈的亲切爱护感动不已,至今记忆犹新。今天在收到姜杰老师的信息后,我不禁回想起与杨先生曾经的每次谈话、在一起的每张合影、观摩的每场音乐会、手风琴艺术节和比赛的每次活动等等过去的一幕幕情景,都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子里一遍遍重复着,怀念着。

如今,我们尊敬的杨文涛先生被病魔无情地夺走了生命,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记在我们的心里。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是他一生与手风琴联系在一起的情感,是他爱琴、学琴、教琴永远不悔的精神。他的著作也将永远保存在中国手风琴音乐文化的宝库中,被后人不断应用和实践。他用心血谱写和改编的手风琴乐曲,也不断回响在音乐舞台上、赛场上、考级场上,成为手风琴界宝贵的音乐文献。他的教学理念不断被后人传承,他那摆脱狭隘物质利益羁绊的行为始终影响着我们。

杨文涛先生已经驾鹤西去,我们只有加倍努力完成先生的遗愿,发扬光大老一代所开创的我国手风琴事业,方可慰藉英魂。

杨文涛——这个响亮的名字,将永远伫立在我们手风琴人的心中。他那七彩琴声将永远留在手风琴的舞台上,与我们的手风琴事业同在。在我国手风琴发展的历史长卷中,杨先生巨擘般抒彩了手风琴理论与实践浓重的一笔,为琴史留下了可圈可点的功绩。手风琴人会永远记住他!中国手风琴历史会永远记住他!

尊敬的杨文涛先生,您用琴声奏响了一生的旋律,手风琴音乐也将在天国里陪伴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