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光明媚的秋天,夕阳下院中的藤萝架上,悬挂着一颗颗金黄色的葫芦,他们形态各异,婆娑起舞,那么我们如何把它动人的姿态记录下来呢,下面我们先从怎样画葫芦叶子开始介绍。
葫芦叶子画法有一下几种形式: 白描画法
白描画法先要仔细观察葫芦叶子的生长结构,看清楚它的外形、叶脉分布,再着手进行描绘。画的时候要注意运笔过程的轻重变化,一般起笔、收笔较重,行笔较轻,这样的线条比较耐看。画时从叶柄开始,再画出外形、勾出叶脉,至此一张线描葫芦叶片就画完了。 工笔画法
运用工笔绘画方法画葫芦叶子主要注意的还是分染和罩染的效果,分染时颜色要由深到浅逐渐变化,不要出现死硬的颜色痕迹,而罩染则要求薄色多染,俗话说“三矾九染”,染得次数越多,效果就越好,越细腻。 写意画法
用写意方法画葫芦叶子,最为关键的就是掌握好火候和步骤。 第一步,要根据自己的设想准备好墨色,一般情况下,先用毛笔调好浅墨,用毛笔饱蘸浅墨后,笔尖部分略微蘸一点略浓的墨,准备使用。 第二步就开始画葫芦叶子,画葫芦叶子时一般用侧锋五笔完成,第一笔和第五笔最高、第二笔和第四笔居中、第三笔最低,笔笔相连一气呵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叶柄,画出的形象自然、变化丰富。在叶片的墨色略干时,再用中锋蘸上少许略浓的墨(注意:笔要干些,不然就会洇的无法收拾),然后按叶脉生长规律画出几条叶脉,这样葫芦的叶子就已经画完了。 顺便再提醒一下:画叶子时,要注意前后的层次,一般前面的要颜色重一些,远处的要浅些,这样才能够让画面出现空间效果。
二、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各种瓜果、蔬菜、粮食相继成熟,带给人们一个个金色的希望,尤其是葫芦——它那婀娜多姿的身影,更加给人一种由衷的喜悦心情。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葫芦的结构和对它的表现方法:
首先看结构:葫芦呈“8”字形。上腹小,下腹大,成熟时,色泽金黄,表面光滑细腻。 其次看葫芦的画法:葫芦的画法与叶子的画法基本一样,同样包括:白描、工笔、写意、色彩表现等多种方法,现在我们来介绍常用的两种方法,既:工笔画法和写意画法。 写意画法
在画葫芦前,首先要调好颜色,一般情况下画葫芦用中黄色最好,在中国画颜料中用藤黄加少许大红,调成中黄色。色彩调好后,蘸色时,先要把毛笔润湿,然后把笔腹蘸上较浅的颜色(注意:这个部分蘸色要饱满),笔尖蘸色时水分要少,并且颜色要深。蘸好颜色后,从葫芦柄处开始由右向左画,先用毛笔中锋从葫芦柄处开始画,走“3”字型逐渐向下,待画到下腹时改用半侧锋,这时笔腹包含水分的浅颜色显示出丰富的变化——从笔尖处到笔腹处逐渐变浅,色彩变化丰富。待毛笔转到左下腹时再改用逆锋向上,这时笔中的颜色已经基本上用完,画出的形呈飞白效果——也就是说有些部分能够露出纸张的本色,这样直到画至上腹时收笔。 为了丰富画面,这时在下腹的空白处(注意:因为下腹大,所以画完下腹时会留下一块没有画到的部分),用毛笔的侧锋横扫一下(注意:不要再蘸颜色,笔干时效果最好),留一些飞白效果。在此基础上再点柄和花蒂,一个葫芦就完好的表现出来。 工笔画法
工笔画葫芦比较简单,就是用的时间长,与画叶子方法一样,这里就不在赘述。 以上就是关于葫芦的画法介绍,主要还是要自己多加运用才能打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