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歷史,回歸自然【上】

 兰之道 2014-01-23
走出歷史,回歸自然
——從道德看中華修身文化
 
蘭州大學  郭樹芹
 
摘要:在人類社會中,人是一切社會活動的中心,文化是人類在不同歷史時空一切活動的記錄和成果。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近五千年,其靈魂與核心就是“修之身,其德乃真”的道德文化,亦即修身文化。修身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和特色,而且貫穿了整個民族的生命歷程。可以說,一部華夏文明史,就是一部道德文化史,也是一部修身發展史。文中試從道德角度對修身文化的歷史源流、修身的內容、理論基礎、實踐方法及其當代昭示進行探討,以就教于各方家。
關鍵字:修身文化 自然 天人合一 道德
 
關於修身文化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文化積澱最豐厚的文明古國之一。如果從史籍記載的炎黃時代算起,已有5000年的歷史。
在漫長的生命歷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人類文明的鼎盛輝煌,也經歷了道德基因缺失的興衰沉浮。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其靈魂與核心就是“修之身,其德乃真”(《德道經·善觀》)的道德文化,也就是通過修身達到天人合一,獲得自然、宇宙真知的文化,古代中國的文字、以及一些歷史記載,都與修身的結果緊密相連。
修身文化是一個非常淵博的巨系統,理論豐富,內容複雜,很難面面俱到,沒有多年滴水穿石的積累,不能徹通徹悟。修身又是一門實踐出真知的大學問,注重知行合一,綜觀陰陽,慧智雙運。若不修之身,終覺根基淺。在此只是把握住文化的根與綱領性的理,從道德的角度梳理其流變演進歷史,試圖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整體印象,以便逐步加深對理的深化和拓展,進行更深更廣的學習。
 
1.什麼是修身
 
修身,簡而言之,就是修養自己的身。這裏的修,有修正、維修、學習、鍛煉等義;養,有涵養、培養、教育、薰陶、長養、供養、養護、治療、信守、保持等義。身,指人的整個生命,包括形體和精神。修身合起來指修正自己心身本性中不符合自然規律的地方,涵養自己的性命,以德養性,返樸歸真。《禮記·中庸》曰:“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修者,治也、自修為善也。率者,循也、修也。古代三皇五帝、老莊孔孟聖賢,都以修身來德化天下,行聖人之教。前人亦雲:千教萬教,教人成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2.修身的內容
 
修身是一項巨大而精細的生命再造系統工程。與宇宙的雙重結構相應,人的生命也有雙重性,由形體和精神兩大系統組成。《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靈樞·本神》雲:“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天年》曰:“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類經·藏象類》雲:“故人之始生也,必合陰陽之氣,構父母之精,兩精相搏,形神乃成。”
如果用現代科技的電腦擬比,生命的形體相當於電腦的硬體系統,生命的精神相當於電腦的軟體系統。形體系統主要包括五臟、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及其相應的生理功能,是醫學等學科所研究的範疇;精神系統主要包括精氣神及陰陽五行生克之理,是道醫所研究的領域。道醫重視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統一,辨證施治必求本因、內因、外因整體把握。
形神兩大系統中,心具有特殊性。古人論心,將心列在最高位置,《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古人常把國家比作大天地,視人身如小天地,修身猶如治國,心相當於身國之君。許多修身有成的高真大德對心早有深刻認識,張伯端《青華秘文·心為君論》雲:“心者,神之舍也。心者,眾妙之理,而宰萬物,性在乎是,命在乎是。”
在生命結構中,形為神之宮,神為形之容。形是神的載體,神為形之主。形與神的辨證統一,決定了修身實踐中以性領命、以無為駕馭有為、以神用形則康的基本原則。《素問·六節藏象論》雲:“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也說明人的生命必須補充雙重營養,以天氣五德滋養精神,以地氣五穀營養形體,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功能。而心為身君,因此常統帥形神的修養,成為修身中一個獨立性很強的關鍵系統。
將心性命三系統整體把握,主次分明,全面重塑人體的每一個部分,才是完整的性命再造,才會真正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翻開修身文化史,那些沒有整體把握心性命三系統,偏執任何一方的修身者及其修身理論,都留下了許多歷史遺憾,前人曾有“修身者多如牛毛,成就者鳳毛麟角”之歎。不少修身大成者對此諄諄告誡,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3.修身文化的歷史源流
 
修身是文化的靈魂,修身文化始終與中華民族的發展相應。其源頭可上溯到華夏文明的肇始期。今存的幾部文化元典,都鈐刻著修身的印記。
《素問·上古天真論》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這是道德文化昌盛時一般民眾的修身狀況。
《素問·上古天真論》又雲:“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這是比普通民眾層次更高者的修身境界。
《黃帝內經》所載大概指華夏神州時代,人們崇敬信仰大道,心中無善無惡,德性完整淳厚,行為恪守道德規範。這種自然的無為而治時代,曾書寫了中華人文史上的光輝篇章。《老子·德道經》所闡述的道治、德治、仁治時期,孔子所神往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時代,當指此時。這一歷史階段,先後誕生了兩位修身有成的大智慧者——伏羲和黃帝。伏羲,修身達到天人合一境界後,留下了他的實踐成果——《易經》。《易經》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群經之首,八卦易道揭開了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其中《複卦》專講修身,《初九》象辭曰:“不遠之複,以修身也。”這是中華典籍出現“修身”一詞的最早記載。另外,《蹇卦》象辭:“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震卦》象辭:“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都是涉及修身的最早文字記載。黃帝,修身達到天人合一境界後,留下了他的經驗總結——《黃帝四經》。《黃帝四經》同樣是文化元典,在《經法》的《道法》、《十六經》的《五正》、《姓爭》、及《道原》等篇,都非常深刻地闡述了人類如何修身以領悟自然的最高真理,外用於利益國家民族和天下蒼生。
兩部修身經典著作的問世,為中華道德文化奠定了堅實基礎,並且指導了很長一段民族的發展歷程。
從炎黃起,經堯舜禹到夏商周,凡兩千五百年間,修身一直是神州大地的主旋律。隨著人類私欲的增加,人們對道德的信念開始逐漸淡化,已不能唯道獨尊,不能自覺遵從順應大道。當整個社會開始全面離開道德,天下為公演變成天下為私,神州也就蛻變成人州[1]。《德道經》雲:“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這是道德文明鼎盛期過後,人們的修身狀況及社會發展趨勢。此大概指春秋戰國,即老子闡述的“愚之首”。
春秋戰國時期,禮廢樂壞,諸侯稱王爭霸、逐鹿中原。諸子興起,百家爭鳴。
老子經過修身獲得對宇宙大道的徹悟後,留下了五千言,對上2500年人類的道德文化進行系統總結。他深刻指出社會人心的“德一”狀態已經樸散,人類已經難以直接問鼎大道,要通過修德來保持心靈的純一。《德道經·善觀》雲:“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整部《德道經》,都是闡述以德修身,培補自身德行的缺失,明心識道、淳德歸道,核心全在道德二字。其中既有道德的理論闡述,又有豐富的修身方法。
對《德道經》闡發最精到的莊子,也是一位修身有成者,他為後世留下的《南華經》,魏晉時與《德道經》、《易經》被並稱為“三玄”。唐·成玄英《南華真經疏序》雲此是莊子“當戰國之初,降衰周之末。歎蒼生之業薄,傷道德之陵夷,乃慷慨發憤,爰著斯論。其言大而博,其旨深而遠,非下士之所聞,豈淺識之能究!”認為其“所以申道德之深根,述重玄之妙旨,暢無為之恬淡,明獨化之窅冥,鉗揵九流,括囊百氏,諒區中之至教,實象外之微言者也。”《南華經》內篇是對中華道德文化精深妙理的系統闡述,外篇的《在宥》、《天道》、《達生》、《山木》,雜篇的《漁父》等,均出現“修身”一詞並有詳細論述。從其中反映的思想及保存的修身史料看,與伏羲黃老學說高度吻合。
易黃老莊一脈相承,共同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根,奠定了修身的基礎理論和主導思想,是修身文化的根源。
孔子與其餘諸子,雖然大多也知道修身,但尚未達到伏羲黃老的修身境界——天人合一而觀天下。“皆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漢書·藝文志》)只從伏羲黃老的文化系統中,吸取局部營養形成各自的學說。[1]這一點,從諸子的著述中是否涉及到“修身”二字,即可窺一斑。諸子著述中,《墨子》的《修身》篇、《非儒下》論及修身。《韓非子》的《飾邪》、《解老》、《八說》篇中對修身有闡述。儒家中,《論語》是論述修身的專著,《孟子·盡心上》論及修身,《荀子》的《修身》專篇論修身。《禮記》中數《大學》和《中庸》兩篇對修身論述最精,此外,《曲禮》、《樂記》、《射義》篇也對修身有提及。其他諸子著述則很少或幾乎沒涉及到修身。文化靈魂的變異,使孔子和其餘諸子學說只能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輔根、修身文化的末流。
與道德的缺損密切相關,修身文化以春秋戰國為界,也發生明顯轉折。隨著文化基因在諸子手中全面異化、在莊子之後道家內部的缺失異化,從修身成就的境界、實踐的普及等方面,都由繁榮逐漸進入低谷,因歷代道德風貌的嬗變而呈現不同的狀況。
道德,始終是修身文化的信標。明瞭了中華文化之根源,則諸子學說可得觀;澄清了諸子思想之流弊,則後世學說可悉覽;掌握了根源脈絡之走向,則修身歷史可通鑒。
 
修身的理論基礎
 
1.道德一元論
 
道德不僅是修身文化的晴雨錶,而且是指導修身的哲學觀,是“一元四素”的核心。“一元四素”是解讀中華道德文化的重要方法論,“一元”指德和道,四素指象、數、理、氣。前者是《德道經》的內容,後者是《周易》的內容。對道和德闡述最全面的經典著作,首推老子《德道經》。她是一部殊勝的哲學詩,其總旨可以“道德”二字概括,最終又可以“道”來高度概括。
道是自然的本質和最高境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也是中華傳統文化各家學說、各個學派的總歸宿。道的體性特徵是虛無、自然、樸素、無為,無形無跡,客觀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可看作是道的載體,道的資訊被全息地儲存在萬物中,因此萬物皆有道。道體現於人謂之德,德是道的顯化。如果用“象數理氣”來解析,道的象,是○和无;數,是零(○);理,是《德道經》道篇的道;炁,是修之身的空明之光。德的象,是⊙和德;數,是一(1);理,是《德道經》德篇的德;炁,是修之身的五德能量。[1]
修身文化中的道和德,並不是單純的倫理品格,而是直接關係人類生命存亡的物質能量。聖哲老子站在道“○”的高度把所有都看成物質,在《德道經》中闡釋了“道”和“德”的物質性,《道注》章雲:“道者,萬物之注也。”道德的能量灌注於萬物之內。這種物質性具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特點。《觀眇》章雲:“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无名”的道和“有名”的德,包羅了萬有,涵蓋了一切。老子又在天人合一的深邃境界中,發現宇宙的本源能量還是道和德,《尊貴》章雲:“道生之而德畜之”。《中和》章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道化生了宇宙萬物,德以氣的能量養育了萬物。德是道所產生的宇宙物質能量和它內在品格的純一,道和德是宇宙萬物生、成、住、壞、滅的根蒂。[3]p107
《黃帝內經》也論述了道德的能量物質性。《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道所化生的天炁是德,她的品質具有“清淨光明”的特性。這種清淨光明的能量,充滿整個宇宙,無所不在,長養著萬物和人類。《靈樞·本神》雲:“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宇宙大道的能量,在人心身中以德的形態顯現;大地自然的能量,在人心身中以氣的形態顯現。天德地氣在心身中的流動和布輸,使人的生命具有活力,因此是生命的源動力。德是人類生存和維持健康須臾不可離的最佳能量。
在闡述能量物質性的同時,老子也強調道德的倫理品格性。他揭示了德的養育功能後,接著指出:“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德道經·尊貴》)雖然道德具有化生長養的功能,但接收道光德能要有基礎,有前提,既要具備品德資格,與道同頻共振,又要使形體成為裝載能量的德器。而能否接收道光德能的滋養,全在於人們修身的境界。只有通過道德品格的修養實踐,才能使自己具備德性之形,成為良好的德能承載之器;才能吸收豐富的道光德能,滋養精神系統。當德性修養處於上德境界時,整個生命,身體內外,形神兩大系統都會充滿德一的飽和能量,如同沐浴在強能量場中一樣,可充分獲取、吸收德能的營養。正如《聞道》章所雲:“上德如浴”。[3]p104
萬物皆稟氣受形,人又為天地間最靈最貴者,人的上德最接近和符合自然大道的特性,注重德也就是尊重道。萬物只有遵道而行才能盡享天年,如果違背大道必然受到自然的懲罰。德是進道之梯,要尊道就需守德,保持與道同步;若德行不夠,還需修德,不斷完善自己。道德的缺如狀態,是任何時期人類實踐修身的客觀要求。
道德的能量是人類明明德,照亮自己、同時照亮周圍一切的根源。道德是生命的本質和最終歸宿,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內在動力人類只有明瞭道德的物質能量性,又把握住德的品格精神性,修身明德,識德養德,積德行德,尊道貴德,抱一無離,在此基礎上全面實踐心身的道德再造,才是正確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認識宇宙,和諧自身內外環境,回歸自然的光明之路,是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坦途。如果離開道和德,用人心和主觀意識去尋覓自然真理,只會南轅北轍。全面把握道德的真諦,人生的亮麗、社會的清明、民族的興旺均會自然實現。
 
 
注釋:
参见熊春锦.以史为镜,论道德文化复兴.[DB/OL].http://www.daode.biz,2007-05-01.
[1]参见熊春锦.以史为镜,论道德文化复兴.[DB/OL].http://www.daode.biz,2007-05-01.
[1]参见熊春锦.中华国学道德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88.
[1]参见熊春锦.以史为镜,论道德文化复兴.[DB/OL].http://www.daode.biz,2007-05-01.
[1]参见熊春锦.以史为镜,论道德文化复兴.[DB/OL].http://www.daode.biz,2007-05-01.
 
 
参考文献:
[1] 熊春锦.老子·德道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 熊春锦.中华国学道德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二十二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7] 曹础基.黄兰发.南华真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8.
[8] 国家文物局.马王堆汉墓帛书[M].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9] 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M].山东:齐鲁书社,1996.
[10]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