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三大古玩玉器加工地之蚌埠仿古玉器市场】 (蚌埠在线的帖)

 珠江大鹏 2014-01-24

【探访三大古玩玉器加工地之蚌埠仿古玉器市场】

●探访我国三大古玩玉器加工地之一——蚌埠仿古玉器市场

  ●相关人士坦言,没有一定功力最好不要见“古董”就买
  一个不起眼的破碗,一件不完美的玉器,或是一尊不太精致的石像,或许这些让你不屑一顾的东西就是动辄百万的天价之物。随着古董价格节节走高,收藏、爱好古董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假古董也随之大行其道,街头巷尾常能见到自称卖古董的小商贩。那么“古董”是如何做成的?近日,记者探访了安徽省唯一的仿古市场——蚌埠仿古市场。
  走进蚌埠仿古玉器市场
  位于蚌埠市南山路的蚌埠仿古玉器市场,是我国三大古玩玉器加工地之一,是一个颇具规模的玉器加工制作集散地,大约已经有四五十年的历史,生产制作的商家有两百多户。一踏进该市场,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在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玉石院子里,工人师傅们有的在雕琢,有的在打磨,还有的正在切割巨大的玉石块……
  在一尊巨大的玉石雕塑前,陶师傅正在专心地打磨着玉石表面。这块涂满黑色颜料的玉石已经是半成品了,玉石上雕刻着精美的野兽。陶师傅一边小心地打磨,一边喷水清。他向记者介绍,别看这块玉现在黑不溜秋,等打磨完了,粗糙的雕工也就精致了,而黑色的外表则会被玉石熠熠生辉的光泽所代替。果真,不一会儿,玉石便露出翡翠绿的颜色,并且散发光泽,玉石外表还布满了龟裂的花纹,甚是好看。陶师傅还告诉记者,这块玉估计有好几吨重,像这么大块的玉器大约要个把月的时间才能完工,“仅砂纸打磨就得十来天啊!”
  “古董”是如何做成的?
  腾飞的巨龙,奔跑的骏马,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古代神话兽类,一件件都是如此的古朴,犹如沉睡了数百年。在许多作坊的成品区里,你能见到各种绿色的、褐色的或是朱红的玉器,古色古香的外表估计即使是专家也会被迷惑,以为是刚刚出土的。这些“古董”到底是如何从一块普通的玉石“摇身”变成的呢?
  市场内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王师傅向记者透露了玉石仿古作旧的整个过程:这些仿古的玉石一般为价格低廉的岫玉,产自辽宁的岫岩,这些玉石首先被运往江苏进行切割、雕刻等粗加工后,才运到蚌埠等地进行仿古制作。粗糙的玉石首先要进行打磨、修整,然后用火对整体或者局部加温,接着开始沁色,第四步又是水洗打磨,最后是烘干上蜡。“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繁杂无比,里面讲究的东西可多了。”王师傅说道。“打磨和沁色是整个环节中最为关键的。玉石的打磨先用油石,再用砂纸。砂纸的型号从180到5000,分为十余个型号,其中2000以上的砂纸还要从德国进口。一件玉器的打磨至少也得十来道程序,大件的要磨上一个多月。打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成品的做工。”“沁色的环节更是关键,因为这就决定了你的东西是否像古董,有没有古色。工人们要用汽油喷灯把玉器烧透,再浇上凉水,冷热的巨大反差会让玉石的表面发生裂变,但是裂变控制的好坏就看师傅的水平了。等裂变结束后,玉石才放进一种叫碱性橙的专用染色剂里沁色。沁色的质量和玉质、裂变、温度、染料等都有关系,因此这个环节的控制非常难。”历经繁琐的五个环节后,一件古玉器终于诞生了。
  仿古玉卖的就是仿古价
  “我们这里造出来的古董玉器足可达到以现乱古的程度了,别说是普通人,即使是古董圈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也不见得就能看出真假来,除非用专门的探测仪器。没有一定的功力最好不要见古董就买,世上哪有那么多古董啊。”王师傅善意地提醒到。“其实我们赚的就是个辛苦钱,大头都被批发商赚了。”据了解,这些仿古玉器一般销往广东等地,而有时候一件“作”工不错、成本只有几万的玉器可以卖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一位在此经营多年仿古加工的老板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市场之所以能长期繁荣,靠的是诚信,仿古玉器卖的就是仿古的价格,绝对不会拿仿古玉器当古董卖。”

附件:仿古玉图片展示:
 

attach.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来件中高仿的: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