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 和 歌

 昵称13013369 2014-01-22

相 和 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郑风·子衿》

  鼓点声声,扬袖敏捷纵蹑于盘鼓之间,音乐、舞蹈的完美结合,相和歌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恢宏大气极具华夏雅韵的舞态,看得心情激荡,热泪盈眶,所谓舞者情动于中,感人至深,大音稀声,大舞必易,当如是吧?
  北国的冬天寒冷而漫长,春日姗姗来迟。舞台上,二十位轻纱罗裙的少女怀着迎接春神的喜悦,和鼓和乐、载歌载舞,用清亮的歌喉、婀娜的舞姿尽情抒发对春天的期盼与眷恋。那轻快的旋律,那蓬勃的朝气,不正昭示着更加绚丽的明天吗?
  这一段《相和歌》选自《铜雀伎》的片段,此为盘鼓舞,是群伎舞蹈,用的是汉代的盘鼓舞形式。中国汉代一种踏在盘子和鼓上表演的舞蹈。(舞时将盘子和鼓排列在地上,舞者在盘与鼓上纵横腾踏,表演各种舞蹈技巧;因为一般用七盘一鼓,所以又称七盘舞,有时只用鼓而不用盘,或以鼓代盘)。

  相和歌的名称,最早见于《宋书·乐志》,是对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通称。其中,既有原始的民歌,也有在民歌基础上加工改编而成的艺术歌曲。它属于汉代乐府歌曲中的一类,是乐府歌曲中的精华部分。乐府是古代的一个音乐机构,就目前所知,最早出现在秦代,并一直延续到汉代。后来,人们把汉代乐府官署采制的歌谣,以及魏、晋直到唐代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或者模仿乐府风格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所以,乐府又成了一种音乐名词或诗歌体裁。初期的相和歌称为“徒歌”,主要是指原始的民歌,只是清唱,而无伴奏。《晋书·乐志》载:“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徒歌”进一步发展,成为清唱加帮腔的形式,称做“但歌”。《晋书·乐志》载:“但歌四曲,自汉世无弦节,作伎最先倡;一人唱,三人和”。又有《乐府·古题要解》载:“乐府相和歌,并汉世街陌讴谣之词。”这里的“谣”指的就是“徒歌”;“讴”指的就是“但歌”。它们的曲式,一般结构简单,大都由单个的“曲”组成。曲又分为吟叹曲与诸调曲两类。曲一般保持着民歌“有辞有声”的本色。“辞”即歌词;“声”是衬腔所唱的虚词,如“羊、吾、夷、伊、那、阿”之类(《古今乐录》)。“但歌”再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相和歌,是乐器与歌唱相和的形式。《晋书·乐志》载:“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这句话其实已经解释了相和歌的表演形式,是指在弹弦乐器与吹管乐器的交替伴奏下,由歌唱者击节而歌(节为一种打击乐器),形成了乐器伴奏与歌唱相互应和的形式。再综观相和歌的形成过程,不难看出这里的“更相和”三个字的读音应为“gēng(耕)xiāng(香)hè(贺)”,即交替着与歌唱者相互应和之意。至此,“相和歌”应念“xiāng(相)hè(和)歌”。

汉代之滥觞

  战国秦汉之际,以楚声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汉高祖刘邦对楚声尤为喜爱。因而楚声在宫廷里颇为盛行。汉武帝时(西元前140~前87)已形成“内有掖庭才人﹐外有上林乐府﹐皆以郑声施於朝廷”(《汉书?礼乐志》)的局面。
  汉代宫廷还特别迷信方士﹐追求神仙之术。为此在长安与洛阳设置了平乐观﹐常常在道观内表演包括相和歌在内的歌舞百戏。此外﹐各地藩王勋贵也普遍养有男女乐工﹐在宴饮﹑娱乐时演奏相和歌等各种音乐。于是相和歌逐渐兴盛。
  汉代的相和歌,由于年代久远﹐除琴曲中尚存有少量相和旧曲遗响和《乐府诗集》等书中保存的部分歌词外﹐绝大部分均已失传。从现有的少量资料来看﹐其部分曲目可能来自战国楚声的旧曲﹐如《流楚窈窕》(又名《激楚》)﹑《今有人》。而绝大部分都是汉代的“街陌谣讴”予以加工整理或另填新词。如屡经文人填词的《东武》﹑《太山》两曲﹐最早就是齐地(今山东)的民歌。

魏晋之传衍

  魏晋(西元220~316)之际﹐相和歌有较大发展。后人称为“魏氏三祖”的曹操﹑曹丕﹑曹睿三人对相和歌尤为喜爱﹐写有大量歌词交乐工演唱。陈寿《三国志》引《魏书》说曹操“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丕即位后﹐集中了左延年等一批音乐家﹐成立了音乐机构清商署﹐从事改编相和旧曲与另创新曲的工作。司马氏建立西晋后﹐清商署中有精通乐律的荀勗﹐以敲节鼓帮腔闻名的宋识﹐善於编曲的孙氏﹐擅长歌唱的陈左﹐吹笛著称的列和﹐以及善于弹筝的郝索﹐善弹琵琶的朱生等人﹐从艺术上把相和歌推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曹操的《短歌行》(周西)﹑《步出夏门行》(碣石)﹐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艳歌何尝行》(何尝)﹐曹植的《野田黄雀行》(置酒)等等。这些作品大都是旧曲填新词﹐曲调与曲式均有相应变化。这种用同一曲调而在填词中引起变化的情况﹐在中国后世音乐的发展中极为常见。
  这个时期唱奏形式也有所变化。如《东光》原只有器乐而无歌唱﹐晋时宋识填入歌词改为声乐曲。伴奏乐队原来只分一部﹐乐器配置也较自由。魏明帝(西元227~230)时﹐改为左右两部。西晋初﹐其乐器配置已较固定﹐除原用的筝﹑笛﹑节鼓外﹐尚有琴﹑瑟﹑琵琶与笙等﹐有时还加用篪与筑。

相和歌的消亡

  西晋亡后﹐从东晋至隋约200多年间﹐以南方民间谣讴吴声﹑西曲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清商乐大为盛行。汉魏西晋的一部分相和旧曲被清商乐所吸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清商乐改称清乐而继续流传。同时﹐自汉魏以来有不少乐曲移植为琴曲或鼓吹曲而仍在流传。从此以后﹐作为独立意义的相和歌已不复存在。

相和歌的简明发展脉络

  徒歌(清唱,无伴奏)→ 但歌(有伴唱而无伴奏)→ 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相和大曲(由“解”、“艳”、“趋”、“乱”四部分构成,歌唱、舞蹈、器乐三种艺术有机结合的综合性歌舞大曲)。

相和歌的曲式结构

  相和歌正式乐曲可分为引﹑曲﹑大曲三类。引﹐即引子。梁沈约《宋书?乐志》云:“古有六引”﹐即《箜篌引》﹑《宫引》﹑《商引》﹑《角引》﹑《徵引》﹑《羽引》六种。一般没有歌唱﹐仅用笛与弦乐器演奏。曲﹐即中小型乐曲﹐大都是声乐曲。一般分为吟叹曲与诸调曲两类。这两类曲的具体特点一时难作定论。据有关文献﹐它们均由若干“解”组成。从歌词来看﹐解相当于段。每一曲的解﹐可多可少﹐没有定规。如《白头吟》为三解﹐《折杨柳行》为四解﹐《怨诗行》为七解。梁人王僧虔曾说﹐诸调曲有“辞”与“声”两个不同的部分﹐辞即歌词﹐声即衬字﹐如“羊吾夷伊那何”之类。诸调曲一般都有器乐伴奏。如不用器乐伴奏﹐仅由一人唱辞﹐众人帮腔﹐则专称“但歌”。作为声乐曲的相和歌﹐一般由单个的曲组成。个别的由曲与乱联成﹐如瑟调曲《妇病行》。大曲﹐即大型乐曲﹐一般是歌舞曲﹐也有部分声乐曲与器乐合奏曲。一般器乐合奏专称为“但曲”。

相和歌的音律

  汉代相和歌的音调特征已很难确知。据现存琴曲中所传汉魏遗音及有关记载来看﹐其音阶形式属新音阶﹐但是清角与变徵﹑清羽与变宫在乐曲中的转换较为突出﹐所谓“声和清侧”(唐赵惟则语)为其主要特征之一。

相和歌的伴奏乐器

  相和歌的伴奏乐队﹐汉时无明确记载。据出土汉画像石与有关文献推测﹐早期有的主要用竽﹑瑟﹐後来则用筝﹑笛﹐或者采用笙﹑箫(排箫)﹑琴﹑瑟﹑筑及节鼓﹑鼓﹑悬鼓等鼓类乐器。

阅尽天下歌舞,唯有我汉家歌舞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魂牵梦萦,绕梁三日
这是印在血脉里的记忆吗?

子夜四时歌 云水禅心 我的祖国 踏歌 美人心计红颜曲 思归赋


 农历4708(西元2010) IDH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