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说明了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的去学,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如果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去学习,会感觉充满了乐趣,反之则味如嚼蜡。老师的授课水平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小学读的是父亲单位的子弟学校,老师大部分是由各科室抽调的工程师来担当。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却少了科班的束缚。老师丢开了教材的条条框框,注入了很多课外知识,在教学上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我对语文的兴趣,完全来自于这些语文老师的良好启蒙。
为了更好的写好文章,行文有条有理且阐述明确,具有逻辑性,写好句子,就是小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必须学会的最基本的单位,这样就牵涉到造句。造句就是用词或词组构成一个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使其生动形象。这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能回避的学习过程。
造句的形式有用单词造句,用形容词造句,用褒义词贬义词造句,用比拟词造句,用关联词造句。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懵懵懂懂的,往往按自己的理解,造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句子。有一位当老师的邻居,给我看了一些小学生的造句奇葩,尽管有的不符合造句规范,却让人在笑声中感受童言无忌的纯真可爱,也为小孩子的想象力称奇,这里是一片没有泯灭的童心天空。
口才:人有口才能吃饭。
格外:小华不好好学习,总把字写在格外。
人才:为了减肥,有的人才只吃一顿饭。
难看:由于大雾茫茫,我很难看见太阳。
牛顿:李爷爷听说家里丢了牛顿时昏了过去。
从容:做事应该从容易做起。
总是:王总是成都人。
谢谢……因为……我要谢谢妈妈,因为我做不完作业时,她都帮我完成。
一边……一边……我一边穿裤子,一边脱衣服。
愁眉苦脸……笑逐颜开……每个月发工资时,爸爸愁眉苦脸地上交,妈妈笑逐颜开地数钱。
不动声色:我想买玩具还差钱,晚上我不动声色地拿了爸爸十块钱。
康庄大道:小明左手提一部电视机,右手拿一台洗衣机,奔跑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