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学伟:详解1664点低位以来沪深股市出现的全新现象(09.1.18)

 顾界秘籍 2014-01-24

    从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创下1664点的最低点以来,沪深股市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现象。这些新的现象对我们准确认识当前市场也许会有一些帮助。

  1、低点保持的时间大幅度延长

  从6124点以来,大盘总共出现过6次反弹,分别是2007年11月28日的4778点、2008年2月1日的4195点、2008年4月22日的2990点、2008年7月3日的2566点、2008年9月18日的1802点、2008年10月16日的1664点。

  前5次反弹从最低点到再次创出新低的时间分别如下:

  4778点:36个交易日;

  4195点:11个交易日(有效突破4195点的时间为22个交易日);

  2990点:34个交易日;

  2566点:26个交易日;

  1802点:21个交易日。

  而从1664点到本周五为止,大盘已连续56个交易日没有创出新的低点。这表明1664点即便不是本轮调整的最低点,也至少是一轮中期反弹。

  2、成交量出现趋势性增长

  从6124点开始,大盘无论是处于下跌过程,还是处于反弹过程,36周平均成交量总是一路向下,3月平均成交量从未超出过12月平均成交量。反弹中的成交量增长具有偶然性和空头的存量回补性。

  而从1664点以来,36周平均成交量已连续14周提高;3月平均成交量已连续2个多月处于12月平均成交量之上,量的增长已具备了趋势性特征,也已超出了空头存量回补范畴,具有明显的增量型特征。这是1664点不同于以往几次反弹的又一个方面。

  3、移动平均线出现多头市特征

  从6124点开始,60天移动平均线一路下行;5次反弹除了4778点反弹短暂地超越过60天移动平均线,其余4次均止于60天均线之下;而且无论4778点反弹还是2990点反弹,以及后来的2566点和1802点,从未出现过短中期均线的多头排列。

  而从1664点以来,指数已2次超越60天均线。60天均线从原先的急速下行到缓慢下行再到本周出现低位平行,标志着大盘运行趋势的改变。而且5天、10天、20天、60天这4条被市场运用最为广泛的均线组合已出现过2次多头排列,一次是去年12月9日到11日,另一次是本周五。在宏观经济层面利空频传的背景下,大盘却呈现出自去年1月5522点以来从未有过的强势,这一点非常值得深思。至少它说明一点,宏观经济数据并不是市场运行的唯一要素;以宏观经济数据来取代市场全面的战略性分析,是基本分析的堕落与幼稚化。

 

    4、最有价值的是个股表现

  从1664点到本周五,沪深300指数的最大涨幅为31%,末初收盘涨幅为22%,但统计期间的个股涨幅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组数据:

  以盘中最大涨幅计:涨幅大于100%的公司有144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超过9%;大于50%的1117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超过71%;涨幅大于同期指数的有1514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超过96%。

  已末初收盘涨幅计:涨幅大于100%的45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接近3%;大于50%的484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超过30%;涨幅大于同期指数涨幅的有1253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高达80%。

  这样的个股表现不仅在6124点以来的历次反弹中是绝无仅有的,而且也超过了以往任何级别的反弹。如2003年11月1307点到2004年4月1783点,指数盘整最高反弹幅度为36%,但同期最大涨幅超过462家,占当时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仅38%;末初收盘涨幅超过50%的仅216家公司,占当时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不到18%。

  再比较2005年12月1079点到2006年7月1757点的个股表现更能发人深思。从1079点到1757点,指数最大涨幅接近63%,而同期涨幅超过50%的个股比例也仅为88%。如果扣除因股改除权带来的虚增涨幅,那么涨幅超过50%的个股比例只有72%。从这一角度来说,1664点以来的行情在个股表现上已经超过了2005年12月到2006年7月行情。非常明显,除了沉溺于宏观经济数据以及只会“放眼看世界”的人,谁都能看出:这是一个强势市场。

  笔者以为,这一点除了能给进一步了解当前市场提供重要佐证以外,还能在某些方面提示我们今后的市场格局:随着超级大盘股越来越多,也就是杰克·韦尔奇说的“GDP公司”越来越多,大盘全面大幅上涨的难度越来越大,空间越来越小。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指数的平稳波动与个股的充分活跃将成为常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宏观经济数据派还有多少用武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