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学时代:高中篇(一)

 灵魂出窍KKK 2014-01-23

中学时代:高中篇(一)

一、高一(96年9月-97年7月)

 
1、分班

    初中升学考试后,学校张榜,我是在高一(3)班,原来初中的同学都被分散到高中7个班级中。又是一个新的阶段。

2、老师

     班主任是Yizhiwen老师,男,华东师范大学毕业,他是教语文。高一我在语文课上花得工夫不少,会提前预习课文,现在奇怪当时在这门课上怎会有这么大的热情。印象中语文考试我有几次是班级第一,这本不应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数学老师,姓名已经忘记,他同时是年级数学组负责人,对我很好。我想我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历史老师Suxiaowen,女,给人感觉非常好。有一次上课我在聚精会神的看武侠小说,被她发现没收,下课后她把书还给我,并告诉我金大侠没有写过这本书。“飞雪连天射白鹿”的记忆方法是她告诉我的。印象中接下来的期中或期末考试,历史课我也是拿了个班级第一。

     英语老师Hanaiqun,也是后来五班的班主任。我在住校期间是认真做题,英语语法上有很多问题,晚自习上便问Han老师。后来五班的同学告诉我,韩老师在五班讲我勤学好问的故事。现在回想,也是惭愧,英语学习真应该纠缠于那些考试要求的语法吗?
    
     物理老师,化学老师,通通忘记了。

     我时常会想,一个好老师真是非常的重要,尤其对于当时稚气未脱的我们来说。

3、同学

     因为高二文理科分班的缘故,高一(3)班的同学大多只同窗一年。好多同学现在已经没有更深的印象了。

     Hufaming,男。高一阶段一直是年级第一名。脑袋很大,据说这样的人聪明。记得他还调侃说我和他的名字一样,“发明”同“创”,“胡”在文言文中同“何”,呵呵。他现在应该是在腾讯公司工作。

     Luoliya,女,班长。她应该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二名。其他方面也很突出,好像有一次学校歌咏比赛,她拿了个冠军。大学是在西南政法,后来考研是去了北大。

     Wenlin,女,学习成绩好像总是三名的样子。大学去了复旦大学。她的爷爷是母亲以前的上级。据说她现在已经结婚,在此也发出一份祝福。

     Xieyue,女,学习成绩应该是第四名的样子。她好像是个班干部,似乎没有受到班级同学的爱戴和拥护。

     Liwanlong,男,我的同桌。大学本科到博士都是在哈尔滨工程大学。06年去哈尔滨行走的时候还一起聚会,他现在深圳华为。

     Liaoqing,学校艺术节上朗诵诗歌,很有演讲才能,大学是去了南京大学。

     我的成绩似乎总是稳定在班级第五名的样子。
 
4、乒乓

     高一的时候还是经常打乒乓,在学校篮球场下面的球台上。现在台子已经拆除了。
中学时代:高中篇(一)

     高一进行过一次年级乒乓球比赛。印象中我第一轮赢了一班的Zhongyong,记得他水平很高,削球手,第一局开始我极不适应,0比7落后,不过有很多班级同学来加油助威,很兴奋,2比0拿下。第二轮遇上了同样是来自一班的Yangxiao,也是2比0。还碰过好像是二班的,也没有问题。我总共就打了3轮,高一时的乒乓球水平应该还是可以的。

     由于活动组织者学生会体育部长是来自五班,而他们班的选手在小组赛中,成绩不好,后来还安排人来问我,是否被淘汰的通过打附加赛还能有晋级机会,我态度肯定是不可以。最后年级乒乓球比赛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再进行下去。
 
5、足球

     经常踢球,高一比赛,我们班应该是输多赢少。Lihao是在中场,我是踢中后卫。Weizhenyu是前锋,记得有一次比赛我们赢了,是他进的球。Chenjun是守门员。球队还有那些成员,现在也没有太多印象了。

     上大学后,学校修饰一新,原来的操场已经没有了。以前虽然是尘土飞扬,但还是很怀念那些踢球的日子。
 
6、生物

     参加了全国生物百科知识竞赛活动,很有意思。

     成为活动成员也是很巧合,应该是放学后,我还在教室里。同学Jianglikun、Yixin问我有这么个活动是否愿意参加,我一想每周末需要骑车出去,很好,没有任何犹豫的理由。现在看来,内心深处喜欢行走的因子是不是那个时候就已经有所体现。

     团队成员除带队生物老师外,还有Jianglikun、Liaoqing、Yixin、Wukan和我。应该有几个月的周末,我们都是骑自行车在萍乡的各个区县,围绕着萍水河,取水样、测数据、拍照片,包括后期从市环保局取一些档案资料作分析。很多专业分析工作应该是生物老师完成的。

     后来得知我们的报告,获得了萍乡市一等奖,江西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那确实是意外之喜了。
 
7、化学
中学时代:高中篇(一)

     初中化学竞赛我还能拿奖,高一的时候却感觉很吃力。化学课程特别难,只看课本感觉很不够,没有什么太好的课外参考书,也不像现在有互联网,能够很好的获取资源。
 
8、数学

     学校高一下学期举行校数学竞赛,我是获得了一等奖,好像一等奖总共5、6个人吧。我们班成绩不错,同时还有其他同学获二等和三等,印象中数学老师很高兴。
 
9、住校

     课业压力感觉比初中增加不少,我感觉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尤其是化学和物理。另一个方面也是想感受一下住校生活,早一点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所以就申请住校。当时住校的全部是家在郊县的同学。

     记得那时候学习很刻苦,早上5点钟我会起床,搬出桌子,一个人在住宿楼的走廊上,靠昏暗的走廊灯光学习,因为此时宿舍楼还没有开门。我想在勤奋程度上我是丝毫不逊色于郊县学生的。现在回想,姑且不论方法是否科学,还是很感慨的。

     后来Lihao、Chenjun、Weizhenyu也住校进来凑热闹,有这几个人在,班级宿舍就越来越热闹。后来班主任易老师以家在市区为由让他们回家住。我则没有受到影响。

     住校的日子,有时候会和同学下军棋。遇上停电,记得会点蜡烛。住校条件虽然不如在家里舒服,但却是另一种体验。

     在高中阶段有一年的住校生活,于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段经历是我独立思考做出决定,并申请实施的全过程,很值得珍惜。现阶段的我在行摄中国,又是一段“自导自演”的体验。在回忆中,我看到了过去的历程,也更加了解了自己。
 
10、早操

     住校得做早操,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印象中有一次老师来查房,我是在上铺,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后来老师抓了其他铺位的同学,我则逃过。我不知道是老师没有发现还是故意手下留情,估计后者的面更大些。

     大一的时候也是不爱起早做早操,看来是有前科的,呵呵。
 
11、辩论赛

     班级里面要进行辩论赛,一天中午回来同学告诉我,大家推我做本方的主辩,而辩论赛下午就开始。辩题我已经忘记了,记得是对方先陈述,轮到我陈述的时候,我是先撇开准备好的材料,直接针对对方的陈述进行反问。我方同学有不同意见,讲应该要按流程来,先陈述再反驳。我不是一个喜欢拘泥于固有思维流程形式的人,念完准备好的本方陈述稿后索性一言不发,记得我方是输了。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不应该,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却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很多时候,也不能只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12、值日

     每天是按桌的顺序来轮流搞卫生,定期如每周二则是一个组进行全班的卫生大扫除,会抹窗户、拖地。
 
13、涨水
中学时代:高中篇(一)
     学校是挨着萍水河,发大水的时候会把学校前面的路全部淹掉,我们便只能骑自行车绕远道从桥那边回家。不过好像每次发大水的时候,大家都会比较兴奋,也许那是平淡学习生活中的调剂吧。
 
14、艺术节

     学校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我精心准备了邮票册,应该是花了不少功夫,还写了前言什么的。班主任应该是带到了年级组展示,估计反响不错。结果之后上课的时候,其他任课老师便频频点我名让来回答问题。
 
15、英语报

     英语老师布置大家各自出英语手抄报。我利用周末的时间精心制作了一番,由于想让报纸有更多内容信息,字普遍很小。后来老师的点评是:我所在的报社将会亏本,呵呵。

     现在摄影的过程中,才知道“摄影是减法”,内容简洁、主体突出才是好作品。后来悟到,其实在我们生活工作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16、选班

     高一学期末,是文理科分班的时候。我当时的文科成绩比理科成绩要好,记得历史、政治成绩都很不错,什么原因选择的理科已经不可考。

     现在看来选择是没有错的,姑且不论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实用性如何,理工科的学习对于培养严谨、认真的性格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17、同学录

备注:由于高二文理分班,还有些同学未能回忆起来。

1996级高一(1)班  班主任:易志文
 
朱志坚   文  琳   谢  阅   廖  菁   彭  夏   肖  蹈   魏振宇   喻  琼  

曾  毅   易雪萍   颜  莹   蒋丽琨   朱高萍   曾子琛   谢  李   王美丹  

曾艳辉   朱运杲   罗莉娅   Bill He  陈  俊   李志军   谌  亮   张文芳  

刘中意   吴  侃   肖  鹏   张  婷   王付宗   何小凤   胡发明   何华萍  

彭  勇   晏  昕   曾红李   周  琪   赖 吉吉  李  昊   李晚龙   蔡  勇  

文亦凡   陈亮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