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 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 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有什么区别?在吸引人才方面各有什么优势? 答: 蔡国海——混过几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现在在互联网行业搞财务,“几年核数师,才是算账人”: 从行业内常常将其并称为“四大”来讨论某个问题或现象来说,个人觉得四家之间本质上并无太大的区别,而且四大内部的流动非常之频繁,今天在德勤做,明天就去安永上班了,今天在普华做,明天就到毕马威报到了的情况十分常见,这种文化和工作习惯上的互相渗透,知识上主动和被动的分享,也更减少了四家之间的差异性。个人觉得,一些小的区别如下: 1. 普华作为行业的老大(国际和国内都是),在公司规模和客户资源上应该是最有优势的。 2. 德勤这两年出了不少事,特别是在中国在美上市公司上,中国高速频道、东南融通这几个出事的主都是德勤的客户,前几年的科龙也是。不是说其他几家不出事,作为类似保险公司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只是概率大小的问题,但是德勤这两年的声誉确实受了影响。不过,话说回来,做为全球性公司,四大在中国的本地化,德勤无疑是做得最好的一家,德勤的大陆合伙人估计也是四大里面最多的。(回答时间在四大转制之前,最后一句可以忽略不计) 3. 几年前的安永和现在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都打着“People first”的口号,个人觉得,实际上已经大有不同。按我理解,安永以前不是以争行业第一为终极目标的,而是依靠高品质的服务争取客户,给员工很好的工作体验,有点像不争江湖盟主的武林高手。可是,近年来,安永的业务风格变得激进,可以为了市场份额不断压价,为了缩减成本无视员工的高流失率。金融危机的时候安永的口碑也是四家里面最差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安永的培训是四家里面做得最好的,起码以前是。 4. 毕马威虽然在中国市场上不能排在其他家前面,但其在几个重要行业都有几家重量级的客户,这和安永、德勤的客户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是两种武功风格。不过,正因如此,也是四家里面对着装要求最为严格的。 所以,各家吸引人才的优势在哪里,还真说不清楚。 Kartik 普华永道高级审计员:
1、PwC在大陆是当仁不让的老大,现在四大国有银行中,两家都被PwC接手,霸气外漏,每年的会计师事务所排名都是第一位,非常强势,可谓顺风顺雨。 (四大银行审计又要换审了,2010年建行合约到期,由毕马威换至普华永道 中行-普华 工行-安永 农行-德勤,目前2013年审计:建行-普华永道 中行-安永 工行-毕马威 农行即将换审,如果从德勤换走,又将出现一审二的情况 9-10更新 农行-普华永道) 2、PwC现在还是行业内的全球霸主,收入略高于DTT,单就审计业务而言,更是无出其右。但是DTT的咨询业务做得非常棒,其他三大都是不能比的,这跟历史上四大的咨询业务分拆有关系,DTT是唯一保留自己咨询业务的一家。在国内,DTT的口号就是LOCAL,四大中最早采用中文官网,赞助各种国内经济和管理类论坛,褒贬不一吧。 (最后一句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3、EY近几年事故频出,美国的雷曼,香港的雅佳,对声誉的影响都很大,而且受金融危机的冲击非常严重,员工流失率应该很高,因为现在给OFFER的时候都会相应给一笔奖励。在国内性格温和,不像PwC这样大气,不像DTT步步为营,也不像KPMG这样保守。 四大中选哪一家? ——you control. 刘旸 普华永道审计员,爱好户外运动 我就是学英国文学出身的,可以说普华在人才选拔上没有一定的章法,兼收并蓄,但是在内部的培训机制和选拔机制上却是一丝不苟,不会让人得过且过。跟其他所的同事交流之后我觉得普华的优势不仅仅在于规模上,更在于公司整体的人文环境和coach文化上。每一个进入普华的新员工,只要是心智健全而且性格正常,都会有不错的发展。在雁渡寒潭上有很多人说四大的不好,实际上这部分人有的是本身有问题,有的是的确遇到了极品的上级。但是至少在我目前的情况看来,我还是更偏向于留在普华这个平台,同时还有一群周围交心的志向相投的朋友,人文的软环境很重要。 问题二: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内会计事务所等公司的职员典型的工作日是怎样的? 答: 李东旭 审计师,英国特许会计师(ACA),德勤 说一下四大初中级审计师的生活,可能不止于一天当中,我以一个项目过程来解释可能对你更用帮助: - 参加审计计划会议,与合伙人,项目经理,项目组成员一起讨论客户当年经营状况,对审计策略的影响,确定重要审 计风险,项目时间安排,人员安排等; - 进场审计,将客户的试算平衡表整理成可以进行审计的格式,做自己被分到的科目,小客户的话一次会被分到比较多科目,大客户的话则会被分到一个科目下的某项测试;这个过程会持续数天,数周甚至数月,其间主要用到excel等数据软件,也有可能会需要用到客户使用的数据系统,如SAP,Oracle,金蝶,用友等; - 向客户询问审计中遇到的问题,索要需要完成审计程序的资料,向客户提出审计调整意见; - 将完成的底稿交由高级别审计师审阅,解答审阅者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完成底稿; - 现场审计完成后回到办公室进行审计报告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将前一阶段完成的测试底稿与客户的财务报表草稿相对应起来,确保财务报表上的每一个数字都已经被审计测试涵盖; - 参加有客户高层到场的审计总结会议,审计经理或合伙人提出最终的审计调整意见 - 将最终完成的底稿归档。 一天的生活就是上述工作的混合,其间还会夹杂业务培训,执业资格备考等内容。 张巍 企业财务 级别不同,岗位不同,职责不同,内容也就不同,但相同的就是一个字——忙。 就说说我自己,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制定审计计划、现场工作前的布置、去现场(这个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预审阶段或者是新客户)、遥控现场工作、和团队研讨及审阅底稿、向合伙人汇、出报告等等。除此之外,每年要做大量的培训(自己听课但更多的是讲课),参与校园宣讲和招聘面试,作为champion解答同事工作中一些重要领域的问题。做二十多位同事的performance manager,作为PML(K记的一个initiative)关心同事们的工作状态,必要的时候和大家沟通沟通聊聊天解解大家心中的郁闷。我参与marketing activity比较少。 从日程安排上来看,每天早上8点半准时上班,甚至到得更早。我之前在一个二线城市的office,attendance管理比较严。确切的说,应该是出门前洗漱的时候就开始缕一遍今天要做的事。前一天晚上下班前或者当天早上按importance和urgency列出要做的事情,然后开始清,所以有点像出租车司机,一睁眼就欠人家的。同时打开inbox,检查并回复邮件,特别是一些MNC的项目,member firm的UK或者US team会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发些东西过来。这些东西是不可控并且不在我的to-do list上的,所以要在看到的时候马上做出决策,如果需要team member帮忙就要尽快安排下去。能马上回复的邮件就要马上处理掉。 处理完邮件就开始按照我的to-do list开始工作了。主要的工作是review,但review的效果来自于对现场情况掌握的详尽程度,为此就要和现场的同事们打电话问问题。为了提高效率,一般把最关键的问题集中起来一次问掉。这方面是要有取舍的,其实事无巨细的go through效率和效果并不一定最好,而且双方都会lost,到底risk在哪里? 中午饭之前脑子累了,就处理一些内部管理的表格或者做一些较机械的工作。 午饭像打仗一样,一个小时回来开始下午的工作。个人习惯,咖啡一定要有的。如果项目上的工作没那么多,就备备课、看看technical updates或者business news等等。 五点半下班基本上很少,特别是在出报告前期都要拼的比较晚。如果前半夜下班,通常会找上个把同事去喝个酒,去海边站一会儿再回去。如果准时下班,可能会应同事之邀和大家谈谈心,地点选在咖啡屋(小资的海滨城市这点很棒)或者请junior staff吃个饭。当然是自掏腰包,office是没这方面budget的。其实呢,出来混最要紧的开心,钱不重要。如果有staff邀我一起唱歌,我也会欣然前往,high到半夜。 周日下午会去office,对下一周的工作有个整体的安排,因为黑色的周一马上就要到了…… 坦白说,peak season基本上是一直在忙,休息的时间很少。基本上忘掉一切,除工作之外就是吃饭睡觉,这个时候就 一定要吃自己想吃的。本人喜欢吃甜的,让自己的心情好一些,意识到生活还是美好的。 每个奥迪特都可以讲出自己许许多多的故事,但我想都是工作填充了自己绝大部分时间。有的时候会抱怨不想干了,但真正进入状态的时候又会聚精会神一丝不苟。这对矛盾我一直不知道怎么解释,但我相信体验过的人心里都明白。 问题三: 德勤毕马威普华永道近年都有年轻员工去世,四大会计事务所真是血汗工厂吗? 答: 张巍 企业财务 我在想我要怎么要理解“血汗”二字。我猜你这里指的是受到资本家的压榨,另一方面我想说现在没有工作不需要流汗(做审计好像一般不需要流血)。众所周知且毋庸置疑,四大的工作是具挑战的,时间紧、任务重、有难度。每个曾经在四大奋斗过或正在四大奋斗的人都可以给你讲出一大堆这样的故事。但我还是不认为四大是血汗工厂。 我最初加入的时候也是满腔热情,直到离开也是,这一点一直没变。但后来也在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减少加班的时间,如何挤一点时间给自己的生活。我碰到的senior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和我们一起加班,给每个人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即使做IPO的时候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可以走。生病了也劝我们去医院看病或者吃药。我心里一直很温暖,反而更要尽自己所能帮其他team member多做一些。 还好,那么多年,我的身体还不错,没进过一次医院。感冒了就抓紧吃药,没有食欲也要多吃,在地铁上有座位就睡一会儿。说到底,别人对自己好,自己更要对自己好。我记得媒体报道P记的那位女同事的微博记录了一些她对自己身体状况,特别是白细胞数量的记录。她确实是个好同事,对工作认真负责,另一方面,身体已经很危险了,为什么不让自己休息一下呢?如果P和M黑了心,不是东西,自己也要珍惜自己了。为了这样的人拼命不值得呀。工作是纷繁的,社会是现实的,那只是工作而已,有了健康作保证,才能有career。更何况你怎么能认定做奥迪特就是自己的career呢?这个道理简单到每个人都明白,但是有时候会忘记这一点挑战健康的底线,太危险了。 说回来,四大也是business,没可能期望P有钱不挣,让staff总是过得很宽松。毕业生很多想进四大,各种原因,但要想想,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奥迪特靠劳力和知识挣钱,没有engagement所有的人都没得吃。所以加入前就要明白这一点,那里的生活将是非常艰难的,必然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艰辛。另一方面,越是冷酷的环境下真的要学会珍惜自己,爱护自己,这样才能期待未来。 黄小素 never step back/媒体边缘人 今年春节,我遇到一个从加拿大休假回国的朋友L,他正攻读会计专业,恰好在海外的四大实习。
问题四: 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几年后跳槽工作的方向是什么? 答: 王维 十年金融业和IPO上市审计经验 如果你是大学本科毕业就到四大工作三年时间左右的情况,你仅对部分非核心的审计项目非常熟悉,通常不太可能以项目经理的职位离开,再跳槽的方向应该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国企或外企的财务部中层干部之类的职位。 Abner HR Professional~ @Shanghai 感谢邀请。三年以下,最多的,是去甲方,包括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以及部分外资,从事内部审计、财务分析等工作;其次,国内某些财务咨询公司,或者项目咨询公司,甚至一些管理咨询公司也是有可能的,做的工作差不多;最后,会有少部分转到金融行业,证券,投行,VC PE等。 一般来讲,进入到金融行业可能是很多人的最佳选择,不过可遇而不可求了。
张巍 企业财务 之前几位说的很全面了,还有一个。如果你自己有CICPA,并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你可以找几个CPA自己开所。有限合伙的门槛相对较低,注册资本5万,两个CPA;有限责任的,注册资本30万,五个CPA。想做股东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注册满五年,其他的没有违法违规是必然的。这个方向就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创业。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知乎有关创业的话题。 四大给你提供的是一个平台。不同的工作性质(审计、税务、咨询)、项目(年审、IPO、尽职调查)、客户群(外企、国企、民企)、甚至会计准则(国内、国际),都会给你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做一个相对来说还不错的铺垫。在转型的时候,还是要想想自己有兴趣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如果去做自己想做的,还需要准备什么,再基于自己有的,去为转型做些努力。 王宇 金融行业;财务及合规 基本上工作三年以上的四大员工已经可以接到来自各方猎头的电话,要是跳槽的话:进入大型国有企业和银行的财务或内审部门出任一官半职;加盟一线外资风险投资基金、战略管理咨询公司、投资银行...........这些都是四大人的常见出路。 ZZZYZX 纸上得来终觉浅(税务网友) 税务的出来冒个泡。审计的可能的由审计的来说才准确,这里就说税务的。由于四大税务分工很细,这里无法说得太具体,只能说说比较general的。 Associate:本科学历的话,一般去甲方单位做税务岗或者能做做财会岗位。研究生学历的话可能相对较好,行情好的话去IBD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更多四大事务所注会资讯可加入主页:http://www.renren.com/601530930 (本文源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资讯站)
================================================================== 【关于过来人】 过来人以“立人、达人、过来人”为使命,秉承“经验分享,共同成长”的理念,致力于帮助青年学子搭建成长平台,寻找职业机会,提升职业能力,并为企业建立人才储备,提升雇主品牌,为高校提供职业发展服务,提升中国的人力资源水平,改善中国青年人的就业状况。 过来人求职网:http://www./ 过来人ESNS: http://www./ 过来人教育: http://edu./ 【关于我们的项目】——点击可直接进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